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王翠翘
扩展阅读
百度五年股票价格是多少 2025-08-15 19:29:12
郭美美的干爹是谁 2025-08-15 19:21:10

王翠翘

发布时间: 2021-10-05 04:54:45

『壹』 历史上的王翠翘是个怎样的人 王翠翘简介

王翠翘

    王翠翘,明朝山东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明朝江南地区的著名传奇女子,她的悲剧故事广泛流传。事迹最早见于茅坤的《纪剿除徐海本末》,后被写入多部文学作品与大量民间传说中。

    历史

    出身贵族世家,家道中落,入临淄马秀妈妓院,是秦淮名妓,初嫁罗龙文,后改嫁海盗徐海为妻,飘泊海上,听从胡宗宪劝说徐海归顺胡宗宪。徐海为陈东所逼,跳水自尽,王翠翘为官兵所押返,至钱塘江,亦跳水自杀。

    余怀的文言小说《王翠翘传》写作时间约在明崇祯年间,似早于《三刻拍案惊奇》。

    主要写妓女王翠翘,实际上涉及当时明代诸多政治、军事人物,其间最主要是徐海和罗龙文,前者是西湖边的无赖僧人,后者是任侠江湖的安徽财主。他们在王翠翘处相识,一见如故。徐海后来投奔倭寇,成为海盗大头目,王翠翘被掳,成了徐的压寨夫人。

    罗龙文借机进见当时明兵部右侍郎总督胡宗宪,自荐招降徐海,并建议行赂翠翘,王氏说服了徐海归降朝廷。胡宗宪乘机进兵,自行弃信背约,擒杀了徐海。罗龙文出卖朋友依附权贵目的告遂。王翠翘则被胡宗宪送给另一降者。王翠翘痛哭悲号,思念徐海,投水殉情。

    余怀十分同情王翠翘的凄凉遭遇。他在文章中叹惜:“嗟呼!翠翘以一死报徐海,其志亦可哀也!”对于翠翘之死,他认为是“犹鸿毛之于泰山也”。并在文末对当时士大夫们的品德发出呼吁:“人当自重其死,彼倡且知之,叹士大夫乎?乃倡且知之,而士大夫反不知者,何也,悲夫!”

    王翠翘的悲剧故事在明末清初流传颇广,被写进多种文学作品中。余怀此篇小说似乎是根据明徐学谟所撰的《王翘儿》改写而成,比原作较为丰满、增饰。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青心才人将余怀的这篇故事内容扩大、改写为长达二十回的长篇通俗白话小说《金云翘传》,在民间广为流传。

    约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越南诗人阮攸向往中国传统文化,到南京游学。他寄寓南京近十年,被这个悲剧故事所感动,后将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喃传”《金云翘传》,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悲剧故事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

    版本一

    明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开始遭受“倭寇”的侵扰,这些日本人与当地的盗匪串通一气,祸害百姓。当时秦淮河上有一位名妓叫王翠翘,她软语温存,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由于她不听鸨母的话,鸨母就把她卖给了一个年老的富商为妾。王翠翘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却在夜里收拾细软和丫环绿珠溜走了。

    她们逃到嘉兴,为了隐瞒身份不敢重操旧业,只是每日徘徊于南湖岸边。一日在湖畔,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罗龙文。罗龙文见王翠翘姿色不凡,神采奕奕,觉得此人大有可用之处,于是上前搭话,王翠翘也急着想找个人“依靠”,没有多久就嫁给了罗龙文为妾。罗龙文在交际场上有了她帮助周旋,真是如鱼得水。罗龙文家还有一个清客——西湖净慈寺的明山和尚,明山和尚并不耐心修行,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但不久罗龙文就把绿珠送给他,他带着绿珠远走他乡,再无音信。

    第二年,罗龙文在京城谋到了官职,并成了权臣严嵩的心腹,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进犯,兵部尚书张经带兵

