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极星2
扩展阅读
都市股份股票行情走 2025-08-12 12:18:06
康哲药业股票价格 2025-08-12 12:13:57
股票看分歧 2025-08-12 12:09:04

极星2

发布时间: 2021-10-10 07:00:03

『壹』 极星2(Polestar 2)来了,但我说它不是特斯拉Model 3的对手

关于极星2,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它和特斯拉Model3的竞争,但我觉得这两台车面向的根本就不是同一群人,特斯拉Model3面向的更多的是尝鲜用户,它可以用加速、自动驾驶这些长板去吸引一大批对于新时代智能汽车抱有强烈期待的人,而极星2面向的是追求质感、豪华感或者硬核机械乐趣的感性用户,他们可能不会拿这车去跟人崩零百,但是会向你炫耀它的极简设计、环保理念、安全理念和手动可调避震。

这就是极星的魅力,气质和情感上的魅力。

【极星2首发版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设计独特;底盘质感好,?hlins避震Q弹,可软可硬(选装件);动力强劲,单踏板模式易控制;车机系统易用;尾厢功能多。

主要短板:续航只有450km;后排空间小;前排杯架设计不合理;胎噪较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极星Polestar2对比Model3 还能无脑选特斯拉

极星Polestar2对比Model3 还能无脑选特斯拉?

在纯电动车市场上,特斯拉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除非主打低端市场,否则没有哪家新能源车企是能避得开与特斯拉的对比的。不过,特斯拉也并不是不可翻越的大山。这不,就来了一位挑战者——Polestar
2。



但真的从综合产品力来看的话,特斯拉目前除了直线加速的绝对性能和还算不错的智能系统外,在整体工艺、造车理念上都是不如Polestar的。换句话说,Polestar
2是一辆真正的新能源汽车,而特斯拉更像一个智能电动汽车玩具。等到传统车企真正发力新能源领域,特斯拉的春天或许就该结束了。

『叁』 极星2续航在美不敌Model 3,因软件召回,CEO说明年推单电机版本

日前,买车网Buycar获悉,极星Polestar宣布因软件问题将召回约2200辆极星2,涉及中国与欧洲市场。

对于这一结果,Pole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Ingelath则表示,Polestar的车主看到的实际续航结果超出了环保署的范围。

Thomas表示:“我们认为作为电动汽车的日常生活,这绝对足够了。这是我们的版本之一,我们将在极星2上增加不同的版本,它将具有更高的EPA评级。”

据他透露,明年极星将推出单电机版本车型,将会提供更高的续航里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极星2是不是来得有些太迟了

