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里存量发行是什么意思啊
股票市场上的存量发行(secondary offerings)[1]有两种主要情形:一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中的存量发行,即在公司IPO时,老股东对外公开出售一部分股份;二是公司上市后的存量发行,即在公司上市后,公司老股东通过一定的方式减持全部或部分股份。公司上市后的存量发行在证券市场被广泛地关注,该类存量发行不仅涉及证券市场运行的公平、公开、公正等基本问题,而且涉及诸多的制度设置技术问题,一直是证券监管者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IPO存量发行,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同时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但存量发行卖掉股份所得资金归股东个人所有,而不是归公司所有,会造成部分股东提前套现。 来自红三兵私募
2. IPO 存量发行制度
股发行关键字:定向增发 存量发行 IPO 新老划断
(文章来源:股市马经 )
定向增发
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
存量发行
中国股市一直以增量发行的方式为主,境外市场一般推行“存量发行”。前者是已发行股票的公司经一定时期后为扩充股本而发新股;后者指股份公司不增发新股,仅将原有的老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市场投资人。
增量发行又分有偿无偿两种类型,有偿主要包括配股和向社会增发;无偿即为送股。
IPO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缩写。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
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一般地,一旦IPO完成后,该公司就可申请到证交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新老划断
自2004年6月至今,中国股市首发(IPO)与增发均偃旗息鼓,首要原因是为保证股改顺利平稳。据中证报1月初的统计,深市股改公司总市值已达4148.9亿,占深市总市值比例的42.55%。此前权威人士表示,股改公司和市值双过半是股改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重启股票发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据此,业内认为,“新老划断”或已为期不远。
新老划断即划定一个时间点,此时间点后,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的股票不再区分上市流通和暂不流通的股份。
知识链接:5、什么是增发?定向增发?
[1]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发债等~~都属于再融资概念的范畴.
[2]增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再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
[3]定向增发:是增发的一种形式.是指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时,其发行的对象是特定的投资者(不是有钱就能买).
[4]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总是在股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当或被市场价格高估时,实施增发计划;而在股票价值被市场价格低估时实施回购计划.这才是遵循价值规律、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合理增发行为。因为在市场价格低于股票价值时实施增发,对公司原有股东无异于是一次盘剥,当然对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信心都是一种伤害。
3. 新股存量发行的改革取得积极效果
“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强调买方约束”和“重视中小投资者参与意愿”是改革的三项主要内容。朱从玖认为,发行体制改革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进而推动完善了市场约束机制,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
在加强买方约束方面,改革成效也有所显现。“如果新股上市之后有比较大的正收益,那么会驱动新股定价的水平走高;如果新股上市之后正收益不明显,甚至有的跌破发行价,会使投资人在决策是否参与新股、以何种价格参与新股时更加审慎。”
在重视中小投资者参与意愿方面,改革顺应了我国国情,采取措施提高了网上中签率和中签户数大幅增加。据统计,2009年IPO网上平均中签率为0.59%,远高于2008年的0.11%和2007年的0.3%。
重申股票定价非常复杂
继日前接受本报等媒体采访时提出股票定价非常复杂这一观点后,朱从玖昨日予以重申。“股票定价非常复杂。”他说,不仅轻信所谓“黑马”等可以准确把握股票估值的言论非常危险,即便是以分析市场、投资市场为专业的人士,尽管经验多些,专业能力强些,知识储备多些,也只是一家之言。只有“市场会以独特的力量大浪淘沙,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会赢得声誉——这是股市的迷人之处,也是高风险所在。”因此,在对待和使用股市时,必须要关注其复杂性和高风险。
相比二级市场,新股定价则更加复杂。这是因为,新股并未经过市场充分检验,其透明度的提升需要时间,“多角度地分析它,多角度讨论它需要时间,对公司经营特点、业绩趋势的认识也需要时间”。因此,无论跌破发行价、涨幅过大或涨幅较小,都同时会存在于新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中,更有新股在发行路演阶段就会夭折。这些,都体现出新股定价更高的复杂性。
朱从玖提请市场各方注意,尽管市盈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对于刻画和认识市场具有一定意义,“但在使用这个指标时应该清楚,不同公司之间市盈率差异非常之大。”因此,各方在认识市场、评论市场的时候,应慎用平均市盈率概念。
