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开言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典故:《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⑵ 历史上广开言路的君王
李世民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⑶ 有"广开言路"这个词吗
广开言路 发 音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 义 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⑷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
【典故】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后汉书·来历传》 【释义】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⑸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啊
广开言路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义] 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 《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⑹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
广开言路释义:
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⑺ 广开言路的实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唐太宗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 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⑻ 广开言路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言路:进言的道路。本义为大开进言之路。指让人们尽可能广泛发表意见。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历传》。
东汉安帝时,有人告太子刘保谋反。当此事传到安帝耳中时,安帝气愤不已,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废除逆子刘保之事。
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争论不休。以大将军耿宝为首的都说太子谋反是决不能容忍的,必须废除。而大臣来历等人却说:“太子虽有不恰当的举动,但他年纪尚轻,不辨是非,一定是被人左右,一时糊涂的缘故。而且,废立是件大事应慎重对待。”
安帝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废除太子。来历等还不罢休,苦苦哀劝,替太子求情。安帝很不愉快,于是颁下一道诏书:“朕(皇帝的自称)以前总是尽量给大家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广开言事之路’,但是绝不能让有些人用来替别人开脱罪责。”后来太子终被废除,大臣来历也被罢免了。
⑼ 广开言路什么意思
- 【解释】: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 【出自】:《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 【示例】: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