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卢米埃尔兄弟的人物简介
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父亲老卢米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中,学会了照相技术们的父亲掌管照相器材厂的同时,研制出了“活动电影机”。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卢米埃尔兄弟,对待电影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爱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维观念。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对于“放映术”的发明、对于电影机器设备的改进,而是更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所存在的根本的时空观念的差别,根本的美学差异上。
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曾为电影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对于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为新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而他更大的荣耀,则是为这门新艺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富有诗意、富有幻觉意识的名字——电影。然而,爱迪生对待电影、这门新艺术的观念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首先,爱迪生提供给他的“电影视镜”所放映的影片,大都是在他所设置的一个被称作“黑囚车”的装置中拍摄出来的。而事实上,他的创造本身并没有脱离“照相馆”的原有模式。在那个只能供一个人观赏的“窥视镜”前面,观赏者的“窥视”不过是一次次地重复着摄影师的“窥视”。其次,由狄克逊最先完成的50部左右的作品:《酒吧阎景象》、《安娜贝拉的舞蹈》、《拔牙》、《理发师》、《布发罗·皮尔》等等,其内容大都是简单地表现跳舞、拳击、变戏法、作游戏等等娱乐性场景。影片中的人物则是由爱迪生请来的演员为摄影机表演的,如同一张张“活动的照片”。这不过是套用了舞台剧的模式虚构的一些小节目而已。
与此相反,卢米埃尔兄弟采取的是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的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比如,由路易·卢米埃尔最初拍摄的短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现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车的旅客、劳动中的妇女、划船出海的渔民、登岸的摄影师和街头行进中的警察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卢米埃尔兄弟真实地捕捉和记录了现实生活的即景,使人们看到了自己身边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说:从路易·卢米埃尔的影片中人们了解到,电影可以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而不是像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那样,仅仅是一种制造动作的机器”。
⑵ 卢米埃尔兄弟介绍!
卢米埃尔(1864.10.5—1948.6.6)
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
⑶ 卢米埃尔在电影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功绩是奠定了什么
卢米埃尔在电影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功绩是奠定了纪实主义美学。
卢米埃尔兄弟采取的是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地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卢米埃尔最初拍摄的短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现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车的旅客、劳动中的妇女、划船出海的渔民、登岸的摄影师和街头行进中的警察等等。
(3)卢米埃尔扩展阅读:
主要发明:
1、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经过自己的创造,于189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灵活轻便的手提工“活动影戏机”。这是一种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机器。
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内有使35毫米片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器的转动机构。它备有一个摄影镜头,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
2、三色照片
1907年6月10日,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三色照片制作工艺。这种在法国他们家开办的工厂里研制出来的方法是以利用被拍照的景象的三种分离的影像为基础的。
三种影像中的每一种,被使用适当的滤色器,来制作基本红、绿、蓝中的一种颜色的底片,然后将微粒网屏放在三色底版上,当网屏被加在上面,并使灯光照射它们时,出现的是全色图像。
⑷ 卢米埃尔对电影的贡献
卢米埃尔(1864~1948)
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 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⑸ 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和乔治梅里埃的影片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卢米埃尔兄弟:采取的是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
乔治·梅里爱:用一种重夸张的动作、手势,不重表情的表演来扮演无声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欢的自然光线构图。他把摄影机架在舞台对面的套间里,然后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戏剧。
乔治·梅里爱人物经历:
1895年,卢米埃尔的电影首映时,梅里爱也花了1法郎走进了“印度厅”,他马上就被这些“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忍不住要拿出两万法郎购买“电影机”,但遭到了婉言回绝。
34岁的梅里爱年轻气盛,立志经营电影,就从伦敦的光学家那儿买来一台由罗勃特·W·保尔制造的摄影机并开始拍摄电影(这台摄影机能装用爱迪生“KINETOSCOPE”规格的胶片,接着他和两位工程师一起,在他剧院的工场里几经改进,终于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摄影机,并于1896年申请了专利)。
他先是模仿卢氏兄弟(les freres Lumiere)和爱迪生,所拍的80多部短片都无新意可言。1897年,他在自己美丽的庄园用8万法郎建筑了摄影场之后,才开始注意到特技摄影,并逐渐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