    剿寇,大破敌军,但因得罪了严嵩而遭杀害,功劳被安在严嵩的亲信赵文华头上。

    过了两年,赵文华与罗龙文再次剿寇,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战术而惨遭失败,罗龙文逃走,王翠翘被抓,关在一座庙里。原来这里有许多被抓的女子。当一个倭寇头目前来巡视时,王翠翘惊讶地发现这人竟是明山和尚。原来明山当年走后,生活无计,与盗匪结交,加入了倭寇一伙。他早就看中了王翠翘,只是法时没机会。如今真是天上掉馅饼,立即娶王翠翘为妻。王翠翘此时别无他计,只得依命。好在明山对她恭敬有加,还肯听她的话,她每日见明山帮倭寇掠人财物,欺人妻女,心下不安。就常常温言软语地劝他,让他不要帮着倭寇残害自己的同胞。明山渐渐被她感化,决心弃暗投明。于是杀了倭寇的两个小首领前往桐城请降。不料赵文华言而无信,当下杀了明山,提他头去就城请功。

    王翠翘得知之后,后悔不已,认为是自己害了他,正在悲恨交加之际,剩余的倭寇又把她掠上船去,王翠翘万念俱灰,跳海而死。

    版本二

    山东贫民王姓有幼女,被卖与娼门马姓,授以歌弹唱,取名马翘儿。技艺学成,养母带她到上海,献歌鬻艺。

    翘儿姿色中平,但唱得出类拔萃,且弹的一首好琵琶。顾曲者趋之若鹜,红极一时。尤其可贵的是,她对客人从不曲意奉承。富商巨贾厚赠金银,希望博得青睐,但她只要不高兴,便不理不睬。日常得到阔人的增金,都毫不吝啬的用来周济穷人。养母为此,经常对她斥责殴打。她不堪忍受,毅然以私蓄赎身,改名王翠翘,别立门户,不时前往苏、杭献艺。技艺被公认为“绝世无双”,逐渐“名满江南”。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海盗大举入寇。王翠翘被掳回海岛,献给徐海。她自弹琵琶,清歌一曲,受到这位海盗首领赏识,从此留居海上,成为徐海言听计从的王夫人。

    浙江巡按胡宗宪,继派人诱降汪直之后,另遣一个名叫华老人的使者,前来招抚徐海。此人刚到岛上说明来意,勃然大怒的徐海便喝令予以捆绑,拟加杀害。翠翘急忙趋前劝解,亲释其缚,事后并赠以重金,送之归国。

    华某回到杭州,向胡宗宪汇报了出使经过,建议利用王夫人,继续诱降。胡氏因另派罗仲书前往。在翠翘劝说下,徐海答应投顺,决定带领部属,到大陆相机行事。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徐海携带翠翘,和陈东、麻叶各率所部回国。上岸后分兵掠瓜洲、上海,徐海则攻下浙江东北海边的乍浦,接着西下围攻桐乡。

    胡宗宪当时依靠严嵩党羽、督察浙江军务的兵部侍郎赵文华荐举,已升任总督军务。他即命还留在身边的汪滶,写出劝降信,派指挥夏正持书前往徐营,劝徐海和来犯诸部归顺。许海表示,他和陈东,麻叶不相统属,无能为力。夏正乘机进行反间,假称已和陈,麻有约。而陈本人也探知官军有使臣留在徐营,双方互相产生了猜忌。

    王翠翘一再劝说徐海就抚。徐海因而释放了明军俘虏200多人,撤了对桐乡的包围;接着还用计捉获陈、麻,献给明军;一面把队伍移驻于乍浦。总兵俞大猷乘虚进击,徐海失利,只得到乍浦附近的平湖请降。胡宗宪假意勉慰,听凭他带领余部,在县郊沈庄附近驻扎。

    沈庄分东、西两庄,中隔河渠。明军大营驻东庄,西庄则为陈东残部的收容地。胡宗宪继续进行反间,让受到优待的陈东写信通知党羽,伪称徐海已奉命乘夜对他们袭击,借以挑动内讧。当夜,陈部为求生存,果然向徐营发动突袭。徐海仓猝无备,携带翠翘出走,被明军包围。徐海投河自杀,翠翘被捉。

    次日午间,胡宗宪在辕门大摆庆功宴。席间,强令翠翘以歌侑酒。酒酣耳热,竟当众调戏翠翘。酒醒以后,为了掩饰宴席上的失态,遮人耳目,便把翠翘赏赐给福建永顺前来协剿的土兵头目。

