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王国生简历
扩展阅读
新三板的股票怎么交易 2025-08-15 03:46:30
新乡化纤股票 2025-08-15 03:46:30
长方股票行情 2025-08-15 02:58:31

王国生简历

发布时间: 2021-10-07 07:09:08

㈠ 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学校现有自由、青华和明珠三个校区,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总占地面积97900平方米。全校有一线教职工572人(含外聘教师和职员),146个教学班,8654名在校学生。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元晖先生,现任校长李桢博士,党委书记史亮同志。

80年代末,学校以“研究型”、“实验性”的特色,跻身于全国知名重点中学的行列,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德育先进校”。21世纪初学校获得“长春市模范集体”、“吉林省模范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国际性、现代化,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知名中学”。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学校精神为“坚持思想,追求卓越,勇开风气,兼容并包”;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为“努力塑造思想远大、知行合一、勇于创造、全面发展、个性优化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科学规范、促进发展”的文化管理,不断探索以“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不断探索以“效果最好,时间最少”为目标追求的“优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

2000年初,学校启动了名师工程,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老一代名师手执牛耳,中青年教师峥嵘崛起。学校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拥有了一批省内外中学界有影响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现有教授1人,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78人,一级教师183人;学科首席教师16人,标兵教师32人;博士和博士生16人,硕士和硕士生221人,本科学历17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6人,省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骨干教师72人。

东北师大附中首任校长 陈元晖先生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迎接资讯时代的到来。学校完成了两个10兆光纤带宽的对外internet接口和近1500个节点的宽带校园网络升级建设,全部实现了教室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专任教师全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实验校,学校形成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补充、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平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调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依托的丰富完善的立体课程体系。2000年以来,学校累计开设了199门校本课程,正式出版了20多本校本教材。目前,学校正稳健推行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逐步实现科学化、系统化、成熟化。

学校实行个性化的分层次教学,探索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理科实验班、中外文化交流班、数学实验班、外语实验班等;校园内长期活跃着丰富多彩、新鲜活泼的学生活动团体,“青春视界”校园电视台、“蜚声”广播站、“BOAT”外语协会、“翰林苑”书画协会、“青春链接”网络协会、“一格”文学社、“粉末青春”话剧社、“上升空间”学生航模队、“枰涯”棋牌协会、“智能先锋”机器人协会、“动漫元素”动漫协会等11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平台。

学校实施“重点、知名高校升学工程”。学校一直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重要生源基地校,是北京大学外埠最大的生源校。20年来,学校共走出了18名全省文、理科状元。历年高考中,我校各科平均分、高分段人数、升入重点高校的人数始终居全省首位,通招生升入重点大学率为100%,本科升学率为98.6%。2008年高考有147人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香港、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有795人升入国家“211工程”学校和“985项目”学校。

2004年学校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在外埠设立的第一个基础教育理科实验基地;2005年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学生航空航天科技实验基地、复旦大学文科基础教育实验基地;2006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2008年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生源基地校。

学校实施“金牌工程”。近年来,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获一等奖人数一直占吉林省赛区的1/3到1/2。2004—2008年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联赛中,学校蝉联四个学科吉林省赛区的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取得了13块国际奖牌。

东北师大附中校训鼎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课程领域,开展并积极参加了12项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节。2005年东北师大附中开始组建航模队、创建高水平的航模实验室,并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自揭牌;同年创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2007年东北师大附中无线电测向及定向越野运动队成立。科技创新大赛的成绩在吉林省名列前茅,近年获一等奖项数占到全省的40%。几年来,学校航模队共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东北师大附中无线电测向运动队先后参加亚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分区赛等赛事并表现非凡,共获得国际铜牌2枚;国家级金牌9枚,银牌3枚;省级金牌4枚,银牌1枚。2008年东北师大附中有两名同学入选无线电测向中国国家队,将代表我国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学校先后参加2007年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2008年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国北方区公开赛等国家级竞赛四次,共获得两块金牌,一座冠军奖杯,13枚铜牌;参加两次省级竞赛,合计五个项目,共获得1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

学校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不断扩大国际交流。目前学校已同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14所学校建立了友谊校关系,学校每年都有国际间的教学和学术交流。学校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国际IBO组织洽谈了学生交流项目,与日本筑波大学附中洽谈了友好学校项目,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建立了办学合作关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国内知名大学直接面向我校招生。

学校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办好“学校开放日”,切实做好长春市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名校义陪”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同步教学系统”建设。学校被列为长春市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吉林省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研、培”复合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

