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万科老总王石写过哪几本书
万科老总王石写过《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让灵魂跟上脚步》、《徘徊的灵魂》、《灵魂的台阶》、《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等书籍。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中,王石不仅以坦率而诚挚的方式讲述了他的人生风雨历程,回顾了万科二十年的成长故事,更描绘了他对万科未来的憧憬。这里,是一位中国企业家中领袖人物的人生心路,也是一部企业成长的真实记录。
《让灵魂跟上脚步》是2008年出版的图书。该书针对企业界人士、高校及职场各界王石的景仰者,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爱思考历史的大众读者的图书。
《徘徊的灵魂》是2009年8月1号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以王石拜谒耶路撒冷为主线,途中王石反思了自己,反思了万科和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探索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源头。
《灵魂的台阶》是王石的最新传记作品,书中描述了他在登山过程中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对于团队成员协作进取的真挚情感的理解,对于一直秉承挑战自我、不畏艰难、磨练意志的北大山鹰社精神的感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王石本人最新的心路历程。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该书讲述了王石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1)王石书扩展阅读:
王石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原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
王石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仁川亚运会期间在参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的投票中以18比7大胜日本对手大久保尚武成功当选,其任期为5年。
王石在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召开了五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
万科召开股东大会,王石正式辞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为充分肯定王石过去33年对万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董事会委任王石为董事会名誉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2018年8月,辞去华大基因独立董事一职半年后,王石正式宣布出任华大基因第一大股东华大控股的联席董事长。
王石与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㈡ 让人心静的句子
1、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者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苦恼,肝肠寸断的,未必是你真正想爱或者该爱的,只是一时的不甘心。坐下来,静赏花开,静观水流,心静了,自然就看清了。
2、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独处,也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回归自我。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是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昂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坦然自若。
5、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今天扮演的角色中。过去的经历再光彩,也是一束凋谢的花朵,今天的生活虽平凡,却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心静,才能心安。心浮气躁之人,做人缺乏和善,做事缺乏耐心,势必会让人生陷入僵局。克制浮躁,唯有静心。
㈢ 王石所有的事迹
为摩托罗拉做广告,登顶世界最高峰,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活得极其潇洒。过去,他"卖掉万科";现在,他禅让权位,这就是王石,创立并领导着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但他本人并非公司的所有者。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王石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郑州铁路局工作,其母是锡伯族。曾有人怀疑,王石是王震将军的孩子。其实,老王的家庭背景很普通的,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家庭差不多,平平凡凡、勤勤恳恳的双职工。1968年,那是个军人吃香的年代,老王能顺利入伍,多少说明家里还有一点关系。在新疆做了五年的汽车兵后,王石被推荐上了兰州铁道学院。那学校在西北也算还不错,所以老王参加工作时也是个大学本科。
1980年代初期王石到深圳发展。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用倒玉米赚来的钱王石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那时候,王石正忙着对“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忙着倒腾家电、忙着生产录像机配件、忙着折腾遥控电气开关。1988年的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拍卖场上,万科经过白热化争夺,终于胜出。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按照拍卖的价格计算,楼面价格已经高于周边地块的住宅平均价格。就在这一刻,目前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最伟大企业之一的万科,就这样懵懂、鲁莽地冲入了房地产行业。其黑马姿态,一点不比后来高价拿地的顺驰差。这一年王石37岁。
1989年初,万科完成了企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了2800万元资金,这一步的重要性此后怎样抬高也不为过,须知没有当年敢为人先的股份化改造,就没有今日的地产龙头。
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0002。由此拉开了万科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在1991年的环境下,这么早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具备一些高瞻远瞩的意味,也正是因为万科这样早地完成了上市,才保证了以后在发展过程中,能有一条宝贵的资金渠道,这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其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为过。但在当时,王石也未必有这样的认识。当年万科是深特发的下属公司,深特发看王石不顺眼,觉得王石不听话,王石也觉得深特发这个婆婆烦人,万科之所以这样早的股份化上市,多少存着王石计划通过股份化,跳出原大股东深特发控制的意图。可喜的是,他得手了。王石跳出了大股东的控制,万科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渠道。
1994年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国家总理朱镕基接见,朱总理对王石对房地产的市场走势和看法给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拍摄的大型电视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节目。
1999年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99中国企业高峰会”,并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在论坛上做专题发言。
