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光美最小姑娘叫什么
王光美最小姑娘叫刘潇潇!
她一生共育有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王晴)、
儿子叫刘源、四女叫刘亭亭。
Ⅱ 王光美和刘少奇,有几个孩子
刘少奇一生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有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王晴)、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刘允斌,刘少奇长子。1924年生于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原籍湖南宁乡。在湖南宁乡炭子冲老家长大。1938年,被接到延安,进入延安保育小学就读。
1939年,和妹妹刘爱琴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入苏联十年制中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夏,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学习。1946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核放射化学专业。其间担任中国留苏大学生同乡会会长。
(2)王光美扩展阅读: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少年时期上过私塾(中国旧式初级学校),1919年中学 毕业。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在上海、广州、武汉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
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Ⅲ 王光美的家庭成员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在北京,那正是她父亲王治昌在官场“登峰造极”的时代。王治昌赴美国出席华盛顿九国会议,这时接到家中电报,知道自己终于有一个女儿了,顿觉乐不可支,触景生情,为之取名“光美”。王光美母亲董洁如的娘家在天津,是从事实业的。
王治昌夫妇共有十一个儿女,按年龄顺序,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哥哥,下有四个妹妹,她是王氏家族的大女儿。这些兄妹中,有半数以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投身了革命。王光美的三哥王光超我国著名的皮肤病、性病学家。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8年至194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皮肤科及该校附属西奈山医院微生物系学习。王光美的四哥王光杰是兄妹中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他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就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他是无线电专家,卢沟桥枪声打响的第二年,他受党组织派遣到天津,设立秘密电台和 延安保持联系。王光杰到解放区后,改名王士光。新中国成立后,王士光曾任国家电子工业部副部长。王光美的五哥王光复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空军飞行员,参加了著名的武汉空战。中国在反法西斯空战中歼灭日军战机599架,其中有8架就是他击毁的。王光美和六哥王光英相差两岁,兄妹之情甚笃。
Ⅳ 王光中和王光美什么关糸
王光美,刘少奇之妻,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王光中,辽宁省代省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沛县人;他俩没有直系亲属关系。
Ⅳ 王光美是哪一年,在哪个地方去世的
2006年10月13日凌晨3时许,王光美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病逝,享年85岁。
晚年的王光美爱好依旧广泛,喜欢摄影,京剧和中外音乐,对芭蕾舞剧,尤其是《天鹅湖》更加偏爱。
对于“文革”中所遭受的痛苦与冤屈,王光美没有怨言,她选择了宽容。在她家的客厅正墙上,一直挂着那幅1962年毛泽东登门看望刘少奇一家时的合影。
(5)王光美扩展阅读:
王光美蒙冤入狱:
1967年1月6日,王光美接到一个电话,说她上中学的女儿刘萍萍在路上被车撞断了腿。她一到医院就被清华大学的反叛者拘留了。
文革时期,王光美因在刘少奇案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受到“四人帮”的批评。他被称为“梅花党领袖”,被指控为“美国间谍”。1967年7月中旬起在秦城监狱服刑12年。
1978年12月22日,在秦城监狱被单独监禁12年的王光美获释。她的脸显然是憔悴而苍老的,但她的表情仍然平静而不关心,温柔而平静。12年前,和她的丈夫说再见。当8亿多人高呼“打倒刘少奇”时,王光美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
在狂暴的批斗大会上,王光美和刘少奇被人踢,推拉拉拉。王光美看见刘少奇被打倒在地,不顾一切地挣脱,双手紧紧地拉在一起,向刘少奇爬去。这是他们最后的生命。
197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
1980年,刘少奇终于得到彻底平反。追悼大会的前几天,王光美带着子女来到刘少奇曾度过生命最后一刻的河南开封。一位摄影师摄下了当时的一个镜头:王光美捧着丈夫的骨灰盒,欲哭无泪,一路上只是用脸紧紧贴着骨灰盒。
Ⅵ 王光美有哪些兄弟姐妹 王光美的墓地在哪里
年10月13日凌晨,中国前国家主席夫人王光美在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病逝,享年85岁。王光美(年——年),女,曾名董朴,祖籍天津,之妻。年9月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求学并任教于北平辅仁大学。曾任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是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有很多身份:大家闺秀、中学生中有名的“数学三王”之一、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万人仰慕的、十二年的阶下囚,以及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了传奇色彩。王光美生前最后的职务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扶贫计划“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晚年的王光美将精力贡献给“幸福工程”,为了帮“幸福工程”筹款,王光美曾将母亲传给她的古董公开拍。参考资料:
Ⅶ 王光美简历
王光美(1921年9月26日——2006年10月13日),女,曾名董朴,祖籍天津,刘少奇之妻。1921年9月出生于北京,20世纪40年代初求学并任教于北平辅仁大学。
曾任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文名
王光美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21年(辛酉年)9月26日
逝世日期
2006年(丙戌年)10月13日
职 业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
毕业院校
辅仁大学
血 型
O
Ⅷ 王光美什么时候去延安的
你好,1946年11月1日去的延安。以下摘自网络。
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别父母,到北平西苑机场登上了一架小型军用飞机。这是专为延安航线使用的小型专机,机组人员由美国人担任。当王光美步入机舱时,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位是美军军官,另一位是比较沉默的年轻人。到延安后,她才知道这位年轻人叫宋平,是南京谈判中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的秘书。
Ⅸ 王光美的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光美,中小学读书时数理科特别强,为当时“数学三王”尖子之一,
