⑴ 卫立煌的后代现在在哪
卫道然 ,1931年7月出生。安徽合肥人。卫立煌第三子。 卫道然年幼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1952年华西协合大学三年级肄业。1958年毕业于香港远东航空学院。在香港期间曾获国际职业飞行员执照、国际航空通讯员执照。
1960年父亲病逝后,听从周总理建议,他毅然偕夫人周仪方回国。回国后就一直在北京市汽修公司工作。任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79年获单位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为解决进口勘探车液压自动变速器难题,获石化部锦旗表彰 。北京市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八、九届),北京市卫生系统特邀行风监督员。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省肥东县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取得了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围、鄂豫皖“围剿”、镇压“闽变”分路暨主功、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含强渡怒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忻口会战亦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建国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史迪威在回忆录中称其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美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其为“常胜将军”。
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⑵ “虎将”卫立煌后代的结局怎么样
卫立煌这一生总共娶了四个老婆,生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都很优秀,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和教导,都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虎将——卫立煌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省合肥县(现属包河区)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著名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卫立煌一生征战无数,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卫道然:是卫立煌与第三个妻子所生,由于母亲去世的早,而父亲又长年在外征战,没有人照顾他的生活。但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高级工程,在晚年还一直致力于两岸的和平事业。
卫道荣:卫立煌长女,是第一任妻子所生,也没有多少资料
卫道京:卫立煌二女儿,后来去往美国定居生活
卫道蕴:卫立煌小女儿,长大后一直在国内居住和工作。
总之,卫立煌将军的后人,既平凡,也伟大,在各自的岗位,为祖国做贡献
⑶ 卫立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是的,他是抗日名将,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⑷ “虎将”卫立煌,娶了4个妻子留下6个孩子,后代的结局怎么样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阅历历史,身入其中,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一、直击人心的“后庭花”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深秋,43岁的杜牧由池州刺史调任睦州刺史,赴任路上途径金陵,正停靠在金陵秦淮河畔。那个秋风清冷的夜晚,目睹着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的热闹,聆听着水气里的靡靡之音,却又忧心着大唐王朝的家国命运。百感交集的杜牧,也就当场写下他那首流传后世千年的名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如果说“诗圣”杜甫写下的,是大唐的“诗史”,那么杜牧的“咏史”,何尝不是晚唐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方式?一如秦淮河畔那一声“隔江犹唱后庭花”,那是正值壮年,历经世事的杜牧,还未曾凉的热血。
但是,这越发不可救药的唐王朝,也终于叫杜牧“心死”。从唐朝大中四年(850)重回长安后,杜牧的诗篇里,就已经少了诸如“不知亡国恨”之类的呐喊。晚年的他,除了日常上朝,就是在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里游赏。两年后,生命弥留时的杜牧,又将自己一生大部分诗稿焚毁,留下结集出版的,只不到三分之一。而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席卷了大唐南北,这唐朝,也到尽头……
“后庭花”的背后,不止是“咏史”的感叹,更是一个叫杜牧的大唐诗人,一生的壮志、热血、忧思、心凉。而超越历史的,是一个永远当得起后人敬重的,伟大的诗人形象。
⑸ 薛岳后人 薛岳将军的子女 薛岳晚年生活怎样
陈诚 卫立煌 顾祝同 刘峙 薛岳也有用蒋鼎文取代薛岳位置的说法 其实薛岳是中央军最能打的,只是不是黄埔出身抗战中杀人本最多的将领是薛岳 个人认为薛岳是第一虎将 当之无愧
⑹ 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为何执意要嫁身价低微的穷小子
孔令仪是宋霭龄,孔祥熙夫妇的长女,1915年生,人称孔大小姐。她从小乖巧懂事,深爱父母喜爱,长大后进入上海沪江大学读书。转眼之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挑选女婿便纳入宋霭龄,孔祥熙夫妇以及姨妈宋美龄的日程表里。
亲友们先把胡宗南介绍给她,然而她并不满意。陆军上将卫立煌妻子病故,有人提出卫立煌位高权重,又是老蒋红人,遂来提媒,但是孔大小姐觉得两人年龄相差甚远,有点不甘心。再后来,财政部参事李毓万从中撮合,将大军阀韩复榘手下师长孙桐宣的弟弟孙桐岗引荐给了孔祥熙。孙桐岗也是一名青年才俊,同样遭到孔令仪的拒绝。
而她自己在酒吧里认识一位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学生陈纪恩,两人一见钟情,而陈纪恩父亲是舞场乐队指挥,家境贫寒,对这门不当户不对婚事,自然受到孔祥熙,宋霭龄夫妇的反对。然而,孔令仪决心已定,她第一次违背父母意志,非他不嫁。最后无奈之下,只好被迫同意。后来,孔祥熙利用自己的影响,给陈纪恩安排到中央银行业务局担当副局长。婚后的孔令仪也曾怀孕过,但都未能生下一儿半女,几年后,孔令仪和陈纪恩遗憾分手。结果令人唏嘘。
后来孔令仪遇到蒋介石的英文秘书,清华大学毕业的黄雄盛,当时黄雄盛有家室和子女,但是最终黄雄盛还是离了婚,和孔大小姐组建了新家庭。?扇艘恢毕喟榈嚼稀?006年黄雄盛去世,两年后,孔令仪也随着去了。
⑺ 卫立煌子女
卫道然 卫立煌的幼子,卫道然年幼就跟随南征北战的父亲。1960年父亲病逝后,听从周总理建议,他毅然偕夫人回国。卫道然早年曾是英国远东航空学院的优等生,毕业时就考取了国际职业航空执照。他本可以过优裕生活,但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单位安置他,卫道然回国后就在北京市汽修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已是七旬有余的卫道然乐天知命地生活在北京东城一处略显破旧的小四合院里。
⑻ 卫立煌子女的匿名的联系方式
合肥市卫乡村就是他家自己去问
⑼ 孔令仪拒绝胡宗南和卫立煌,坚持嫁穷小子,2飞机的嫁妆换来幸福了吗
自古以来,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子女的婚事上,长辈们的意见在很多时候都是极具参考意义的,在以前古代的时候,子女们基本上都是老老实实听着自己家人的安排,和一个自己根本就没有见过、丝毫不了解的人结婚。
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进一步解放,渐渐地会追求自由恋爱,讲究彼此间的情投意合,在这个过程中,虽说长辈们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最后采取与否,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一段婚姻,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倘若是她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将陈纪恩的真实面目看清楚,那么,兴许会少很多的波折吧,只是,人生又哪来什么“如果”。因此,在面对婚姻大事的时候,
还是可以参考一下家中长辈的意见,单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而结婚,其实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