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容毅仁
扩展阅读
随买随卖股票基金 2025-07-24 11:47:30
哪些是商品期货股票 2025-07-24 11:46:15
2019年中国重工股票价格 2025-07-24 11:11:33

容毅仁

发布时间: 2021-10-25 04:19:03

『壹』 容毅仁是谁呢,介绍一下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男,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

其他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1)容毅仁扩展阅读:

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是荣氏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贰』 荣毅仁家族简介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经并入市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

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卒于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终年98岁。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曾为孔子师。后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担任中都宰。

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1823-1863)当家时,他开始做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传到荣宗敬的父亲荣熙泰手里的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

一百四十多年前,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不幸全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宗敬、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先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

荣尔仁、荣德生的女婿李伟国、荣鸿仁等荣氏第二代传人都曾在荣氏企业里头身居要职,是荣宗敬去世后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推动者。

(2)容毅仁扩展阅读: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五代

荣明芳,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独女。她亲自领军,公布中信泰富互联网发展的“头炮”,成立汽车入门网站(Camet),她是进军高科技行业的荣氏家族中的新一代。

荣明芳出任中信泰富新成立的信息科技业务旗舰——中信信息科技的副总裁,负责发展及统筹集团辖下的科技业务。修读经济的荣明芳1995年加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并担任中信泰富集团总经理的助理。

荣明芳说,Carnet入门网站投资额预期不少于1亿港元,收入来源除广告外,也包括网上汽车买卖所赚取的电子商务收益。

『叁』 高一历史必修2第11课上的图“上海工商业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图片上的人物

