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德地图用是北斗导航系统还是美国的gps系统
1、高德地图用是哪个导航系统取决于手机的卫星定位芯片。
2、高德地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手机定位的坐标结果,结合其地理信息数据,也就是地图数据,实现定位和地图的匹配,从而实现导航路径规划等主要的导航功能。
3、如果想知道手机的定位是用的GPS还是北斗系统,可以去应用商店下载一个“GPS Test”之类的APP,打开来之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手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来源、数量以及质量了。
GPS Test测试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Android系统上的GPS工具,它支持自动探测Android设备上的GPS,还可以显示多种GPS数据,并支持选择多种不同的GPS坐标格式。
显示当前接收到的GPS卫星数量,信号强度,方位,显示你的GPS坐标,指南针功能,你所在地区是白天还是黑夜,你现在的速度,你现在所在时区的时间,以及UTC时间等等。
(1)北斗全球定位系统扩展阅读:
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简称GPS)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一种全天候的,空间基准的导航系统,可满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地精确地确定三位位置和三位运动及时间的需要。它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
3、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4、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截止2016年12月,已经发射了18颗工作卫星,具备了早期操作能力(EOC),并计划在2019年具备完全操作能力(FOC)。全部30颗卫星(调整为24颗工作卫星,6颗备份卫星)计划于2020年发射完毕。
2. 北斗定位和GPS定位有什么区别
一、组成卫星
北斗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目前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
GPS:GPS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运行周期为12h。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
二、覆盖范围
北斗定位: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
GPS: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三、定位精度
北斗定位:“北斗”定位系统民用服务精度已达10米,而最新一代导航芯片定位精度可达2.5米,海上北斗增强系统的精度更是已提升至3厘米级别,但在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的区域,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GPS:已经实现单机导航精度约为10米,综合定位的话,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但民用领域开放的精度约为10米。
四、主要功能
BDS: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GPS: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五、优缺点
北斗定位:北斗具有GPS没有的通信和目标定位,GPS目前只能告诉使用者“我”在哪里,但北斗系统不但能告诉使用者“我”在哪里,还能告诉使用者“我的朋友”在哪里。但缺点是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军用,民用推广还没做到全面普及,而且芯片造价较高,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北斗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GPS:技术成熟,定位准确,全球覆盖,用户容量无限,缺点是规模太大、造价太高,GPS只能用作导航却无法实现通信功能。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哪个好
北斗导航系统定位更好,北斗导航系统定位更加精确,未来可能定位在厘米以内,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GPS导航卫星轨道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提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北斗导航系统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3)北斗全球定位系统扩展阅读: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4. 北斗系统,gps是全球定位系统正确吗
不对,给你网络链接看看http://jingyan..com/article/f3e34a12948ca6f5eb65351f.html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
从覆盖范围上讲就不对:
北斗定位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
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定位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5. 北斗卫星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的区别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的区别
1、覆盖范围:北斗定位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定位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定位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定位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定位系统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北斗”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定位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定位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定位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定位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
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7、实时性:“北斗”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
6.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什么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
三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7.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有何优势特点
北斗应用有五大优势:
1、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
2、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
3、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
4、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
5、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7)北斗全球定位系统扩展阅读:
北斗系统还有三大功能特点:
1、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
2、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
3、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8.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的区别有哪些
北斗国产 出现要晚于GPS(老美的)
gps通过接收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的卫星信号,通过计算来确定位置,民用精度过10米左右。
北斗定位与gps相似,都是主要通过卫星信号来定位,但它使用中国开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但是它还有一些功能与gps并不相同,例如它可以通过地面站来获得更高定位精度,并可以使用类似短信的短报文。
请采纳。
9. 北斗是导航系统,GPS是定位系统,它们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最近其中中国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已经发射升空,在不久后的将来,这颗北斗卫星也会被人类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在自研卫星上的一个突破,局也是打破其他国家对于我国的一个卫星定位的一个限制。关于北斗卫星,这是一个令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一个卫星系统,这个卫星系统它有48颗卫星共同组成一个系统。那么北斗是导航系统,gps是定位系统两者的有什么区别?这其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最后一点就是就目前北斗卫星的一个使用仅供中国进行独家使用,并没有像美国的gps那样向其他国家进行出售使用权限,但在未来还有个不久中国可能也会像其他国家那样,把北斗卫星的一些使用权打包出售给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