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人为什么偏爱马蹄金
当今社会,黄金除了被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饰品外,最常见的形式莫不过于铸成长方形的长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条”。然而在古代,黄金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有先秦时期的“金饼”、“金版”,汉代的“马蹄金”、“麟趾金”,唐代的“金笏”,宋代的“金锭”,乃至元代我们耳熟能详的“金元宝”。
而其中最深受古人偏爱的莫过于这“马蹄金”,古时的权贵们不仅在生前对“马蹄金”趋之若鹜,视若珍宝,在死后,更是喜欢用“马蹄金”作为陪葬品伴自己长眠。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就从殡葬品中挖出过“马蹄金”。
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鱼化寨北石桥,出土了六枚完整的“马蹄金”,2015年12月,在震惊中外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马蹄金”。那么为何古人对“马蹄金”如此偏爱呢?笔者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从马蹄金的由来、寓意、工艺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马蹄金”为何如此受到青睐的原因,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
总之,从“马蹄金”的由来、寓意和工艺制造上来看,“马蹄金”都是不传世的珍品,不仅深受古人的偏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我们华夏文化的独特传承。
参考文献:
《史记》
Ⅱ 为何马蹄金、麟趾金是升仙的象征物,源于汉武帝的奇遇吗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现轰动一时,出土了大量黄金材质的宝贝,其中圆形金饼、马蹄金和麟趾金光彩夺目。由于墓主是废皇帝,我们不禁为这样土豪而啧啧称奇。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马蹄金、麟趾金,那么是不是只有皇帝级别的墓中才有这样的宝贝呢?
西汉方士公孙卿曾对汉武帝说,黄帝是带着七十余人乘龙上天的。汉武帝自然记在心里,他也不会忘了重要的臣子。于是汉武帝将马蹄金 、 麟趾金“班赐诸侯王 ”,
这其中也包括刘贺的老爸—— 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刘髆 。 汉武帝其实也是向诸侯和重臣们暗示,你们支持我成仙,我会讲义气的,会带着你们一起飞。
海昏侯刘贺死后,将继承父辈、象征升仙之物的马蹄金 、 麟趾金一起埋入地下,大概也有事死如事生的意思在里面。
Ⅲ 汉麟趾金的简介
西汉盛行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黄金的形式受到楚国的影响,形状通常为饼状,又有柿子金、马蹄金、麟趾金等形式。
西汉时期制造了多种形状的黄金铸币,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所铸的“麟趾”,因其形状而被奉为后世马蹄金的始祖。“麟趾褭”是麟趾金和马蹄金两种不同金币的合称。二者形状俱似马蹄,中心空洞,底部凹进;马蹄金底部椭圆,麟趾金底部圆形。每枚重1斤左右,上面刻着记重的文字,如“斤六铢”、“十五两廿二铢”等。
至于麟趾褭的来历,汉武帝自称是得自上天的授意。据说他自己去祭拜上天的时候曾捕获白麟,水滨(水边)又出现天马,白麟、天马都是罕见的祥瑞,所以就要把黄金另铸改名。实际上,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底部圆形或马蹄形的金铸币,汉武帝不是首创,而是沿用旧有形状,借表示祥瑞之名,一则划一形制,二则集中铸币权。
钱币博物馆展出的这枚“麟趾金”,正面为圆形,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圆足兽蹄。这枚金币含金量95%,最大直径处6.5厘米,高5厘米,壁厚1.5厘米,重286.97克,即相当于西汉一斤左右。
Ⅳ 马蹄金有什么福兆,为什么古人如此偏爱马蹄金
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始于汉朝,是汉朝的一种货币。
