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毫西弗
扩展阅读
n亿田怎么买股票 2025-08-09 05:38:04
山东车展 2025-08-09 05:19:05

毫西弗

发布时间: 2021-10-17 00:12:25

Ⅰ 电磁辐射1ut等于多少毫西弗

ut是磁场单位。西弗是电离辐射剂量单位。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性,不能进行转换。
不过可以大体这么解释,能用ut来表示的辐射,基本上对人体都是无害的。
而会产生以毫西弗为单位的辐射的情况,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一般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接受医院放射性治疗的病人才会接触到这么大剂量的辐射。)

Ⅱ 1毫西弗 有多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的辐射。福岛核电站每小时的辐射是1015微西弗,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Ⅲ 辐射单位V/M、μT和毫西弗有啥关系安全值是多少

这篇文章: 西弗到底是什么? 解释了西弗这个单位的含义。简单来说,这个单位描述的是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效果。V/m是伏特每米,是电场强度的单位。μT是微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这两者描述的是电磁辐射。那么这两者就是有很大区别的。西弗说的是对人体有伤害的那些辐射,衡量它们造成的伤害;V/m、μT是描述电磁辐射的大小。他们各自含义不同。西弗的安全值可以在上述文章和 这篇文章 中查到。至于另外两个,一般程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无害,具体多少有害需要查查资料。
记得采纳啊

Ⅳ 0.1毫西弗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而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必须防止被放射线辐射。所以当人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下,就可能会得辐射病。这种病症状明显,几小时内人就会感到恶心呕吐,随后会出现腹泻、头痛或发烧等症状。在最初的症状过去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无症状期,但数周后就会出现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在更高的辐射剂量下,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得更快,也更明显。同时,核辐射会对人体内脏造成广泛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致命的伤害。暴露在核辐射中,一半健康的成年人无法承受4戈雷的辐射剂量。

相比之下,在癌症治疗中采用的放射性疗法使用的辐射剂量约为1至7戈雷,但都是高度可控的,其作用区域被严格限制在一块很小的病灶部位上。

不同辐射剂量对人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会不同。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对人体没有危害。高于4000毫西弗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人们用西弗作为国际单位,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人们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对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触辐射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微西弗—2000微西弗。

当短时辐射物质摄取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如果这个数字超过100,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00毫西弗—500毫西弗时,没有疾病感觉,但在血样中白细胞数在减少。

1000—2000毫西弗时,辐射会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

2000—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大于4000毫西弗时,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的辐射。福岛核电站每小时的辐射是1015微西弗,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辐射对人体有何危害

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

人体会自动对此作出反应,尝试对这种损害进行修复。但有时这种伤害将是非常广泛而严重的,修复几乎不可能,并且在自动修复过程中还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人体内对辐射损伤最敏感的部位是肠胃部的细胞组织以及骨髓中的造血细胞组织。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取决于你在辐射环境下的暴露时间以及所受到的辐射强度。

辐射对人体长期影响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是它会引发癌症。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从而死亡,给新生的细胞让路。而当细胞丧失了这种“自杀”功能时,癌症便发生了。这种细胞变得“永生不老”,持续进行细胞分裂增殖,失去控制。

不过人体拥有各种机制,阻止正常细胞癌变的发生,并且也有一套完善的新旧细胞替换机制。但辐射影响将彻底打破这种人体自身的控制体系,使癌症的发生几率大大上升。

擅自服用碘片不可取

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核与辐射事故防护知识要点,市民应避免恐慌,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暴露于电离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很难预测,它取决于风速和其它气象条件。在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2天。

个人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对已受到或怀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可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检测或处理。

市民应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核事故发生后,即使没有受到辐射,也会感觉害怕,这是什么原因?”中国疾控中心解释说,不管是否受到实际的辐照,都会有精神上的焦虑。这种情况归因于人们对健康危险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信主管部门有能力和值得依赖,是否已经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动来控制辐射剂量。医学工作者应对人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解除心理恐慌状态。

