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辩论赛,求辩词,零售业 正方货源满足好 反方梢紧平衡好
反方一定会从货源满足造成市场饱和入手,而稍紧平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刺激消费者消费的作用,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建议从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持续时间上来论证。
2. 什么叫紧平衡
紧平衡,网络热词,指短期内供需大体平衡,但剩余不多,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供应充足。
引用示例:
湖北不断出现物资告急的问题,总体来看得到了大大缓解。我们国家总体上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口罩,这个产能也是全球最大的,但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仍然是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复工复产需要一定时间。
(2)紧平衡扩展阅读:
平衡解释:
1、谓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不倾斜。
2、谓两物齐平如衡。
3、谓保持平衡;同等。
4、谓权衡国政使得其平。
5、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
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亦泛指平稳,稳定。
7、哲学名词。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所显现的面貌,是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
3. 发改委如何解读两个6.9%
北京9月21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网站21日发表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小组4名成员联合发表的文章《两个不一样的6.9%:当前这个6.9%的含金量更高》。文章指出,2015年全年和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均为6.9%。两个6.9%都产生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都处在合理区间内,但两个数据分别形成于“十二五”收官之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发展条件和运行态势有所异同。前者是经济持续下行过程中市场预期较为悲观条件下形成的,更多反映出经济周期性回落、调速不失势;后者是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市场信心增强条件下形成的,更多体现为经济恢复性反弹、量增质更优。总的来看,增速相同但形似神离,对应的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均存在差异,增长内涵不完全一样,当前这个6.9%的含金量更高。
企业经济效益不一样。市场预期和供求关系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扩张信心、意愿和盈利能力差异较大。前一个6.9%,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利润负增长,生产越多亏损越大导致企业扩张动力和能力均不足。后一个6.9%,工业走出结构性通缩阴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市场需求回暖,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高到多年难得一见的6%以上,利润增速高达20%以上。企业普遍感觉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发展信心和动力增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主流认识。
政策支撑条件不一样。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我国政策主基调未变,但方向进行了微调。前一个6.9%,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我国也连续多次降息降准,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加码,遏制经济持续下行。后一个6.9%,全球五大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美联储已连续加息4次,欧洲、日本等零利率、负利率时代也将宣告结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为稳健中性,广义货币供给(M2)9.4%的增速刷新历史新低。资金紧平衡状态下,宏观动力和微观活力不减,市场主体正在追求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4. 轮胎动平衡总打不紧平衡块
是的,铝合金圈与铁圈用的平衡块不一样的,如果使用不对,就会打不住,还有就是有的铝合金圈用的也不大一样。铝合金圈的使用贴的平衡块就可以,即美观又省事
5. cpi和ppi剪刀差通俗解释
cpi和ppi剪刀差通俗解释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快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现象称之为价格剪刀差,工艺品出厂价格涨得越多,而下游CPI基本没有涨。
下游厂商的成本上升,但销售端价格涨幅较慢。如果厂商不做明显调整,那么产品卖出的毛利率必然会下降。部分本身毛利率较低的厂商可能会面临亏损的风险。
因此,上游原材料企业自然是收益的。毛利率较高且原材料成本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较低的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小。同等条件下,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制造业资金实力有限,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一、剪刀差扩大的原因
剪刀差扩大需要理解为什么PPI快速上涨而CPI反弹乏力。
需求驱动的物价变化,往往是PPI和CPI同步上涨或同步下跌,因此剪刀差的出现让我们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向供给因素。2017年剪刀差出现的背景正是供给侧改革。
2020年4月依来,中国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复苏都推动了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但供给不足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重要原材料供应国巴西、智利、秘鲁等国新冠疫情十分严重,甚至还限制现有的产能。
CPI回升乏力主要受限于需求修复有限。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的整体增速很慢,离疫情前的收入增速仍有较大距离。收入增长缓慢限制终端需求的反弹。核心CPI长时间趴在地上也从侧面上印证了这一点。
二、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将助推PPI-CPI剪刀差继续扩大。
供给方面,由于疫情走势对于掌握大宗商品供应的新兴市场不利,全球以铁矿石、铜矿为代表的工业大宗可能仍然维持紧平衡状态。这一局面会一直持续到疫情明显受控。目前看疫情受控可能尚需时日,对此要有充分的耐心。
需求方面,由于疫苗接种速度大超预期,美国经济修复前景非常乐观。欧美经济的复苏都将推升全球总需求。
总体来看,在发展中国家疫情受控之前,全球的资源品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进而推升PPI,而因为疫情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冲击仍未修复,CPI的回升回升缓慢的。因此,PPI和CPI的剪刀差或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将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新特征,甚至是全球宏观经济的新特征。
6. (二)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基本判断:我国粮食供求缺口逐年扩大。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而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资源制约,同时粮食生产经营已进入高投入阶段,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我国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增加粮食需求。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2012年我国总人口为13.5亿,城镇化率52.6%。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城镇化率达53%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膳食结构变化增加粮食需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直接粮食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从1995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83元增至2.5万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元增至7916.6元,年均增长9.4%。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会更快。
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资源制约。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的贫水国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人多地少,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接近20%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高质量的耕地减少更快;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同时,粮食生产经营已进入高投入阶段,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也面临着新挑战。据报道,目前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降至90%以下,粮食供求缺口整体在扩大,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7. 流动性或延续阶段性的紧平衡态势什么意思
静态平衡,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用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如果把恒星看成是许多薄球壳叠加而成,在任何一层,重量所产生的向内压力和炽热气体所产生的向外压力正好相消,就形成静态平衡。
8. 如何理解卷烟总量控制,稍紧平衡
国家的烟草政策所导致,国家对烟草的政策是:总量控制,稍紧平衡。但现在的问题是总量控制住了,却导致全国各地的地产烟都不够卖的了。
9. 谁知道什么叫做“紧平衡状态”比如: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恰好平衡且没有过多余地。举个例子,比如全国人民一年需要吃100万吨小麦,恰好这一年生产的小麦就是100万吨,没有过多的富余。
10. 供应紧平衡是什么意思
供需刚好平衡且没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