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包含哪些指标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
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应用自主创立的GN评价指标体系,调查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34个省级城市和295个地级市,根据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及多项指标,作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估,至2015年已连续13年发布相关排行榜。
『贰』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A、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这里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此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故正确;
B、在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还算丰富,故不符合题意;
C、城市的建筑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这里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此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城市的居住,故正确.
故选:AD.
『叁』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
这里有些相关的资料:http://www.srssn.com/ZhiChangFaZe/510310.html,打开就能看到。一共有2页,希望可以帮到你,就找到这些了。望采纳我的回答。
『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历年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北京连续四年位居第四,排名前三的仍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
2008年3月28日上午,《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第六次发布的年度报告,报告对全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
报告对52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8项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中,公共部门竞争力北京排在第一;人才本体竞争力前三名是香港、上海、北京;创新环境竞争力前三位是上海、香港、北京。
蓝皮书分析,人才本体竞争力北京排在第三位,因为北京经济发达,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蓝皮书也指出,人才过度聚集会加剧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
报告对一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做法进行经验提炼,遴选出10个年度最佳案例城市:东莞用制造业带动城乡一体发展;上海担当着区域龙头,此外,还有其他8个城市入选最佳。
综合竞争力前十名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
人才竞争力前十名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门、杭州、无锡、武汉、南京、大连
企业竞争力前十名佛山、上海、深圳、香港、东莞、宁波、杭州、南京、苏州、中山
创新环境竞争力前十名上海、香港、北京、重庆、澳门、天津、深圳、广州、杭州、厦门
生活环境竞争力前十名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澳门、厦门、杭州、哈尔滨
社会环境竞争力前十名上海、香港、北京、重庆、澳门、天津、深圳、广州、杭州、厦门 2009年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后排出了座次。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鄂尔多斯、河源、清远(三个城市并列)、铁岭、辽源、海拉尔、营口、通化、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台南。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海口、亳州、鄂尔多斯、基隆、台北、成都、高雄、三亚、延安。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澳门、台南。
生活质量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澳门、深圳、北京、台北、克拉玛依、厦门、马鞍山、新竹。
从总体来看,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变,环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四大区域分享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垄断城市体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发展空间;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内蒙古城市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内地省份江苏最高。
在城市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城市总体处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巨大。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香港仅排在全球500个城市的第26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有8个城市属于中国,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中山、惠州、潍坊、芜湖。全球增长前50名的城市中,中国有40个。 2010年4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报告又对294城市中的56个重点城市的环境竞争力及其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城市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报告》:
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北京夺魁,副省级省会势头强劲,东南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东莞、上海、杭州、香港、重庆、武汉、成都、广州、济南。
建筑业竞争力:“绍兴模式”当仁不让,区域分布平均。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绍兴、重庆、杭州、成都、昆明、台州、济南、武汉、北京、长沙。
制造业竞争力:东南区域优势显著,地级城市活力明显。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东莞、上海、深圳、宁波、惠州、无锡、珠海、苏州、杭州、中山。
