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员工心中的“幸福企业”什么样
一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有一百种,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去努力。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如今企业员工流动性非常之大,很多员工离职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归属感”,感觉不到幸福。那么幸福企业是一个怎么样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1.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所有员工,不论学历高低,职称高低都非常认同企业文化,时刻与企业同舟共济。2.幸福企业应是一个对社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股东负责的企业。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坦诚相对,危机、公关对他们来说很少提到。3.幸福企业应是拥有良好品牌效应,以其创新、高效的生产方式与产品感动用户的企业。具有着良好的声誉,员工与用户为拥有这样的企业而感到自豪的企业。4.幸福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让企业处于不同阶段都努力成为本阶段本行业的领头羊,可持发展并是绿色环保的。不以牺牲根本为代价。5.幸福企业是以尊重员工为基础,尊重并感动员工。来自基层的声音,企业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员工以不断创造奇迹来回馈企业。当然,这些都是理想化的状态,真正有企业做到的有几个。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构建幸福企业不仅仅为了员工,对企业自身的好处更大。1.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展示未来,这个可以更好的帮助老板做出明确的未来规化,正确的理解市场的消化能力,帮助老板分析并预估出下一段阶,市场的需求量,切不可‘以点触面’,认为某一局部状态良好。就要断言整体一片大好。2.为企业收集整理,同类产品,同行业不同品牌的市场重要数据,如市场占有率,销售量,销售价格等。以帮助企业适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调整。让企业成为行业内敏感度最强的企业。3.为企业建设良好的培训支持,以足够充分的传达公司文化与精神。包括电子培训,远程培训,外训等等。4.建立完善的知识分享系统,公司鼓励全体员工来分享知识,你的知识只有分享了才更加有价值。这将是企业一大无形的资产。当此员工离职了,他的知识离下了。所以新接管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有据可查。5.建立一套良好的供应链系统。让供应商与厂商捆绑在一起,公司没有什么原材料呀,供应商第一时间会关心。他们帮助选择更优良的原料,更好的价格。
2. 幸福员工和幸福企业是什什涵意
企业员工工作感到幸福,员工收入好,身体好,公司工作环境好,员工凝聚力强,员工对公司尽心尽力,忠实拥护公司,坚决执行公司的命令,把公司当成了一个幸福的港湾是个家的感觉,这样的公司是幸福的
3. 幸福企业是指什么
幸福企业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为企业个性化定制员工奖励、表彰和激励计划,营造企业与员工间和谐关系,创造家庭氛围,成为“幸福企业”。形象的讲,幸福企业就是充满微笑的企业。具体的讲,建设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幸福企业就是和谐友爱、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就是看别人的长处,多想别人好处,多帮别人的难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的企业。
上海交大专门培训幸福企业专业,可以帮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企业。
4. “幸福企业”是什么样的
”
1、拥有良好的
企业文化,所有员工,不论学历高低,职称高低都非常认同企业文化,时刻与企业同舟共济。
2、幸福企业应是一个对社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股东负责的企业。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坦诚相对,危机、公关对他们来说很少提到。
3、幸福企业应是拥有良好
品牌效应,以其
创新、高效的生产方式与产品感动用户的企业。具有着良好的声誉,员工与用户为拥有这样的企业而感到自豪的企业。
4、幸福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让企业处于不同阶段都努力成为本阶段本行业的领头羊,可持发展并是绿色环保的。不以牺牲根本为代价。
5、幸福企业是以尊重员工为基础,尊重并感动员工。来自基层的声音,企业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员工以不断创造奇迹来回馈企业。
5. 幸福企业具体什么样举个例子
我妹夫的公司就是幸福企业的典型,他老和我们晒幸福,搞得我们好羡慕。据他所说,他们的幸福企业没有迟到早退这一说,只要工作完成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迟到、早退!当然这些只是个案,真正的幸福企业肯定不止这么简单啦,我前几天在书店貌似看到一本叫《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的书,好像说的很详细噢,你可以去看看啦~~
6.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的内容简介
在《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一书中,卢俊卿将告诉您什么是幸福企业,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以及如何建设幸福企业,为您奉上一道颠覆传统管理思想的精神大餐。
什么是幸福企业?