很多纯电动车品牌都以特斯拉作为头号竞争对手,尤其是在20-30万元的中级纯电动车市场,大家都在紧盯着这块“走量的蛋糕”。谁先抢占了阵地,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多几分胜算。极星2是一款前景值得看好的车型,发布之初就被看作特斯拉Model 3最直接的对手,然而其量产交付工作推进缓慢,正在让它的市场机遇渐渐损失。
文丨AutoR智驾 金山
2020年已经入夏,极星2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5月9日,极星官方宣布了极星2正式开启预定的消息,用户可通过Polestar极星App支付通道支付定金2万元,新车将于2020年中正式开启交付。
这距离2019年4月12日极星2在上海国内正式亮相,已经过去了13个月。除了车企按照节奏发布的预热消息之外,消费者至今还无法获得实际的驾控体验。
在2019年2月极星2全球首发的时候,中级纯电动车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极星2仍在等待交付,市场却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因此,当极星2在年中正式落地之时,就将直接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细分市场已经进一步成熟,竞争正在变得激烈起来。尤其是特斯拉Model 3,从实现国产到现在,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
据官方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在2019年全年共生产了302276辆,交付了320050辆,其产量占特斯拉全部车型的83.23%(总产量为363144辆),交付量占全部车型的82.77%(总交付量为386650辆)。
在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总共生产了87282辆,共交付了76200辆,考虑到1月份Model Y才刚刚开始生产,3月份刚刚开始交付,因此在这两个数据中,Model 3肯定占了绝大多数的份额。
可见,Model 3对于特斯拉而言是多么关键,这一细分市场又蕴含着多大的潜能。特斯拉Model 3的快速成长,算得上是造车新势力近些年来的一个典型样本了。
而相比之下,极星2目前尚未交付,量产之初还要经历一段产能爬坡的过程,第一批量产车型在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此计算下来,2020年下半年基本上都会处于磨合阶段,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难有太大的起色。
待到2021年正式形成市场“战斗力”的时候,极星2相当于落后了特斯拉Model 3整整两年。极星2如何追上对手,甚至想要后来居上,对于极星汽车高层而言,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4月27日刚刚上市的小鹏P7也为中级纯电动车市场添了一把火,超过700km的续航里程、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及以百公里加速4.3s的加速性能在市场中掀起了不小的波动。
此前,极星2一直被看作是特斯拉Model 3最直接的对手,如今小鹏P7强势加入,并且打出了在年轻消费者心目中很有号召力的科技牌和性能牌,大有与极星2和特斯拉Model 3“三足鼎立”之势。
极星2的“诞生”恰逢其时,但其酝酿过程相对过长,正在让其市场机遇渐渐受损。尤其是极星2与小鹏P7都宣布在年中开始交付,一旦极星2再次落在小鹏P7之后,将在人气上经受二次打击,对今后占据市场阵地十分不利。
第二,极星2刚一上市,就将面临价格上的挑战。
极星2的价格为29.8-41.8万元,但根据早先公布的产品投放规划,极星将在上市的第一年,率先提供“首发版”车型,也就是41.8万元的这款。
即便算上刚刚公布的1.62万元购车补贴,首发版补贴后的价格也需要40.18万元,也就是说在整个2020年,甚至很可能连2021年上半年都包括在内,极星2都将只有这款身价超过40万元的车型可卖。
相比之下,小鹏P7补贴后的价格为22.99-34.99万元,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基础售价也刚刚调整为29.1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27.15万元,二者将在价格上获得怎样的优势,已是不言而喻。
如此算来,极星2的29.8万元入门版车型的交付,又要比对手慢上一年,这将为今后的追赶带来不小的麻烦。
第三,是企业内部结构反复调整,拖慢了极星2的量产交付和市场布局。而从根本上说,或许就是这一点,才是极星2迟迟没能落地的原因。
从2017年10月正式独立运转以来,极星汽车中国区在3年的时间里三度换帅。第一任总裁沈峰上任仅仅月余就“转战”蔚来,第二任总裁吴震皓在任两年,又被现任总裁高竑取代。内部人事架构的不稳定,让极星汽车一直处在调整与磨合之中。
*Polestar中国区第一任总裁沈峰
*Polestar中国区第二任总裁吴震皓
*Polestar中国区现任总裁高竑
当然,这还只是主帅的频繁更替,背后造成的其他中坚力量的更迭或许更难以被外界估计。仅以智驾君了解到的信息,极星汽车的公关总监就已在2019年离职。
极星汽车的首款车型极星1早在2017年就已经亮相,但直至2019年8月,生产极星1的成都工厂才正式落成,而极星的第一家独立零售体验店在2019年10月才开始投入运营。
讲了两年的品牌故事,做了两年的车型预热,极星汽车的故事才刚刚开端,使得其市场声量难以与那些头部造车新势力相提并论。
当然,更不用说特斯拉了,其上海超级工厂从动工到第一批国产Model 3下线交付,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有消息称,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1月听取工作汇报时,对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满意。3月2日,极星汽车就再度换帅,由高竑接替了吴震皓的极星中国区总裁职务。
对于高竑来说,如何让极星2尽快量产交付,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而根据之前公布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极星汽车将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厦门共11个城市开业20家Polestar Space,约占其全球规划的三分之一,这也是极星2后续发力车市的基础,同样不容忽视。
可以说,新任总裁高竑所面临的局面,要比初创时期更加复杂,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协调和落实。
当然,极星2也有着自己独有的产品优势,这些都是它追赶对手的重要筹码。
作为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2享有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工程协同优势,并得益于沃尔沃的规模经济效应支持。对于精英阶层的消费者来讲,极星汽车的品牌积淀更深厚,容易获得市场的信任。
此外,极星2将在台州的路桥工厂生产,整个生产体系相对较为成熟,整套供应链的搭建与磨合也会更加平顺。
2020年已经入夏,已经吊足了大众胃口的极星2还在等待交付。头号对手特斯拉Model 3正在迅速做大,同期对手小鹏P7也来势汹汹,好在中级纯电动车市场仍有不小的空间可挖,极星2仍有足够的机遇存量。而最急需落实的问题,就是“尽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Polestar极星2推出长续航双电机版,售价33.8万起