汉朝货币分为两种:一种是铜五铢钱,以民间流通为主,称为“下币”;一种是金制的马蹄金、麟趾金、金饼等,以皇帝赏赐为主,成为“上币”。而马蹄金就是汉武帝的杰作。太如二年汉武帝做梦梦到神仙,神仙赠其白色麒麟,,又看见天马望到黄金,而麒麟在民间有瑞兽之称,汉武帝为证明其祥瑞,顾命人制成马蹄金,麟趾金,以示汉朝得神仙祥瑞保佑,且赏赐改有功之臣。至此马蹄金以神仙祥瑞之物,皇帝御赐之物而受古人的偏爱。
Ⅳ 堂上麟趾是什么意思
(lín,)麟 lín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麟角”,“麟凤龟龙”。 笔画数:23; 部首:鹿
趾(zhǐ,)趾 zhǐ 脚:趾高气扬。 脚指头:趾骨。趾甲。 踪迹:“庶追芳趾”。 古同“址”。 笔画数:11; 部首:足;
Ⅵ 麟趾金是指的什么
我国汉代的金饼,并非俗称的马蹄金。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发掘的实物径在五六厘米左右,厚两厘米左右。重约250克。
Ⅶ 汉武帝为什么要铸造麟趾金、马蹄金
汉武帝铸造麟趾金、马蹄金,一是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二是充当政治工具,平复由“推恩令”引起的国内矛盾。
深层次原因
当然这是史书中记载的,也有传奇色彩,他看到的天马、白麟顶多是个云朵拼成的。但是汉武帝铸造麟趾金、马蹄金却是有深层次的政治目的。
这要追溯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势力说起。当年为了做到这一点,朝廷实行了推恩令和“酎金夺爵”。推恩令不必说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而“酎金夺爵”是汉武帝要求各个诸侯进献黄金,如果成色不够就会剥夺官爵流放。这两种政策有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考虑到有点过火,于是汉武帝将铸造的麟趾金、马蹄金分封给他们,以起到维护国家稳定的目的。
Ⅷ 为什么百度百科里说的麟趾金图片和海昏侯出土的不一样
12月25日,海昏侯墓以285枚黄金饼创下了“汉代考古之最”;紧接着没隔两天,又再次出土了33枚马蹄金、15枚麟趾金以及20块金板,细细算一下,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器已经达378件之多。
虽然海昏侯是汉朝一位废帝,但这黄金规模可不低于一般帝王;数量惊人的金器,也再一次印证了西汉时期黄金储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史记》记载
“卫青及其部下‘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
梁孝王“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
今天看来都是真实的记录。盗墓,厚葬比然引来盗掘流失在所难免。
(8)麟趾金扩展阅读:
这一突发奇想,在史书《汉书·武帝纪》中进行了记载,当年汉武帝出来打猎,在天上看到了类似天马的动物,也有类似白麟出没。汉武帝大喜,认为这些都是吉兆,既然是吉兆,必然要恭贺一番。
为了将这一吉兆让普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于是他命令铸造局将之前铸造成方形、原型的金子,改铸成麟趾、马蹄状,也就是麟趾金、马蹄金。
Ⅸ 汉麟趾金的介绍
汉代黄金铸币之一。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存世稀少。汉麟趾金俗称为“麟趾金”。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二层《中国古代钱币陈列》展厅,就展出有一枚这样的“麟趾金”,金光灿灿,引人注目。
Ⅹ 海昏侯墓出土黄金,白麟脚趾和马蹄形很吸睛,天然萌还是有深意
自2011年江西南昌发现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以来,各界对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刘贺墓未被盗掘过,因而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随葬品,尤其出土的众多金饼、麟趾金、褭[niǎo]磃[
tí ]金等黄金制品,夺目的光芒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那么何为麟趾金?何为褭磃金?这与汉代历史又有什么联系?
一、麟趾金、褭磃金的缘起
众所周知,汉武帝与秦始皇有相同的嗜好,都喜欢外出巡狩。秦始皇登上皇位之后,一共出巡了五次,并且死在第五次巡视的路上。汉武帝在位50余年,外出巡视、封禅次数达到十五六次,和秦始皇一样,他的生命最终也定格在不断奔波的路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