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有一群女人被称为“瘦马”,“瘦马”指代的究竟是什么
“瘦马”,又称“扬州瘦马”,兴盛于扬州。所谓“瘦马”,指的是某些特定的体态娇弱的年轻女子。这里面的重点是“某些特定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体态娇弱的女子,都是“瘦马”。所谓“某些特定的”,指的是,某些让人低价买来,经过培养、调教后,又高价卖出的年轻女子。其中培养、调教的过程,称之为“养瘦马”。这种“养瘦马”买卖“瘦马”行为,算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瘦马”的最终命运
培养、调教出来的“瘦马”,最终会放到市场上买卖。命运好的,或者资质出色的,可以进入大富之家,生活条件会好一些,但一样没有什么地位,甚至非常悲惨。命运不好的,或者资质差的,最终会给买入秦楼楚馆,沦落风尘,以色娱人,毫无尊严。
2. 这个问题我知道,只不过。。。。我问了:在古代瘦马什么意思
扬州瘦马 扬州瘦马是指那些扬州的美女。
扬州在古代是两淮(淮南淮北)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当年可谓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与皇家媲美,他们的富足由此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是迎合盐商们的纳小妾得需要而产生的。
扬州人娶媳妇,口头语是:娶马,或娶马马。娶马二字,即由清初扬州流传的瘦马一词演化而来。这是一个对扬州女性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意为可以对女性任意摧残和蹂躏,如同役使凌虐弱小的马匹一般。瘦马的出现,完全是盐商们变态的心里需要。于是,扬州出现了专门养瘦马的地方。扬州城里和周边农村那些衣食无着的贫寒人家,不得不卖掉自己生养的本来就瘦弱的女儿,去充当瘦马,来度过那些窘困无助的日子。
这些女孩被买来后,就教她们琴棋书画,使从各方面都具备了一个做小妾的条件。
“扬州瘦马”,与马无关。从明朝开始,在扬州一带,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因此被称为“扬州瘦马”。扬州出美女,世人皆知,而“扬州瘦马”在明清时期更是名噪天下。所谓“瘦马”,其实就是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到了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
“瘦马”的风行,与扬州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了一批富得流油的盐商。扬州城内,繁华骚动,歌舞升平。富人们总是喜欢一些怪异变态的消费和审美,在他们对“丰乳肥臀”审美疲劳之后,“瘦马”就运应而生。
在那些大腹便便的盐商身边,围聚着一堆恶心的苍蝇,只要他们稍稍透露了纳妾之意,那些人口贩子就会一窝蜂扑将上去。在扬州,从事介绍“瘦马”职业的人达到百人。繁华的扬州城,成了二奶集中营,成批成批的“瘦马”在经过一番苛刻的调教后,被卖到全国各地。
“瘦马”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岁之时,被人口贩子买去。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期。“瘦马”的瘦,既有天生体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饿”出来的。依据先天条件,“瘦马”被分为三六九等。
清代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一书中对“瘦马”也有描述。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当然,所有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培训都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在“瘦马”的买卖中,她们像商品一样被挑三拣四。“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张岱《扬州瘦马》)
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成功地嫁入富豪之家。最后,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马”不得不被送入烟花柳巷。在秦淮河畔,“扬邦”歌妓大多是“瘦马”出身。而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贵公子纳为小妾的“瘦马”,也并不见得从此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那些“养瘦马”的人口贩子,却是赚得盆满钵满。据《续金瓶梅》所记载,一位一等“瘦马”能卖得一千五百两以上的银子。“春风十里扬州路”,笙歌燕舞,脂浓粉溢;夜色深处,多少“瘦马”,无人记得。
3. 古代女子被称为瘦马是什么意思
瘦马是指代身材比较瘦的年轻女子。
由于她们主要集中在扬州一带,所以有扬州瘦马一说。扬州瘦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来自两淮的盐商。他们各个富甲一方,过着可以与皇家相媲美的奢侈生活。正因如此,所以才会对瘦马情有独钟。很显然,瘦马是一种古代女性侮辱性的代称。
成为瘦马的年轻女孩,会被这些盐商任意摧残和蹂躏,这种感觉,就像在虐待一匹瘦小的马一样。
瘦马的来源:
瘦马开始时,只是针对于盐商富豪这一部分群体,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其暴利之后,竟然争先模仿,形成一种产业,明清时期尤盛。幼女最初几贯钱买来,经过一番培养,到最终可能会千万两卖出。就算富人不买其作小妾,也可以将其卖给烟花柳巷,反正是稳赚不赔的。
尤以扬州地区最盛,甚至连挑选,审核,训练都有一套章程,女子被当成“商品”一样,挑来挑去,买来买去。养瘦马其实是一个非常罪恶的行业,有因有很多罪大恶极之人,买来贫家幼女养大成人之后,再以高价卖给两淮盐商。
4. 瘦马是什么
“扬州瘦马”其实大家都有听说过这个东西,但是大致的听上去好像并不是什么好的现象了,话说最近不少人都在问这个扬州瘦马到底是什么意义,还有这个瘦马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瘦马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正的扬州瘦马指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要结合古代的一些历史背景来说,查询一些资料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其实扬州瘦马并不是指的扬州这个地方的马匹很瘦了,而是指的有一种特定身份的女人了,其实通俗的来说就是当时社会的二奶预备队了,当然了他们算得上是商品,因为可以买卖,好吧别说小编没人性,这个在当时社会是真的很常见了,所以说旧社会实在是没人性啊。那么这个瘦马具体又有哪些秘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瘦马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正的扬州瘦马指的是什么
