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3、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个人税率表
六、年终奖:
1、月薪超过3500的(不含保险):所得年终奖÷12 , 然后在乘以对应的税率就是要交的税费。
2、月薪不超过3500的(不含保险);要先拿出年终奖中的一部分填足月薪3500,然后在所得年终奖÷12!!在乘以对应的税率就是要交的税费。
⑵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每月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实施。个人所得税率,是指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根据个人所得经济收益方式和数额不同,将所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数额制成表格。通常分为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和偶然所得三种收益方式。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换算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税率,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5%;超过30000元-90000元之间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之间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之间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超过500000元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⑶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税率为3%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税率为10%7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税率为20%52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税率为25%97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为30%272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税率为35%547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税率为45%13475
⑷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
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
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
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
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
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4)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扩展阅读: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免征额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⑸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5)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扩展阅读: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
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⑹ 2020年个税税率表最新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5000元起征点,包括工资税率表、年终奖税率表、劳务税率表,个体户税率表等,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说明:
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⑺ 新个税的税率是多少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 3500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