物流服务业竞争力:北京最好,省会直辖市整体领跑。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香港、徐州、南昌、太原、南宁。
消费性服务业竞争力:特区竞争优势明显,大陆地区北京一枝独秀,其他城市提升空间巨大。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澳门、香港、北京、杭州、东莞、大连、上海、南京、武汉、长沙。
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江浙地级城市成绩显著,港澳地区仍有提升空间。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苏州、绍兴、南通、上海、北京、深圳、徐州、嘉兴、宁波、扬州。
社会性服务业竞争力:东莞优势领跑,京沪分居二三。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东莞、北京、上海、福州、芜湖、天津、重庆、广州、扬州、深圳。
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北京、东莞、香港优势显著,东南区域实力不俗。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东莞、香港、福州、大连、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南宁。
科研机构竞争力:绍兴荣膺榜首,东南区域整体实力强。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绍兴、上海、北京、南通、苏州、深圳、徐州、台州、成都、扬州。 2011年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大连、长沙、杭州。
报告对城市竞争力指数构成指标的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
综合增长竞争力:东北增速保持领先,东南实现较快恢复。前十名的城市:鄂尔多斯、铁岭、白山、辽源、营口、包头、防城港、朝阳、白城、清远。
经济规模竞争力:城市总体水平上升,城市间差距增加。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佛山、台北、杭州。
经济效率竞争力:内地的人均产出提升迅速,地均产出有待加强。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台中、高雄、新竹、澳门、东营、东莞、佛山、基隆。
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指数上升,沿海局部下降。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三亚、亳州、香港、咸阳、台北、基隆、台南、常德、长沙。
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产业层次较低,内地提升较快.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台北、基隆、深圳、高雄、新竹、台中、台南。
收入水平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澳门、新竹、高雄、基隆、台南、、台中、上海、北京。
幸福感竞争力:我国城市居民整体上比较幸福,幸福感均值呈持续上升特征;各城市居民的幸福状态呈现逐渐收敛趋势;经济发达程度与幸福感的“倒U”趋势已经显现。幸福感指数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石家庄、临沂、扬州、承德、滨州、莱芜、鹤壁、包头、北京、新竹。
按照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报告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12个原因性的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力资本竞争力:人才资源质量亟待提升,教育竞争力差距最大。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武汉、杭州、南京、深圳、厦门。
金融资本竞争力:资本质量相对较高,融资体系期待完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成都、天津、南京。
科学技术竞争力:城市间投入分化严重,区域发展相对失衡。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天津、成都、西安、杭州、绍兴、武汉。
经济结构竞争力:产业高级化程度低,在变革中快速前行。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苏州、杭州、深圳、上海、绍兴、福州、广州、台州、扬州。
基础设施竞争力:整体提升较快,区域发展失衡。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天津、深圳、中山、青岛、佛山、郑州。
综合区位竞争力:中国经济重心向东移动,中心城市发展锦上添花。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重庆、哈尔滨、天津、深圳、武汉、长春。
生态环境竞争力:海滨城市固有优势显现,特大城市整体亟待提升。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杭州、厦门、苏州、威海、珠海、深圳、扬州、绍兴、烟台。
商业文化竞争力:整体表现良好,差距越来越小。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中山、宁波、香港、烟台、青岛、深圳、杭州、厦门、合肥、常州。
经济制度竞争力:市场发育度整体最好,经济自由度差异最大。前10名城市依次是:泉州、烟台、常州、香港、中山、无锡、扬州、威海、绍兴、苏州。
政府管理能力竞争力:政府服务能力总体最好,政府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上海、深圳、南京、厦门、杭州、北京、长沙、宁波。
企业管理能力竞争力:民营企业需大力支持,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前10名城市依次是:杭州、香港、澳门、厦门、苏州、青岛、中山、上海、威海、佛山。
对外开放竞争力:区域开放不够均衡,内外开放不够协调。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东莞、深圳、上海、苏州、广州、北京、澳门、珠海、青岛。 2012年5月21日在北京“201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上。发布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根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成熟的计量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竞争力指数进行具体比较和格局分析发现:
2012年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分别被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中部和台湾等5大区域分享,总体行政级别较高。2011年相比2010年前十名城市:总体差距有所缩小,位序变化剧烈。
2012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名格局是:东部沿海占据7成,3成多为地级城市。佛山、苏州和无锡居地级市前3名。2012年相比2011年前50名变化情况:中部城市数量增加,地级城市提升较快。副省级城市中2012年相比2011年提升位次最多是成都,上升了8位。省会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为10位;地级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为7位。
2012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2012年相比2011年总体格局变化情况: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
