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洪晃
扩展阅读
中生北控股票怎么买 2025-08-12 02:23:52
股票怎么看赔了多少 2025-08-12 02:09:48

洪晃

发布时间: 2021-10-11 09:44:33

① 当年,洪晃公开嘲讽陈凯歌,为何陈凯歌不敢回呛

洪晃背景实力都比陈凯歌要大,陈凯歌敢回怼,作者觉得洪晃有能力可以让陈凯歌在娱乐圈混不下去。但至于洪晃到底怎么强大,以至于可以让陈这样子的都无法再混下去,答主根本就没说。

众所周知,《无极》是陈凯歌的软肋,谁提都不行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梗说,洪晃向陈凯歌提出要离婚时,陈凯歌还试图想挽回这段感情,但绝情的洪晃直接对陈凯歌说:不离婚我就给戴绿帽子。看来这个说法时是真的。

这也难怪陈凯歌,敢告胡戈,骂柳岩,怼李诚儒,却对来自前妻洪晃的辛辣嘲讽不敢吭一声。毕竟,当初陈凯歌就见识过洪晃的厉害,而上了年纪的洪晃并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变得更厉害了,比如《张大小姐》《无穷动》就是出自洪晃之手,敢回怼,怕是不想在娱乐圈混了吧!

② 洪晃是谁

一个出身名门的性情中女人。做事情绪化。辞去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毫不犹豫;在陈凯歌大红大紫的时候,提出与其离婚......洪晃活的自由自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出身名门。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母亲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写下轰动一时的《我与乔冠华》一书。洪晃就是这本书中的“妞妞”

在洪晃小的时候,母亲曾期望她能女从母业,从事外交工作。但她并未帮母亲实现这个愿望。这得归于她从小所受的教育。

1974年,中国甫入联合国,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之时,我国公派了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求学。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那一年,12岁的洪晃来到了纽约,并自那时起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基础。 后以自己为原形,出书《红色童话》。

所以洪晃说,是因为后来发现美国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属于为所欲为的那种孩子,我妈妈就放弃了让我做任何与官方有关的事的念头。

洪晃觉得虽然生长于这个有点背景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已经多多少少摆脱了“继承”的框框。比如,她毅然地辞去那个风光体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职位。再比如,她义无反顾地和名人(陈凯歌)离婚。洪晃说,我自己也给了自己很多压力,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事实证明我活得没有我家人那么成功并不说明我活得不好,并不是说我糟蹋了这一辈子,并不说明我不值得。因此到现在为止,我活得还是比较自由自在的,我一直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③ 洪晃是谁

洪晃:与陈凯歌离婚的女人
从名门到“痞女”
洪晃在社交场合总是衣着惊人,表情率真。
提要:洪晃,一个出身名门的性情中女人。做事情绪化。辞去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毫不犹豫;在陈凯歌大红大紫的时候,提出与其离婚......洪晃活的自由自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出身名门。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母亲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写下轰动一时的《我与乔冠华》一书。洪晃就是这本书中的“妞妞”

在洪晃小的时候,母亲曾期望她能女从母业,从事外交工作。但她并未帮母亲实现这个愿望。这得归于她从小所受的教育。

1974年,中国甫入联合国,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之时,我国公派了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求学。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那一年,12岁的洪晃来到了纽约,并自那时起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基础。

所以洪晃说,是因为后来发现美国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属于为所欲为的那种孩子,我妈妈就放弃了让我做任何与官方有关的事的念头。

洪晃觉得虽然生长于这个有点背景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已经多多少少摆脱了“继承”的框框。比如,她毅然地辞去那个风光体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职位。再比如,她义无返顾地和名人(陈凯歌)离婚。洪晃说,我自己也给了自己很多压力,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事实证明我活得没有我家人那么成功并不说明我活得不好,并不是说我糟蹋了这一辈子,并不说明我不值得。因此到现在为止,我活得还是比较自由自在的,我一直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自嘲地称自己这种自由不羁的个性为“痞女”。

对赚钱的手段更感兴趣

洪晃笑起来就像做牙膏广告。洪晃中学毕业以后,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ar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成为罗斯福夫人、凯瑟琳.?肯尼迪夫人的校友。洪晃不无得意地说,七大女校各有性格,比如希拉里?克林顿读的那所学校,擅长培养特别专业特别能干的女强人。我们这所学校培养的人大都像我一样沾点艺术气质,比较独立也比较自由散漫。包括我后来回国进入文化圈子办起中文杂志,也是由这个母校所赐。

洪晃不是目的心特别强的那种人,她属于兴趣性特别强的类型。她说她特别成功和特别失败的地方都取决于这一点上。做事情比较情绪化。

25岁时,洪晃已是一家外资企业南京代表,年薪高达七万美金。用她的话来说,在80年代中期那会儿,这种薪水都可以买大楼了,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又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拿着这种工资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洪晃觉得要是发财发得晚一点,也许她对钱会更尊重些。但在那个年龄,在洪晃的心目中,一次轻松愉悦的朋友聚会远比这个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的年薪更具吸引力。至今,洪晃仍然认为那时的生活很刻板很乏味。每天的生活就是被FOB啊,信用证啊,谈判啊,合同啊包围住,天天都要和别人喝夜酒啊、应酬啊、催款啊、陪人家去卡拉OK啊,我觉得自己已经快死掉了。

