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度算不算电子商务
其实广义的电子商务不仅仅包括互联网上的相互联系,就连单个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都是属于电子商务范畴的。只不过现在狭义上的电子商务往往被默认为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的行为!不过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网络都是属于电子商务的!
② 百度电商平台怎么样
做好了空间很大
③ 百度的电子商务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
如果是市场盘量的问题,就没有京东、凡客、红孩子、易迅、苏宁云商的诞生和成长。
网络为什么自己做不成有啊,要收购糯米网;
腾讯为什么QQ网购、拍拍网做不起来,非得收购易迅;
这不正是基因的问题嘛。
网络和腾讯,自身做不起电商的主因,不是说他们不懂给自己注入电子商务基因,
而是他们的现在主营业务和电商基因是冲突的。(不细说,自行脑补)
网络和腾讯自己做不成电商,和主营业务冲突另外延伸一点,是二者的流量是非商务化流量。
网络流量,卖家和消费者关系太远。
腾讯流量,卖家和消费者关系太近。
这样的流量都是不适合电子商务的。
如果网络和腾讯的流量有一部分能经过一套科学的算法去引导梳理,是可以转化为的电子商务流量的。
④ 电子商务是什么 m.baidu.com
这个是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专用域名,针对没有下载手机网络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该链接访问手机端网络官网,建议还是下载网络的APP,这样很方便,电子商务的范围太宽泛,有很多的知识。
⑤ 电子商务是做什么的
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行为均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5)百度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因特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技术平台为传统商务活动提供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发展空间,其突出的优越性是传统媒介手段根本无法比拟的。
⑥ 怎么进入百度,实现自己的电子商务梦想
如果从电子商务行业现状来说,网络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绝对是一个机会,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好,那么网络肯定能够给你提供足够的空间。
第一感觉你应该很有能力,最起码你对梦想的追求很让人敬佩,再还没有任何动向的情况下,就毅然辞职。
但隐约中又感觉到不妥,你已经工作一年了,现在还在问怎么找工作的问题,貌似对自己又不是很有自信,如果你有能力,你没必要考虑这个问题。
还有一点,你提到你对电子商务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但是这个更多的是理论吧,我倒是感觉一个真正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想进入网络这种偏重技术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挺困难的!
不过,你对梦想的追求,还是指的我去学习的,虽然有点冲动。
⑦ 百度有啊为何要关闭C2C电子商务平台
以下为某论坛一些评论,参考下
网络有啊关闭内情
在经历短短两年多之后,网络有啊将正式寿终正寝,而这也标志了网络在试水电子商务战略方面的失败。有消息人士指出,其实早在一年多之前,网络高层就已经对有啊业务比较悲观,而在核心人员流失之后,网络内部于数月前已经决定关闭有啊业务。亦有分析称网络有啊的关闭也从侧面反映出C2C模式的全面败退。
网络断腕
事实上,据网络内部人士披露,早在2009年末,网络高层已经开始对网络有啊的业务持有悲观态度,并决定令有啊转型。“李彦宏亲自召集有啊事业部的高层开会,表达了不满之情,并要求有啊管理层拿出解决方案。而在2010年1月,李彦宏已经决定将弱化有啊C2C模式,进行转型。”网络内部人士称。
2010年1月,网络宣布与日本乐天建立合资公司进入B2C之后,这也标志着网络已经开始调转电子商务业务的方向。随后,以网络有啊总经理李明远为代表的有啊核心人员陆续离职。
“从去年开始,做有啊C2C的核心人员已经逐步流失和调整,一部分人离职,一部分人调整到网络其他部门,还有一部分人留在网络有啊转做生活服务。现在,网络有啊的创始团队几乎已经不剩一人,而有啊C2C项目的运营人员也已非常少。”网络内部人士称。
在网络有啊离职人员看来,网络关掉有啊C2C业务只是时间问题,而事实上,网络早在数月之前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关掉有啊业务。
网络有啊的转型方向则是生活服务以及电子商务“联盟”平台。网络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蔡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过去几年一直在研究探索搜索引擎、社区与电子商务的无缝对接,未来的电子商务形态会更加多元化,更为开放,有更丰富的模式和平台。
去年9月,网络旗下有啊生活平台上线,为用户提供商家信息、团购、优惠券等服务,这也意味着网络有啊的转型已经初现成效。
“其实,不顾面子砍掉C2C业务对网络是一件好事,对于一项发展不好的业务及时断腕有利于网络未来发展。”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B2C公司高管表示。
