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硝镪水淋到身上什么样
硝酸溅于皮肤能引起烧伤,并染成黄色斑点.一般带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不稳定,遇光或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浓硝酸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与许多金属能剧烈反应.浓硝酸和有机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烧.腐蚀性很强,能灼伤皮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与蛋白质接触,即生成一种鲜明的黄蛋白酸黄色物质.
Ⅱ 硝镪水是硝酸吗 盐卤是什么
是
硝酸 化学式HNO3。无水纯硝酸是无色液体,易分解出二氧化氮,因而呈红棕色。通常所用的浓硝酸约含HNO3 65%左右,密度为1.4g/cm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是强氧化剂。遇皮肤有灼痛感,呈黄色斑点,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起反应。硝酸是氧化酸,不论浓的或稀的。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硝酸用途极广,是制取化肥、染料和炸药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一般采用氨氧化法制得。86%以上浓硝酸称发烟硝酸。
硝酸也是一种重要的强酸,它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除了金和铂以外,其他金属都能被它溶解。
合成氨工业和硝酸的生产密切相关,氨和空气混合后,通过铂铑合金网(催化剂)便被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一步转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作用变成硝酸。
硝酸与氨作用生成硝酸铵,它也是一种化肥,含氮量比硫酸铵高,对于各种土壤都有较高的肥效。硝酸铵在气候比较潮湿时容易结块,使用时不太方便。有些人看到硝酸铵结块后,就用铁锤来砸碎,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因为硝酸铵受到冲击就可能发生爆炸。
炸药和硝酸有密切的关系。最早出现的炸药是黑火药,它的成分中含有硝酸钠(或硝酸钾)。后来,由棉花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硝酸纤维素是比黑火药强得多的炸药。
把甘油放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中,生成硝化甘油。这是一种无色或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受到撞击会发生分解,产生高温,同时生成大量气体。气体体积骤然膨胀,产生猛烈爆炸。所以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
军事上用得比较多的是梯恩梯(英文TNT的译音)炸药。它是由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反应制得的,是一种黄色片状物,具有爆炸威力大、药性稳定、吸湿性小等优点,常用做炮弹、手榴弹、地雷和鱼雷等的炸药,也可用于采矿等爆破作业。
硝酸;硝镪水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结构或分子式】
HNO3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3.01
【密度】1.5027(25℃)
【熔点(℃)】-42
【沸点(℃)】86
【性状】
无色发烟液体。一般商品带有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具有刺激性。
【溶解情况】
溶于水。
【用途】
是强氧化剂,能使铁钝化而不致继续被腐蚀。可供制氮肥、王水、硝酸盐、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硝基苯、梯恩梯、苦味酸等。
【制备或来源】
工业上一般采用氮氧化法制得。实验室可由硫酸作用于硝酸钠制得。
【其他】
溅于皮肤能引起烧伤,并染成黄色斑点。一般带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不稳定,遇光或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浓硝酸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与许多金属能剧烈反应。浓硝酸和有机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烧。腐蚀性很强,能灼伤皮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与蛋白质接触,即生成一种鲜明的黄蛋白酸黄色物质。硝酸是无机化学工业中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类的通性。
【包装及贮运】
铁路槽车装载50吨,其中铅槽车用以输送98%浓硝酸,稀硝酸应用不锈钢或玻璃钢增强塑料槽车或储罐输送或储存。少量采用耐酸陶瓷坛或玻璃瓶包装,每坛净重33~40kg。浓硝酸采用耐酸泥封口,稀硝酸采用石膏封口。每坛装入衬有细煤渣或细矿渣等物的坚固木箱中,以便运输。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盐卤又叫卤碱,它是制盐过程渗出的液体。盐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镁,其次是氯化钠、氯化钾等,还含微量元素。用来制作豆腐(它能凝固蛋白质)。盐卤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中毒致死。
Ⅲ 硝酸有什么性质
主要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浓硝酸为淡黄色液体(溶有二氧化氮),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
2、浓硝酸含量为68%左右,易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白雾(与浓盐酸相同),露光能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重新溶解在硝酸中,从而变成棕色。
3、有强酸性。对于稀硝酸, 一般我们认为浓稀之间的界线是6mol/L。
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浓硝酸不稳定,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
2、酯化反应(强酸性 )
硝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酯。
3、硝化反应
浓硝酸或发烟硝酸与脱水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混合可作为硝化试剂对一些化合物引发硝化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分子中氮元素为最高价态(+5)因此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
