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段君毅
扩展阅读
巴非特怎么看股票涨趺 2025-08-15 08:40:10
图说智能化 2025-08-15 08:35:00

段君毅

发布时间: 2021-10-06 21:11:54

Ⅰ 一机部长是个什么职位

楼上的简直胡说八道

一机部——第一机械工业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军工系统八大部门之一,1952年成立,隶属于国务院,主要负责机械、电子和船舶等,1963年起主管机械,1982年5月并入机械工业部
历任部长
黄 敬(52.08-58.02)
赵尔陆(58.02-60.09)
段君毅(60.09-文革初期)
李景昌(67.11-68.03)(军管会主任)
严庆堤(68.03-70.06)(军管会主任)
李水清(70.06-75.01)(革委会主任)
李水清(75.01-77.02)
周子健(77.02-81.02)
饶 斌(81.02-82.05

Ⅱ 段君毅夫人是谁

已故原中顾委常委、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同志的夫人是陈娅奇女士。

Ⅲ 铁道部历任部长

滕代远是中国铁道部的第一任部长,他被称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

万里是铁道部第一位非军人背景的部长。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从整顿铁路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条战线。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长沙等多地铁路枢纽被堵塞,京沪、陇海两大干线交会的徐州枢纽堵塞。万里上任后赴徐州枢纽进行疏通,很快“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安全正点,当好先行”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有铁路背景的专业人士开始担任铁道部部长。值得一提的是傅志寰,他是唯一一位有留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傅志寰从前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毕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任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
吕正操:1965年1月至1967年5月任中共铁道部委员会书记、部长
苏静:1967年5月至1967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杨杰:1967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工作)。1970年7月至1975年1月任交通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革命委员会主任
万里:1975年1月至1976年12月任中共铁道部临时领导小组组长、部长
段君毅:1976年12月至1977年9月任中共铁道部临时领导小组组长、部长。1977年9月至1978年10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郭维城:1978年10月至1981年4月任铁道部党委书记、部长
刘建章:1981年4月至1981年9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代部长。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璞如:1982年4月至1985年4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丁关根: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李森茂:1988年4月至1992年9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韩杼滨:1992年9月至1998年3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傅志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刘志军:2003年3月至2011年2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因涉嫌严重违纪,2011年2月被免职
盛光祖:2011年2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Ⅳ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是谁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是猛将——王宏坤、王近山先后担任。
11月中旬,以太行军区主力组成第6纵队(辖第16、第17、第18旅),王宏坤兼司令员(后由王近山代司令员),段君毅任政治委员;

Ⅳ 中国最牛七位大学生

一:前十名高校名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
二:中国大学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是孙中山等人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而创办。该校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1949年停办,历时36年。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中国大学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校培养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

Ⅵ 新任铁道部部长会是谁

盛光祖

▪ 滕代远 ( 1949-1965 ) ▪ 吕正操 ( 1965-1970 ) ▪ 万里 ( 1975-1976 ) ▪ 段君毅 ( 1976-1978 )
▪ 郭维城 ( 1978-1981 ) ▪ 刘建章 ( 1981-1982 ) ▪ 陈璞如 ( 1982-1985 ) ▪ 丁关根 ( 1985-1988 )
▪ 李森茂 ( 1988-1993 ) ▪ 韩杼滨 ( 1993-1998 ) ▪ 傅志寰 ( 1998-2003 ) ▪ 刘志军 ( 2003-2011 )
▪ 盛光祖 ( 2011- )

