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B. 成语谜语:绿水青山枉自多
好色之徒[ hào sè zhī tú ]
基本释义
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出 处
《论语·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例 句
这些强奸民女的~,终于落入人民的法网,受到法律的惩罚。
C. 绿水青山枉自多,此句是什么意思请赐教
应该和它后面的一句接起来理解。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枉:白白地,没起作用,如枉然,枉费心机。华佗,古代的一位名医。小虫,指血吸虫。
绿水青山那么多又有什么用?血吸虫病肆虐,连华佗这样的名医也无可奈何!
D.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是什么意思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意思是:祖国大地上白白有这么多的绿水青山,连神医华佗拿小小的血吸虫也没有根治的办法。本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全诗为: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译文为:
祖国大地上白白有这么多的绿水青山,连神医华佗拿小小的血吸虫也没有根治的办法。成千成万户人家变得萧条冷落,大片田地荒芜,许多村庄已被完全毁灭,听到的只是鬼在唱歌。
坐在地球上每天行走八万里的路程,沿着天路遥遥地看过浩渺的银河。牛郎要问起血吸虫病的事,一切悲欢离合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了。
(4)绿水青山枉自多扩展阅读:
血吸虫病是危害民众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甚久,遍及南方12个省市,患病的人数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亿人,对于人民健康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死亡,少数病区甚至田园荒芜,人烟凋敝。
1950年冬,血吸虫病重灾区之一的上海市郊任屯村农民联名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尽快治好血吸虫病。信发出不久,毛泽东派出的医疗队就到了任屯村,不分昼夜查病治病,抢救了不少病人。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为题,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看到这一消息,激动不已。他凭窗遥望南天,以诗言志,欣然命笔,一气呵成豪迈诗篇《送瘟神》。
E. 绿水青山枉自多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_网络汉语
[作者]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F. 绿水青山妄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诗人回顾过去,描述了瘟神给中国带来的无穷灾难。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抒发了诗人的悲愤心情。祖国的南方,向来以鱼米之乡著称,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可是,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萧杀黯淡,就连华佗这样的名医奈之不何。“绿水青山”与“枉自多”对举,“华佗”与“无奈”相联,强烈的反差、对比,寄寓了诗人多么深厚的感情,又饱含了人民大众多少苦楚!
G. “绿水青山枉自多”表达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其中的“绿水青山枉自多”的意思是中国在旧时代,有这么多的青山和绿水,有什么用呢?这句意在突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创造了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抗击疫情,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在历史上,中国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击退了侵略中国的日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逐渐繁荣、富强起来。乡村实行“精准扶贫”,建成小康社会;“村村通”,公路基本上都可以到达每个人的家。这都需要感谢我们的党!
H. “春风杨柳万千条”全诗是什么
全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出自毛泽东所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全诗翻译为:
千千万万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摇曳飘荡,新中国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青山也有意地化崎岖险要为康庄大道,为人民作桥梁。
普天之下新中国的广大人民挖沟填坑,使得河水让路,高山低头。想问瘟神要到哪里去,人民会点蜡烛烧纸船送你离开。
(8)绿水青山枉自多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思想主题:
本诗以高昂的情绪写新社会劳动人民改天换地。消灭血吸虫病、创造新生活的动人情景,形象说明劳动人民是送瘟神伟大力量的源泉。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