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宁夏固原市的海拨是多少
宁夏固原市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2942米。固原市位于中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
由于受河水切割、冲击,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山脉有六盘山呈南北走向,主峰美高山(米缸山)海拔2942米,为固原市最大、最高山脉。月亮山海拔2633米,云雾山海拔2148米。
(1)宁夏固原扩展阅读
固原市总面积10541.4平方公里。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四县一区,6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0个居委会,812个村委会(截止到2019年9月)。市政府驻原州区。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甘肃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
地域范围在东经105º19’~106º57’和北纬35º14’~36º31’之间。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固原市区面积52.3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99平方公里。处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府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
Ⅱ 宁夏固原发展水平怎么样
宁夏固原发展水平一般。
1、固原在独立后的几次大的战略机遇中依然没能成为西部重要城市。相反,由于固原的交通闭塞、与世隔绝,在过去的十年中,固原拿出了很糟糕的经济成绩单。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正是固原长期引以为傲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正是因为过于中心的位置,让固原丧失在任何一个经济圈中找到自身定位的机会。
2、从陆路上看,固原位于“西北铁三角”(兰州、西安、银川)的中心,却远离任何一条铁路干线。由于本地山峦纵横,来往于“铁三角”的火车不太可能绕道固原进行中转。
公路通车还算方便,固原的高速公路可以作为交通发展的基础。但在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这样的公路城市并不少见,固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3、固原似乎也没可能担任空中枢纽。处在高原之上的固原并不适合民航中转,远不如位于平原的银川。西北乃至中亚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中转枢纽,其实非银川不可。
好不容易建成的固原机场,直到2010年才正式通航,且航线至今只通往银川、重庆、天津、上海、西安等少数城市。
4、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固原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属高原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并且固原是宁夏唯一一个不临黄河的地级市,水资源相当匮乏。
和周围的地区城市相比,固原既没有天水的丰沛降雨、也没有中卫的大河滋润。寒冷干旱的固原曾被一些外国专家评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正是因为水资源问题,固原自古以来就处在贫困边缘。
5、工业提速动力不足
一是规上企业数量少,结构性问题突出,全市规上重工业比重高达90.2%,完成增加值17.4亿元。煤电产业多年来始终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倚重偏能格局一时难以改变。
二是新建工业项目较少,无新的增长点,总体内生动力不足,发展后劲不强。
三是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均为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受环保政策影响,部分企业关停,数量上呈萎缩趋势,效益上呈下滑趋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固原
Ⅲ 宁夏固原怎么样
2009年我被战友用美丽的谎言,我去了宁夏固原,在那里待了近三个年头吧。不过我真的很怀念固原,虽然在那里伤心难过,以至让我失去了原有的一切,我还是不后悔,因为我得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金钱都买不到的
Ⅳ 固原市在哪个省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
固原市,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固原市东部、南部分别与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为邻,西部与甘肃省白银市相连,北部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总面积1345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5平方千米,辖1区4县。截至2017年户籍人口150.58万人,回族7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7.3%。
(4)宁夏固原扩展阅读
1、地形地貌
固原市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由于受河水切割、冲击,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
2、气候特征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
3、自然灾害
固原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低温冻害、高温、局地冰雹、暴雨雷电等。春季大风、扬沙天气频繁发生,干旱、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等相继发生,夏季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秋季干暖降水偏少,冬季干暖现象十分明显。
4、土壤特征
固原市在地层上处于华北地层和祁连地层区内,两区以龙首-六盘深断裂为界。华北地层区的次级单元为陕甘宁盆缘分区,彭阳县和泾源县、原州区的部分地区位于该分区的平凉小区内。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六盘山分区的六盘山小区和北祁连分区的靖远-西吉小区内。
Ⅳ 宁夏固原在古代叫什么
宁夏固原在古代名称如下表:
Ⅵ 宁夏固原有多少个乡镇
固原市的话 四县一区总共下来算上街道办有55个乡镇 如果是原州区的话 3个街道办 4个乡 7个镇
Ⅶ 宁夏固原有哪几个县
截至2017年底,宁夏固原市共辖1个区和4个县,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
原州区,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739.01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7个镇、4个乡。 截至2017年,原州区户籍总户数为15.61万户,户籍总人口为46.48万人。
西吉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辖4镇15乡,总人口49.6万人,县政府驻地吉强镇。
隆德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居于银川、西安、兰州三省会(首府)城市之中,有“关陇锁钥”之称。全县幅员面积985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辖10乡3镇,总人口17.5392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
泾源县,隶属宁夏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2016年,全县辖4乡(新民乡、兴盛乡、黄花乡、大湾乡)3镇(香水镇、泾河源镇、六盘山镇),两个社区,105个行政村。
彭阳县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面积2528.65平方公里,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25.13万人,常住人口19. 66万人。政府驻地白阳镇。
(7)宁夏固原扩展阅读:
固原特点:
1、固原市位于中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
2、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
3、固原是一个以汉族占多数,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4、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区,处在宁夏银川、陕西西安、甘肃兰州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自古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咽喉要塞和军事重镇,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部。
5、固原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也是宗教东传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先后传入固原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种。
Ⅷ 固原在哪里
固原市历史悠久,曾是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要地;这里物产丰富,山川秀美;伊斯兰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汇,生活中充溢浓郁的伊斯兰风俗和中原文化风情,是中国西部前景极佳的待开发地区。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东经105 度9分 ——106度 58分。北纬35度 30分 –—36度 30分。总人口145.52万,人口密度137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25.9万,占86.5%;回族人口64.8万,占全市44.5%。
Ⅸ 固原属于哪个省
固原市属于哪个省
固原,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中心城市,位于中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
固原市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主要景点
固原古城
固原古城,位于宁夏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县城),这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固原历史上的城。因其城坚池深,史称高平第一城。以后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正月,新筑原州城(固原城)。这是脱开原高平古城的空间扩大增筑后的一处新城,原高平城就成为新筑城的内城。从此,固原城就有内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边境地带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陕西三边总督驻节之地,城防大为加强,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固原城也成为西北重镇。于南郊有古城墙遗址公园。 [48]
六盘山生态植物园
六盘山生态植物园,地处凉殿峡与小南川之间,海拔在1900-2590米之间,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390公顷,其中园区建筑面积3公顷,水域面积2.3公顷,绿地面积384.7公顷。植物园建设以森林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植物保护、科研教学为目的,遵循植物景观生态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原则,以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为主体,引进部分适宜的优良品种,分类规划布局,依次分为春色园、夏芳园等24个园区,有水月亭、虬龙展姿、野荷枕流、青松迎客、金蟾饮绿、苍龙卧波等21处奇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