    王翠翘随之去到钱塘江口的海船上,一连串意外的事变,使她的心态失却平衡。思前想后,找不到出路,深夜乘人不备,投海自尽。

    陈东、麻叶等人,连同徐海的首级,被送往北京告捷。逃到舟山的徐海残部,被俞大猷乘胜进军,全部解决。

『贰』 侠女王翠翘是谁为何王翠翘在东南亚特别有名

十四世纪中叶,日本国进入南北朝封建割据战争时期,他们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后来在一次次战争中,南方政权失败,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日本进行分裂的时候,明朝刚刚建立,倭寇的隐患自明朝而起,一直到清朝都仍然存在。不过据史料记载,实际上真正祸乱百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活跃于沿海一带的中国盗匪,真正的日本浪人很少。《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明史》称:“大抵真倭十之二三,从者十之七八。”

倭寇活跃的年代,正是本文主人公王翠翘生活的年代,她的故事就是自倭寇而起。王翠翘是秦淮河畔上的一位名妓,生的漂亮,身子绰约,软语温存,柔媚无比,具有女儿家的温柔小意的同时,还有那么一点豪气,坚毅而又直率,因此在秦淮河畔颇具名气。

名声打起来了,最高兴的莫过于鸨母,毕竟名气越大,她得的银钱就越多。后来王翠翘被一个富商看中,愿意出大价钱将她带回家,鸨母见钱眼开,遂答应了这门生意。虽说从良是任何一个青楼女子都想要的事情,但是那个富商实在年老,王翠翘哪里甘心嫁给一个都可以当自己爷爷的人为妾,因此得知这个消息后,半夜寻了机会,百年带着自己的丫鬟绿珠溜走了。

『叁』 求诗圣阮攸的《金云翘传》全诗!

《双和欢》又名《金云翘传》

今日偶在网上读之,颇感动,

看其介绍,乃明末作家据嘉靖年间真人真事写成。王翠翘本出身良门,貌美而才高。却家遭横祸,为救父兄,刚决果断,自愿卖身为人妾,却不料陷入娼门,糟践凌丨辱被骗至于再三,被赎之后复被卖为娼,之后一段时间,幸而遇得倭寇大盗徐海,徐海对他真心敬爱,娶她作为夫人,帮助她报得恩仇。而她为国利民生,协助官兵设计诓骗徐海,将徐海剿灭。

据说越南诗人阮攸(1765—1820)根据此书写成的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被推为越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纵观小说,人物辛酸经历,悲惨遭遇,真情真性实能感人,非生编硬造白日梦可类比

小说虽以团圆收场,实为悲剧。惊心痛心处,一而再,再而三,刺心反复 。感念处,令人涕下;心寒处,如入冰窟,浑身起栗。

女主人公,平生遭遇,实堪嗟叹。人如浮萍,身不由已。性本清傲刚强,却偏遭凌丨辱作践再三;质本冰清玉洁,却偏沦落龌龊肮脏之地;情本专一不移,却偏被迫朝三暮四随人俯仰。

呜呼!所恃以自珍自爱者,皆遭摧毁碎灭。如美玉之陷于污泥,花瓣之蹂以粪土。心头滴血精神煎熬,如烈火灼烤万针攒刺,不言而明。五内郁闷如焚,肠曲曲九回,可想而见。忽忽如狂,自暴自弃,亦必然之势。

倭寇大盗,却为知己,肝胆相照,真情相爱。脱之苦海,予之尊重,始能扬眉而抬头,挺身而做人。恩仇得报,略舒愤懑,可谓快哉。顷刻之间,却又置大恩于不顾,陷知己于死地。虽利国民,内心之痛又何如哉?

悲乎,何以至此,时也?命也?个人之悲剧,其惨痛悲怆有过于此乎?
然天地茫茫,命运悲惨者,正不知多少。王翠翘有事迹流传于世,数百年后之读者尤能感其命运而发同情之声,其他湮没无闻者又何如之?

此小说,文辞通达而流畅,语言清新而雅丽。描摹人物个性,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有韵致而收敛,非一味铺张而直露。虽偶有支离矛盾错漏处,亦白璧微瑕,无妨大体

尤可提者,小说中设计迫害王翠翘之宦小姐,其刚劲手段、沉稳气度
、心机城府,实堪佩服。若为男子,必为能臣英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忍耐长时而行若无事,择定时机而施展迅雷手段,不动声色制人于无形。临危难,尚且从容自若,镇定应对,不卸责于他人。因其为女子,桎梏于闺阁之中,无所施展,故只能发泄于同辈女流,行事有乖张狠毒处,然论其实际之胸襟气魄胆略手段,实非俗流女子可以比拟。比之《红楼梦》中王熙凤尤有胜之。或可视为薛宝钗与王熙凤之结合体。而红楼梦一书出于这本小说之后,则人物塑造未尝不借鉴于此也!