(3)硝镪水扩展阅读
自然界中的硝酸主要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或微生物生命活动放出二氧化氮形成。
人类活动也产生氮氧化物,全世界人为污染源每年排出的氮氧化物大约为5300万吨,这些氮氧化物也会形成硝酸。硝酸性质不稳定,因而无法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但硝酸的形成是氮循环的一环。
硝酸工业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这个工业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地利用了资源,使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Ⅳ 硝酸的制备方法
氨氧化法
硝酸工业与合成氨工业密接相关,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流程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氧:氮≈2:1)通入灼热(760~840℃)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PS: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因此硝酸工业与制氨工业密不可分。)稀硝酸、浓硝酸、发烟硝酸的制取在工艺上各不相同。
4NH3 + 5O2 =催化△= 4NO+6H2O
2NO + O2 = 2NO2(工业上制时要不停通入氧气)
3NO2 + H2O = 2HNO3+ NO (NO循环氧化吸收)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工业上也曾使用浓硫酸和硝石制硝酸,但该法耗酸量大,设备腐蚀严重,现基本停止使用
NaNO3(s)+ H2SO4(l) ——→ NaHSO4(s)+ HNO3(g) 原料:浓硫酸,硝酸钠
设备:烧瓶,玻璃管,烧杯,橡皮塞,加热设备(酒精灯,煤气灯等)
原理:NaNO3+ H2SO4= △=NaHSO4+ HNO3 (原理: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
不挥发酸制备挥发性酸:H2SO4(l)+NaNO3(s) => Na2SO4(s)+ HNO3(g) 步骤:烧瓶中加入沸石,浓硫酸,硝酸钠。置于铁架台上的铁圈上,铁圈下隔 石棉网放置加热设备,烧瓶口用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玻璃管用橡皮管相连,另一头置于有水的烧杯中。注意事项:加热硫酸需要用沸石以防止硫酸暴沸,玻璃管连接处要尽量挨在一起,防止反应生成的NO2泄露,制备完成后要用碱中和瓶中物质,以免污染环境。
Ⅳ 硝酸的成份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所属的危险符号是O(Oxidizing agent 氧化剂)与C(Corrosive 腐蚀品)[1]。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中文名
硝酸
英文名
Nitric acid
别称
硝镪水,氨氮水
化学式
HNO3(为溶质化学式)
分子量
63.01[2]
快速
导航
存在分布
自然界生成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毒理防范
制备方法
应用领域
存储运输
发现历史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最早的记录。[3]
贾比尔·伊本·哈扬
1905年,挪威出现了电弧法生产硝酸的工厂,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硝酸工业化尝试。
1908年,德国建成了以铂网为催化剂的日产能力3吨的硝酸厂。
1913年,合成氨问世,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至今依然是世界上生产硝酸的主要方法。
1935年,在中国化学家侯德榜的领导下,中国建成了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永利宁厂。
中国硝酸工业的发展
1935年,在中国化学家侯德榜的领导下,中国建成了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永利宁厂(现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1937年2月,永利宁厂第一次生产出优质的硝酸,但开工不到半年就遇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由于硝酸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日方多次威逼永利宁厂合作,均遭侯德榜拒绝,因此工厂遭日机轰炸而停产。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硝酸生产逐渐恢复,但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在1949年,中国的硝酸生产企业只有两家:永利宁厂和大连化学厂(现大连化学工业公司),
1951年5月,大连化学厂的炼焦、合成氨、硝酸和硫酸等车间的生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产出了硝酸产品。
1952~1958年之间,中国先后在吉林、兰州、太原等地建成了综合法硝酸装置,其中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浓硝酸在1997年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蝉联着中国最大装置的桂冠。
1980年起,中国国内硝酸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总产量每年以10%~15%
Ⅵ 浓硝酸的危害
危险性: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烟雾;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激烈反应,爆炸。强酸性,与碱发生激烈反应,腐蚀大多数金属(铝及其合金除外),生成氮氧化物,与许多常用有机物发生非常激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
与硝酸蒸气接触有很大危险性。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浓硝酸烟雾可释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气形成酸雾,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浓硝酸加热时产生硝酸蒸气,也可分解产生二氧化氮。
(6)硝镪水扩展阅读
切勿吸入烟雾、蒸气、喷雾;如沾及眼睛或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并尽快就医诊治;所有受污染的衣物必须立即脱掉;穿戴适当的防护衣物、防护手套及面具;贮存浓硝酸时,应与还原性物质隔开。