复杂原因
“砍掉有啊C2C业务的原因除了业绩太差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则网络的大公司、多产品文化以及摇摆不定的心态。”网络有啊离职员工披露。
在网络整体业务线中,有啊虽然较为特殊地成立了事业部,但也只是网络一个尝试性的产品线,网络并未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去进行研发和推广。
2007年,网络开始进行C2C业务的开发,2008年10月,网络有啊平台正式上线。但当时,网络CFO李昕晢曾在接受搜狐IT采访时表示,网络在C2C投入不会太大,低于在日本市场的投入。而2008年,网络在日本市场的投入为2000-2500万美元。
因为网络对C2C业务投入较少和试验的性质,这也直接导致了网络有啊在与淘宝的大战中没有任何优势。去年,曾有网络有啊员工在博客中不满地回忆称:“当我们面临每月仅数千元市场推广费的无米之炊时,当我们发现互联网上淘宝以外的商品网页资源越来越少的时候,当我们发现公司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后,一切都变了。”
除此之外,B2C的兴起也令网络高管的心理更为复杂,一方面,网络为当初没有选择B2C却选择C2C而隐隐后悔,另一方面,因为C2C与其他B2C商城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以及缺少更好的合作平台,网络丧失了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这也令网络方面心存踌躇。
昨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就曾表示,其去年和网络谈过几次合作,但最终都没达成合作。他认为,网络有啊的关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里面的一个另类应用,和做平台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就在不久之前,当当网宣布停止在网络平台上投放广告,而京东商城也宣布广告费减半。
“广告成本的增加令很多B2C企业吃不消,为了业绩更好看,砍掉了网络广告。但这也从侧面表明,网络缺少一个更为合适地与B2C企业合作的平台。”业内人士指出。
另有一种声音称,网络毅然砍掉有啊C2C业务也与百付宝未拿到支付牌照有关。
目前,在央行披露的24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公示企业中,并未有百付宝的名字。据悉,2010年9月1日,央行开始执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才可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易宝支付CEO唐彬表示,第三方支付看起来进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拿到牌照是很难的。不过,他也认为,网络砍掉C2C业务更多是出于战略考虑。
C2C模式败退
网络关闭有啊业务也被认为是C2C模式衰落的又一佐证。
早在2008年,网盛生意宝CEO孙德良在接受搜狐IT采访时就曾表示,他并不认为C2C是一个好的模式,因为完全看不到成型的商业模式。
艾瑞咨询首席分析师、研究院院长曹军波也认为砍掉C2C业务、转向B2C对于网络而言是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
“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C2C用户和销售增长率已经远远比不上B2C了,C2C是一个长尾市场,从长远来讲是有市场空间的,但其发展却肯定是不如B2C的。这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现在,连C2C的老大淘宝都已经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B2C方面,网络与其花力量继续发展C2C,还不如投入到B2C 领域。”曹军波表示。
⑧ 百度公司发展形式
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应该说是中国最懂网络营销的企业,无它,网络自己掌握着流量入口。可奇怪的是,最懂网络营销的网络,却一直没能玩转最需要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
其实,在所有做电商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流量就是用户”的魔咒。网络想做电商,不是一时半会了。2007年网络成立电商事业部,2008年10月,网络“有啊”上线,扬言“3年超越淘宝”。但是2011年3月底,网络发布公告称“有啊”将于一个月后关闭,“有啊”的商城业务将有计划地转移给乐酷天、耀点100等合作伙伴。随后2011年底,网络电商事业部被拆分为独立公司。2012年,“有啊”被包装成“爱乐活”重新上线,但被定位为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有
啊”从此被网络的其他电商项目所替代。
网络“有啊”败得近乎悄无声息,在当年的电商大潮里仅仅只是浪花一朵。
先说说,为什么网络要做电商?多元化发展,其实并不是李彦宏的理由。
“在全球任何市场上,电商都是搜索引擎最大的广告主,从战略上来说电商和搜索引擎,是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关系。”爱乐活CEO蔡虎在分析网络电商战略失利之时,曾经如是说道。
而对于李彦宏来说,更大的危机来自于一旦电商们都走了,网络靠搜索引擎这一单一支柱,收益是否也会因此滑坡?