其和王翠翘虽为仇敌,然实可并列为此小说里女中豪杰,巾帼奇才。但皆为时势所迫,不得舒展也

原文地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culture/1/133063.shtml

此书下载地址: http://www.eshuba.com/soft/2976.htm

『肆』 明朝倭寇徐海做了什么徐海老婆是谁

徐海的老婆是明朝江南名妓王翠翘,山东人。王翠翘原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被人陷害,家破人亡,自己流落青楼。

胡宗宪想着联合倭寇进行内乱,以此打击沿海倭寇的实力。他把目光投向了徐海。一方面,胡宗宪送给徐海礼物,其中还有不少珠宝玉器;另一方面,他挑动徐海和手下之间的关系。胡宗宪的珠宝玉器到了王翠翘手中。王翠翘得知礼物出自胡宗宪之手,对胡宗宪要求的帮忙一口应下。什么忙呢?说服徐海与胡宗宪合作。徐海早年听了王翠翘不少的枕边风,不要对人这么残暴,要对同胞宽容,整个人渐渐的被感化。这次,王翠翘对安居乐业、荣华富贵不断的招安之路给予厚望,力劝徐海归顺。

归顺当天,徐海公告天下,称无条件投降。来到胡宗宪的驻地时,徐海屈膝行礼。胡宗宪接受徐海的跪拜礼,对徐海谆谆教导,劝其莫再作恶。夜晚,徐海做着美梦的时候,他的手下前来袭击。但是徐海没有逃出去,精明如胡宗宪,也不会让他逃出去。徐海眼看自己已经困兽之斗,投水自尽。王翠翘看到自己的枕边风害死了丈夫,愧疚不已,也在之后投水随丈夫而去。



『伍』 明朝沿海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传奇美女王翠翘为何却为倭寇首领殉情

因为倭寇首领对王翠翘一片深情有非常宠爱她,所以最终为了他而殉情。王翠翘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曾经是书香门第出身管家但因为家道中落被抄斩所以沦为风尘女子,也可以说是非常不幸了。最后又被迫嫁给了倭寇首领但两人殉情却感动了后世很多人。

嫁给徐海后王翠翘受尽了宠爱因此对徐海也是一片深情。徐海虽然是倭寇但是却对王翠翘是真心实意的所以在遭遇了丈夫抛弃之后王翠翘的一颗心都被徐海暖化了。但因为徐海是倭寇当然会有朝廷之人来抓他,所以也是危机四伏。因此王翠翘就说服徐海归降朝廷徐海也答应了,但没想到朝廷那边出尔反尔杀了徐海。王翠翘知道后痛哭不止觉得是自己害了徐海因此殉情。两个人的这段感情也让很多人为之动容。

