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台风纳沙登陆时间
扩展阅读
腾讯股票交易系统 2025-08-09 00:09:39
股票还能买涨买跌吗 2025-08-09 00:06:02
3字头股票能买 2025-08-08 23:56:42

台风纳沙登陆时间

发布时间: 2021-10-15 23:21:16

1. 2005年在中国登陆的台风的时间和名字。

1 强烈热带风暴玫瑰 持续日期 2005年1月13日—2005年1月18日
2 强烈热带风暴洛克 持续日期 2005年3月13日 —2005年3月17日
3 台风桑卡 持续日期 2005年4月20日—2005年4月26日
4 台风纳沙 持续日期 2005年5月30日—2005年6月14日
5 台风海棠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11日—2005年7月20日
6 热带风暴尼格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0日—2005年7月25日
7 强烈热带风暴榕树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1日—2005年7月31日
8 热带风暴天鹰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8日—2005年7月31日
9 台风麦莎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31日—2005年8月6日
10 台风珊瑚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14日

2. 纳沙台风什么时候到达厦门持续多久

台风“纳沙”是去年2017年的第9号台风,当年7月29日晚上在台湾宜兰东部沿海登陆,7月30日早晨在福建福清沿海再次登陆,在厦门持续时间不长。

3. 2017年7月到10月有几个台风登入福建,分别叫什么名字,登入日期和时间是什么时候

2个,分别为1709号台风纳沙(台风级)和1710号台风海棠(热带风暴级)。

4. 2005年的台风名称和时间

1 强烈热带风暴玫瑰 持续日期 2005年1月13日—2005年1月18日
2 强烈热带风暴洛克 持续日期 2005年3月13日 —2005年3月17日
3 台风桑卡 持续日期 2005年4月20日—2005年4月26日
4 台风纳沙 持续日期 2005年5月30日—2005年6月14日
5 台风海棠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11日—2005年7月20日
6 热带风暴尼格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0日—2005年7月25日
7 强烈热带风暴榕树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1日—2005年7月31日
8 热带风暴天鹰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8日—2005年7月31日
9 台风麦莎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31日—2005年8月6日
10 台风珊瑚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14日
11 台风玛娃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9日—2005年8月27日
12 台风古超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0日—2005年8月25日
13 台风泰利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6日—2005年9月1日
14 台风彩蝶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9日—2005年9月11日
15 台风卡努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5日—2005年9月16日
16 强烈热带风暴韦森特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5日—2005年9月19日
17 台风苏拉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8日
18 台风达维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7日
19 台风龙王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25日—2005年10月3日
20 热带低气压 20W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7日—2005年10月8日
21 台风鸿雁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9日—2005年10月20日
22 台风启德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25日—2005年11月2日
23 热带风暴天秤 持续日期 2005年11月6日—2005年11月12日
24 台风布拉万 持续日期 2005年11月13日—2005年11月20日
25 热带风暴 25W 持续日期 2005年12月18日—2005年12月21日