建校五十八年来,东北师大附中培养出3万余名优秀学子,他们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成就卓越,很多人成为学术专家、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其中有全国政协原第一副主席王忠禹、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贾志杰、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委员、现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中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邹广田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研究员霍裕平院士、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大气物理学家钟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总设计师严殿启、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电影《少林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大海啊,故乡》等曲目作者)等。

㈡ 两弹一星之父是谁

两弹一星之父是我国科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王国生简历扩展阅读:

邓稼先研究两弹一星相关介绍: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㈢ 现任河南省委书记及简历是什么

河南省2018年省委书记谢伏瞻

  • 谢伏瞻

    男,汉族,1954年8月生,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

  •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总河长。

㈣ 湖北省历任省委书记

湖北省历任省委书记如下:

1、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9岁读私塾。12岁起先后在家乡和汉口学木工。1926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1月率领家乡农民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1954全国政协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2、孙德庆 (1911---- ?) 山东省曲阜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任红军第12师35团排长,第10师30团副连长,连长、营长、团副长、团长。独立第10师师长。参加了长征。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3、蒋超良,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湖南汨罗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2016.10-2016.11湖北省委书记,2016.11-2017.01湖北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4)王国生简历扩展阅读:

湖北省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的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成立于1949年5月。1950年4月改组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5年2月再次改组为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文革开始后由湖北省革命委员会行使行政权。1980年1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建省始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湖北省当时领有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宜昌、施南等十府。经过历代调整。

截至2013年,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㈤ 能力比学历重要总结陈词

学历和能力孰轻孰重
2011年06月24日 14:35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文/四川天一学院高级职业指导师 关彤

没学历不代表没学问

学历与学问之间不成正比,有学历不一定有学问,学历高不一定学问高;无学历不一定无学问,学历低也不一定学问低。也就是说,学历与学问是不能简单地加以类比的。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在同一层次学历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同理,人的学问也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积累和提高的,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学问。真正的能力就是学问。学问包含专业素养与实践领悟,缺一不可。

陈寅恪先生曾游历欧洲各国名校,他学了知识就走,但没拿下一个学位。梁启超当年曾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校长觉得,对方一没有什么名著,二无博士学位,怎么能信任呢?梁先生怒道:“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才有了一个陈寅恪。

著名的思想家梁漱溟是什么学历?按现在的标准衡量,他只是相当于高中毕业而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24岁时成为北大的哲学教授;国学大师与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什么学历?按他自己的话讲:“中学生,副教授,学不专,艺不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国学泰斗与宗师让人仰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什么学历?初中毕业的他,创造了骄人的成就。
高尔基没有读过大学,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登上了文坛,他写出了《我的大学》等许多不朽的著作,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玉宝没进过学校门,他写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却家喻户晓,成了倍受人们欢迎的传世之作,成为著名的军队作家;青岛港桥吊司机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凭,他刻苦钻研技术,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等等,人称“许大拿”。没有经过正规学历教育而通过社会实践自学成才,拥有真才实学和不俗能力的人大有人在。

学历真的无用吗?这无疑是一个争论颇大的话题。自索尼公司创办人盛田昭夫的《学历无用论》出版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些质疑,其实更多地是因为大家对学历所代表的能力有不同的观点。盛田昭夫的观点是,学历并不意味着你实际的工作能力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如果完全按照一个人的学历来评价其工作能力,则难免会本末倒置。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认为:“盛田昭夫揭示了一个重要原理:不能无限度扩大教育的功能,天赋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因而企业更应注重实践能力,而并非学历。”

为官一定要高学历?

学历与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个很难界定,因为许多有高学历的人,能力却极其一般,是典型的高分低能;而某些能力很强的人,学历却不见得很高。本来,学历与能力、文凭与水平,既有对应关系,但绝对不是那种“水涨船高”式的绝对的对应关系,必须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和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一方面推崇“英雄不问出处”,另一方面却对某些低学历人而取得成功的人大加诟病,这实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

2008年3月上任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其学历是“中专”。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简历中,张平的中专学历意外地成为公众和媒体热议的热点话题。当时媒体评论说,“一纸中专学历,显现出无可替代的含金量;一纸中专学历,羞煞多少‘权力文凭’!”其实张平的中专学历并不代表他就是中专水平,他的工作经历与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9年原南京市市长蒋宏坤被提拔任命为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蒋宏坤1954年1月生,汉族,江苏张家港人。大专学历。他当过知青、做过工人,在张家港工作了28年,有丰富的基层工作履历。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对蒋宏坤的评价是“政治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态度坚决,熟悉经济工作,熟悉苏州情况,事业心强,领导经验丰富。”王国生说,由蒋宏坤担任苏州市委书记是省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