洪晃清晰地记得一个周日,她要去谈判,在一个“大奔”的车后座,她突然间开始哭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生活已经过去了,挣一把一把的钱,坐着一个“大奔”,大礼拜天什么“他妈的”屁事不干,去“他妈的”谈判去。说到这,洪晃的言谈举止流露出近乎于男人般的果敢和豪爽。

也许是受了Varsser学院的浸泡,也许是洪晃天生的性格全然,她在1996年年辞去了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位,与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资了美国文特出版公司。这个公司的所有投资人都是留过学的华人,大家都想为中国的文化做一点事情。

洪晃说,赚钱当然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也跟钱没仇,但当我老了时,我希望我能告诉我的孙辈我曾经做过点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而不是说这辈子就追求个百万亿万富翁。其实谁都对钱感兴趣,但我对赚钱的手段更感兴趣。

就在洪晃成为一名出版人还没几天,劲头十足的时候,一位台湾人对她说,你知道吗?要想让谁破产,就让他投电影;要想让谁日子不要过,就让他投杂志,要想谁穷一辈子,就让他投画廊。

洪晃在被逗乐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一个大的挑战。但她认为国内必须得有一本本土杂志,她愿意努力去做,而且也有这个信心。最重要的是,她正在做的是从心底里喜欢的事。

情感的一次失败

洪晃是在1986年和陈凯歌走到一起的。当时洪晃正处于对她而言极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认识陈凯歌等一批搞艺术的人,洪晃有一种被解放被解脱的感觉,因此经常在一起玩。

两个人结婚时,陈凯歌正处于拍《孩子王》的后期阶段,还没有真正像现在这样成名。他们离婚是在《霸王别姬》康城得奖之后,正是陈凯歌大红大紫的进修。

洪晃淡淡地说,其实离婚之前,他们已经分开了。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他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也难受。既然这样那就别在一块儿过了。

洪荒觉得跟一个名人离婚,在中国许多人看来,也许使不得了的事情.直到我离婚后,很多朋友看到陈凯歌做了点什么事,都会主动给我大一个电话说,你看见了吗?凯歌怎么怎么了......。我觉得特别荒谬,如果跟一个平凡人离婚,九部会有这些事了。

这个离婚的决定,是洪晃经过认真考虑后主动提出来的。她说这个决定也不是特别容易做,但大家的幸福毕竟是最重要的。她笑着说,我也怕别人的闲话,但我对自己说,你必须按自己的想法活,我是比较能豁得出去的人,人总有一张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爱记恨他人。走过来了就念一点别人的好。再说,两个人的婚姻的失败,是两个人对这份感情不够珍惜才出现的问题,两个人都有责任。

回顾过去,洪晃认为最难受的事情就是面对感情分手后的那段调整恢复的时期,你必须面对这不是别人的错,这就是你自己感情上的一次失败。

经历了红尘情爱后的洪晃,依然保留着女学生时代的纯真和年轻时代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浪漫。人到中年的她现在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洪晃现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国人,比她大十二岁,就职于上海法国领事馆。她们相恋九年,结婚四年,现在平稳安宁地过日子。洪晃由衷地说,他对我很重要。

洪晃在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之后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定位。结束了在中美文化之间飘荡的感觉。不过,洪晃和先生如今也是京沪两地劳燕分飞,洪晃对此也很不安。她说,也许因为我父母是离过婚的,我也是离过婚的,所以我的家庭慨念比较薄弱。我并没有把家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有时想重视它,可是做不到。

尽管为了事业忙得团团转的洪晃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性情率真的洪晃告诉我,她会做一手拿手的好菜,中、西餐都不在话下,她下一步的打算正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做烤箱里的食品。

古语说“四十二不惑”。走过四十岁的交叉口,洪晃认为现在的她才算找准了最合适自己去走的一条路。

④ 洪晃:33岁怒甩陈凯歌,44岁再嫁帅老公,她现在怎么样了

离开陈凯歌后,她可能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将是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对他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洪晃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绚丽多彩的。繁荣之后,我回到了平淡的生活,遇到了理解和珍惜她的人。

他不模仿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操纵。有理想。她是新一代独立女性的代表,值得大家学习和赞扬,也为更多女性树立了新的榜样。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人,都是为自己努力工作的人。

⑤ 洪晃个人资料

洪晃,女,美籍,出生于1961年,12岁以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小留学生的身分赴美读书,廿五岁那年返回中国,担任跨国企业的驻华代表,其后自立门户,搞网站、办杂志、写文章,成为名人﹔她结过三次婚又离了三次婚,第一次嫁给一位美国律师,第二次嫁给中国导演(陈凯歌),第三次嫁给一位法国官员。洪晃是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作家章含之的女儿、导演陈凯歌的前妻。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大学。曾经做过咨询、有色金属贸易、投资等业务。现在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iLOOk 世界都市》、《青春一族》、《名牌世界乐》三本个性杂志的出品人。2009年7月28日洪晃在博客上发表日志,否认自己男朋友是晓雪情人的传闻。并且直言晓雪当“快女”评委是不靠谱的,最后也只能混个“时二尚叫姆”的名称,离“中国时尚教母”尚有距离。