『陆』 王翠翘的故事

明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开始遭受“倭寇”的侵扰,这些日本人与当地的盗匪串通一气,祸害百姓。当时秦淮河上有一位名妓叫王翠翘,她软语温存,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由于她不听鸨母的话,鸨母就把她卖给了一个年老的富商为妾。王翠翘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却在夜里收拾细软和丫环绿珠溜走了。
她们逃到嘉兴,为了隐瞒身份不敢重操旧业,只是每日徘徊于南湖岸边。一日在湖畔,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罗龙文。罗龙文见王翠翘姿色不凡,神采奕奕,觉得此人大有可用之处,于是上前搭话,王翠翘也急着想找个人“依靠”,没有多久就嫁给了罗龙文为妾。罗龙文在交际场上有了她帮助周旋,真是如鱼得水。罗龙文家还有一个清客——西湖净慈寺的明山和尚,明山和尚并不耐心修行,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但不久罗龙文就把绿珠送给他,他带着绿珠远走他乡,再无音信。
第二年,罗龙文在京城谋到了官职,并成了权臣严嵩的心腹,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进犯,兵部尚书张经带兵剿寇,大破敌军,但因得罪了严嵩而遭杀害,功劳被安在严嵩的亲信赵文华头上。
过了两年,赵文华与罗龙文再次剿寇,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战术而惨遭失败,罗龙文逃走,王翠翘被抓,关在一座庙里。原来这里有许多被抓的女子。当一个倭寇头目前来巡视时,王翠翘惊讶地发现这人竟是明山和尚。原来明山当年走后,生活无计,与盗匪结交,加入了倭寇一伙。他早就看中了王翠翘,只是法时没机会。如今真是天上掉馅饼,立即娶王翠翘为妻。王翠翘此时别无他计,只得依命。好在明山对她恭敬有加,还肯听她的话,她每日见明山帮倭寇掠人财物,欺人妻女,心下不安。就常常温言软语地劝他,让他不要帮着倭寇残害自己的同胞。明山渐渐被她感化,决心弃暗投明。于是杀了倭寇的两个小首领前往桐城请降。不料赵文华言而无信,当下杀了明山,提他头去就城请功。
王翠翘得知之后,后悔不已,认为是自己害了他,正在悲恨交加之际,剩余的倭寇又把她掠上船去,王翠翘万念俱灰,跳海而死。 山东贫民王姓有幼女,被卖与娼门马姓,授以歌弹唱,取名马翘儿。技艺学成,养母带她到上海,献歌鬻艺。
翘儿姿色中平,但唱得出类拔萃,且弹的一首好琵琶。顾曲者趋之若鹜,红极一时。尤其可贵的是,她对客人从不曲意奉承。富商巨贾厚赠金银,希望博得青睐,但她只要不高兴,便不理不睬。日常得到阔人的增金,都毫不吝啬的用来周济穷人。养母为此,经常对她斥责殴打。她不堪忍受,毅然以私蓄赎身,改名王翠翘,别立门户,不时前往苏、杭献艺。技艺被公认为“绝世无双”,逐渐“名满江南”。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海盗大举入寇。王翠翘被掳回海岛,献给徐海。她自弹琵琶,清歌一曲,受到这位海盗首领赏识,从此留居海上,成为徐海言听计从的王夫人。
浙江巡按胡宗宪,继派人诱降汪直之后,另遣一个名叫华老人的使者,前来招抚徐海。此人刚到岛上说明来意,勃然大怒的徐海便喝令予以捆绑,拟加杀害。翠翘急忙趋前劝解,亲释其缚,事后并赠以重金,送之归国。
华某回到杭州,向胡宗宪汇报了出使经过,建议利用王夫人,继续诱降。胡氏因另派罗仲书前往。在翠翘劝说下,徐海答应投顺,决定带领部属,到大陆相机行事。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徐海携带翠翘,和陈东、麻叶各率所部回国。上岸后分兵掠瓜洲、上海,徐海则攻下浙江东北海边的乍浦,接着西下围攻桐乡。
胡宗宪当时依靠严嵩党羽、督察浙江军务的兵部侍郎赵文华荐举,已升任总督军务。他即命还留在身边的汪滶,写出劝降信,派指挥夏正持书前往徐营,劝徐海和来犯诸部归顺。许海表示,他和陈东,麻叶不相统属,无能为力。夏正乘机进行反间,假称已和陈,麻有约。而陈本人也探知官军有使臣留在徐营,双方互相产生了猜忌。
王翠翘一再劝说徐海就抚。徐海因而释放了明军俘虏200多人,撤了对桐乡的包围;接着还用计捉获陈、麻,献给明军;一面把队伍移驻于乍浦。总兵俞大猷乘虚进击,徐海失利,只得到乍浦附近的平湖请降。胡宗宪假意勉慰,听凭他带领余部,在县郊沈庄附近驻扎。
沈庄分东、西两庄,中隔河渠。明军大营驻东庄,西庄则为陈东残部的收容地。胡宗宪继续进行反间,让受到优待的陈东写信通知党羽,伪称徐海已奉命乘夜对他们袭击,借以挑动内讧。当夜,陈部为求生存,果然向徐营发动突袭。徐海仓猝无备,携带翠翘出走,被明军包围。徐海投河自杀,翠翘被捉。
次日午间,胡宗宪在辕门大摆庆功宴。席间,强令翠翘以歌侑酒。酒酣耳热,竟当众调戏翠翘。酒醒以后,为了掩饰宴席上的失态,遮人耳目,便把翠翘赏赐给福建永顺前来协剿的土兵头目。
王翠翘随之去到钱塘江口的海船上,一连串意外的事变,使她的心态失却平衡。思前想后,找不到出路,深夜乘人不备,投海自尽。
陈东、麻叶等人,连同徐海的首级,被送往北京告捷。逃到舟山的徐海残部,被俞大猷乘胜进军,全部解决。

