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的全诗是什么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2. 一饮尽千钟歌词意思
作为2012年徐州市文化建设“四个一”工程之一,歌曲《一饮尽千钟》已经创作完成,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著名歌手韩磊演唱。《一饮尽千钟》取词自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所作词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2012年6月4号、5号,77岁的谷建芬专程来徐州创作采风,参观汉文化景区、珠山景区、市规划馆、戏马台、燕子楼、民俗博物馆、彭祖园、名人馆、胡琴艺术博物馆等地,亲身感受徐州人的激越豪放、有情有义。回京后,谷建芬激情难耐,用一周时间完成谱曲工作,将她对徐州的所感所悟,和徐州历史文化激发出的灵感,通过旋律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目前,几经修改,由著名歌手韩磊演唱的MTV也已经制作完成。这首歌表现出了徐州人从古至今重情重义,有历史沧桑感,同时高度展现了徐州的历史文脉,很有震撼力。这首歌感情浓烈、激越昂扬、结构严谨,表现出博大深沉的情感,有文化感、历史感、艺术感,非常适合作为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推介歌曲,用以表现今天城市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歌曲推广,通过多种形式演唱,让歌曲《一饮尽千钟》在更广更大范围内传颂。歌曲《一饮尽千钟》取词自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所作词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这首词作于1336年,萨都剌因弹劾朝中权贵被贬,赴任途中,路过徐州,游历名胜古迹后,有感而发创作。全词写道:“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这首词大气磅礴,豪阔豁达,内涵深厚,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喜爱的十大古诗词之一,曾手书《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全词,并给予高度评价,留下一段传世佳话。
3. 人生百年寄耳,且开怀一饮而尽千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
出自元代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原文为: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译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
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
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风流韵事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3)一饮尽千钟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阕词是萨都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春三月,从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出为江南诸道御史掾史时,路过徐州所作。
思想主题:
此词作为一首怀古词,上片主要写项羽的失败和对他的缅怀。下片写词人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全词抒发了词人大志不能得伸的沉闷感情。
作者简介:
萨都剌(1272年或1300年-1355年),字天锡,庵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
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 人生百年如寄。什么意思
意思: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
出自元代萨都剌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原文: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译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
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风流韵事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赏析
上片主要追忆项羽的历史事迹,并感叹他的失败。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开句似乎平平,但一句“消磨”顿使历史变得沉甸甸的让人难以拾起。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历史在苍茫中走来,词人用寥寥几笔刻画出项羽的英雄形象,并自然地转入他那苍凉的败绩场面中,“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历史大潮浩荡而过,成者王侯败者寇似是人间不变的铁律,但是谁能阻止历史的脚步?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本来壮阔的徐州之景,在这里成为了项羽失落地走过历史的见证者。
下片,词人将对历史的感慨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然而下片仍是从项羽对手刘邦开始,“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刘邦虽在徐州彭城这里战胜了项羽,但同样也逃不掉历史长河的消磨。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这些都是历史沧桑的铁证。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顾历史之后,词人再将目光投向自身,百年枯骨,人生寄蜉蝣于天地,何必怀往古之忧呢?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历史如过眼烟云,个人得失虽然让人惆怅,在这流动的历史大河面前却渺小至极,如此一想,再回首看这荒城、落日、飞鸿,看透人世间不过如此,心中百感交集。
5. 一饮尽千钟的歌词
歌曲《一饮尽千钟》取词自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剌所作词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这首词作于1336年,萨都剌因弹劾朝中权贵被贬,赴任途中,路过徐州,游历名胜古迹后,有感而发创作。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这首词大气磅礴,豪阔豁达,内涵深厚,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喜爱的十大古诗词之一,曾手书《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全词,并给予高度评价,留下一段传世佳话。
6. 千钟醉原文
饮罢千盅无人醉,
为君憔悴君知未?
愁心寄予天边桂,
好梦留与他人睡。
一钟醉,独安冰簟人无寐,僵卧寒衾相思回。菱花镜里,桃花扇底,此情君知未?
二钟醉,广寒玉阙婵娟桂,疏影金盘向日葵。高楼望断,天涯陌路,一杯刘伶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钟醉,一蓑烟雨寒江翠,百里杜鹃簇艳红。山长水阔,闲云野鹤,断肠之何处?
四钟醉,滴滴寒雨滴滴泪,瑟瑟江风瑟瑟情。清明雨落,尽教寂寞,玉帘深深坠。
五钟醉,凤凰孳尾双双配,蝴蝶恋花对对飞。绵绵共舞,缱绻相守,此情终不悔。
六钟醉,倾心苦恋独憔悴,怜子相思惹伤悲。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怅然冰心碎。
七钟醉,杨花落尽随流水,柳絮飘零作香尘。红颜易老,绿肥红瘦,不惜从教坠。
八钟醉,鲛人滴却明珠泪,望帝吐完苦血悲。相思情切,凭添红豆,叹红消香褪。
九钟醉,花笺锦字两行雁,尺素双鱼一纸天。千言万语,此情谁诉!两情何时见?
十钟醉,秦筝起雁声声咽,凤竹鸾丝句句嗟。阿谁心绪,愁烟怨月,恨别香腮雪。
百钟醉,乌飞兔走年华误,莺歌燕舞玫瑰枯。经年苦待,星霜雪发,有情终不负。
千钟醉,魂归阆苑韶光逝,梦游瑶池情意痴。阑珊残夜,朝朝暮暮,恋君又一世。
明珠玉箸鲛人泪,
痴情不得梦中归。
饮尽千杯终不醉,
为伊憔悴终不悔。
愿伊知我相思意,
得托孳尾永为妃
7. 怎么看徐州市歌《一饮尽千钟》
歌曲《一饮尽千钟》取词自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剌所作词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这首词作于1336年,萨都剌因弹劾朝中权贵被贬,赴任途中,路过徐州,游历名胜古迹后,有感而发创作。
8. 一饮尽千钟,是谁写的词,哪位词人啊
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词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作于1336年被贬途中,路过徐州,游历风景名胜后,有感而发而作。
9. 挥毫万卷,一饮千钟,若心有所适,无弦可也是什么意思
大笔一挥便写出了万卷诗篇,一饮就饮尽了千杯美酒,如果内心感到安稳闲适、有归属感的话,那么没有弦乐之声相伴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