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辐射引发的病症能否治愈

当出现核辐射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脱去受污染的衣物,以便防止进一步的辐射污染,随后应当使用肥皂水轻柔地擦拭皮肤,进行清洗。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可以增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以便抵消辐射可能对人体骨髓造成的影响,并降低可能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而导致的感染风险。现在已经有专门用来降低由于辐射粒子对人体内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辐射对儿童

面临风险将更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受到辐射污染将面临着更大的危险。这是因为儿童的生长更为迅速,细胞分裂也更加频繁,细胞在对损伤进行自动修复时也就有更大的几率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不同阶段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

Ⅳ 毫西弗的致死当量剂量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毫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Ⅵ 毫西弗和伦琴和微西弗是什么进率什么概念谢谢了啊!

当人在760毫米汞柱气压的1立方厘米空气中受到100毫西弗的辐射剂量时对人体无直接明显影响,在100到500毫西弗时会测得血液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但外表无明显变化,人也不会有明显不适。但当人体受到1000至2000毫西弗剂量的辐射时就会出现脱发,人会出现呕吐等症状。当辐射剂量达到2000到4000毫西弗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减少,人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当达到4000毫西弗时,如果是在一瞬间受到就有可能致命。但这要看所受辐射时所处的地点的天气(风速,气压,光照强度等),地貌特征,以及人体是否吸入了放射性物质。因为辐射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是指由电磁波或机械波,或大量的微粒子(如质子,α粒子)由发射体出发,在空间或媒质中向各个方向的传播过程,也可指波动能量或大量微粒子本身。它也分为内辐射和外辐射,内辐射时人体不仅皮肤表层受到辐射而且还吸入了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部对人体进行辐射。这时人在外界受到不到100毫西弗的辐射也会致命也就是人体极限。而外辐射则不是.。放射是辐射的一种,是由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
伦琴/小时:英文代号为r,其定义是在0摄氏度,760毫米汞柱气压的1立方厘米空气中造成1静电单位(3.3364×10−10库仑)正负离子的辐射强度=1伦琴单位。它是一种标示放射线强度的单位。“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Ⅶ 毫雷姆和微西弗是什么关系

1rem=0.01Sv 也就是说1mrem=0.01mSv rem是雷姆 Sv是西弗 如果4000mSv/次是致死量的话 那么就是40毫雷姆致死 我记得当辐射剂量小于25% 也就是在1000mSv以下时 辐射带来的症状一般要到20年后才会出现 目前日本的辐射剂量低于 东京辐射量0.809微西弗 暂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单位 因为媒体都非常二 不说 那么我们乘以365*24 为每年7086.84微西弗 加上正常的2000微西弗 那就是10000微西弗 一个人在50000微西弗/年的会产生巨大伤害 目前是20% 加上核电站核心密封并没有损坏 是冷却水 冷却水出来 冷却水中放射性物质物质主要是氢氧以及氮的同位素 由于极为不稳定 半衰期极端 也就是10秒左右 也就是说在1分钟的时候 辐射元素会衰变到原有的64分之一 加上空气扩散 到中国的时候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 如果你在中国担心日本核辐射的话 你是完全多余的

Ⅷ 有关辐射,毫西弗与微西弗还算是1000还是10

毫西弗是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辐射剂量的主单位是西弗(sv),但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西弗(μSv),1μSv=0.001mSv。对一般人来说,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物质的人,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每年1~2毫西弗。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西弗,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毫西沃特(mSv),1mSv=0.001Sv。还有微西沃特(μSv)1μSv=0.001mSv。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西沃特。

Ⅸ 微西弗、毫西弗,怎么都是mSv

西弗是Sv
毫西弗才是mSv
微西弗才是μSv
μ是希腊字母,可能有些人打不出来

Ⅹ 从事放射性工作的限量每年是多少毫西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