有数据显示,在网络笃定电商战略之时,在网络的4亿搜索用户中,已有30%的搜索用户有过网购行为,25%的用户有网上支付行为。当马云在2008年屏蔽网络时,李彦宏的危机感
加重。
李彦宏知道,网民们开始记住了淘宝域名或加入收藏夹后,不再一定要通过网络搜索绕个弯
进店了,淘宝站内的搜索可以更好地满足需要。网络的法子就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趁着商品搜索和购物起点都还没有转移到电商网站尤其是淘宝前,先下手为强,自己做电商。
起步之初,网络面临着两条路径:一条是自建商城,即“有啊”模式;另一条是效仿Google
shopping模式,做比较购物搜索,相当于导购。网络觉得,走谷歌路线和现在的网络搜索
没啥差别,只是细分了,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垂直搜索。
而且李彦宏自己也不太看得起垂直搜索,哪怕是在2010年,淘宝的电商垂直搜索做到极致
时,他依然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从事搜索业务大概有15年。在过去15年,我看到大量在各种垂直领域打造搜索引擎的尝试,但没有人能取得成功。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用户较为懒惰,他们希望通过一个搜索框就能满足各种需求。垂直搜索引擎可能拥有少量忠实用户,主要的流量很可能来自网络搜索结果页面上的链接。”
这份自信,让“有啊”变成了必然的选择,也同时成为了网络转型的战略性产品。
流量和技术难以支撑电商
淘宝以C2C起家,网络要牵制它,一方面分蛋糕,一方面弱化它的电商搜索引擎入口规模,最好的办法就是也做C2C。因此“有啊”的初始定位也就明确了。
有庞大的流量背景,“有啊”的开张之日显得格外红火。上线第一天访问量即超过400万,上架商品数199万件。几乎所有的入驻商家都相信,网络会给自己的商城店铺一些流量倾斜。
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一位网络“有啊”离职人士曾对外透露:“网络对‘有啊’的投入也不大,主要是人力投入。”据坊间传闻,一个月的推广费也就不过数千元,连个中等规模的淘宝店铺都不如。而对比淘宝,当年为了和易趣争夺C2C市场份额,曾不惜代价砸下数亿广告费。更有意思的是,在“有啊”,C2C业务队伍人数也只有100来人,而当时阿里巴巴C2C业务群的员工规模在千人以上了。
原因很简单,网络觉得这样就足够打败淘宝了。在网络看来,自己就是最好的网络营销平台,它不用给钱,流量这个金不换的资源,就是最大的支持。网络当时的投资习惯很“稳健”,只投资无形资产,却处于控股地位。
同样的例子还有奇艺网。2010年初,网络引入普罗维登斯资本的5000万美元组建视频网站奇艺网,后更名为爱奇艺网。除了带来巨额流量外,网络在运营层面上并没有对爱奇艺进行过多的干预,当然,除了流量,也没给其他资源。
但就如只获得流量支持的奇艺网玩不转,最后反而是用和搜索引擎关系不大的App在移动端崛起一样,守着流量宝山的“有啊”也很郁闷。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0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网络“有啊”在该季度的交易额仅为1.25亿元,市场份额为0.11%,而淘宝的份额则是75.16%。
最省力的路数似乎走不通,网络决定变阵。
2010年1月,网络宣布斥资5000万美元与日本乐天建立合资公司乐酷天,进军B2C业务。与此同时,李彦宏决定弱化“有啊”的C2C模式。这也意味着网络的电商之路由C2C开始向B2C转变。随后,网络“有啊”总经理李明远等核心人员离职。之后,网络“有啊”生活平台上线,意味着有啊C2C业务正式转型生活平台服务。