从宋朝开始徽商就是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古代徽商可不能和现在做生意的人比,都是需要亲自跑的,而且古代交通那有现代发达啊,所以有的徽商一年回不了一次家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了,所以也很少能有机会和妻子见面,当时扬州等地就有一句古话叫“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可见当时的徽商的婚姻状况了。
但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啊,最后等徽商发达之后,这原配夫人其实已经年老,那来吸引力,所以就得另寻新欢了,既然有这样的市场,那么就一定会有提供这样的需求的。所以很多看到商机的人就花钱找到一些穷苦人家买一些小女孩,还把这些小女孩划等级,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就教琴棋书画将来的目标就是盐商这样的富豪,中等的就教识字做账,将来成为商人助理,下等的也要学会做什么糕点,给商人照顾生活了,所以这整个过程就和养马是一样一样的,而且这样养出来的女人都是经过严格控制的,所以很瘦,所以也叫“瘦马”了,看到这想必大家也清楚了,这个瘦马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吧。
瘦马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正的扬州瘦马指的是什么
其实当时扬州这个地方有这样的风气真的很盛,上等女要价都是1500两折合现在的钱就是几十万啊,长得好的就卖得好,其他命运差的就只能青楼花柳巷了。
5.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
一提到扬州,大家都会说,扬州好地方啊,出美女!~一传十,十传百,这条俗语现在已传遍天下。中国出美女的地方很多,大至燕赵佳人、吴越娇娃,小到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均声名了得,但唯独“扬州出美女”的口碑流传最广,说是家喻户晓怕也不为过。
扬州的美女是出了名的,从古时就这样了,杜牧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更是让人遐想无限。但是有谁知道,与“扬州出美女”这条俗语紧密关联的,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扬州瘦马。瘦马不难理解,即瘦小病弱之马也。马致远在小令《天净沙·秋思》中,就有“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一直以为作者所指是马。但扬州是个水乡,距北方几千里之遥,何来马匹?再说“小桥流水人家”典型的江南风光,来一匹马是不是有点不入格。其实瘦马者,即扬州美女也!
扬州人娶媳妇,口头语是:娶马,或娶马马。娶马二字,即由清初扬州流传的瘦马一词演化而来。扬州,经世繁华始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凿。彼时,隋炀帝巡游江南,专好从扬州搜索妇人,以充后宫。后世沿袭此例。据说,炀帝还喜欢将扬州寡妇和女子送与兵士为妻。自此,扬州女人声名鹊起。然后是雅士们“烟花三月下扬州”。皆因扬州盛产美女,又有漕运交通之便。至晚明,扬州竟为举国婢妾交易中心。谢肇制有记叙:“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然扬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童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然习与性成,与亲生者亦无别矣。”
在扬州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的清初康熙年间。这个物质极度富足的时代,却是一个人性严重扭曲和变态的社会。扬州瘦马,即后来广为天下熟知的扬州美女便在此时诞生了。可有谁知道扬州美女的艳名之后,隐没着的是扬州女性怎样一种非人的痛苦和屈辱!扬州城中竟出现了一种叫做养瘦马的人家。瘦马的出现,完全是盐商们变态的心里需要。于是,扬州出现了专门养瘦马的地方。扬州城里和周边农村那些衣食无着的贫寒人家,不得不卖掉自已生养的本来就瘦弱的女儿,去充当瘦马,来度过那些窘困无助的日子。
6. 古代的“养瘦马”是什么意思呀
养瘦马,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一种畸形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因贫女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
“瘦马”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岁之时,被人口贩子买去。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期。“瘦马”的瘦,既有天生体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饿”出来的。
(6)瘦马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背景
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待其出嫁时,可赚达千五百两。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蔚为风气,明代扬州盐商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故在当时全国,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瘦马的出现,完全是用来满足盐商畸形变态心里需要。
赵翼《陔馀丛考·养瘦马》:“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其义不详。白香山诗云:'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记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年间,已闻换一主。'宋漫堂引之,以为养瘦马之说本此。”
参考资料
网络-瘦马
7. 瘦马是什么意思过去,现在
过去指
青楼。现在指瘦弱的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