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新型冠状命名
扩展阅读
阅兵全部装备 2025-08-15 16:12:30
晶胜电子股票行情 2025-08-15 16:07:30
bg投资股票行情 2025-08-15 15:43:10

新型冠状命名

发布时间: 2021-10-05 14:52:37

❶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1)新型冠状命名扩展阅读:

预防呼吸道疾病:

1、日常防护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

2、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3、老人、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当季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

4、勤通风,加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5、勤观察,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警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疑似症状应及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并及时就诊,避免拖着不治引起严重后果。

❷ 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名全称是什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现在我国新冠肺炎英文名则与世卫组织命名保持一致,统一为COVID-19。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这个短语代表了“2019年冠状病毒病”,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物),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

(2)新型冠状命名扩展阅读:

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此英文缩写象征着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疾病,19+代表发现年份、CO代表Corona(冠状物)、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

2020年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当地时间2月11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此英文缩写象征着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疾病。

❸ 新型冠状病毒是由什么组成

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

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

一、临床表现

通常症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伴随急性肾衰竭。

二、病毒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有基因上的区别,不像SARS病毒那样容易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案例比SARS少得多,而且一些患者中的病症表现和SARS也不相同。


(3)新型冠状命名扩展阅读:

传播途径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预防途径

对其预防有特异性预防,即针对性预防措施(疫苗,疫苗的研制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较长,解决病毒繁殖问题是其难题)和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即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措施,如保暖、洗手、通风、勿过度疲劳及勿接触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❹ 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什么名称

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

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至此,在中国引发大规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正式名字。

(4)新型冠状命名扩展阅读:

早在1967年,国际社会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给各类病毒做分类和起名字。以前,这个委员会主要是从生物学上确定一种病毒应该划归哪一个种类纲目,由此确定如何称呼它。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语言学和语义学的因素也被加以考虑,并于2015年设定了7项新发现疾病命名原则:1.持久可用;2.避免或拒绝使用可能导致错误或歧义的名称;3.避免不必要的名称创建;4.名称中部不应含地理位置;5.名称中不含人名;6.名称中不含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称;7.名称不指向某一特定文化或行业。

❺ 新冠命名是怎么样的

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

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至此,在中国引发大规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正式名字。

(5)新型冠状命名扩展阅读

2015年起,当年5月8日,经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共同磋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人类传染病命名的最佳实践》(以下简称《最佳实践》),“目的是尽量减少疾病名称对贸易、旅行、旅游业或动物福利的不必要负面影响,并避免对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地区、专业或民族群体造成侵犯。”

《最佳实践》指出,疾病名称可以包括疾病症状方面的通用描述性术语,比如呼吸道疾病、神经综合征、水样腹泻等;在足够可靠的情况下,应当包括疾病表现、受影响人群、疾病严重性、季节性特征等更为具体的描述性术语。

比如进行性、青少年、严重、冬季等;当已知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时,那么该病原体就应当被纳入疾病名称,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沙门氏菌等。

同时,疾病名称应尽量简短并且容易发音,例如H7N9(一种禽流感)、rabies(狂犬病)、malaria(疟疾)等类似的命名。

《最佳实践》还规定,在疾病名称中应当避免使用包括地理方位,如中东呼吸综合征、西班牙流感、裂谷热;人名,如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恰加斯氏病。

动物或食物种群,如猪流感、禽流感、猴痘等;涉及到文化、人口、工业或职业的内容,如军人、护士等;以及有可能引起过度恐慌的术语,如不明、致命、流行等。

❻ 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什么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近一个多月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然而引发这场疫情的病毒,其实还没有一个正式又合适的名字。

据外报道,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专家团队花了两天的时间讨论出一个新名字,然后提交给科学期刊发布。

最早这种病毒被称作冠状病毒,然而这只是它所属的病毒大类的统称。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个最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其中2019是病毒被发现的年份,CoV为“冠状病毒”,n则代表“new”,意为“新”。