网络决定转型B2C的决策其实非常明智,因为这直接触及“有啊”失败的根本性问题—跟错风。
在“有啊”跟风之时,C2C确实是电商中最红火的,但就连淘宝自己都知道不靠谱,在积极谋划向B2C转变。因为国外的同行已经用血的教训证明了,B2C才是未来电商的主流。甚至可以这么说,当时在电子商务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去严格区分C2C和B2C业务。
有质量、有服务、有货源乃至有品牌,一直都是商品销售的核心。C2C不可能全然做到,等做到了,也就变成B2C了。说的更白话点,淘宝当初做C2C,是因为没有多少实体商家想试水这个还不知道所以然的B2C。C2C培育好了市场,商家也明白了行业大势,跟上了,C2C也就顺理成章B2C了。
流量是王道,但绝非唯一因素,更专业的队伍、更充分的放权、更灵活的机制等每个环节亦决定着多元化的是非成败。
这一点,网络在“有啊”失败后许久才认识清楚。尽管它及时地发现自己跟风时站错了队,但很快调整到了正确的轨道。
然而正确的B2C产品乐酷天,在它短短的2年生命里,对于中国网购用户来说基本是个陌生的存在。2012年4月,日本乐天方面提前公开宣布,将在当年5月份关闭在中国与网络合资建立的乐酷天电子商务平台,乐天表示关闭原因是“经营不善”。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网络并未对乐酷天有一分钱现金投入,投入的更多是资源和流量支持。这和“有啊”的玩法差不多。
几乎同呼吸共命运的还有网络的另一个电商项目耀点100。
2010年5月,网络联合达芙妮投资耀点100。2012年7月因资金链断裂,耀点100暂停运营。
这次没有路线错误,错在哪?用错方法论。
网络的流量为王、技术为王两大互联网思维在电商领域水土不服。李彦宏和他的网络核心班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就是技术,有了技术就似乎天下无敌,这话其实和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样经不起推敲,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在网络搜索上,技术是万能的,因为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然,如果只考虑用技术换钱,比如竞价排名,体验就未必好了。而在电子商务上,技术能带来客流,但商品本身和服务才是真正留住客的所在。
只给流量的网络,却不真正耐心去筛选、协助店铺,培育类似淘宝那样的“淘品牌”,一味的施加流量肥料,就希望电商能够野蛮生长,岂能不败?
内容和体验才是真正武器
当然,网络还有其他的布局,比如2010年3月上任的“有啊”总经理蔡虎几经调整,“有啊”变“爱乐活”,重新确定了“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平台定位,拉开了网络O2O的布局。在当时,本地生活服务信息领域在经过2010~2011年团购网站疯狂生长的洗礼之后,早已成为了竞争激烈的红海,58同城、赶集网、大众点评网等早已严阵以待。
不过网络并不担心,因为这个领域还没有另一个“网络”,但结果是大刀阔斧的进去,血本无归的出来。为啥?网络的老毛病还是没改,总是想坐在网上管着水龙头就好。当然,在各种电子商务网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背景下,网络的失利不算什么,99%的创业者不也都死掉了吗?