时间表

一月
1月13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1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575海里(1,065公里)形成。
1月14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1W 增强为热带风暴玫瑰。
1月18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玫瑰于日本南鸟岛东南偏南330海里(610公里)消散。
二月
二月没有热带气旋形成。
三月
3月13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2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偏南355海里(660公里)形成。
3月14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2W 增强为热带风暴洛克。
3月15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风暴 Au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5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增强为 台风洛克。
3月16日
1200 UTC - 台风洛克于菲律宾Borongan以南登陆。
1800 UTC - 台风洛克减弱为热带风暴洛克。
3月17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于菲律宾Culion西北115海里(210公里)消散。
四月
4月20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于雅浦岛东南偏东275海里(510公里)形成。
4月22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 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Bis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4月23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 增强为 热带风暴桑卡。
1800 UTC - 热带风暴桑卡增强为 台风桑卡。
4月24日
00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2 级台风。
06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4 级台风。
4月26日
1800 UTC - 台风桑卡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硫磺岛西北偏西45海里(80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五月
5月16日
0000 UTC - 低压区 96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Crising,位于 Surigao 以东180海里(330公里)。
5月17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6W 于 Surigao 以东145海里(270公里)消散。
5月30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4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偏南290海里(54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4W 增强为热带风暴纳沙。
六月
6月1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纳沙增强为台风纳沙。
1800 UTC - 台风纳沙增强为 2 级台风。
6月2日
0000 UTC - 台风纳沙迅速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纳沙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台风 Dante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6月1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纳沙于名古屋东南275海里(510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七月
7月4日
0600 UTC - 低压区 93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Emong,位于菲律宾 Samar Island Catarman 东北35海里(65公里)。
7月5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3W 于吕宋东岸登陆。
7月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3W 于吕宋以西海域解散。
7月11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5W 于日本南鸟岛西南110海里(20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5W 增强为热带风暴海棠。
7月13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海棠增强为台风海棠。
7月14日
12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2 级台风。
7月15日
06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3 级台风。风暴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台风 Feria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2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4 级台风。
7月16日
00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5 级超级台风。
7月18日
0000 UTC - 台风海棠于台湾花莲登陆,强度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海棠穿越台湾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7月19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海棠增强为台风,朝向中国东南沿岸。
1200 UTC - 台风海棠于中国东南沿岸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7月20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6W 于威克岛以北330海里(610公里)形成。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6W 增强为热带风暴尼格。热带低气压海棠于中国江西消散。
7月21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7W 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以北300海里(55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7W 增强为热带风暴榕树。
7月23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尼格于日本南鸟岛东北偏北 615海里(1,140公里)消散。
7月26日
热带风暴榕树于日本本州南岸及东岸掠过。
7月2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榕树于日本本州东北岸对开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7月28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8W 于香港以南215海里(400公里)形成。
7月29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8W 增强为热带风暴天鹰。
7月3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天鹰于中国海南岛登陆。
7月3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9W 于雅浦岛西北偏西130海里(240公里)形成。
0500 UTC - 热带风暴天鹰于越南南定附近登陆。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9W 增强为热带风暴麦莎。风暴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Gorio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天鹰于越南北部消散。
八月
8月2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麦莎增强为台风麦莎。
8月4日
1000 UTC - 台风麦莎穿越日本八重山列岛。
1200 UTC - 台风麦莎增强为 2 级台风。
8月5日
1800 UTC - 台风麦莎于中国浙江附近登陆。
8月6日
0000 UTC - 台风麦莎减弱为热带风暴。
8月7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麦莎于中国江苏消散。
8月10日
0000 UTC - 低压区 93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Huaning,位于菲律宾 Samar Island Borongan 东北偏东320海里(590公里)。
12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低压区 93W 定作热带低气压 10W。
8月1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0W 增强后,国际命名为热带风暴珊瑚。
2100 UTC - 热带风暴珊瑚穿越吕宋岛卡加延省北端。
8月13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珊瑚增强为台风珊瑚。
0600 UTC - 台风珊瑚于中国汕头附近登陆,减弱为热带风暴。
8月14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珊瑚于中国江西附近内陆消散。
8月19日
15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1W 在西太平洋水域中形成。
8月20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1W 增强为 热带风暴玛娃。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2W 于西太平洋水域中形成。
8月21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玛娃增强为台风玛娃。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2W 增强为热带风暴古超。
0600 UTC - 台风玛娃增强为 3 级台风。
8月22日
0000 UTC - 台风玛娃增强为 4 级台风,风速达每小时130海里,升级为超级台风玛娃。
0600 UTC - 超级台风玛娃仍然是 4 级台风,但风速降至每小时125海里,降级为台风玛娃。
8月25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古超于北太平洋成为温带气旋。
1800 UTC - 台风玛娃于日本登陆,强度为 2 级台风。
8月26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3W 于雅浦岛东北方形成。
1200 UTC - 台风玛娃于东京湾附近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玛娃。