城市竞争力排名30强名单:
01-10 香港 台北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杭州 青岛 长沙
11-20 大连 佛山 澳门 苏州 无锡 沈阳 成都 高雄 南京 东莞
21-30 武汉 宁波 鄂尔多斯 济南 合肥 包头 常州 基隆 东营 厦门
和谐城市
该报告显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位列冠亚军,“北上广”均没有进入前10位。其中,北京排第14位、广州第19位、上海第21位。
该课题组成员杨杰介绍,和谐城市的比对中,指标包括户籍制度、行政透明度、社会安全等。他解释,“北上广”未进前10,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3个城市的户籍制度比中小城市严格很多,中小城市基本完全放开了户籍制度。
“从人和人之间机会平等的角度来说,户籍制度越严格说明人和人之间的机会平等越差,机会不平等可能对和谐的程度影响比较大。”杨杰说。
另一方面,他表示,社会犯罪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犯罪率相对高一些,这对整体和谐程度的影响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的直辖市天津排在第133位,重庆排在第210位。报告认为,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 2013年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首次使用宜居、宜商、和谐、生态、知识、城乡一体化、信息和文化等8个方面68个客观指标,构建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即未来竞争力指数。 蓝皮书专家表示,把宜居作为城市的基本和首要功能,推动城市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竞争力。
蓝皮书显示,北京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六,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四。在可持续竞争力分项中,北京的知识城市竞争力排名第一,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二。但是在宜居城市排名中却位列第74位。
蓝皮书指出,2012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港澳台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分天下。其中北京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香港、上海和深圳。
城市竞争力部分项目排名(前10名)
可持续
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澳门、杭州、青岛、无锡、济南
综合经济
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佛山、天津、澳门
宜居
香港、澳门、无锡、常州、珠海、苏州、威海、海口、镇江、中山
宜商
香港、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深圳、武汉、青岛、杭州
和谐
香港、澳门、济南、西安、深圳、青岛、威海、大连、厦门、宁波
生态
澳门、香港、南昌、随州、上饶、黄山、景德镇、烟台、九江、广州
知识
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南京、杭州、广州、天津、武汉、大连 2014年5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主题为“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
前10位: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天津、佛山、澳门
宜居城市前10:
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上海
生态城市竞争力前十名:香港、黄山、澳门、鄂尔多斯、十堰、扬州、南宁、咸宁、大连、三明
『伍』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制作依据
报告从全球、国家、区域、省区和重点城市等不同层面,从城市规模、行政等级和发展阶段等不同视角,从城市竞争力构成的不同方面,来分析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
具体排名是根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成熟的计量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对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竞争力指数进行具体比较和格局分析来进行城市排名。
『陆』 本人需要最新的"大陆城市综合排名",只需要前二十名的!
网络有问过 http://post..com/f?kz=100258437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今天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首度携手,南开、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
报告首次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9个城市同时加入到研究体系中;报告展开了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品牌提炼,将中国200个城市的核心优势,提炼成品牌;报告首次将反映科技创新的结构指标加入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中。报告将“楼市:城市中国的晴雨表”作为年度主题。报告同时对城市竞争力的背景基础100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和15个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报告对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和比较,前20强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高雄、澳门、新竹、基隆、杭州、宁波、苏州、台南、天津、厦门、大连、无锡、沈阳、青岛。
报告发现:
竞争格局层次分明。由强到弱依次是港澳台、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呈明显的雁阵格局。东部沿海五区域强弱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京津冀;
竞争格局迅速变化。中国内地城市竞争力飞速提升,台湾地区竞争力增长缓慢。中国内地的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城市竞争力提高迅速;但整体上,东西南北差距在扩大。
竞争格局短期波动。受房地产过热和宏观调控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依靠高投资和房价过高的个别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
竞争格局区域有别。东部过去快速增长的制造业城市,目前资源、要素和技术的面临困境;东北、中西部龙头武汉、沈阳、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综合优势开始发力,但中小城市与龙头城市距离拉大。
报告同时对最具综合竞争力前60名城市的8个分项竞争力进行计量和分析。其中,