作为官至副厅级以上的蒋宏坤,仍然保持着大专的学历文凭,这一份本色与诚信,在今天浮躁而潜规则盛行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满眼望去,在官员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尤其是高官中太少太少却又夺目。

对于这两位“低学历”高官,他们敢于以“本色文凭”示人,正是其为官诚信的最好诠释。看来“为官者不在于学历有多高,而在于是否能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址。“为人民服务”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如果你受过良好的教育,那就结合实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它。如果你没有大学文凭,也别泄气,虽说高学历有助你的事业成功,但人生很多成功与高学历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不要以为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便拥有了成功。更别把“没受过正规教育”当借口,绝不要在高学历者面前感觉低人一等。有太多事例可证明,即使没读过大学,甚至中学。只要你针对目标,勤奋努力,任何工作一样可以干得很出色。

真正的能力来自于社会,真正的水平靠实践来证明。

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几乎没进过学校,然而凭着灵活的头脑、诚信和智慧,凭着勤奋、坚持的精神和毅力,他的乔治王巧克力公司资产达98亿美元,在同行业名列世界第一。

2003年公司将登陆中国,收到400多份自荐信,大多是刚毕业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要求进入中国公司工作。弗斯•贝里非常高兴,可是他阅读了这些履历后却犹豫了。因为这些大学生近80%是成绩优秀的高材生,70%当过学生干部。评语也都是尽善尽美。他并不怀疑这些自荐信的真实性。但仅凭这些并不能确定谁适合进公司,必须测试点其它东西。于是400多份问卷发出。

问题:用最简洁的话,回答这四位著名人物到底在说什么?

1、爱因斯坦在母校100周年校庆演讲中有一段话“我学习成绩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忘掉在学校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丁肇中回清华大学演讲,回答提问时有一句话“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没有谁在学校经常考第一,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3、比尔•盖茨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活动。有人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的毕业证书时,他摇摇头笑了笑,没回答。

4、美国总统布什回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他当年成绩平平,有人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不久,所有答案寄回。2003年3月10日,一位学生被通知去北京参加公司开业庆典。他的答案是:学校里有高低优劣之分,校门外没有。社会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排。

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走上社会后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在职场上主要看的不是学历,而是实际能力。

学历与能力相辅相成

学历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反映了个人的自身素质和潜力高度。学历上的欠缺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机会的获得,能力的展现是需要通过时间和机会来证明的;能力的欠缺,只能表明职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只要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求职心态,同样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中先行就业,然后在专业领域里多下功夫来弥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学历是能力的充分条件,而能力则是学历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一个恰当合适的学历,你的能力也不容易被他人所发现。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应的工作经历,有再高的学历最终仍逃脱不掉被社会淘汰的命运。你的学历高度往往决定了你的择业高度,你的工作经历及在工作中培养的职业能力又决定了你的下一份工作的内容和高度。如果你的学历和能力二者兼备,那么你在职场中,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据2011年4月13日新华网报道,同济大学本科毕业、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周森锋,2009年6月出任湖北省宜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时年29岁。这个“最年轻市长”一上任,即引起公众质疑,人们普遍怀疑周森锋“有背景”。事实上,其父母都在农村,没有什么特殊的家庭背景。当然,周森锋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非偶然,是其年轻、高学历、基层锻炼和机遇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当然,我们强调选人用人不能唯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学历是敲门砖,可以让你“脱颖而出”;能力是试金石可以使你“一枝独秀”。两者都很重要。若未遇伯乐,学历很重要;否则,能力更重要。伯乐相马,主要是看马能否跑千里而不是看马的出身。令人欣慰的是,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取向已更加务实,选才标准正在由“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毕竟,千里马是跑出来的,人才是干出来的。创造业绩主要不是靠职前的学历,而是靠任职后的实践经历和创造性努力。

㈥ 王国生上将简历

2007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党委副书记
2010年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至今仍然在岗位上。

㈦ 谁给介绍四十军的来历,和四十军历任军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该纵队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武装力量发展而来的。属北部战区,军部驻地为辽宁省锦州市。

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2016年,原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和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转隶北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0军历任军长

第一任:韩先楚(1948.11-1949.04)35-36岁,安徽红安人,原东北野战军三纵队司令员,调任陆军十三兵团副司令员。

第二任:罗舜初(1949.04-1950.04)35-36岁,福建上杭人,原四野第40军政委,调任海军参谋长。

第三任:温玉成(1950.04-1953.11)35-38岁,江西兴国人,原陆军第41军副军长,调任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