8月2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玛娃于日本以东对开水域成为温带气旋。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3W 增强为热带风暴泰利。
8月28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泰利增强为台风泰利。
8月29日
0000 UTC - 台风泰利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台风 Isa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00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2 级台风。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4W 于塞班以东365海里(675公里)形成。
06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3 级台风。
12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4W 增强为热带风暴彩蝶。
8月30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彩蝶增强为台风彩蝶。
8月31日
00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2 级台风。
12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泰利于台湾花莲登陆。
九月
9月1日
0000 UTC - 台风泰利于台湾海峡减弱为 1 级台风。
0600 UTC - 台风泰利于中国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1200 UTC - 热带风暴泰利于中国福州西面消散。
12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5 级台风,升级为超级台风彩蝶。
9月3日
0000 UTC - 超级台风彩蝶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超级台风 Jolina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9月5日
1800 UTC - 台风彩蝶于日本鹿儿岛县登陆。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5W 于雅浦岛东面形成。
9月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5W 增强为 热带风暴 15W。
0600 UTC - 台风彩蝶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彩蝶
1800 UTC - 热带风暴彩蝶于日本隐歧岛西北偏西30海里(55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1800 UTC - 热带风暴 15W 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热带风暴 Kiko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9月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 15W 由日本气象厅命名为热带风暴卡努。
9月8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卡努增强为台风卡努。
9月9日
12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2 级台风。
9月10日
06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4 级台风。
9月11日
0600 UTC - 台风卡努于上海以南120海里(220公里)的中国东部登陆,强度为 2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卡努减弱为热带风暴。
1800 UTC - 热带风暴卡努于中国消散。
9月1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6W 于越南东面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6W 增强为热带风暴韦森特。
9月18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韦森特于越南顺化西北75海里(140公里)登陆。
1200 UTC - 热带风暴韦森特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韦森特,并于内陆消散。
9月19日
0900 UTC - PAGASA 开始为热带干扰 Labuyo 发出警报。
9月20日
0000 UTC - 日本气象厅开始为一热带低气压发出警报。
1200 UTC - 热带干扰 Labuyo 增强为 热带低气压 17W。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8W 于日本南鸟岛西南220海里(410公里)形成。
9月2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增强为热带风暴苏拉。
03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7W 增强为热带风暴达维。
9月22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苏拉增强为台风苏拉。
1800 UTC - 台风苏拉增强为 2 级台风。
9月24日
2100 UTC - 热带风暴达维增强为台风达维。
9月25日
0900 UTC - 台风达维增强为 2 级台风。
2000 UTC - 台风达维于中国海南万宁市登陆。
2100 UTC - 台风苏拉减弱为热带风暴。
9月26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苏拉在日本对开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00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日本冲绳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形成的热带低气压 19W 发出警报。
09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9W 增强为热带风暴龙王。
9月27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龙王增强为台风龙王。
09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风暴达维的最后警报,该风暴位于河内西南偏南90海里。
09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2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3 级台风。
9月28日
06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4 级台风。
9月29日
0000 UTC - 台风龙王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台风 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2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超级台风龙王。
9月30日
0900 UTC - 超级台风龙王减弱为台风龙王。
十月
10月1日
2100 UTC - 龙王台风(Maring)在台湾花莲登陆,强度4级
10月2日
1335 UTC - 龙王台风(Maring)在中国福建省登陆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龙王台风的最后公告:龙王台风在台湾的台北西方370公里消散。
10月6日
0000 UTC - 海南岛当地的单位开始发布海南岛附近有新的低压形成。
10月7日
15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约在海 南岛西南方的20W,发布热带低压警报。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热带低压20W发布最后的警报,此低压当时位于越南顺化市西北偏西方55海浬处。
10月9日
1200 UTC - 日本气象厅开始对热带低压21W发布警报。
10月10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1W进入菲律宾警戒范围,并依菲律宾的台风命名系统,将之命名为Nando。
0600 UTC - 热带低压21W (Nando)增强为热带风暴鸿雁(Nando)。
10月11日
1500 UTC - 热带风暴奇诺基(Nando)增强为鸿雁台风(Nando)。
18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2级。
21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3级。
10月12日
09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4级。
10月15日
21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转变成3级。
10月16日
09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4级。
10月19日
0300 UTC - 鸿雁台风(Nando)行进到较高纬度的日本。
10月28日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对热带低压22W发布警讯,15小时候日本气象厅发布海上警报。
10月29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2W升级为热带风暴启德.
10月3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启德升级为台风启德.
0300 UTC - 台风启德转为2级。
十一月
11月2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启德在越南河内东南偏南方205 海浬登陆
1500 UTC - 各单位持续对热带风暴启德发布警报,并慢慢在河内西南偏南方60海浬消散。
11月7日
0900 UTC - 热带低压23W在雅浦岛西北偏北方75海浬形成。
2100 UTC - 热带低压23W升级为热带风暴 23W。
11月9日
0900 UTC - 热带低压23W(Ondoy)增强为热带风暴 23W(Ondoy)。
11月10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23W (Ondoy)定名为热带风暴天秤(Ondoy).
circa 1600 UTC - 热带风暴天秤(Ondoy)在菲律宾北边登陆。
11月11日
0300 UTC - 热带低压天秤(Ondoy)在台湾附近消散。
11月13日
1500 UTC - 热带低压24W帕劳西南偏南方形成。
11月14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4W被PAGASA命名为热带低压Pepeng。
11月15日
0600 UTC - 热带低压24W(Pepeng)升级为热带风暴24W(Pepeng)。
11月16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24W(Pepeng) 被定名为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
11月1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转为布拉万台风(Pepeng).
11月20日
大约0000 UTC - 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菲律宾东北方登陆
1200 UTC - 热带低压布拉万 (Pepeng)菲律宾北方消潵,警报也停止发布。
十二月
12月18日
1500 UTC - 热带低压25W在婆罗洲北方形成。
12月19日
大约0300 UTC - 热带低压25W(Quedan)增强为热带风暴25W。
12月20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25W(Quedan)的警报停止发布。