11月18日,Polestar极星推出了极星2(Polestar2)的一款新版本车型,即长续航双电机版,市场零售价为人民币33.8万元起。

极星2上市以来,以出色的产品竞争力,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先后斩获“GCOTY德国年度豪华车”、德国“金方向盘奖”等多项重量级大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车型上市 售33.8万元起

11月18日,Polestar极星官方宣布,极星2(Polestar2)长续航双电机车型上市,官方指导价为人民币33.8万元起。即日起至2021年2月12日,用户通过极星APP预定,可享受限时四重好礼:豪华升级、驾驶辅助升级、多色金属漆可选和免费家用充电桩及安装服务。

在动力方面,该车配备的双电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08马力,采用全轮驱动,拥有容量为71千瓦·时的电池组,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50公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你的极星2终于来了,原生安卓车机和原厂性能套件到底怎么样

1996年,沃尔沃与Polestar在赛车领域展开了合作,并着手打造高性能车。就像AMG于奔驰、M于宝马一样,有Polestar铭牌的沃尔沃也是扮猪吃老虎的家伙。2015年,沃尔沃收购了Polestar,并在2017年将它变成了全新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极星。很快,极星便推出了与众不同的产品。

车云小结

传统与新潮的再次碰撞创造出了极星2,一款操控性让人流连忘返、充满精致感且在智能交互领域思路清晰的产品。同时它还支持150kW快充,以及源自沃尔沃的驾驶辅助系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极星2都不是索然无味的家伙。而从这款车也能看到沃尔沃对智能化的重视与转型的开始。

只是考虑到售价,首发版更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玩家。想要冲量并成为Model3的对手,极星需要更全面的产品线,极星也需要更入门的车型,极星2显然不是类似的定位。伴随极星2将在7月22日开始交付,极星品牌的发展之路迈出了第一步,或许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极星2量产,谁感到压力

今年,特斯拉Model3出尽了风头,首先是国产版Model3成功量产并下线,而价格却一再调低,引来众多车主不满;其次是国产版Model3下线销售后又深陷减配风波的负面舆论,被国家工信部约谈,并要求特斯拉立即整改。

当然,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在"真香"定律面前都是枉然,Model3已经连续2月进入轿车销量榜单前15名。刚刚过去的3月份,它更是以10160辆(估)的成绩一举超过宝马5系、3系;奔驰E级、C级等一系列豪车(乘联会统计30万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极星Polestar2因为硬件故障,再次发生大范围召回

而之前第一次召回主要是因为抵押电池和软件故障导致的,之前已经召回了2200辆Polestar2,主要问题为车辆会随机性车机关机,且无法再次重启。极星上出现的这个问题之前在特斯拉Model3上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主要根源在12V电源上。

笔者有话说:

最近造车新势力召回事件比较频繁,极星汽车更是接二连三出现,这对于该品牌、车主以及潜在消费者都是一个信心打击,不过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必须经历过的困难,希望极星能够让消费者不要失望。

另外,来自欧洲的传统汽车大厂对突然而来的电动化浪潮的准备有所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德国大众召回12.4万台因为充电机存在有毒物质而召回,波尔舍TAYCAN在北美售出100余台后发生1宗爆炸事件。此次瑞典富豪的极星电动汽车的二次召回,似乎说明造电动汽车欧洲人恐怕真的不太靠谱儿。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极星2发布长续航双电机版本 起售价33.8万元

财经网汽车讯?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版本发布,起售价33.8万元。

Polestar极星宣布将为极星2(Polestar2)提供更多配置——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版,市场零售价为33.8万元起。

即日起至2021年2月12日,用户通过极星APP预定可享受限时四重服务:豪华升级、驾驶辅助升级、多色金属漆可选和免费家用充电桩及安装服务。

极星2上市以来,先后获得“GCOTY德国年度豪华车”、德国“金方向盘奖”等奖项。极星汽车表示,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的推出,将让极星2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提供更丰富的配置选择。

官方资料显示,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版配备前后双电机全轮驱动,以及71千瓦时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408马力,最大输出扭矩为660牛米,NEDC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5秒。

配置方面,极星2长续航双电机的豪华升级则包含层压玻璃全景天窗、哈曼·卡顿音响系统、15W手机无线充电、可折叠后备箱地板、深色后风挡玻璃、高级车内照明等科技配置。

驾驶辅助升级包含完整的自动辅助驾驶配置和防碰撞功能,包括PilotAssist领航辅助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盲点监测系统等。

此外,多色金属漆可选和免费家用充电桩及安装服务则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用车需求,提升用户的补能便利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