1999年5月参加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在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应邀出席“‘99《财富》论坛”,并作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适应新世纪、新市场的挑战。
1999年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推动中国城市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
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现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到了2000年前夕,王石的底气积累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更加广泛地走进公共平台和频繁登陆大众媒体。随着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所拍摄的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的名声迅速溢出业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甚至摩托罗拉也找上门来,请他为一款手机做形象广告。
从那以后,五年过去了,这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上,央视主持人的串讲词)已经成为媒体上的魅力明星。他有登山、滑翔、出书等等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他的每一个动静,都不会被媒体遗漏。他一身名人风范,行走在聚光灯下,他有足够多的粉丝。
更为重要的是,21世纪的中国天空,企业家成为最为闪亮的庞大星群。
“超级男声”及“媒体宠儿”
今年新春刚过,王石携他的新著《道路与梦想》到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巡回演讲和签售。
这是少有的图书推广盛况。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主流书店,一时之间都耸立着印有王石大头像的巨幅广告,媒体的追捧更是不遗余力。本刊记者见证了2月21日成都购书中心的签售现场。读者的热烈与崇敬,堪与时尚娱乐明星煽情场面相比。不同的是,围绕王石的,既有时尚青年,也有成熟男人和知识妇女。
到成都前,他已经马不停蹄地穿梭了三个城市。头天晚上从昆明赶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跟集体预约的媒体见面后,又接受专访,凌晨才得到休息。第二天,他应该有些疲倦,但是,面对记者,王石依然保持着他平常带给媒体的习惯笑容。
早就预定了下午1点从成都双流机场飞上海的机票,那边的活动正在等待他。但是,演讲结束已经11点了,签名的行列还在书店四楼大厅站成一个大大的S型。
活动组织者有点慌张了。但是,王石镇定地坐在那里,始终带着不变的微笑,一个一个地签,遇到熟人,抬头笑笑,寒暄两句。他绝不把“王”字写成连笔看上去像个“五”一样,一定是横平竖直的四个脱笔组成,紧紧地靠在“石”字的那一撇上,使两个笔画简单的字成呼应之势。显然,即便误机,也不能成为他把“王石”二字马虎写下的理由。
签完了最后一本,还差5分钟到12点。他又微笑着摆一个姿势站在那里,满足了要求合影的几个人的愿望。最后皆大欢喜。王石抓起风衣,大步离去。
他要到十多个城市重复同一过程,甚至重复演讲内容。
检点王石这一路巡讲后各地媒体的报道,发现他所到之处,抛出的每一个话题,都被媒体全面笑纳。因此有媒体根据去年的一大热词,给王石演绎出一个新的封号:“超级男声”。据说这个比方的妙处在于,它可以令人想像到王石行走在一个无形的PK台。
他追求完美,滴水不漏,“不说错话的能力”叫人叹服。有时,他会紧抿着嘴唇,选择词语,脸上会掠过一层沉思。这时,你既会看到他的审慎,也会看到一个拼搏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的沧桑。有时,他会用一大段话来回答一个问题,使你需要从这些语言背后去过滤答案。他的话充满弹性,即便在目前,“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面对“房地产是否是暴利行业”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也能讲得比较温情。最后,无论你问任何问题,他整个回答下来,都会把他原先准备发布的内容贯彻进去。
他出席不同的场合,不断变幻他的“LOGO”: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他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样长——坐在嘉宾席上的发言人。
“网络一下”王石,结果是约10,300,000篇网页,排除其中的重复和夹带的不相关内容,这个数量也是很大了。而在所有这些信息里,均难以找到一句对他明显负面的内容。5年前,有新浪网友问他“如何看待媒体”,他简单地回答:“很少有媒体说我的坏话,我还没有做什么坏事。”——在表明他跟媒体有善缘的同时,也不忘记说,他的实际操行没有愧对媒体的褒扬!
看着他在媒体上的表现,很难设想他的真实性格会是他自述的那样:由于军人出身,比较严肃、生硬,有时爱发火。他说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率性到“不适合”做大企业首脑的程度。他说他曾经因为公司早年的一次裁员,让他的员工失去了工作,而“背了很多年的心理阴影”。
他的一位“驴友”说,在他们登山期间,他曾“偷”过两瓶王石的好酒(王石的部下送来的),跟朋友们正在喝得热闹,王石出现了,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如此而已,没有多话。他的“驴友”介绍对王石的印象,是一个亲切而不失城府的大哥。
“先按抢答器”的“地产哲人”
王石是一位探险运动家,他登山,滑翔,他还要航海,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大众名声并且还将继续带来,但是,最具真实分量的王石,却是在这一切活动的后面,一个全身心融入企业的王石。
在他们那一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环境里,从最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里,王石是很容易分辨的。他的那一代同行们面对中国不太明朗的经济环境,绝大多数刻意地“低调”着,聚集财富,韬光养晦,只做不说,特别不对公共事务表态。而王石在他的整个历练过程中,关注大气候,考虑那些看来还“不属于”他考虑的问题,而他并不把他的想法藏起来,在中国急剧变化着的大环境里,他不断地表达他的观念。
他不会放过表达机会。1998年1月,正在蕴酿“房地产新政”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去深圳。市领导召集部分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谈,安排他们每人都有发言。其他几位的发言没有调动起朱总理的兴趣。轮到王石,他开始根本不谈他的本行,而是把朱总理“税务调整”以来,万科公司的缴税情况全盘汇报,因为他猜想总理一定想验证他的税务政策的效果。果然,朱镕基深感兴趣,跟他讨论起来了。他趁势把他关于房地产业的判断和建议推到了总理面前。朱总理高兴之下,甚至当场“聘”他做“免费”的房地产顾问。
次年,即1999年,王石有如下表现: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之“99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做专题发言(他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5月,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上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9月,出席“‘99《财富》论坛”,做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一年,他还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做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把房地产融入城市文化,《万科周刊》发了不少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多次被公开发行的刊物转载。王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不断构筑他的概念。他知道哪些概念即将被社会买账,他率先把它描绘出来,例如上文所言的“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运动”和“关注普通人”。