⑥ 洪晃自己结了三次婚,为何却说大部分女性只想要娃不要男人

一、这一言论明显是跟着俞敏洪的热搜产出的言论,纯粹是想搏眼球。

新东方的创始人在网上发表了“女性不生娃人生就不完整”的言论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隔天洪晃就自己录制了视频,在视频中不仅反驳了俞洪敏的言论,还声称女性只想生孩子不想要男人,这个时间点卡的不要太准,如果说她只是单纯的想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大可以不带上俞敏洪,而她眼下的这些骚操作无非就是想借着俞敏洪带起的舆论话题度让自己也受到关注,蹭别人的热度还向别人吐了一口口水,怪不得陈凯歌和她离婚,这人品也不咋地啊!

最后:

这个女人快要恶心死我了,一边不断的在婚姻中寻找爱情不生孩子,一边又说女性只想生娃不要男人,玩儿现实版打脸游戏呢?

⑦ 洪晃 都有什么作品了

洪晃的作品有《我的非正常生活》、《无目的美好生活》。

《我的非正常生活》,由中国友谊出版社于2007年05月出版,作者:洪晃。本书除了作者自己书写的文字外,还用大量篇幅收集了她周围人所揭发的关于她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使这个出身名门、满嘴粗话、性格率真、知人善用、勇于改错的性情中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通篇洋溢着洪晃独特的个人魅力。

看过太多的有目的追求,所以洪晃表现出更多对无目的生活状态的追求。“我是一个喜欢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好玩’的人;一个喜欢找乐的人。找乐既是生活态度,又是生存状态。”本书是洪晃继《我的非正常生活》之后的另一本散文作品。

洪晃个人生活:

洪晃的父亲洪君彦生前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洪晃的母亲章含之是全国政协委员,前文史馆馆长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生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外交官。1

970年洪晃的父母离婚,洪晃的母亲与乔冠华结婚。洪晃的父亲离婚后又有过两次婚姻,他曾经与电影演员朱一景结婚,离婚后与香港Irene Chen女士结婚。洪晃曾经有过三段婚姻,都已经结束。她现在与爱人和女儿居住在北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洪晃

⑧ 洪晃现在的老公是谁

她妈不是真正章含之。顶多是章含之替身。她妈不是章含之。章含之是乔冠华合法妻子,两人出生官臣之家,从小青梅竹马,乔冠华与洪晃妈合影是乔冠华替身。章含之身份多,需要洪晃妈做掩护。乔冠华夫人又担心把洪晃妈当成自己,所以才会有假闹离婚闹剧,洪晃是她妈和她爸生。与乔冠华和章含之无半毛线关系。她妈不是章含之。章含之是乔冠华合法妻子,两人出生官臣之家,从小青梅竹马,乔冠华与洪晃妈合影是乔冠华替身。章含之身份多,需要洪晃妈做掩护。乔冠华夫人又担心把洪晃妈当成自己,所以才会有假闹离婚闹剧,洪晃是她妈和她爸生。与乔冠华和章含之无半毛线关系。

⑨ 洪晃的身世

洪晃的身世:洪晃是北京史家胡同51号里走出来的女人。

洪晃由北京史家胡同51号里走出来。这栋漂亮的老四合院的主人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洪晃外祖父是大学者、大律师、曾和鲁迅打过笔墨官司的著名文人章士钊(其实章士钊是洪晃母亲的养父,洪晃的外祖父是陈度,陈度为军阀陈调元之子)。

母亲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一度是毛泽东身边的英语老师,有“中国最后一个名媛”之称,她的美丽在中国无人不知;生父为洪君彦,北大教授,经济学者。

继父是中国前外长乔冠华,文革时代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神采飞扬。章含之曾写过一本《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细腻描写了史家胡同里的生活。

(9)洪晃扩展阅读

洪晃的外公章士钊曾是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1920年毛找到章士钊寻求资助,章士钊马上拿了送了两万元给他,靠着这笔巨款,毛在湖南开展了革命运动。1949年,章士钊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建国后担任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61年,也就是洪晃出生那年,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毛用自己的稿费,每年正月初二送两千元给章士钊,送满10年,算是还上了当初那笔钱。按照当时中国职工平均工资几十块的标准,这也是一笔巨款。

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养女,1935年生于上海,她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因为父亲和毛有着几十年的朋友关系,28岁时成了毛的英文老师,并于1971年由主席亲自指派到外交部工作。

章含之长得漂亮,打扮入时又很有分寸,熟谙国际事务,操一口纯正牛津腔英语,同时又是性情中人。在70年代的外交界,章含之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