第四任:徐国夫(1953.10-1953.11)(代)39岁,安徽六安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调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

第五任:邓岳(1957.09-1960.05)39-42岁,湖北麻城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调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

第六任:曾雍雅(1960年-1963.08)43-46岁,江西于都人,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调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第七任:吴忠(1963.08-1968.04)42-47岁,四川苍溪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调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第八任:黄德懋(1968.05-1975.11)49-56岁,山东寿光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调任陆军第14军军长。

第九任:朱玉荣(1975.11-1981.06)54-60,山东省泗水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原军长,国防科委第九研究院院长。

第十任:邢维邦(1981.06-1983.05)58-60岁,山东淄博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离职休养。

第十一任:吴家民(1983.05-1985.08)51-53岁,辽宁盖州人,原陆军第40军副军长,调任第40集团军军长。

第十二任:何道泉(1990.04-1992.11)55-57岁,湖北黄陂人,原第23集团军军长,调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

第十三任:杨福臣(1994.02-2001.12)54-61岁,辽宁锦州人/满族,原第39集团军参谋长。

第十四任:王国生(2001.12-2003.12)54-56岁,吉林大安人,原第40集团军副军长,调任兰州军区参谋长。

第十五任:侯继振(2003.12-2005.12)48-50岁,山东夏津人,原第23集团军副军长,调任第40集团军军长。

第十六任:彭 勃(2005.12-2012.12)50-57岁,河南洛宁人,原第39集团军参谋长,调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现 任:张学锋(2013.01-至今)52-至今,辽宁沈阳人,原第40集团军参谋长。



荣誉战功

曾担任过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和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的刘振华上将出自第40军,在第40军内曾任第118师师长,第40军政治委员。此外,在1985年-1992年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的张仲先中将亦出自该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曾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有:

铁拳团 - 原步兵第118师第352团;

渡海先锋营 - 原步兵第118师第352团第1营。

解放战争中,该部参加了三保本溪,四保临江作战,赢得“旋风部队”的美誉。1947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修改和批转了该纵队开展诉苦教育的经验报告,由此在全军掀起了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有力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在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战中,第7师20团以顽强的精神拿下了城防要塞配水池,尔后第19团和第8师23团首先突破锦州城墙。在辽西会战中,第21团、第19团1营和7师炮兵营在胡家窝棚歼灭廖耀湘兵团前进指挥所,为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二的新1军、新6军做出了贡献。

1950年4月第40军又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第118师是解放海口的主力部队,第352团1营被授予“渡海先锋营”荣誉称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第40军挥师北上,首批入朝参战,10月25日晨,第118师遭遇窜入温井向北镇进犯韩军第6师的一个加强步兵营,当该敌进至两水洞地区时,第118师突然发起攻击,经1小时激战,全歼敌人,并乘胜攻占温井,揭开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序幕。

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在第四次战役中,该军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区顽强抗击了敌军3个师又一个旅的进攻,其中第120师360团1连副班长曹庆功、358团3连班长王学凤和副班长刘维汉等在子弹打光后与敌同归于尽,均被追记一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3年7月40军从朝鲜回国后长期驻守辽宁锦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该军步兵第120师紧急开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第358团1连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

㈧ 大上海1937的剧情简介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黑社会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现各不相同。他们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为了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同年8月占领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影响,黑社会颇具势力。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几个黑社会的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年纪较大的黄金荣闭门谢客,称病不出;举足轻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结拜兄弟张啸林则当上了经济汉奸,大发“国难财”。
地位次于三大亨的吴四宝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为特务首脑,特务总部就是恶名昭彰的极斯菲尔路76号。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上海三大亨”的弟子们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基于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斗争。
“杜门弟子”林怀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民众自发形成的抗日地下组织。他们刺杀了汉奸、伪“市民协会”的负责人尤菊荪、伪“上海市政督办公署”秘书长任保安。
在刺杀经济汉奸俞华材时,林怀部不慎负伤,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国生的掩护下得以脱身,也因此与王国生的女儿王月英相爱,在他的影响下,王月英也参加了抗日工作。她通过与老同学、吴四宝的太太佘爱珍的关系,打进了“76号”。
林怀部也在杜月笙的间接帮助下当上了张啸林的保镖,在佘爱珍的保镖、武艺高强的“小刀”杨藩的帮助下,林怀部杀死了张啸林,但不幸落入吴四宝的魔爪……
王月英毒死了吴四宝,在杨藩的保护下逃了出去。林怀部与杨藩大闹“忠义堂”,一时间刀光拳影,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