卢俊卿认为,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征,是精髓。
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
卢俊卿认为,幸福力才是企业终极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这个“心”的时代,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幸福企业才是人才的“吸铁石”。幸福员工才能幸福老板,幸福企业才能幸福中国。
怎么建设幸福企业?
新书创新性地提出了幸福企业五项修炼。分别是: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最好的企业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幸福企业的建设,你我他人人都可以参与,它需要你用“心”去建设。
在幸福浪潮来袭的今天,你还在犹豫什么呢?赶快加入建设幸福企业的行列吧,如果你不参与,但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参与!请你一定要记住: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7. 什么是幸福企业
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包括老板)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征,是精髓。卢俊卿在《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一书中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观点。 如何评判一个企业是不是幸福企业呢?《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书中表述为五项指标: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这五项指标所得分值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幸福指数的高低。最好的企业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幸福企业的建设,你我他人人都可以参与,它需要你用“心”去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 幸福力才是企业终极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这个“心”的时代,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幸福企业才是人才的“吸铁石”。幸福员工才能幸福老板,幸福企业才能幸福中国。
8. 关于幸福企业
幸福企业要具备企业的生命体健康、生存环境的安全、高远的追求和强大的执行力幸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般都是用在人,人才会追求幸福,但是把它用在一个企业身上很少。首先,企业是一个真实的生命体、有机体,这个生命体必须是健康的,一会儿头疼、一会儿腿疼、一会儿肚子疼是不可能幸福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尊重这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不能把企业当作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不要说企业,你把儿子、女儿当成防老的工具,你的儿子、女儿也不会幸福。第二,他的生存环境必须是安全的。你自己健康,但是出门有可能遇到抢劫、绑匪、杀人犯也不可能幸福。所以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第三,必须有一个高远的追求,就是为什么而活着。只有健康、安全,你可能觉得百无聊赖,百无聊赖你就不可能幸福。用友集团的王总最近这几年经常跟我说一句,一个企业只要为社会、为社会提供的价值不大就不可能成功。王文京说用友的使命是用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的进步。这个使命大了,首先用友得自己健康,环境得安全,在这个环境下还要推动中国商业、世界商业、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个使命太大了。第四,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如果有一个大的目标和使命,但想想、说说,做不到可能就会有挫败感,还不如不想。如果不想可能做一个庸人、平庸的企业也还可以、过得去。但是想的大,没有落实,你也是不可能幸福的。所以,我说幸福几个基本的前提:你自身要健康,你的生存环境要安全(当然自身和环境有一个关系有一个互动,你天天做好事就安全。)
9. 怎么建设幸福企业
企业是为人类幸福而存在的。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为社会创造幸福,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因此,广义的讲,幸福企业就是能够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企业。狭义的讲,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幸福感的企业。本文仅探讨狭义的幸福企业。
满足员工的幸福感,就是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正当需要。因此,简单的讲,幸福企业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的讲,幸福企业就是充满微笑的企业。具体的讲,幸福企业就是和谐友爱、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的企业。
之所以提出建设幸福企业这样一个命题,之所以要建设幸福企业,理由有三:
第一、建设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每个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
第二、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员工在企业里感到不幸福,即使不跳楼,也一定会跳槽。只有幸福企业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有了人才,企业才能最大、做强、做久。
第三、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责任有三个:一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三是为股东创造回报。这三者究竟谁最重要?我研究了很久,实在不知道什么最重要。给股东创造回报是创办企业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回报,股东就没有投资的动力,企业就完了。给社会创造财富是企业的根本任务,如果不能创造财富的话,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给员工创造幸福,是办好企业的根本条件,如果不能给员工创造幸福,企业就不会有人才,企业肯定办不好。因此,建设幸福企业,为员工创造幸福,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践,我发现,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六个:
三多,就是看别人的长处,多想别人好处,多帮别人的难处。
四对,就是对上尊敬服从,同心同德;对下热忱关爱,严格管理;对左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外平等友好,与人为善。