然而这个名字比较拗口,不太好用,在诸多的海外报道中,这个名字并没有被频繁使用,而诸如“武汉病毒”这类带歧视性的名字却常常出现。

为了避免国家或城市被歧视或妖魔化,来自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专家们一直在讨论,如何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名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的助理教授克里斯特尔·沃森表示:一种新型病毒的命名工作通常会滞后,这可以理解。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是因为目前科研人员们都将精力放在对于疫情的防控上。

然而毋庸置疑,取一个合适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不正式的病毒名一旦流传开来,就很难再收回。

没有用对病毒的名字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在2009年H1NI病毒所导致的“猪流感”,正是“猪流感”这个名字,使得埃及人屠宰了所有的猪,尽管这所谓的“猪流感”并不是由猪传播的,而是由人传播的。。

为病毒正式命名是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责任,但官方发布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合适的。例如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命名,此前就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批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5月发表声明称,在对某种疾病的命名时,名字中不应该提及地理位置、人的名字、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字以及特定的文化或行业,像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个名字遭受批评,就因为其中就提及了地区。

同时,名称还必须简短,且能够说明基本特征。例如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意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既说明了疾病特征,又易于使用。

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11位专家参与了此次新病毒命名的讨论。他们从两周前开始讨论,并花了两天时间最终决定。

病毒学教授本杰明·诺伊曼是其中的一员,她表示,为病毒命名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希望这一新的命名能够帮助公众了解这种病毒。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❼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中被命名为什么名称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2019年。

与此同时,由于引发该肺炎的冠状病毒与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亲缘性,该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拥有一个名字很重要,它可以防止人们使用其他不准确或带有污名化的名字。这也是世卫组织自2015年发布新型传染病的命名指南之后首次使用该指南。谭德赛表示,“这次的实践也提供了一种标准范式,可供将来任何冠状病毒在起名时参考。”

❽ 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什么

01 2019-nCoV

2019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个最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其中2019是病毒被发现的年份,CoV为“冠状病毒”,n则代表“new”,意为“新”。然而这个名字比较拗口,不太好用,因此最终命名还在确定当中。

近一个多月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然而引发这场疫情的病毒,其实还没有一个正式又合适的名字。

据外报道,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专家团队花了两天的时间讨论出一个新名字,目前已经提交给科学期刊发布,有望在几天之内宣布。

最早这种病毒被称作冠状病毒,然而这只是它所属的病毒大类的统称。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个最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其中2019是病毒被发现的年份,CoV为“冠状病毒”,n则代表“new”,意为“新”。

然而这个名字比较拗口,不太好用,在诸多的海外报道中,这个名字并没有被频繁使用,而诸如“武汉病毒”这类带歧视性的名字却常常出现。

为了避免国家或城市被歧视或妖魔化,来自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专家们一直在讨论,如何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名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的助理教授克里斯特尔·沃森表示:一种新型病毒的命名工作通常会滞后,这可以理解。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是因为目前科研人员们都将精力放在对于疫情的防控上。

然而毋庸置疑,取一个合适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不正式的病毒名一旦流传开来,就很难再收回。

没有用对病毒的名字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在2009年H1NI病毒所导致的“猪流感”,正是“猪流感”这个名字,使得埃及人屠宰了所有的猪,尽管这所谓的“猪流感”并不是由猪传播的,而是由人传播的。。

为病毒正式命名是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责任,但官方发布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合适的。例如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命名,此前就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批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5月发表声明称,在对某种疾病的命名时,名字中不应该提及地理位置、人的名字、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字以及特定的文化或行业,像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个名字遭受批评,就因为其中就提及了地区。

同时,名称还必须简短,且能够说明基本特征。例如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意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既说明了疾病特征,又易于使用。

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11位专家参与了此次新病毒命名的讨论。他们从两周前开始讨论,并花了两天时间最终决定。

病毒学教授本杰明·诺伊曼是其中的一员,她表示,为病毒命名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希望这一新的命名能够帮助公众了解这种病毒。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