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鲁迅的绝笔之作是什么
《给内山完造的信》 这是鲁迅生前最后一封书信。
在1936年10月18日,鲁迅先生病情恶化,勉强写下这封信,让好友内山完造帮忙请医生前来诊治。写完这封信的次日,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
『贰』 鲁迅先生是如何与他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结识的
初到上海,鲁迅经常光顾内山书店,并在十几天内去了6次,可见他的嗜书如命。这时内山书店在四川北路魏盛里开业,1929年迁到四川北路底施高塔路11号。
鲁迅第二次到书店购书的时候,就与店主人内山完造结识了。这时,映入内山眼帘的是一位个子虽小,却有一种浩然之气的人物。他穿着蓝布长衫,走着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脚步,鼻子下面蓄着浓黑的胡子,还有一双威严的、清澈如同水晶的眼睛。
这一天,鲁迅挑好了书,然后就在沙发上坐下来,一边喝着内山的妻子美喜子送过去的茶,一边点上烟,指着挑好了的4本书,用漂亮的日本话说:“老板,请你把这些书送到横滨路景云里23号去。”
内山立刻就✿:“姓名?”
“周树人。”
“什么?你就是鲁迅先生么?久仰大名了。听说您是从广东到这边来的,可是因为不认识,失礼了。”
鲁迅和内山的友谊关系就开始了。内山完造1913年来上海,在“大学眼药”房负责经营业务。1916年初,与美喜子结婚,次年开了内山书店,销售日文书刊。他有进步思想,关心中国的文化事业,很早就听说过鲁迅的名字,景仰他的战斗业绩。
因为居住的近便,鲁迅每每散步似地来到内山书店。内山为了留顾客叙谈,特在店里腾出一片地方,设了茶座。这设备是一般书店所没有的,很便于联络感情,接待朋友。后来,鲁迅也乐于利用这一设备,时常去,每去必座谈。时间长了,还用它来作为约会朋友的地点。
在日益加深的交往中,内山曾向鲁迅说明:“就是不出卖朋友的人,在日本人中也有的。”
这就无异于明白表示:“请放心,尽管环境艰险,我也一定保障你的安全。”
经过仔细的考察,内山全家连店友在内,对鲁迅的好意确实如此。在后来任何险要的情况下,内山始终如一地忠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并设法维护鲁迅的安全。内山不愧是鲁迅“亲如兄弟”的朋友。
『叁』 请知道和了解《活中国的姿态》这本书内容的和了解内山完造这个人的朋友进来。
《活中国的姿态》这本书的作者是内山完造,看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日本人,他是中日友好第一人。内山完造先生曾在中国居住了30多年,对中国比较了解。鲁迅先生曾说过,内山完造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通其实他只看到中国的表面想象并没有看到更深的一面。
内山完造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日本人民介绍中国人的性格、习惯等各个方面。转变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一些错误的看法,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研究只是靠书籍、文字没有去切身实际的去接触,去了解。而内山完造切身实际的去接触中国各个阶层的人,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才写出这本书。“活中国”是在说他以切身实际的去接触中国人,研究中国人,不是在书本上去研究,所以是称为“活”。
『肆』 鲁迅真说过内山完造是间谍吗
没有的事。
『伍』 救过鲁迅一命的内山完造,真实身份究竟是不是日本派遣的卧底
内山完造的真实身份并不是间谍,他居住中国长达三十一年,在此期间与鲁迅成为好友,并多次帮助鲁迅等进步人士,晚期致力于中日关系。内山完造一直致力于中日的友好关系,为此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死后被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如果内山完造是日本派遣卧底,无需后期种种安排和行为举动。虽然对内山完造身份存在诸多疑点,但是毕竟内山完造国籍是日本,所做出举动或许是站在国家立场所为。
回到东京时,内山完造仍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0年参加创建中日友好协会。如果说内山完造是日本派遣的卧底,但在后期回日本之后关注中日关系,对中日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陆』 请问内山完造是否是日本间谍
就我所知,不是。谁说的,有证据吗?拿出来。
『柒』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对金鱼的重视,对内山完造先生的尊重
『捌』 内三完造和鲁迅经历什么坎坷的事情
http://ke..com/view/169392.htm#3
内山完造的生平,自己看下吧,别人说的,不如自己看的。
『玖』 那些神话鲁迅的,怎么解释下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关系
鲁迅就是个有亲日倾向的文人,他脾气差,笔头硬,看法有点偏执
,不是个完人,只是被出于政治需要而塑造成一面旗帜……
『拾』 鲁迅先生为什么和内山完造不用中文聊天而用日语呢内山老板不是会说中文的么
日本人学外语的能力在世界各民族中永远是排在最下层。(原因是日语里只有五个元音)更何况对中文这样世界公认的难学的语言。
绝大多数日本人学十年中文赶不上中国人学半年日语。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和日本人聊天用日语远比用中文来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