荣毅仁等

『肆』 容毅仁一生的感情经历

他一生只爱一个人哦,希望有帮到你

20世纪30年代,江南春日,风光如画。无锡观前街省立无锡中学的操场上。
荣毅仁和他在豁然洞读书的同窗好友过赓先一起在无锡中学进修。那天中午,他俩在无锡申新三厂吃罢饭回校,在操场上散步,忽闻“滴铃铃……”只见校门口来了一辆包车(旧时有钱人家自备的一种人力交通工具,类似黄包车,但比黄包车考究得多,车身光亮,装有铃铛,在路上行驶时甚为风光),包车上下来一位小姐。那小姐一身淡雅的装束,短发乌黑,俊俏秀丽,楚楚动人。荣毅仁顿觉眼前一亮,心头掠过一丝说不出的感觉,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这是啥人?”两人去问学校的门房。门房说:“你们不认识?是杨家小姐啊。”
原来是当地名门杨干卿的二小姐杨鉴清。她从上海圣玛利亚女中转回省立无锡中学读初中。
荣毅仁夫人杨鉴清
荣毅仁从小就喜欢踢足球,偏巧杨鉴清也喜欢运动,爱打排球。自那次相遇之后,在操场上,荣毅仁总要四下望望,看有没有杨鉴清在场,间或也能见到她。他是多么希望能多见她几次啊。
杨鉴清的倩影时时在荣毅仁的脑海中闪现,一股如水柔情悄悄在年轻的荣毅仁心中荡漾。
荣毅仁10岁时订过婚,女方是茂新面粉厂一位主任的女儿。荣毅仁看过她的照片。不幸,那位小姐两年后即病故了。以后来荣家说亲的、送“八字”的人很多。
少年荣毅仁慢慢长大了,也有了主见,心想:“我要自己挑喜欢的人。”提亲的来了,他总是对父母说:“我不要。”多少次提亲都没有提成。
一天,荣宅旁竞化小学的施校长专程来荣家给荣毅仁做媒,拿来了一家小姐的“八字”。这“八字”已经放了一些日子,荣家一直不置可否。女方家里正想收回“八字”,荣毅仁一打听,得知那位小姐正是自己看中的杨鉴清,不禁喜出望外,赶紧不好意思地对娘说:“娘娘,这家小姐我中意。”
“横勿要,竖勿要,格趟(这次)侬倒看中哉!”妈妈似带嗔怪又满心欢喜地说。
荣家这头没问题了,杨家那头因为女儿的“八字”送过去后迟迟听不到回音,这回又听说荣毅仁在学校见过自己的女儿蛮对心思的,他们也是有身份的人家,尽管很愿意与荣家攀亲,也不免要端几分架子。杨干卿对谋人说:“他们看中了,我们还要看一看呢。”
接到媒人回话,荣毅仁这个“毛脚女婿”就上门拜访未来的岳丈、岳母了。他高高个子,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杨鉴清的父母端详了荣毅仁半天,自然满心欢喜。再一交谈,杨干卿夫妇觉得荣毅仁还彬彬有礼,而且谈吐不俗,很有见识,更是暗暗为女儿庆幸!荣杨这门亲事订下了。时为1932年,荣毅仁16岁,杨鉴清15岁。
一见倾心和媒妁之言不谋而合,又是那样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一时被传为佳话。
30年代的无锡,男女交往还不是那样开放,未婚夫妻还是羞于公开接触的。他们就鸿雁传书交流感情。有趣的是,杨鉴清第一封情书并不是她自己写的,而是由她父亲捉刀,用的还是文言文,之乎者也。文言文对荣毅仁来说,自然游刃有余,他就“对等”地也用文言文给她写回信。
老丈人本是满腹经纶之士,看了荣毅仁写的信也眉开眼笑,他没想到未来的女婿古文根底这样好,满意得很,“示范”了一下以后,就“权力下放”。于是乎,杨鉴清丢掉“拐棍”,自己动手写情书了。
荣毅仁进修半年之后,1932年夏考进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杨鉴清则在苏州镜海师范女中读高中。两地书就频频来往于苏州、上海之间。
半新半老珠联璧合
1936年,荣毅仁毕业前一年,杨鉴清高中毕业。双方家里开始给他们操办婚事。
这一年,适逢荣氏企业否极泰来,出现了新的生机。在好年景办四儿毅仁的婚事,荣德生自然神清气爽,
荣毅仁与杨鉴清
喜上眉梢,人们说这是荣毅仁运道好。他出生那年企业兴旺发达,结婚这年企业转危为安,摆脱困境,上苍对他似乎特别眷顾。
荣杨联姻,一时被人称为富贵结合。荣家办实业、开工厂,闻名遐迩,富甲商界;杨家也是无锡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名扬江南,一富一贵,可谓珠联璧合。荣毅仁儒雅俊逸,杨鉴清才貌出众,两人既是一见倾心,又是媒妁之言,这桩婚姻自然而然披上了浪漫、绚丽而又富有传统的色彩。
喜事在无锡老家举办,佳期定在农历九月初七。
