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中国人均收入多钱
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8260美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16个国家(地区)人均GNI排名中,我国由2012年的地11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93位。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综合,居世界第一位。
(1)人均国民收入扩展阅读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作为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则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致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差距增大。为增加人均国民收入,增强一国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生产的基础上合理地调节人口增长。
2. 人均收入是什么意思
综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占有量。人均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成正比,与人口数量变动成反比。
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均国民收入
3. 中国的国民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啊
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折合人民币66762元。
1、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占有量。
2、人均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成正比,与人口数量变动成反比,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3、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决定于下列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消耗的节约、总人口的变化、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高低。
4、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3)人均国民收入扩展阅读
1、制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每一就业人口平均提供的国民收入额,其次则是就业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及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后两者的比例增大,有利于加速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但这种增加与提高每一在业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额相比,作用则是有限的。
2、世界银行是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
通常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但以上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3、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GNI低于1025的是低收入经济体,1026-4035是中低收入经济体,4036-12475是中高收入经济体,高于12476的是高收入经济体。
4. 中国人均收入多少,世界排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位列世界第72名,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略低于GDP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4)人均国民收入扩展阅读:
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比上年增长8.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13元,增长7.6%,是平均数的9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9.4%。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人均经营净收入4852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2%;人均财产净收入2379元,增长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9732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均可支配收入
5. 人均国民收入如何计算
人均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出)]/人口基数。
世界银行是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通常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但以上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5)人均国民收入扩展阅读:
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GNI低于1025的是低收入经济体,1026-4035是中低收入经济体。
4036-12475是中高收入经济体,高于12476的是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小于1185的经济体可以享受IDA贷款。
6. 国民人均收入 是什么意思
人均国民收入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占有量,反映国民收入总量与人口数量的对比关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7. 中国人均收入
国家统计局指出,1961-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979-2012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5.9%,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13-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8.1%,居世界第1位。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5%,比1978年提高24.4个百分点。
据世界银行统计,196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达到200美元。但改革开放后,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达到9470美元,比1962年增长了134.3倍。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1962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6%,201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3%,比1962年提高了70.7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中,2018年中国排名第71位(共计192个经济体),比1978年(共计188个经济体)提高104位。
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世界第1位。1995-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由0.05亿人次增至1.43亿人次,年均增长17%。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1995年居世界第17位,2013年首次跃居世界第1位,2014-2017年稳居世界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
中国出境旅游支出跃居世界第1位。1995-201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国出境旅游支出也大幅提高。1995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居世界第25位, 2013年居世界第2位,2014-2016年稳居世界第1位。2017年,我国出境旅游支出额为2577亿美元,比1995年的37亿美元增加了2540亿美元,增长68.6倍,居世界第1位,比1995年提高24位。
此外,2017年,中国预期寿命达到77岁,比1960年提高了33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岁,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岁。
国家统计局指出,按照中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测算,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7亿人,贫困发生率为97.5%。2018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1978年减少7.5亿人;贫困发生率1.7%,比1978年下降9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2.4个百分点。中国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8. 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多少
10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进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8260美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16个国家(地区)人均GNI排名中,我国由2012年的地11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93位。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综合,居世界第一位。
9. 现如今,中国国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目前应世界银行要求,中国官方已向世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一千七百四十美元。根据世行规定,从今年七月一日(世行二00七财年)以后世行发出谈判邀请的项目,世行贷款期限将由二十年调减为十七年。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六日电 今日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目前应世界银行要求,中国官方已向世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一千七百四十美元。根据世行规定,从今年七月一日(世行二00七财年)以后世行发出谈判邀请的项目,世行贷款期限将由二十年调减为十七年。
今年四月下旬,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就二00七至二00九财年贷款规划与世界银行进行了磋商。今日,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世行贷款备选项目的规划情况。
根据世行规定,当借款国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千六百七十六美元至三千四百六十五美元之间时,世行硬贷款期限将由二十年缩短为十七年。
发改委透露,世行二00七至二00九财年备选项目贷款规划共计项目四十三项。本期规划中,交通领域和城建环保的贷款居多,二者之和,约占贷款总规模的百分之七十,其次为农业领域。
在区域贷款安排上,世行本期贷款仍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主,适当考虑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贷款占总规模的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