『柒』 王翠翘为什么在东南亚那么出名

王翠翘,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著名传奇女子,她的悲剧故事在明末清初广泛流传,被写入多部文学作品与大量民间传说中。
关于王翠翘故事,在明代嘉靖年间至清初年间好几种书中都有所记述和演变为小说。
明崇祯年间周楫的《西湖二集》第三十四卷中曾有这个故事,但仅是全篇中的一部分。
明崇祯年间梦觉道人的《三刻拍案惊奇》(原名《幻影》)在第七回“生报华萼恩,死谢徐海义“也有专门记述王翠翘的故事。
余怀的文言小说《王翠翘传》写作时间约在明崇祯年间,似早于《三刻拍案惊奇》。
文言小说《王翠翘传》主要写妓女王翠翘,实际上涉及当时明代诸多政治、军事人物,其间最主要是徐海和罗龙文,前者是西湖边的无赖僧人,后者是任侠江湖的安徽财主。他们在王翠翘处相识,一见如故。徐海后来投奔倭寇,成为海盗大头目,王翠翘被掳,成了徐的压寨夫人。
罗龙文借机进见当时明兵部右侍郎总督胡宗宪,自荐招降徐海,并建议行赂翠翘,王氏说服了徐海归降朝廷。胡宗宪乘机进兵,自行弃信背约,擒杀了徐海。罗龙文出卖朋友依附权贵目的告遂。王翠翘则被胡宗宪送给另一降者。王翠翘痛哭悲号,思念徐海,投水殉情。
余怀十分同情王翠翘的凄凉遭遇。他在文章中叹惜:“嗟呼!翠翘以一死报徐海,其志亦可哀也!”对于翠翘之死,他认为是“犹鸿毛之于泰山也”。并在文末对当时士大夫们的品德发出呼吁:“人当自重其死,彼倡且知之,叹士大夫乎?乃倡且知之,而士大夫反不知者,何也,悲夫!”
王翠翘的悲剧故事在明末清初流传颇广,被写进多种文学作品中。余怀此篇小说似乎是根据明徐学谟所撰的《王翘儿》改写而成,比原作较为丰满、增饰。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青心才人将余怀的这篇故事内容扩大、改写为长达二十四回的长篇通俗白话小说《金云翘传》,在民间广为流传。
约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越南诗人阮攸向往中国传统文化,到南京游学。他寄寓南京近十年,被这个悲剧故事所感动,后将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喃传”《金云翘传》,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悲剧故事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捌』 如何评价胡宗宪

后世评价:

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点。他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的确可圈可点,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

世宗的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他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简单干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对曾经做错的事也要付出代价,尤其是触犯皇权的行为,更要严惩。世宗对胡宗宪屡次保全,让他尽展其才。胡宗宪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运降临之时。

胡宗宪的死,虽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是这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终于在胡宗宪的手中得到控制,这对胡宗宪的才干来说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为人的确不够光明磊落。首先,胡宗宪与赵文华及严氏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好色,这是不争的事实。胡宗宪通过在浙江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有“总督银山”之称。其中,有一些花费是用在招抚倭寇上。

以胡宗宪微薄的俸银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奢靡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非议。胡宗宪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明代官员贪污的非常多,虽说胡宗宪贪污的钱财有些用于抗倭斗争,有些用于与上级搞好关系,这也是应该考虑的。不过胡宗宪贪污数额确实过于巨大,加上严嵩一倒,无人保他,他厄运也确实该降临了。

轶事典故

1、东南御倭战争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推荐戚继光任参将,俞大猷为胡宗宪部将。并允许戚继光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

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汪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

胡宗宪之后为了招抚汪直,让他去杭州旅游,但是却被死脑筋的御史王本固杀掉,胡宗宪面对倭寇的愤怒侵袭,只得采取战争手段。

他使俞大猷、戚继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继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图,创造多次大捷。但他为减轻浙江压力,曾经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2、金云翘传