5. 纳沙台风 何时到达台湾

台风的命名是按照命名列表的顺序循环使用的,“纳沙”台风的名字一共被用过三次:2005年第4号台风2011年第17号强台风、2017年第9号台风。
2005年第4号台风“纳沙”,于2015年5月30日在关岛东南偏南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一个热带低压。它向西北方向移动,5月31日晚加强为热带风暴,强度并迅速增强,24小时后强度增强为台风,方向继续向西北前进。6月4日“纳沙”强度达到极值为50米/秒,近中心气压为940百帕。5日上午台风“纳沙”在17.3 °N、130.4°E处转向,台风中心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9日台风中心强度在日本以南海域逐渐减弱。10日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11日在日本以东海域洋面上消失。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2011年9月24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5日5时“纳沙”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夜间加强为台风,26日夜间加强成为强台风,27日早上7时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27日上午减弱为台风,29日7时再度加强成为强台风。9月29日14时30分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受其影响,海口全市中小学停课,铁路多次列车停运,美兰机场取消多个航班。29日21时15分在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沿海地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12级。给广东带来大风、暴雨、大浪和风暴潮。9月30日早晨5点钟减弱为强热带风暴,9月30日20时在越南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
2017年第9号台风“纳沙”于2017年7月21日在帕劳附近海面上生成;7月25日升格为热带低压;7月26日升格为热带风暴;2017年7月27日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017年7月28日升格为台风;最强达到台风级(40m/s,13级)2017年7月29日19时40分在台湾宜兰东部沿海登陆;2017年7月30日6时在福建福清沿海再次登陆(33m/s,12级),14时减弱为热带低压,20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6. 【最新报道】台风纳沙路径-台风纳沙路径图-台风纳沙最新消息-台风纳沙最新路径-台风纳沙登录时间在哪看

纳沙 已经于45分钟前左右在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了 预计其将继续向西移动 强度开始略有减弱

再次发布 纳沙登陆消息 纳沙于一小时前左右在广东徐闻鱼尾乡再次登陆 登陆时为台风的级别预计其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据监测台风中心今晚22时15分位于北部湾广东雷州半岛西南部近海

7. 澳门的纳沙台风什么时候走

今天下午14级强台风纳沙将会在琼州海峡附近登陆,10月1日纳沙台风已经在北部湾北部减弱消失,对去澳门的行程没有任何影响,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