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险科技 创业公司
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影响,“保险科技”成了2017年保险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8月31日,由北京保险研究院主办,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东方国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风险变异—保险生态科技重构逻辑》大会在吉林珲春召开,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监管的挑战再度被关注。
于行业:科技变革正改变保险生态
在中保信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朱培标看来,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数据是保险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保险业务场景的复杂性和大数据的综合性,决定了保险业更需要站在科技的风口,主动去拥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而科技本身也正在推动风险的变异,科技正在引领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经济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巨变,这都必然促生新的风险场景,导致可管理的风险远远超过了传统保险的覆盖范围。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
朱培标表示,事实上,互联网以及虚拟世界的新秩序,已经催生了一批批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无人飞机、GIS、车联网、物联网等都在悄然改变行业的风险管理模式。基于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科技带来风险特征的变革正在改变保险生态,保险业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有极为丰富的复杂业务场景,与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有着直接的关联与融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基于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更多风险管理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在推动保险行业产业升级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而产业的升级融合必然会带来保险的标的逐渐在发生风险特征的变异。”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认为,这一轮的新技术,主要是以信息科技为中心的引领的一些新工具,它对风险的改变跟以往不同。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导致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会逐渐弱化,而极端的风险在放大。也正因为如此,保险业未来可能不再是保险产品的单纯的供给方,而是场景化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集成商,这都给新科技的应用敞开了巨大的空间。也只有新科技才能将众多的元素联合在一起,降低行业的运营成本,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承载保险生态的健康运行。
2016年获批成立的华贵人寿拟任总经理薛向刚也谈到了科技发展对行业的影响。在他看来,中小保险公司跟大公司不太一样,在市场竞争当中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以科技作为引领,是中小保险公司今后做差异化竞争,和大公司进行竞争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小保险公司要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就要出奇,而科技就是突破口。例如,互联网化、移动化的科技结合,使得产品有碎片化和碎片化需求;互联网化以后的特点是生活场景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进行购买,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些贴近生活场景的产品。
于监管:渗透风险需要科技协助
在朱焙标看来,科技在推动保险生态变革,监管也不例外,无论可管风险的扩大,标的风险特征的变异,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等等,还是新科技应用本身的安全,保险生态变革始终不能够脱离金融服务的初衷,不能够挑战金融安全的底线,必须在监管的框架之下。“变化万千的保险生态运行在监管部门的可控规则内,没有新科技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监管科技,来参透风险,努力做到风险可发现、可预警、可处置。”
区块链的应用也被认为将为监管带来新的可能性。“区块链的应用,使运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作为保险公司来说,我觉得很有危机感。我们现在在牌照这块还是受保护的,外部没有牌照的是没有办法进来的,但是随着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这块越来越模糊,到底什么是保险的监管边界,什么是牌照应该有的,什么是没有牌照也可以做的,这块越来越模糊”薛向刚表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保险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保险科技行业促进政策力度加大,新技术与传统保险行业加速融合,行业整体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19年,我国保险科技市场规模达到775.4亿元。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蚂蚁金服保险、平安壹账通、众安保险位列保险科技排行榜单前三,并且行业头部企业多集中于科技集成领域。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⑶ 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
北航在大陆也是极少数有布局独立国家实验室的高校(国家实验室的分量,不知道的自己去查资料),并且有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8个(含一级下属的二级学科),工科还是相当不错的,在985院校中也位于前列,虽然综合排名在北京第五,比人大、北师大低,但就业比北师大可强太多了
不知道什么样的人说她二流,显得有点无知,即便是清华、北大这两所的,也不会说北航是二流,去看看北航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还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北航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一,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也非常靠前
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
北航实力比较好的专业,只要学的不算太差,就业都不会差哪里去,比211学校强,一般大学和北航的就业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保险科技的监管方式
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保险监管需要突破传统、革新理念,以创新的心态和引导的方式去鼓励保险科技发展,而不是将创新视为风险的代名词,因噎废食。此外,积极拥抱创新,可以从根本上优化监管能力,提升规制的预见性和合理性,增强监管有效性,做好保险科技监管的顶层设计。
监管一是防控风险,二是鼓励创新
从原理上看,保险科技创新与保险监管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为了给投保人提供更好的保障。事实上,促进竞争与鼓励创新正是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实中,创新与监管之间看起来有反向的KPI,与其说是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冲突,不如说是由于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风险,使传统监管方式和技术能力面对业态变化时,有脱节的危险。出于对监管法规滞后或监管真空的担心,可能会打破创新、风险与监管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正向促进作用.
⑸ 科技保险是啥值得买吗国任保险咋样
你说的科技保险和国任保险,从来就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保险,所以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买,我感觉是骗人。
⑹ 保险公司科技化落后
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2.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3.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
4.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
5.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⑺ 保险科技发展的浪潮
保险科技通过信息化技术成为解决供需痛点的解药
在原有的保险市场上,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成为保险业挖缺用户需求、构建完善的保险理赔体系、减少销售员的不合规操作等问题的破局点,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智慧金融领域中保险科技的发展。结合前文分析和实际应用,保险业研发后端(产品端)的痛点问题相较中前端(风控和营销)较小,故而保险科技在产品研发环节的应用程度相对较浅,主要应用点在于辅助精算师进行风险定价以及定制化产品开发;其次在保险营销环节由于前期发展模式的遗留问题较严重,并且其业务场景直接对接C端客户,更有利于AI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因此营销成为目前保险科技落地最多的环节;而在核保和理赔环节,保险科技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提升风控能力和效率以及改善用户体验,而这也是保险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⑻ 保险科技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保险作为传统且必要的金融领域,由于早期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后续健康发展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随着金融政策的严管,保险行业的痼疾将完成清理,同时随着对保险体系、理赔流程、精准营销的技术的投入构建,保险科技将迎来大爆发。
中国保险市场巨大 但市场供需痛点明显
“变”,是2018年保险业治疗沉疴痼疾的良方,也奠定了2019年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42645亿元,增速回升到12.2%,在经历了2018年行业的“严紧硬”政策和结构转型后恢复强劲的增长速度。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