(1)人才本体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台北、高雄、新竹、上海、台中、北京、深圳、广州、基隆、无锡、台南、宁波、杭州、武汉、苏州、沈阳、珠海、温州、中山。
(2)企业本体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高雄、台北、台中、新竹、佛山、深圳、台南、广州、基隆、大庆、厦门、苏州、上海、中山、珠海、宁波、常州、芜湖、青岛。
(3)产业本体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成都、长沙、台北、海口、武汉、福州、杭州、郑州、台州、济南、南昌、高雄、西安。
(4)公共部门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台北、香港、高雄、台中、上海、台南、北京、新竹、基隆、广州、厦门、深圳、珠海、佛山、苏州、大庆、南昌、武汉、杭州、大连。
(5)生活环境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台北、深圳、高雄、香港、北京、新竹、基隆、上海、台中、广州、澳门、台南、珠海、厦门、杭州、昆明、大连、成都、长沙、中山。
(6)商务环境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广州、高雄、上海、无锡、台北、珠海、苏州、厦门、深圳、台中、宁波、青岛、成都、威海、绍兴、台南、大连、杭州、扬州。
(7)创新环境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台北、高雄、深圳、新竹、厦门、上海、北京、珠海、无锡、广州、武汉、佛山、杭州、台中、苏州、成都、台南、青岛、大连。
(8)社会环境竞争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台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台北、无锡、扬州、澳门、南通、芜湖、威海、珠海、绍兴、沈阳、大连、徐州、烟台、南昌。
该年度报告仍然采用模糊曲线的方法,分析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弹性,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人才和市民素质,其次是城市产业;报告通过60个城市近6000个居民54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表现最差的五个方面是:市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城市特权对机会均等的破坏难度,城市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城市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城市医疗收费合理性。
报告建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中心的区域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要走向世界,建立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援助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和竞争能力建设;加强对中等城市支持,提升中等城市竞争力和带动力。今后城市主要要完善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事业,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商务环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能级,服务区域和农村;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国家或区域自主创新的基点和龙头,支撑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带动区域和农村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宜居的家园。
报告对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其强弱依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哈尔滨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合肥城市群。
报告利用自己的框架和方法,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发现:进入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中国内地排在34位;中国香港排在第11位。报告分析中国势如破竹的竞争优势,无法回避的竞争劣势,四面埋伏的竞争环境,提出了突出重围的全球共赢战略。
报告发现:房地产业规模大的城市,其竞争力也较强;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会比竞争力弱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高,但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增强。
报告提出判断房地产健康程度的标准并发现:35个大中城市,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健康。总体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城市只有7个,不健康的有21个,很不健康的城市有7个。
报告通过对50个样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评价和计量得出住宅、商业、工业房地产投资潜力。本年度报告对内地35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和计量发现其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得到基本结论:35个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市场化,但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大差距。
报告指出,个别城市的房地产:人力市场,工资拖欠。土地市场,强征强办。销售市场,秩序混乱。金融市场,潜藏隐患。中介市场,坑蒙拐骗。租赁市场,发展缓慢。物业市场,纠纷不断。宏观市场,泡沫隐现。
报告指出城市房地产在六大体系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正规市场不规范,黑市交易比例高;法制体系不健全,司法执行不牢靠;监管体系不恰当,监管执行不得力;住房保障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税费结构不合理,税费种类不简明;调控手段不经济,调控部门不配合。
报告提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六大体系问题。扩大和规范正规市场,建立完整有机的市场体系。
推进房地产的市场化,建立完善可靠的法制体系。
改革房地产监管机构,建立顺畅有力的监管体系。改进政府参与经济的方式,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开征物业税,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体系。
建立房地产政策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灵活的调控体系。
『柒』 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城市竞争力大排名