第二,建设一个快乐工作的企业。金钱是快乐的物质基础,但金钱与快乐并不完全成正比。调查显示,现代美国人的财富比60年代增加了好几倍,但幸福指数却不如60年代。企业员工也是一样,很多员工钱赚的越来越多,幸福指数却越来越地低。没有钱很难快乐,但仅有钱不一定快乐,我们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快乐工作的环境。
怎么才能让员工快乐工作呢?根据我的经验,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公司要有一个明确而远大的目标,每个员工都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工作。有目标的工作,痛苦也成欢乐,地狱也成天堂。没有目标的帆,所有的风都是逆风。二是的要建立一套快乐工作的机制,最核心的是三条:任人唯贤,多劳多得,公平竞争。三是要创造一个快乐工作的氛围。关键是做到三多三少:多赞美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多补台少埋怨。
第三,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企业。在欧洲一些国家,
很多企业员工的工资占成本的50%左右,最低的是40%,如果低于40%,参加招标都会收到限制。而中国的员工工资平均只占成本的10%左右。我不是说要大家与西方一样,但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肯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企业家们必须注意的是,公司发展了,员工待遇一定要水涨船高,员工薪酬增长速度最起码要与公司利润同步增长。否则,一些员工会变着法子向你索要。主动给予与被动被敲,数量一样,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主动给予,可以促进同心同德,事业蒸蒸日上。被动被敲,往往走向对立,
需要付出十倍代价。对此,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四,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企业。经过长期研究,我发现企业员工的需求有三个层次。即:致富成长当老板。这是员工的正当需要,我们必须正视,必须理解,必须尊重,必须满足。这是我们作为企业家的必然义务。如果能够做到,企业必然兴旺发达。否则,一定会出现问题。致富是授人以鱼,成长是授人以渔,当老板是实现自我价值。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永远不变的规律。只有企业不断发展,员工也得到同步发展,员工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升。
第六,建设一个健康长寿的企业。员工之所以追随你,与你一起奋斗
,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你这儿实现他们的梦想。如果企业不健康,就很难长寿,不长寿的企业就不能给员工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企业就很难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所以,我们不要只顾把企业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强、做久,不能持续的强大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企业要想长寿必须建立长寿机制。打造组织力是建立长寿机制的唯一途径。我发现,西方很多先进企业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他们的利润是组织利润。而我们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
利润是能人利润。因为组织可以长久,所以他们有很多百年老店。因为人不能长久,所以我们的企业寿命普遍较短。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管理升级,努力打造组织力,建立长寿机制。
企业有了组织力,有了长寿机制,企业家就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你如果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只要在企业有一个职务,作为一个主心骨存在就可以,不需要做太多的具体工作,企业就可以很好的发展。你如果是个卓越的企业家,只要作为企业的一个象征活着就可以,不需要担任具体职务,也不需要做任何工作,企业照样能够很好的发展。你如果是个伟大的企业家,死了也没关系,企业照样发展,甚至发展得更好。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打造了组织力就不需要企业家了,尤其是在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家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企业的健康长寿与企业家的健康长寿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我敢肯定,70%的企业只要企业家出问题,企业就完了。为此,我经常奉劝企业家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尽量避免以牺牲健康的方式去换取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30多年,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就是用一代企业家的健康换来的。所以我经常讲,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相当一部分都是悲剧人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脱离悲剧人生的轨道事业越来越大,钱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累,最后累病、累垮、甚至累死。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世界。为此,我对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充满敬意的同时,又感到十分的痛惜和忧虑。所以我一直呼吁,企业家们一定要尽早从悲剧人生的轨道转向幸福人生的轨道上来。
。但是,在过去的30年,我们很多企业家刚好相反,35岁以后工作负荷不是减轻,而是不断增加,这样十年下去,很多累病、累垮、累死。所以,中国企业家过劳死的高峰年龄为44岁。可以说,到44岁年龄仍然健康的企业家少之又少。
幸福企业家是幸福企业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30年,中国的企业家们走上悲剧人生的轨道,如果说是因为白手起家,无可奈何的话,那么未来必须尽早实现从悲剧人生到幸福人生的转折。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事业负责。为此,我送给企业家朋友们一副对联: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可以呼风唤雨;健康是天,健康是地,有了健康才能顶天立地!
一个企业,只要做到以上六条,肯定是一个幸福的企业。以上六个指标的分值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幸福程度。
综上所述,是我对幸福企业的一些初浅的思考,供大家参考。衷心希望企业家们都能为建设幸福企业而奋斗,希望一大批幸福企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