发行价高低与否各方可自己判断
“坦白地说,对发行价高低与否,监管部门并不具备判断能力,定价市场化也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朱从玖认为,除监管部门外,作为中介机构的承销商尽管对新股价格可以给出参考定位,但也仅是承销商自己经过分析后参考建议。对此,发行人和投资者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
关于价格高低的判断,市场上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看法,这是市场的题中之意。“每天沪深两市有2000亿元的成交,这就意味着有2000亿元的股票被卖出,2000亿元的股票被买入。这样的一买一卖,就表明了买卖双方对股票的不同看法:一般而言,卖的人认为股价高,买的人认为股价合适。”看法的不同,才使市场有了存在和运行的理由。
当然,在此过程中,有人担心并不具备信息、资金和分析能力优势的个人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朱从玖的建议是,个人投资者首先要尽自己的能力来做出一定的判断;如果不能做出判断且仍希望投资,最好去寻求其认为可信的市场专业机构或人士的意见;如果找不到相信的机构和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参与市场,以规避市场风险。
“超募”可能是伪命题
关于超募资金的问题,朱从玖介绍了年初“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各方形成的主流观点:“超募”可能是个伪命题。
“全球股市中并没有这样的概念。”朱从玖进一步阐述道,对发行人而言,IPO申请中所列募投项目,只是公司经营业务的一部分。任何一家首发公司,除了首发募集资金以外,主要资金都是在生产经营中早已存在的。从这个逻辑来讲,如果要求公司把首发募资限定为募投项目所限,并不是很科学的事情。
“之所以存在募投项目和超募的概念,与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们还沿用了不少传统体制下的审核方法,但这并不完全适应现在市场的要求。换言之,这种情况实际是告诉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发行审核机制。”
同时,朱从玖也强调,鉴于历史上一些公司确实存在募资炒股等滥用超募资金的问题,对超募的负面效应需要引起重视。为此,首先要对超募资金加强监管,督促发行人把这部分资金用在发展主业、用在服务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方面。其次,鉴于发行股本最低要达到发行后总股本的25%(大盘股为10%)这一现行要求,首发公司筹资量可能超过其即期募投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步可以考虑允许原股东在公司首发时出售一部分老股,即通过存量发行的方式予以解决。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一定法律障碍,证监会正研究解决办法。
扩容并不打压股指
对于一些观点所称扩容可能影响大盘走势的看法,朱从玖澄清说,上海研讨会期间,有很多专业人士提供了相关研究。一些人士通过对历史上6次暂停并重启IPO的观察发现,“基本结论是暂停后市场并未因此止住下跌;重启后扩容也没能抑制住上涨的步伐。”
另外,去年A股IPO融资近2000亿元,而上证综指相比年初上涨近70%,位居全球第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证据。”一般而言,市场走势好,会有更多新股发行;市场走势弱,则有较少新股发行,因为投资者不愿买股票,发行人也难以理想价格发出股票。
4. 中国股票发行市场为什么要变增量发行为存量发行
增量发行是相对于存量方向而言。增量发行募集到的资金归上市公司所有;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大股东的口袋。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投资者(股民), 发起人欲想占有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必须大量使用关联交易,将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方。
存量发行所获的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是真正的抢钱! 因此,存量发行不利于上市改善财务状况,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更不利于股民。
我不明天你的问题,如果中国股票市场如此操作的话,看来危险了。
5. 存量发行的作用
为了解决超募现象,证监会正探讨适时引入存量发行制度。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上表示,存量发行的引入,是发行体制改革下一阶段可以探讨的问题。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在报告中也指出,及时引入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措施,认可存量发行和储架发行,推出这些制度安排。
储价发行,就是针对上市公司投资金额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监管部门一次性审核其发行申请,然后由公司、承销商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分次择机募集资金。这种发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减缓二级市场的压力。
在实行的增量发行方式中,最低发行比例限制与高市盈率是造成超募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存量发行可以参考询价结果,反推发行数额,控制募集资金总量。
6. 国有股存量发行和增量发行分别是什么意思
增量发行就是在公司原有股份的基础上,通过扩大股本的发行。存量发行是指首次公开发行中,老股东对外公开出售一部分股份,或者上市后老股东按一定的方式减持全部或部分股份。
7. 什么叫增量发行什么叫存量发行