他把“资本家的问题”转由“普通人的角度”来提:呼吁城市建设要“关注普通人”。他关于“普通人”的定义是,“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这正好呼应着某种正在萌动的社会情绪。而“关注普通人”是指:随着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开发商开发的别墅、高档住宅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突现出两个极端,城市规划者、有责任的开发商,应该考虑这种差异会造成社会紧张,应该使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要求现场每一个企业家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信条”,其他人的答案都是“诚信”,只有王石写的是“社会责任”。这样的回答使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获得了“加分”。事实上,王石的所有活动都有附加值。他把登山跟慈善等公益内容链接起来,称为“公益攀登”。他的新书推广演讲主题是“做负责的企业公民”。他并且说,在过去,他还不知道“企业公民”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追求即与它的内涵相暗合。而未来,这将是万科的发展目标。当前,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是跟政府合作,建设惠及中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据称,万科的第一批廉租房明年将交付使用。
在思维观念和话语方式上,王石把和他同样出身的新一代资本家甩开了。当他的那些同行们开始在公共领域发言,要么“说不圆”,要么甚至被视为“挑衅公众”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活动家”了。房地产这个最强势的资本集团,从来都是全社会的关注中心,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王石总比他的同行先按抢答器,并且他处处政治正确,处处被媒体选中。
王石从来不安分。用他的话说,他是继承了母亲的民族血液里的勇敢成分。他的母亲是锡伯族,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他喜欢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有着“于连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他的《道路与梦想》开篇第一节,标题五个字:“野性的精神”。
他不是那种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的企业家。当财富多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安分了。攀上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张五常语)的高峰,他辞去了他亲手缔造的企业帝国的总经理,背上了行囊,飘然远行,攀登那需要用体力一步一步去丈量的高峰去了。他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中,登得最高的人”,已经年过五十。他是中国年纪最大的探险家。他毅力超群,本刊记者辗转结识了一位西藏自治区的体育界人士,在他看来,王石完全是凭毅力登上珠峰的。
就这样,王石成就了一段现代传奇。
于是,他稳稳地占据了新一代资本家最耀眼的中心。他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他的传奇一直是正面的,他几乎没有经历过负面的考验。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明星。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
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5月15日,因其“慈善负担论”身陷舆论漩涡,遭到更多网友的质疑和炮轰,许多网友认为王石在其心里的形象“一落千丈”。
21日万科董事会宣布将在净支出额度1亿元内参与灾区重建 在未来3至5年内逐年支出。
㈣ 万科老总王石新书:让灵魂跟上脚步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万科老总王石新书:让灵魂跟上脚步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㈤ 王石安的古诗
你问的是王安石吗?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春夜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革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
㈥ 关于孔子说多看书的名言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读书·学习·毛泽东·励志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读书·学习·励志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
读书·培根·学习·励志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书·学习·人生励志·目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读书·成长·富兰克林·人生
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张潮
读书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读书·学习·喜欢·积累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培根
读书·培根·学习·励志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张小砚
读书·励志·友情·心情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
读书·三毛·书籍·励志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
读书·人生·韩寒·孤独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林语堂
读书·林语堂·哲理
柔而不屈 强而不刚。
——范蠡
读书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星云大师
读书·励志·做人·正能量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
读书·林语堂·情感
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梁文道
读书·励志·哲理·爱情
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黄庭坚
读书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读书·曾国藩·励志·哲理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周国平
读书·周国平·哲理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
读书·林语堂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读书·余秋雨·喜欢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丁元英
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学习·读书·勤奋·勤奋学习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王石
读书·人生哲理·哲理·心情
㈦ 王石为什么要去读书
王石读书去了,学习深造去了,还是三年。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决定,让我们既惊讶,又佩服。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追求卓越,让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不断充实,勇立时代潮头。
为了自己。
柯达倒下了,诺基亚也倒下了,摩托罗拉也没了。没有永远的赢家,要想勇立时代潮头,就要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和别具一格的眼光。这需要学习。三年的时光,不长不短,足够思考。有时候,停下来思考,是为了更勇猛的发展。期待王石创造新的奇迹。
㈧ 有没有叫王石书画大师
是不是苏州唐寅园那个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