物理界的人公认,王光美实际上是最应该从事物理研究的,如果王光美去读博士,她甚至有可能是杨振宁或李政道的学姐。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早在日本投降以前,王光美就和北平地下党组织有联系,还结识了学校工委领导人崔月犁。日本投降后,在辅仁大学任助教,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王光美打算到美国留学,并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批准。但1946年春节期间,一位客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个25岁的姑娘的生活道路。
1946年春节期间,在辅仁大学已任助教的光美正打算到美国留学读博士时,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交给她一个纸条。纸条上告诉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及美国三方为实施停战协定,调处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将成立北平军调部。请她到那里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
军调部建立后,共产党方面先后调集近500人,有叶剑英、罗瑞卿、李克农、耿飚、黄华等为中共代表团主任和团员,但缺少英语译员。崔月犁经过调查,认为王光美是合适的人选。
王光美曾顾虑自己是学高能物理的,接触的多是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如果去军调部当翻译,有关军事、政治的用语会不熟悉。特别是她已经被美国两所著名大学录取,并分别通知她尽快办理留学手续,她有些踌躇不前。但她又想,自己知道共产党比国民党好,并主动靠近地下党组织的,共产党需要我时,我怎能推辞呢?经过慎重考虑,王光美推迟了来自美国的录取通知,前去军调部报到。
王光美拿着那个纸条,先与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的钱俊瑞接上头,之后拿着介绍信到王府井附近的翠明庄,找到了在那里办公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
李克农询问了王光美的家庭和学校情况,从第二天起,王光美成为了正式译员,为叶剑英等主任们担任翻译。
1946年10月,由于国共内战爆发,军调部内中共人士陆续离开北平。
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别父母,到北平西苑机场登上了一架小型军用飞机。这是专为延安航线使用的小型专机,机组人员由美国人担任。当王光美步入机舱时,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位是美军军官,另一位是比较沉默的年轻人。到延安后,她才知道这位年轻人叫宋平,是南京谈判中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的秘书。
相识相知成伉俪
王光美第一次到枣园刘少奇的窑洞,是在春节之前。那天,毛泽东的警卫人员通知她去刘少奇那里一趟。从王家坪到枣园相隔十几里地,警卫员给王光美备了匹老马,老马沿着延河把王光美送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地。刘少奇问王光美到延安后的工作、生活情况,王光美告诉刘少奇:“我到延安以来,就像小学生一样,一切都在重新学习。最近,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动员大家到边区参加土地改革,我已报名到农村去。”
后来,在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中,迎来了1948年。4月中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在西柏坡会齐,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军委直属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陆续迁到这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山村。随着刘少奇和王光美的频繁接触,大家都已感到王光美与刘少奇是很好的一对。
她尊敬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刘少奇,敬佩他那埋头实干的精神。1948年8月21日,刘少奇和王光美举行了朴素又热闹的婚礼。新房就设在西柏坡刘少奇居住和办公的两间土墙瓦顶房里。卧室里除了一张大木床和两把木椅子外,就是从延安转战带出来的那个写着“奇字第3号”的小书箱。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1月6日,王光美接到一通电话,说她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刘平平在路上被汽车轧断了腿,要动手术,要她到医院来签字。她一到医院,便被清华大学造反派扣压,此即所谓“智擒王光美”事件。
王光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四人帮”制造的刘少奇之冤波及而受批斗,被冠称为“梅花党的党魁”,并以罪名“美国特务”在1967年7月中旬起在秦城监狱入狱达十二年。
1978年12月22日,在秦城监狱被单独关押了12年之久的王光美获释。她的面容明显憔悴、苍老,但神情依然宁静淡泊、柔和从容。与丈夫的诀别已是12年前的事了。八亿多人高喊“打倒刘少奇”时,王光美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在狂暴的批斗大会上,王光美和刘少奇被人拳打脚踢、推拉拽扯。看到刘少奇被打倒在地,王光美不顾一切地挣脱,向刘少奇爬过去,他们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这是他们生离死别的最后一面。
1980年,刘少奇终于得到彻底平反。追悼大会的前几天,王光美带着子女来到刘少奇曾度过生命最后一刻的河南开封。一位摄影师摄下了当时的一个镜头:王光美捧着丈夫的骨灰盒,欲哭无泪,一路上只是用脸紧紧贴着骨灰盒。
晚年时期
对于“文革”中所遭受的痛苦与冤屈,王光美没有怨言,她选择了宽容。在她家的客厅正墙上,一直挂着那幅1962年毛泽东登门看望刘少奇一家时的合影。
在她83岁高龄之际,还组织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的庞大聚会。这两个特殊的政治家庭劫后重逢,满头银发的王光美微笑着向毛家后人举杯:“你们多保重!”这“一笑泯恩仇”,让世人见识了一个女人的博大胸怀。
晚年的王光美淡泊名利,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晚年的王光美爱好依旧广泛,喜欢摄影,京剧和中外音乐,对芭蕾舞剧,尤其是《天鹅湖》更加偏爱。
病逝
2006年10月13日凌晨,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病逝,享年85岁。
人物年表
王光美出身名门。她的父亲王治昌(王槐青)在辛亥革命前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在民国初年代理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参加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及1921年的华盛顿九国会议。光美,就是其父亲在华盛顿参加九国会议时得知喜得千金后所起的名字。
1943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
1945年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5年任辅仁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英文翻译,后赴延安,担任外事翻译并参加土改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刘少奇结为伴侣。
1949年任刘少奇同志秘书;曾陪同刘少奇出访亚洲国家。
1967—1978 年蒙冤入狱。197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
1989年2月5日,王光美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上,王光美亲自给她40年前的物理老师,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褚圣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表达了她对教师行业的敬重之情。
1995年,“幸福工程”正式启动。王光美作为这一大型扶贫计划的发起人多方奔走。
11年来,在她的努力下,“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已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4万户,惠及人口69.5万。她曾荣获“中华人口奖”荣誉奖。
2006年10月13日凌晨3时许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4天后,她获得了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