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一线城市有哪些
目前新一线城市共有15座,它们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合肥、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和佛山!
Ⅱ 全国一线二线城市分别是哪些
一线城市: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
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二线城市:昆明市、大连市、厦门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尔滨市、济南市、温州市、长春市、石家庄市、常州市、泉州市、南宁市、贵阳市、南昌市、南通市、金华市、徐州市、太原市、嘉兴市、烟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绍兴市、乌鲁木齐市、潍坊市、兰州市。
二线城市评选标准
2020年已经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作《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第5年。与往年一样,第一财经收集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
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在整个算法框架中,构成一级维度指数的数据来自19个二级维度和79个三级维度——展开到四级维度的话,指标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个。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五月刊及线上发售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报告册中,评判城市评判框架5个维度下的所有79个三级维度指标依次列出,所有城市的指标高低变化曲线都有自己明显的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网络
Ⅲ 国家新一线城市有哪些
新一线”城市为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公司的战略要地。 望采纳 谢谢!
Ⅳ 新一线和一线城市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是在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都市。新一线城市是通过品牌经营数据、互联网公司用户和大数据市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排名得到的。
2、标准不同
一线城市的标准包括房价、人均收入、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等。新一线城市按照城市人的活跃度、商业资源集中度、生活方式等可塑性指标综合评价进行分类。
3、城市不同
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通常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4)新一线城市扩展阅读:
新一线和一线城市一个是潜在发展经济,一个是稳定的经济发展。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底根据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分别指: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15个城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
根据一个旅游平台的数据,杭州和南京是一线城市之外最热衷旅游的城市;在腾讯营销大数据表明,成都是最热爱音乐的新一线城市,其次是东莞,西安和重庆。
对于新一线城市来说,在顶级商圈打造的轨道上超越一线城市也不是不可能。在中国中西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和武汉,它们的商业区平均每天吸引100多万人。
Ⅳ 中国最有潜力的新一线城市,都有哪些城市呢
随着我们国内经济不断的发展,我们国内各座城市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一直以来在经济上都是处于我们国内领先的位置,当然现在我们国内新一线城市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似乎也已经让我们国内的一线城市有了一定的危机感了
可能很多人对于我们国内最有潜力的三座城市有另外的人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三座城市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在未来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我们国内另外的三座一线城市,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三座城市是怎么看的呢
Ⅵ 我国的新一线城市是哪些城市
《2017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线城市为: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南京市、天津市、苏州市、西安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郑州市、大连市、东莞市、宁波市
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那么,此次400个城市分级的标准是什么?据了解,此次排名并非考量城市综合实力,也不仅仅是看GDP排名,而是按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财富》全球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等作为主要指标。
《第一财经周刊》表示,9个月前,该杂志从《财富》500强企业和中国100强企业中抽取了285家大公司进行调查走访,考察了它们在中国的区域布局和未来的战略重点区域以及它们对中国城市未来成长性的认识。该杂志还调查了银行、房地产、汽车、奢侈品、零售连锁、酒店、快时尚等多个领域的140个一线品牌在全国城市的分布情况,考察了它们进入的城市数量和开店的数量,还调查了来自北上广等传统一线城市的1000多名年轻公司人,考察他们在现工作地之外乐意去工作和落户的其他城市,在这些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对400个城市进行10项指标排名
Ⅶ 中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有哪些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2018年4月26日,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鲜出炉,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也正式公布,成都再次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这也是成都第四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四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正式发布,根据“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北京(94.65分)、上海(91.07分)、广州(80.91分)和深圳(79.22分)排名重新回到“北上广深”。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
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