硝酸为强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浓度在98%的硝酸叫发烟硝酸。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
蒸气对眼睛、呼吸道等的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皮肤沾上可引起灼伤,腐蚀而留下疤痕,浓硝酸腐蚀可达到相当深部。
Ⅶ 关于硝酸
1.呈现黄色。简单说,由于光的色散,相信你肯定知道,红橙黄绿蓝靛紫这7种光线混在一起会变成白色。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过,你打开一瓶啤酒,把它倒在碗中,和倒在透明的玻璃杯子中,二者的颜色是不同的。所以,你把这个结论记住就可以了。
2.在高三的时候会学化学反应平衡,即 任何一个反应均不是绝对的单方向,而是双向的动态平衡。方程式如下:
3NO2+H2O ←→2HNO3+NO↑
最终的反应结果是,反应左右两边的物质共存,而不是纯粹的左边的物质全部反应成右边的物质,通过改变一些条件,如温度,压强,反应物浓度,可以改变平衡点...这个就说到这里,将来你会学到的,到时候认真记。
3.去掉黄色,也就是去掉NO2,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此溶液中加水,可以使反应平衡右移,从而使过量的NO2,转换成无色的NO
Ⅷ 硝酸的化学性质
①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类通性:
CuO+2HNO3=Cu(NO3)2+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Ag2CO3+2HNO3=2AgNO3+H2O+CO2↑,
NH3+HNO3=NH4NO3
②不稳定性:浓度很大的硝酸在常温下见光易分解,受热分解更快见光或受热
4HNO32H2O+4NO2↑+O2↑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分解出的NO2,又溶于硝酸,使浓硝酸常呈棕黄色
③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能跟大多数金属(Au、铂等除外)和许多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硝酸一般还原成NO2,稀硝酸一般还原成NO,还可跟许多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2H2O+CO2↑+4N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H2S+2HNO3(稀)=4H2O+2NO↑+3S↓
3K2S+8HNO3(稀)=6KNO3+3S↓+2NO↑+4H2O
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
(硝酸呈酸性又显氧化性)
④硝化反应:和苯和甲苯等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
⑤硝酸酯化反应: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酸可跟甘油等发生酯化反应
(三硝酸甘油酯)
注:
1.金属不论是否比氢活动与硝酸(不论浓稀)反应时,均不能生成氢气,因硝酸有强氧化性。一般规律是:金属+ 浓硝酸= 硝酸盐+NO2+水;金属+ 稀硝酸=硝酸盐+NO+水
2.铝、铁等金属在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因为金属表面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了铁、铝进一步跟酸反应。因此可用铁、铝制容器盛浓H2SO4或浓HNO3。
3.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4.浓硝酸和浓盐酸混合物(物质的量比1:3)叫做王水。它的氧化性更强,可溶解金、铂等金属,如:
Au+4HCl+HNO3=HAuCl4+NO↑+2H2O
Ⅸ 硝酸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拜托了各位 谢谢
硝酸的危害和防治 硝酸是用途极广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可广泛用于化肥、国防、冶金、化纤、化工、染料、制药等工业。它是一种透明、无色或带黄色有独特的窒息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遇潮气或受热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化剂,可腐蚀各种金属和材料(除铝和特殊的铬合金钢)。浓硝酸在长期储存后(尤其是在光线照射下)会分解释放出二氧化氮。硝酸的危险性在于: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松节油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与可燃物、还原剂和有机物如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砂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与硝酸蒸气接触有很大的危险。 硝酸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浓硝酸烟雾可释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气形成酸雾,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浓硝酸加热时产生硝酸蒸气,也可分解产生二氧化氮,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人在低于12ppm(30mg/m3 )左右时未见明显的损害。吸入可引起肺炎。据国外3例吸入硝酸烟雾的报道,吸入后短时间内无法呼吸道症状,4~6小时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后均有发绀及口、鼻流出泡沫液体。给机械通气及100%氧气吸入,在24小时内死亡。经尸检,肺组织免疫组织学分析及电镜检查表明,细胞可能是由于二氧化氮的水合作用产生自由基引起的。 吸入硝酸烟雾可引起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可出现休克或肾功能衰竭等。皮肤或眼睛接触硝酸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硝酸的部位呈褐黄色。一旦发生由硝酸引发的事故,应立即使受伤害者脱离事故现场到空气新鲜处。眼睛或皮肤被污染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口服后立即用清水漱口。有消化道损伤时洗胃需谨慎。 处理硝酸泄漏物的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一旦泄漏要立即用水冲洗,如大量溢出,则所有人员都要撤离储库,用水或碳酸钠中和硝酸,稀释后的污水待PH值降至5.5-8.5时再放入废水系统。 长期接触硝酸,必然要接触和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实际上,隐蔽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往往会带来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