相传,王翠翘被俘后曾向胡宗宪请求埋葬徐海,胡宗宪不许;请求去做尼姑,还是不许,而是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小兵。

王翠翘对胡宗宪说道:“你诛杀归顺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 她面对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负了你呀!”遂写诗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

『玖』 有哪些名将因“杀降不祥”难得善终

文/格瓦拉同志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自古便有“杀降不祥”的说法,两军一决胜负后,最忌讳对已经缴械投降的敌军再行杀戮,并视此“下三滥”手段为极其不祥的举动,认为会损人阴德,导致行凶者横死。翻阅史册,因“杀降不祥”难得善终的名将为数不少,其中较著名者有以下八位:

1.白起(?-前257年)

秦将白起是战国头号“战神”,平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其最得意的三场战役分别是: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攻占楚国都城郢,使得楚国一蹶不振;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几乎全部解除赵国武装。三战而摧毁四个强国,白起功莫大焉!

白起晚年与丞相范睢不合,加之对发动邯郸之战颇有微词,在范睢的诬陷下,被秦昭王赐死。白起自杀前曾说:“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

2.项羽(前232-前202年)

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年仅23岁便随叔父项梁起兵,渡江击秦复楚。项梁被杀后,项羽夺取楚国兵权,通过背水一战,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一举奠定灭秦的基础。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俨然成为天下共主。后来与汉王刘邦混战四年,兵败自杀于垓下。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曾降服秦军士卒20余万,行至新安时,因担心他们会作乱,于是采取偷袭方式,将他们全部坑杀。如此损阴德之事,也难怪最后不得善终。

3.李广(?-前119年)

“飞将军”李广长期为汉朝镇守北部边疆,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建功极多,但却一直未能实现封侯的夙愿。李广的最后一战是追随大将军卫青进击漠北,却由于迷路错过会师的日期,因不堪刀笔吏的污辱,最终自刎而死。

当初,李广曾因不被封侯之事向术士王朔请教,并坦诚自己曾在陇西太守任上诱降过800名羌族士兵,随后又背信弃义地将他们杀死。王朔听后大为感慨,认为“杀降不祥”正是李广不得封侯的原因。其实李广的悲剧,何止是不得封侯呢?

4.拓跋?(371-409年)

淝水之战后,前秦大败,北方陷入混乱之中,原代国王孙拓跋?在部族的拥戴下复国。386年拓跋?自称代王,同年改国号为魏,时年才15岁!拓跋?复国后,对内征服叛乱各部,对外讨伐柔然等异族,并通过参合陂一战严重削弱劲敌后燕。参合陂之战后,拓跋?听取大臣建议,将投降的后燕士兵5万余人全部坑杀。

拓跋?中年以后沉溺于酒色,又因服用寒食散变得异常残暴、多疑,常以杀人立威,最终被儿子拓跋绍所杀,时年38岁!

5.李存勖(885-926年)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灭亡前蜀时,曾答应不杀后主王衍君臣,并命其率家属臣属一并入朝。但当王衍一行到达秦川驿时,庄宗却又下令将王衍一行全部处死,幸好负责审核诏书的枢密使张居翰有恻隐之心,将诏书中的“行”字改为“家”字,使得被屠戮的对象只限王衍一家,而其他两千余人得以活命。

庄宗背信弃义地杀掉王衍一家后不久,便遭遇宫廷政变,被自己的侍卫大将郭从谦围攻,身中流箭而死,时年才41岁。

6.刘知远(895-948年)

契丹灭晋后曾入主中原,但因为中原军民抵抗,最终狼狈北还。此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进占中原,称帝建国。刘知远攻占开封后,曾把投降的1500名契丹士兵全部斩杀。在北上攻占邺都后,先是诱降守将张琏,在入城后却背信弃义地处死张琏和数十名将官。

刘知远称帝不满一年便暴卒,三年后帝国便灭亡,是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论到:“汉高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诱张琏而诛之,非信也。不仁不信,何以守国!其祚运不长,宜哉!”可谓一语中的!