圣约翰大学的同学--一群活跃的年轻人当然不会放过到无锡去庆贺、吃喜酒和顺便秋游一番的大好机会,他们有从上海开汽车去,有的乘火车去,一下子到了二三十人。
荣杨的婚礼半老半新,又老又新,新老结合,很有意思。举行结婚仪式时是洋式,新郎穿西服,新娘披婚纱,有证婚人、主婚人、男女傧相;仪式后,新郎换下西装穿长袍马褂,新娘脱下婚纱穿起锦衣绣裙,拜见父母双亲、大伯大伯母及亲属中的长辈。荣毅仁和杨鉴清本来就是十分俊俏般配的一对,新婚之日更是光彩照人,诸亲好友无不啧啧称赞这是天生的一对佳偶。
荣宅自1907年、1922年先后扩建后,相当宽敞。喜酒摆了好几十桌,前厅、后厅、大厅、花园、三间厅、五间厅都摆满了。大家又是吃喜酒,又是闹新房,热闹非凡。前三朝,后三朝,荣宅忙得不亦乐乎。
相知相爱到白头
建国后,荣毅仁一直住在北京东城一座四合院里,这是叶剑英元帅特地嘱咐王震给安排的。最早是傅作义的房子,后来经过修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曾在这里住过。院落很紧凑,前面是会客厅、餐厅和警卫人员等住所,后面是坐北朝南的一排正房,有荣氏夫妇的起居室、卧室和荣毅仁的书房兼办公室等,另一间是儿子荣智健回京时的卧室。两边厢房则是女儿们和亲戚来京时的住房。在德国的侄女智美等回国,一般都不愿住宾馆,愿意住在荣家,以享受家庭的温馨。
在这座四合院里,荣毅仁和杨鉴清度过了结婚50周年的金婚、60周年的钻石婚。世纪的风云,人间的沧桑,企业的兴衰,家族的聚散,潮涨潮落,悲欢离合,甜酸苦辣,他俩都一起走过来了,他们相知、相爱、相守到白头。荣氏夫妇是人所公认的幸福的一对。
他们生有四女一子。大女儿智和生于1939年,已经有了第三代,荣毅仁夫妇都已当上太公太婆了。智和夫妇及二女儿智平均住上海。老三智健是独生子,现为“中信”香港集团总经理和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老四智元很不幸,上中学时因患脑炎被误诊,落下痴呆后遗症,1993年死于肺癌。老五智婉远嫁澳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的儿媳。
杨鉴清,这位很少公开露面的女性,秀外慧中,是典型的东方贤淑夫人。她谈吐文雅,性格温柔内向,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文化涵养,“文革”后尽管没有出来工作,但她仍关心政治,关心大局,每天要看很多报纸和书刊,这也正是荣毅仁所嘱咐和希望的。她对事颇有见地,并不随波逐流。只要与她交谈,就能发现她对一些大事是很关心的,头脑清晰,还能有所褒贬。即便如此,她在跟随荣毅仁多次出国时,荣毅仁总是一再叮嘱,要她“藏拙”。荣毅仁说:“外国企业家都是有学问的,他们的太太也有学识,你知识面不够广,对政策也了解不够,你出去不要多说,要记住『藏拙』。”
杨鉴清非常关心和支持“中信”的事业,但从不“干政”。荣毅仁主持中信工作期间,每天工作相当劳累,回到家里有时连话也懒得说了。杨鉴清爱嗔地对人说:“他只有国家,只有公司,家里事都不管,钻到牛角尖里去了。我劝他:你这样拼命做事,要伤身体的,他连睬都不睬我。他真心为国家,对国家爱得不得了。”杨鉴清心疼他,对他体贴入微。她说:“家里人来客往和一切琐事,我都自己安排处置,不让他分心。每样事总是尽可能顺着他,使他回到家里开开心心。”
每天,她总是把荣毅仁第二天要穿的衣着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她说:“每天晚上都是我自己动手给他擦好皮鞋的。”
“为啥你要亲自擦?你家里不是有阿姨吗?”有人不解地问道。“皮鞋油不能擦多了,也不能擦得不匀,我总是薄薄地匀匀地擦上一层,这样穿起来就不会弄脏裤脚管了。”
这位贤内助又接着说:“他的皮鞋穿后,每天晚上都要给它用鞋楦楦好。他的衣服天天换洗,天天烫。衣着若是保养好了,穿得省,一点不浪费。他的衣服、鞋子都像新的一样,一年只要添一两双鞋子就够了。”
这位贤淑夫人深得“中信”人士的敬重,大家都叫她“杨老”。“中信”创业之初,杨鉴清十分关心上海来的老工商界人士。她说:“徐昭隆、王兼士、吴光汉、雷平一等到北京都已六七十岁了,为了协助毅仁搞好信托投资公司,离开上海的妻室儿女,放弃优裕安定的生活,独身在公司工作。我深感自己有责任,便经常烧些南方菜和粥给他们送去,还请人帮他们洗衣服。休息日或逢年过节,便把他们请到家来叙叙,吃顿饭,这不也是工作嘛。”