不过,蔡虎在2012年的时候说,网络给爱乐活贡献的流量仅占10%左右,爱乐活最大的流量来自于腾讯。
话说到这份上,其实网络的流量为王思维已经在电商领域完败。连答应的流量投入都无法真正得到有效地兑现,非不想也,实在无能为力。
最后,网络的选择只能是壮士断腕。到了2012年,时任网络企业发展部总经理的汤和松就对外说了,对于网络来说,网络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信息获取领域,电商不是投资主要方向。汤和松称,电商领域已非常成熟,也并非网络优势所在的领域。
当然,网络的电商跨界也并非毫无成就,只是未免有点负能量。因为从战略牵制角度来说,网络的电商平台们不但没有帮网络加分,反而还帮淘宝清除了一些对手。毕竟流量分给了自己人,其他不像淘宝那样不用靠网络流量过日子的电商们,日子更不过网络也依然没有放弃跟风,只是站在信息获取的角度来跟风了。
2012年7月,模仿谷歌导购的“网络逛街”问世。可在当时,走导购路线的蘑菇街、美丽说,早已经傍着淘宝获得成功,连报道都很罕见的“网络逛街”,在试水了一年后,自动退场。
最终,网络还是觉悟了。
2015年7月31日,网络站长平台“新闻源生存法”VIP讲堂在深圳举行,网络方面称,以前依赖关键词、标题党进行导流量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网络新闻源更加注重用户搜索的体验和新闻源的品牌认可。表面上,这是一次对网络新闻源的变革,但实质上,这说明网络已经从流量为王向内容致胜上转变。而电商这一块,也必然跟随改变。网络总算认清了自己进攻的武器—内容和体验。
技术范下的跨界新选择
“创立网络源于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用技术来改变世界,来改变普通人的生活。”这是2005年网络创造“中国不打折”的美股神话后,李彦宏当选CCTV中国经济
年度人物发表的获奖感言。这句话鼓励了很多年轻人,同时也始终鼓励着李彦宏自己。
这也使得网络从只有5名正职技术人员的小公司,成长为员工人数超过40000的网络大鳄,甚至成为中国互联网技术创新主阵地的关键性基石。
而电商的世界,却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一个程序员曾分析称,其实电子商务,如果从IT技术层面上来说,并不是很高深,一个普通技术员,花上几天就能建个站,弄个电商平台出来,而搜索引擎的算法才是真正的高技术,不然谷歌、网络干嘛要把算法都锁进保险柜,弄得和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
这其实就是理科生的视角,也就是网络早前玩电商的逻辑:简单的技术好办,建个站就行了。但恰恰电子商务很大程度上,技术并不是关键,服务才是,这可以不恰当的比喻成文科生思维。“给个好评哦,亲!”这样的吴侬软语,对于硬邦邦的网络多少有点不适应。
网络为啥跨界到电商这个和搜索引擎最近的领域而不过,变成越界,这是一个潜在因素。
此刻,网络再次回到电子商务这个伤心地,选择的进入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流量为王的话语不见了,更像一个天使投资人,而选择投资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网络,想要的电子商务是大而全,是争夺最热门的电商领域头把交椅。而此刻,无论是蜜芽、菠萝蜜,还是老资格的我买网,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垂直电商,在小众层面,针对特定消费进行的边缘化突围。而网络也只是站在战略层面进行投资,并没有采用其在O2O领域直接吃下行业内领军者的打法,而是将糯米网、91助手纳入囊中,或如10月26日将携程与去哪儿撮合在一起,让自己控制在线旅游的七成份额,形成一个网络体系下的O2O大生态。
现在,网络其实就是在电商领域进行“王者孵化”,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从“流量为王”思维向“天使投资人”角色转变,这条路,网络走了8年。
或许,这也是李彦宏2012年11月那封在网络内网中以“改变,从你我开始”为题的著名公开信中,所要求的“鼓励狼性、淘汰小资”所期待的最大改变。
⑨ 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内部网和增值网上的电子交易及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中所有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活动都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商业活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式。
买卖双方不见面就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家之间的网上交易和网上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
(9)百度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
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