最具竞争力前10名: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生活环境竞争力前10名: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武汉、南京、重庆、澳门、西安、杭州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香港、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澳门、杭州、中山、东莞、武汉
公共部门竞争力前10名:上海、北京、绍兴、香港、深圳、重庆、杭州、澳门、南通、天津创新环境竞争力前10名: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天津、大连、长沙、宁波、东莞
生活环境竞争力各项排行
居住条件:东莞、台州、泉州、杭州、中山、南宁、嘉兴、柳州、绍兴、温州购物环境:香港、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澳门、福州、天津出行设施:北京、香港、上海、深圳、东莞、广州、杭州、中山、长沙、成都教育环境:重庆、广州、北京、武汉、南京、上海、西安、济南、成都、哈尔滨保健娱乐:澳门、北京、东莞、昆明、沈阳、福州、杭州、武汉、泉州、包头生态环境:深圳、香港、南京、厦门、威海、无锡、青岛、苏州、澳门、大连
竞争力•区域排名
环渤海地区北京排第一
报告中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河北、山东2个省份,共计30个城市。
在六大区域的总体比较中,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平均指数为0.489,排在全国第2名。在该区域30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前3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青岛,北京排在第一位。
『捌』 1月24日发布的中国保险业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报告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不少地区、部门和行业相继发表了许多蓝皮书,主要反映其情况、成就等,有的还提供了政策建议。如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4-2005)》,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年公布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等。
金融蓝皮书
房地产蓝皮书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
法治蓝皮书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评价蓝皮书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
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
中国就业蓝皮书
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
中国社会蓝皮书
中国租赁蓝皮书
中国年度就业蓝皮书
中国会议蓝皮书
中国海洋经济蓝皮书
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玖』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2010年报告
2010年7月14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在南京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根据经济增长、跨国公司指数、使用绿色GDP规模等6大指标,编制了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
这500个城市的排名中,中国的3个城市入选了前50强,分别是上海、台北和香港。北京的综合竞争力排在第59名,这比去年的第66名有所提升。
报告指出,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接近世界中等水平,特别是在国际影响力、跨国公司指数方面,北京已超世界城市巴黎。 报告指出,中国整体城市竞争力接近世界中等水平,竞争力提升领跑世界。
中国共有69个城市进入全球500强城市,香港凭借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进入全球前10,上海、台北、北京分列全球第37、38、59位。09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北京排名为第66,与去年相比排名略有上升。在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前10名的城市中,纽约、伦敦、东京、巴黎4个世界城市占据了前四位。 在跨国公司指数排名中,前10城市的人口规模都比较大,都达到500万人以上,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这4个世界城市进入。跨国公司指数主要是根据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和所具有的能力等来进行排名的,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的数量越多、级别越高,排名也就越靠前。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交通条件大为改进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总体上还是考虑落户全球、国家或区域的中心城市。近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到中国设厂、投资,尤其是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北京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报告指出,从经济规模来看,中国的城市整体优势明显提升,排名高居世界中游。前10城市依次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台北、天津、佛山、东莞、南京。
其中,北京的经济规模在全球排名为第16位。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北京排在第6位。报告指出,从投入的角度,将全球城市竞争力构成分为:企业素质、当地要素、当地需求、内部结构、公共制度、全球联系6个大类,利用50个指标数据,编制全球500个城市的要素环境指数。 1纽约
2伦敦
3东京
4巴黎
5芝加哥
6旧金山
7洛杉矶
8新加坡
9首尔
10 香港 1纽约
2东京
3新加坡
4伦敦
5香港
6 北京
7巴黎
8上海
9莫斯科
10 首尔 1纽约
2伦敦
3巴黎
4东京
5香港
6新加坡
7首尔
8 北京
9阿姆斯特丹
10布鲁塞尔 1纽约
2东京
3新加坡
4伦敦
5香港
6 北京
7巴黎
8上海
9莫斯科
10 首尔
『拾』 GDP万亿城市竞争力报告里哪些城入围“万亿俱乐部”
中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对GDP的考核趋于淡化,但是这个指标仍很关键。GDP达到1万亿元,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中国城市GDP总量进行计算,发现在2016年“万亿GDP俱乐部”12名成员的基础上,长沙和无锡成为新晋者。
中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对GDP的考核趋于淡化,但是这个指标仍很关键。GDP达到1万亿元,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中国城市GDP总量进行计算,发现在2016年“万亿GDP俱乐部”12名成员的基础上,长沙和无锡成为新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