『伍』 容毅仁“红色资本家”的简历

容毅仁简历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男,江苏无锡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

人物履历

早年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193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1943年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1983年起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全国工商联第六届执委会主席。1992年12月至1993年任第一届海协会名誉会长。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3年3月辞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职务。

(5)容毅仁扩展阅读:

人物故事

1980年代后期,CITIC发动了收购香港之战。1987年1月16日,香港CITIC决定收购国泰航空12.5%的股权。其后,又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权,取得香港电信公司20%的股权。香港媒体一片惊呼:中国赤色资本家荣毅仁“收购香港”。

实际上,当时投资于香港的中国资本系统企业已超过1千家,其投资总额超过250亿美元,遥遥领先日本120亿美元加上美国70亿美元的投资总和,而其中2/3以上是以CITIC为首的华润集团、光大实业、中国银行、招商局、中国旅行社等大陆系统资本所占有的。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选举荣毅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这位76岁的红色资本家又重新扮演起政治家的角色,再次把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王国交给了他的助手魏鸣一和王军。

『陆』 以红为题目的作文 不少于八百字 高中作文


天空,流动岁月的云。那艳得触目惊心的火还在烧么?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火烧云,犹如一根刺鲠在祖国母亲的喉咙,红肿、发炎。祖国,您在火光中潸然落泪,那泪穿透了你最苍白的灵魂。古老的圆明园啊,在这妖冶的火光中消散,美丽的中华大地呀,在这殷红的火光里满目疮痍。历史的画卷呀,狠狠的画上一笔,你是那么的不甘心,却又是那么的无奈。

这红,是血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殷殷血迹。

1949年10月1日,历史的纸张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彻底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当毛泽东站上天安门城楼,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北平,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那无数的笑声中夹杂着激动的泪水,这莹莹泪光洗去了多少人的鲜血,多少人的辛酸。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牵动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抹跳动的红色更加艳丽,刺激着人的肉眼,激起千层浪,仿佛是燃烧的烈火,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建设新中国的的热情。

这红,是中国的颜色!是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色彩。

六十年来,祖国在不停的奋斗着,努力着。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人民的热情性;改革开放,使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奥运会的举办,昭示着国力的强大,“火树银花不夜天”璀璨耀眼的烟火,宏大热闹的场面,别具一格的场馆,让世界为之惊叹;“可上九天揽月”嫦娥奔月不再是传说,“嫦娥一号”完美的飞天表演,让世人为之折服```````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出中国强大的国力。沉睡了千百年的雄狮啊,你终于站起来了,发出一声惊天怒吼,让大地颤动,让世人刮目。

这红,是骄傲的颜色。中国人民激情燃烧的火焰。

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焚烧中,孕育着新生;脆弱里,滋生着坚强。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九百万平米的华夏大地,十四亿英雄儿女;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迎着东升的红日,中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过来。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坚信,有了这片中国红,再泥泞的草地我们淌得过,再险阻的雪山我们越得过。

『柒』 哪位大侠知道下面这句话的出处,“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阔处行”。

此对联乃出自“陕西三原明都城隍庙大殿”。对此联有描述的文章在八音中信人才之家 .
写给现代中国人的“十句大实话”
发布时间:2005-12-8 11:39:07 来源:八音中信人才之家 转载于 [种菜收集]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 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 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 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 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 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 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 。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7.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 ,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8.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 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9.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 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 胆的要好得多。如果真想包也可以包一个,好事坏事一起做。人吗,本来就复杂。

10.如果时间还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这个人还顺眼,那就顶一下我的贴子,总比去 顶看了觉得上当的贴子舒服。时间宽裕不少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 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附:陕西三原城隍庙大殿明清时期所撰对联以飨读者: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阔处行”

『捌』 容闳与荣毅仁有关系吗

咋没有 荣耀中的父亲和荣毅仁是亲兄弟 也就是说他是荣毅仁的侄子 我们家跟荣耀中先生有过生意往来 还去荣耀中的无锡别墅住过

『玖』 姓容,今年龙年7月15日出生,男孩,该取什么名字好

容毅仁,以后必有大造就

『拾』 关于红色经典的作文

暑假里我读了《红岩》这本书。《红岩》里有很多革命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从不畏惧的江姐;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的刘思扬;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的成瑶;还有渣滓洞的难友们,他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的是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没有像普通女性一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而是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使命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在渣滓洞监狱里,她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没有透露党的一点点秘密,甚至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时,她仍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不让大家哭。

面对这些令人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困难是弹簧,你弱他就强。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一定要勇于战胜困难,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