⑹ 卢米埃尔对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路易·卢米埃尔原是一位摄影师,因此,他没有为完成自己的电影机而去长期研究“走马盘”的必要。他的影片具有一种特别的风格,即它们是一种有系统的“活动照片”。 1895年摄制了将近12部影片的路易·卢米埃尔是以业余摄影家(这些业余摄影家曾使他所经营的照相器材厂发了财)的方式来选择他的影片题材的。但他的摄影技术却很精湛。他是当时杰出的摄影师之一,擅长快速摄影,对于主题的组织和构图都具有杰出的见识。 路易·卢米埃尔的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可以说是一部宣传片,曾在讨论法国照相企业发展问题的讲演会上公开放映过。片中那些头戴羽帽、腰系围裙的女工们和推着自行车走的男工们,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影片在表现工人以后,接着表现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工厂,然后司阍把工厂大门关闭起来。 卢米埃尔这位里昂的工业家还把他的工厂中一些别的题材摄成影片,如:《木匠》、《铁匠》、《拆墙》等等。此外他还非常喜欢摄制一些业余摄影家的主题,即表现家庭生活的安静乐趣。属于这类主题的影片有:《婴儿的午餐》、《金鱼缸》、《儿童吵架》、《海水浴》、《玩纸牌》、《下棋》、《钓虾》等等。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时又象无意中拍下来的一部描写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纪录片。卢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在银幕上能够看到象自己一样的生活,或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这些家庭场面,有一部分是在萧塔镇上卢米埃尔的父亲的一所漂亮房子里拍摄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①在萧塔曾拍过《烧草的妇女们》,很成功地利用浓烟的效果使放映出来的活动形象产生一种纵深感。路易·卢米埃尔在那里拍摄的《出港的船》,是一部在摄影方面很成功的作品,背光的反射作用,赋予海浪以一种立体感,独出心裁、非常巧妙地设计的构图把两位卢米埃尔夫人和他们的婴儿安排在画面的上角,使画面带有浓厚的诗意。
⑺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受到了什么的启发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受到了缝纫机的启发,发明了活动电影机。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在设计胶片传送的模拟图时忽然想到:用缝纫机缝衣服时,衣料正是做着“一动一停”式的运动。当缝纫机针插进布里时,衣料不动;当缝纫机针缝好一针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向前挪动一下。因此可以用类似缝纫机压脚那样的机械所产生的运动来拉动片带。
(7)卢米埃尔扩展阅读:
活动电影机的关键部分是一套抓片系统,使胶片能以每秒16格的速度将影像投射在幕布上。1895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卡普辛路大咖啡馆放映了10部他们拍摄的短片,其中包括《工厂大门》和《水浇园丁》,这个日期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其后他们继续拍摄这种放映1-2 min的短片(仅1896年就拍摄了40多部),其中著名的有《火车到站》、《婴儿喝汤》等。他们还派出一批受过训练的摄影师兼放映员赴世界各地推广这种电影机并拍摄新影片,使电影机迅速风靡全球。
⑻ 哥白尼、牛顿、欧几里得、拉瓦锡、卢米埃尔兄弟、贝尔各是什么家
哥白尼,
天文学家
牛顿,
物理学家
欧几里得,
数学家
拉瓦锡,
化学家
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创始人
贝尔,发明电话
⑼ 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被称为
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被称为金时期。
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喜剧而不是悲剧电影。
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故事片的穷兄弟,它始终伴随着电影的行程,时而显赫,时而低迷,却又始终拥有忠实的受众群。纪录片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期间,璨若星辰的纪录大师与波涛汹涌的美学思潮创造了一次次辉煌。
而且,每一次的起伏总是与社会变革的焦点纠结集交在一起。正如纪录大师伊文思所说:哪里燃烧我就到哪里去,我总是置身于世界的大事件中。而重新梳理这一切,我们不得不回到电影的最初源头,从卢米埃尔兄弟说起。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手“印度沙龙”内,第一次公开售票向公众公映了他们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第一批短片。特别是《水浇园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带有喜剧因素的影片,为以后的故事片的创作开了先河。
(9)卢米埃尔扩展阅读:
卢米埃尔兄弟不仅是首先在银幕上取得成功的试验者,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而且还作了摹拟有声片电影的第一次尝试,反映了他们强烈的让“伟大的哑巴”早日开口说话的愿望。
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火车进站》,是以设在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自己家的工厂作为背景,拍摄下来的工人下班的景象。当工厂的大门打开,系着围裙的女工们和骑着自行车的男工们有说有笑地从工厂里出来。
随后,厂主乘坐着一辆由两匹马拉着的马车驶进工厂,大门又重新关上。平凡的形象,活动的人群初次出现在银幕上,令人们感到万分惊奇。而那自然、朴实的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景象,即使是今天的人们看上去,也会被其朴素的艺术魅力所感染。
⑽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受到了什么的启发
1895年,法国的米卢埃尔兄弟受到缝纫机的启发,发明了活动电影机。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在设计胶片传送的模拟图时灵光一现:用缝纫机缝衣服时,衣料不正是做“一动一停”式的运动吗?当缝纫机针插进布里时,衣料不动;当缝纫机针缝好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向前移动一下,这不正和胶片传送要求的方式很相似吗。
于是,他将这一令人兴奋的发现激动地告诉哥哥奥古斯特,能否用与缝纫机压脚那样的机械动能来拉动片带。活动电影机可用于拍摄,也可用于放映,在当时的同类型发明当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
活动电影机
同时期的欧洲,在众多研究电影的人中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俩最为夺目。这兄弟俩幼时在父亲的照相馆工作。卢米埃尔兄弟用自家的发明开始了短片的摄制,他们将镜头对准的是自己周围的世界。
他们反对拍摄任何虚假之物,在他们这里,电影是活动起来的照相术。
对影像敏感和钟爱的他们,想要攻克这一难题,让更多的人能看到“现实”被搬上银幕,自我被照见的一刻。活动电影机可用于拍摄,也可用于放映,在当时的同类型发明当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卢米埃尔兄弟也被尊称为“现代电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