Ⅶ 段君毅的人物生平

曾任中共北平市西城区委书记、太西特委书记、冀鲁豫行署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中共鄂豫区委书记、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司令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铁道部部长、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中顾委常委。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段君毅同志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担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领导全国铁路工作。上任之初,面对遭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破坏的铁路运输,面对大动脉屡屡发生堵塞,部分路段瘫痪、半瘫痪的严峻局面,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强对铁路的集中统一指挥,整顿铁路运输秩序,确保了运输的恢复和畅通。他不断强化“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的观念,任部长的两年中,全路重大事故、大事故的发生次数连续大幅度下降。他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把铁路职工队伍逐步建设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的目标,培养、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他重视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提出要优先安排农业和支农物资运输,较好地解决了“晋煤外运”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国铁路货运量每年以1―1.5亿吨的速度增长,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他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顾全大局、甘于奉献、雷厉风行、严谨细致、勇于负责的精神,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的良好形象,在铁路干部职工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段君毅同志调离铁道部后,仍然十分关心铁路事业的发展,经常了解铁路情况,对铁路工作寄予厚望,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可以告慰段君毅老部长的是,他一直关心的中国铁路现代化事业实现了重大跨越,老部长当年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新中国铁路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几代铁路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要认真学习老部长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弘扬老部长的优良作风,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Ⅷ 段君毅的人物轶事

1910年3月13日段君毅出生于山东省濮县白衣阁村(今河南省范县)。早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1931年初中毕业后即赴北平求学,同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夏,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后,参加了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和土地问题研究会等进步组织,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抗日救国的思想,先后参加了北平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和“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反动政权以所谓“危害民国罪”逮捕沈钧儒等7人的“七君子事件”发生后,他带领全国学联同全国各界一起,支援宋庆龄等人发起的营救运动,同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作坚决的斗争。
1937年12月,段君毅同志赴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被派往山东抗日前线,任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泰西行政委员会主任,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泰西抗日根据地。
1939年8月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段君毅同志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参与开创大别山解放区的斗争。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采取因地制宜、上下配合、群策群力等有效措施,积极筹备渡江作战所需的船只和军需,保证“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船有船”,为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市财经接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52年8月,段君毅同志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分管基本建设和干部工作。他领导和指挥了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等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骨干企业的建设,亲自参与规划、选址、建厂、投产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段君毅同志受到冲击和迫害,他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粉碎“四人帮”以后,段君毅同志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
1978年10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坚持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解决了河南省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首都建设的指示精神,围绕政治思想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狠抓落实。主持制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加快了首都市政建设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工农业总产值以及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全市广泛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强化首都服务观念,大力规范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9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2年10月从领导岗位退下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杰出的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段君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3月8日13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战功卓著
抗战革命战士
段君毅同志积极主张在创建抗日根据地同时,要建设好地方政权,建设好各级组织机构。1943年秋,环境比较恶劣,时局比较动荡。冀鲁豫地区黄敬、段君毅等领导同志在红庙地区召集了冀鲁豫师生名流、进步人士座谈会,讨论时局、三三制政权问题。当时情况到了最艰苦时期,一是日寇采取五次强化治安运动,敌人扫荡“蚕食”,根据地一天天在缩小,环境极其恶劣,再加上多年旱灾严重,蝗虫成灾,老百姓将树皮都吃光了。在朝城、莘县、观县地区有的老百姓全家都饿死在炕上,无人收尸。我们派部队收尸掩埋。我们部队再次进行了精兵简政,采取了正规军地方化,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部队都穿起了便衣(长袍子,穿、睡都是这一件衣服)。党号召:党政军民要咬紧牙关度过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坚持抗战到底。在开展战胜自然灾害、抗旱灭蝗的斗争中,段君毅同志身为政委、行政公署主任也一样冲入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群众一同抗旱灭蝗度过困难,落实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给人民群众和部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放战争的功绩
1945年春,军区下达了郭小砦、南乐、东平、阳谷等四个战役命令,连战皆捷。以后,八分区又进行了郓北战役攻打汉奸刘本功。胜利之后段君毅同志率8团(团长王应烈、政委李仕才、参谋长常志义)和冀鲁豫军区命令进至豫东(也叫水东)12分区,执行扩大根据地的任务。段君毅对曾思玉说:“老曾,我们相互度过了抗战的艰苦岁月,共事非常愉快。上级调我去豫东十二地委工作,我只有服从命令。但我非常舍不得离开八分区,舍不得离开你曾司令。”我说:“哎,君毅同志,你率八团这个拳头到那个地区一定会打开好局面,发扬你做群众工作的特长。我们见面机会很多吗。我们还是老规矩,四个菜一个汤,欢送你,我们的好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