7.常遇春(1330-1369年)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经常宣称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故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常遇春生平大小百余战,从未尝过败绩,为明朝的肇建立下奇功,常被朱元璋赞许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常遇春虽然作战勇猛,但却有一个令人不齿的性格缺陷-喜欢杀降,在1359年的池州之战中,曾一口气坑杀陈友谅3000余降卒。其实常遇春不仅喜欢杀降,还经常屠城,为此曾遭到朱元璋的斥责,但依旧劣性不改。1369年,常遇春暴卒,只活了39岁。

8.胡宗宪(1512-1565年)

胡宗宪担任直浙总督期间,负责清剿为患东南地区的倭寇。当时倭寇分为数个集团,都由明朝海盗担任首领,其中实力极强者有汪直、徐海、陈东、叶麻等人。其中为对付徐海,胡宗宪利用徐妻王翠翘成功说服其投降,但在徐前来投降时,却又下令将其围杀。王翠翘在痛斥胡宗宪的背信弃义后,也投海自尽。

胡宗宪在政治上依附于严嵩,待到严嵩倒台后,马上便遭到清算,最终在狱中自杀身亡。

『拾』 著名倭寇徐海老婆名妓王翠翘是他抢来的吗

徐海,明代徽州人,是嘉靖年间有名的倭寇。少时曾出家为僧,法号普静,后经叔叔徐惟学影响,参与抢劫及海上贸易。在组织方面极具天赋,能力卓绝,靠着自己的努力建成了上万人的团队。娶江南名妓王翠翘为妻,双双投河而死,后人以夫妻俩的事迹编写《金云翅传》。徐海是个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妻子十分有才情,传说徐海与官府往来的书信都是王翠翘所写,言情得体。而他本人经过佛教的洗礼,整个人应该有异于常人的风度。他有个老乡罗龙文,在他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好的角色,心里阴暗,喜欢闹事,离间他和陈东、叶麻。说到这两人,徐海不像汪直一样一家独大,他联合陈东、叶麻进行合伙,做事三个人商量着来。徐海脑子比较聪明,他负责整个抢劫活动的安排以及细节补救;陈东、叶麻二人原是老老实实的商人,知道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有市场。就是这个铁三角,因为有了罗龙文,被分解了。之后俞大猷大败徐海,汪直劝降徐海,胡宗宪利用王翠翘劝服徐海归顺。徐海原以为归顺后会有太平日子、荣华富贵,没想到等来的是自己的合伙人的反响操戈,自己的每一步都在胡宗宪的眼皮底下。徐海不愿束手就擒,他高喊声“翠翘误我!”后投水而亡。

徐海的老婆是明朝江南名妓王翠翘,山东人。王翠翘原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被人陷害,家破人亡,自己流落青楼。关于王翠翘、徐海和罗龙文的关系,众说纷纭。有人说徐海和罗龙文之间是认识的,有人说两个人没有什么联系。

王翠翘是个外表柔弱细语,内心却有些坚毅耿直的人。传说她得知鸨母将她卖给了一个年老的财主,连夜逃走。王翠翘逃到嘉兴后,偶然碰到了罗龙文。罗龙文见王翠翘貌若天仙,对其十分喜爱。而王翠翘那时刚到嘉兴,人生地不熟,急需有个依靠。于是两人结为夫妻,王翠翘还认识了一个在罗龙文家的清客。

当时的沿海地区常发生倭寇之乱,罗龙文对倭寇进行围剿,可是因为没有经验,反而陷入困境。王翠翘被倭寇抓起来后发现其中有一个人是之前认识的清客,如今已经下海做了倭寇。清客把王翠翘当作压寨夫人,王翠翘只能面对现实。另外也有人说,王翠翘和徐海之前是不认识的,因为王翠翘被倭寇掳了回去,献给了徐海,成为了徐海的压寨夫人。王翠翘十分善良,经常对徐海进行劝导,让他不要残害自己的同胞。久而久之,徐海也渐渐的被感化。当时倭寇的势力已经让朝廷头疼不已,再加上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胡宗宪对海盗进行招安,旨在共同抗倭。王翠翘为了大局,说服徐海与官兵一起抗击倭寇。徐海杀了两个倭寇的小首领对朝廷表示合作之心。不料朝廷过河拆桥,将徐海杀害。王翠翘觉得有愧于徐海,拒绝了朝廷的赏赐,投河自尽。
徐海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