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问题
农村空心化是一个由农村人口流动引起的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功能综合退化的过程。其表现形式首先是留守人口规模的扩大、从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人口数量和素质下降,农业粗放经营,耕地抛荒;农村宅基地空置,形成“空心村”,土地资源浪费;再次是农村社区治理水平下降,组织发展落后,农村人口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水平不高。如再扩展,可以认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水平都较城市落后,农村出现总体性衰败的现象。
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有: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应当是二元城乡结构下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速度产生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否成功在于城市是否准备好或是否愿意为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全部城市公共资源。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无法享受城市部门提供的稳定、充足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他们就无法放弃基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使用权而带来的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2.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乡土情节,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1)我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农业效益不高,土地难以产出利润时,农村中的耕地粗放经营和撂荒,难以形成有效流转。(2)宅基地取得的无偿性、使用的无限期性以及无留置成本性,使得村民更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宅基地。(3)粮食直接补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享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民转换身份,彻底告别农村的阻力。(4)农民对故土家园、乡村生活的眷恋等原因也令农民不愿意放弃村中住宅和耕地。
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分析
只有将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彻底地转移出去,然后将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形成有效的以家庭农业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望采纳
❷ 农村空心化的介绍
关于农村空心化的含义,许多学者的认识是指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
❸ 为什么现在有的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这样发展下去到底会怎样呢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这样发展下去到底会怎样呢?
总之,现在的农村越来越越出现空心化,主要是年轻的农民开始到城市里去住,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当然也是由于现在的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有条件到城市里买楼居住。
对于农村的未来,并不是会全部取消或消失,而且现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了合村并镇的现象,所以这也不会使得农村振兴消失,但是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已经逐渐变成了城镇化的农村美丽漂亮。
❹ 村庄空心化标准是什么转移劳动力人口占比多少才算空心化
现行申论不再着重模式化和套路话;尤其是省考,我个人觉得要把问题落实,在展开分析;
比如说农村空心化,可以直接具体到由于贫困引发外出务工潮而导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主导,多措并举引导外出人员合理回流,解决空心村问题。1.出台扶贫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并严格专款专用,强化政策落地;2.完善空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提出政策,为当地引姿创收筑牢基础;3.加强舆论引导,一方面以的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引导大型入驻,另一方面以优厚的待遇和家门口作业的便捷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最后总结提升。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❺ 国家是要使农村空心化吗
这不是20年前“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升级版,而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去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而据统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也下降到38.1%。“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
应该说,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这对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发展不无裨益。从另一方面看,农民“洗脚进城”也是用脚投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然而,空心化农村的照片隐藏着很大的挑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据媒体报道,中西部一些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竟高达95%。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经济稳定、长治久安。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分流农村人口,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都有巨大作用。但是它也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是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以及农业自身的承受能力来决定的,转移超出或不足,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消极影响,形成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的隐患。
❻ 什么是空心村,为何农村空心村现象愈演愈烈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建房并逐渐向外扩张。他们选择靠近交通发达的道路或生活便利的地方。村里形成了一个“空心”。从外面看,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子,但是从里面看,没有人。
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在我们回到农村,就会发现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村庄变成了空心村,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如今,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实际上,如果你仔细考虑,这些理由是非常现实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农民,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尽快实现小康,过上幸福的生活。
❼ 农村空心化速度加剧,你会选择把父母接过来同住吗
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虽然农村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选择到城市中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空心化速度加剧,你会选择把父母接过来同住吗?关于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我会选择把父母接过来同住。
我的家乡是农村大学毕业之后,我留在了城市,别在这里结婚生子,父母已经70岁了,我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他们生活的非常好,吃穿不愁,不用惦念,但是我知道事实上他们在家里边并不方便,村里边年轻人一般都在外面打工,就像一老年人,而且我家的邻居阿姨也去超市帮儿子带孙子去了,我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边非常孤单,娱乐项目也不多,于是,我和父母商量过春节后,我把他们接到我的身边,和我们一起生活,我的父母怕给我增加压力,总是推脱,不过最后争执不过,终于同意了。
关于“农村空心化速度加剧,你会选择把父母接过来同住吗?”这个话题,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各位有何想法?欢迎到评论区积极留言。
❽ 治理农村空心化的现实意义
节约用地,科学利用旧房屋,建立新型农村。
❾ 如何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的“空心化”一定程度上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城镇化不是要农村“消失”,而是要让农村变得更加现代化。这才是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长远之道。
❿ 各地的农村开始出现了空心化的情况,未来土地该由谁来种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却是深有体会。因为现在的农村除了老人、妇女、儿童就找不到青壮劳力。如果年轻的妇女有人给她带孩子的话,她也会出门,家里就只有老人孩子。
就像我们村的土地已经被种粮大户承包了,他把小块不连片的地进行整理平整,然后用机械化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粮食产量也是连年增加。所以说即使我们不种地了也会有粮食吃,因为我们只是把土地交给更专业的人种了。
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不需要特别担心,乡村振兴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还需解决农村无人种田的问题。好在,现在的新兴种植技术填补了目前人口不足的问题,土地的托管不仅解放了农民本身的劳动力,让农民可以前往城市的同时还能够利用自己的土地,获得额外的收益。 现在在各个农户手中,土地的利用率不高,产出不高, 国家正在小范围的推广,高标准农田,主要就是对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未来的农村让人充满信心。中国的农业之后也会走向规模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国家对农村的重视,不会使此过渡阶段持续过长的时间,城乡结合,乡村振兴的成果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