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归上市公司所有;发行新股后,一般会使上市公司净资产等指标发生变化; 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大股东的口袋,发行新股前后,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等财务指标不变化。 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投资者(股民), 发起人欲想占有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必须大量使用关联交易,将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方。 存量发行所获的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是真正的抢钱!因此,存量发行不利于上市改善财务状况,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更不利于股民,
8. 什么是新股存量发行
存量发行就是公司IPO时,所卖掉的股票中包含原始股东所持有的股票
在公司IPO时,如果没有存量发行的话公司原始股东是不能卖他的股票的,如果想卖只能等待限售期满后减持。这时,所卖掉股票的收入归上市公司所有,和股东无关。
而如果有存量发行的话,所卖掉的股票中属于原始股东那一部分的收入自然落入原始股东的口袋,相当于提前减持。其余的收入则属于公司所有。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同时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但存量发行卖掉股份所得资金归股东个人所有,而不是归公司所有,会造成部分股东提前套现。
不知够不够清楚。
9. 什么是存量发行和增量发行
中国股市以增量发行的方式为主,境外市场一般为“存量发行”。存量发行是已发行股票的公司经一定时期后为扩充股本而发新股;增量发行是指股份公司不增发新股,仅将原有的老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市场投资人。 存量发行是把拟上市公司现在手中的股票,切出一块来上市。这样一来,拟上市公司手里的股票,实质上就是全部可以流通了。只是没有切的那一块,按以前的规定是三年后才能流通。等到上市满三年,它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股了。至于上市公司手里的股票愿不愿意卖出来,那就要看它对这家公司的控股愿望了。这家股票在上市满三年后,自然全流通了 股票市场上的存量发行(secondaryofferings)有两种主要情形:一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中的存量发行,即在公司IPO时,老股东对外公开出售一部分股份;二是公司上市后的存量发行,即在公司上市后,公司老股东通过一定的方式减持全部或部分股份。公司上市后的存量发行在证券市场被广泛地关注,该类存量发行不仅涉及证券市场运行的公平、公开、公正等基本问题,而且涉及诸多的制度设置技术问题,一直是证券监管者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增量发行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方式之一。 增量发行募集到的资金归上市公司所有;发行新股后,一般会使上市公司净资产等指标发生变化。 这个方式是相对于存量发行而言的。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大股东的口袋,发行新股前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等财务指标不变化。 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投资者(股民),发起人欲想占有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必须大量使用关联交易,将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方。 存量发行所获的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是真正的抢钱! 因此,存量发行不利于上市改善财务状况,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更不利于股民。 存量发行和增量发行有何区别 答案: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归上市公司所有;发行新股后,一般会使上市公司净资产等指标发生变化;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大股东的口袋,发行新股前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等财务指标不变化。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投资者(股民),发起人欲想占有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必须大量使用关联交易,将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方。存量发行所获的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是真正的抢钱!因此,存量发行不利于上市改善财务状况,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更不利于股民, 存量发行募集资金募归发起人,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归上市公司,增量发行的募集资金归上市公司所有;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股民, 发起人想占有增量发行募集资金,必须大量使用关联交易,将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方。 存量发行所获的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是真正的抢钱,不属上市公司发展,因此,存量发行不利于上市改善财务状况前,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不利于股民,甚至可能过上一年半载,上市公司再增发配股圈钱。 存量发行募集资金不归上市公司所有,募集资金直接流入发起人口袋,增量发行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