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非洲猪瘟防控
扩展阅读
买证券这累的股票 2025-07-08 06:38:29
江苏综艺股票代码 2025-07-08 06:34:51

非洲猪瘟防控

发布时间: 2021-11-14 20:35:42

A. 非洲猪瘟如何预防

猪瘟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必须采取以免疫注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预防接种:有条件的地区和养猪小区、猪场可采用猪瘟免疫监测手段,根据猪瘟抗体水平消长规律进行适时免疫。免疫效价监测方法,可采用猪瘟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本地区有无散发猪瘟发生,可采取两种免疫程序:A.有散发仔猪猪瘟的地区、场要用乳前免疫方法,仔猪在吃初乳前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每头小猪注射1头份。B.在猪瘟防治工作较好、无散发仔猪猪瘟地区、场,可在20日龄、60日龄分别免疫一次猪瘟疫苗。留种用的后备猪,6月龄再注射一次。种猪群每年两次注射猪瘟疫苗。在免疫接种过程中,疫苗剂量要足,针头长短合适,不打飞针,确保免疫效果。
(2)检疫净化:定期对繁殖猪群采血监测,将带有猪瘟强毒抗体的猪和多次免疫抑制的猪查出淘汰,净化猪群,消除猪瘟发生的隐患。
(3)加强疫苗管理:做到从主渠道购进疫苗。疫苗现稀释现用,注射时要做到疫苗不离冰桶,桶不离冰,保证疫苗有效,严禁使用过期疫苗和失真空疫苗。
(4)加强免疫时用的针头、针管及注射部位的消毒,减少人为疫病传播。
(5)紧急接种:发病地区、场要采取紧急接种,并适当加大疫苗剂量(可加大1~3倍)减少发病和控制疫情扩大蔓延。
(6)加强病死猪处理:对可疑病猪予以隔离。死猪及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和食用。
(7)加强场内外环境消毒:每一个月或半个月全场环境大消毒一次;每周至少1次猪舍带猪消毒一次;饲养用具每2~3天消毒一次;场门口、各栋舍门口的消毒池要经常更换药液,保持消毒药液有效。
(8)加强管理,提高猪只的个体抗病能力。提供最佳生活条件,冬季御寒,夏季防暑,舍内空气新鲜。
(9)坚持自繁自养,严禁外购商品猪,引种时要从无疫情地区引进,引进后必须隔离检疫观察1个月以上,猪瘟强毒抗体阴性,猪瘟疫苗免疫后方可进场。

B. 非洲猪瘟的防控最有效措施

非洲猪瘟的防抗最有效的措施是严格控制传染源,只要有忠非洲军猪瘟的一概杀死掩埋消毒,然后切断传播途径,所有可能携带病毒的物体都要消毒。

C. 非洲猪瘟怎么预防

根据我国国情,对非洲猪瘟的控制,主要采取 预防和捕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引进种猪:尽量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猪时, 先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并对种猪来源猪场的疫 病史进行调查。符合条件后,方可引进。引进后须隔离检 查,经活体扁桃体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为阴性时,40天后 方可合群。
不要从外单位购进商品育肥猪。
(2)消毒措施和环境控制:养猪场(户)必须建立科学 的消毒制度,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有效的消毒药品; 做好猪圈(舍)、用具、车辆、粪便、道路和人员的定期消毒。
(3)免疫接种:这是目前防治猪瘟的主要手段。
根据 不同地区和词养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确实有效的猪瘟 免疫程序,严格执行免疫措施,并做好免疫记录和病史 记录。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种母猪于产前或产后25天免 疫一次。在进行净化的猪场(户),对新生仔猪采用0日龄、 35日龄、70日龄3次免疫,0日龄免疫一定要在注苗后1小 时再吸食初乳,否则将造成免疫失败。
同时观察注苗后的猪体反应,一旦出现发病猪,立即按阳性猪进行捕杀。无猪 瘟猪场(户)可采用20日龄、60日龄进行2次免疫。
(4)培育健康猪群:用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每半 年对种猪逐头进行猪瘟抗原监测,及时捕杀阳性猪,建立一 个健康状况良好的种猪群,降低垂直传播的危险。
对阳性 种猪产下的仔猪(不论阳性或阴性)严禁作为后备种猪,以 免带毒猪在猪群中造成恶性循环。阳性仔猪立即捕杀,阴 性仔猪隔离词养为育肥猪;实行自繁自养,对阴性种猪产下 的健康仔猪,可作为后备种猪,对后备猪进行封闭伺养,每 半年进行后备猪的逐头监测。
阴性种猪和后备猪实行专人 管理。

D. 非洲猪瘟防控的意义

猪瘟虽有精神委顿,但起卧不定,常起身走动(即使极度衰竭时仍起身蹒跚行走),并常于饮水器旁或排粪尿处拱饮脏水,喂料时敲打饲槽或呼唤,常反应敏感,很快起身,跑到饲槽边呈饥饿状拱料觅食,但又很快离开回到睡卧处躺下;而本病患猪则呈昏迷状态,沉睡不起,不听叫唤不觅食。不饮脏水。猪瘟便秘阶段排出的粒状干硬粪团呈灰黑或灰褐色,后期拉稀呈黄褐色水样腹泻,尿液浅黄色;而本病患猪排的粒状干硬粪团呈暗红色,后期拉稀呈酱油(煤焦油)样半流体黏稠粪便。尿液呈鲜橘黄色。
全球还没有可用于免疫的非洲猪瘟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疫情,必须扑杀销毁及封锁。目前,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方式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1)严禁从有疫情风险的猪场或区域引进猪和精液、野猪及猪肉相关产品。
(2)建立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做好猪瘟等常发疫病的免疫。
(3)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4)清除猪场内可能存在的软蜱等传播媒介。
(5)对猪群进行非洲猪瘟抗体或/和病原的监测。
(6)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最有效的消毒药物是10%的苯及苯酚,2%的氢氧化钠、含2.0-2.3%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3‰的福尔马林、3%的邻苯基苯酚和碘的混合物也可灭活非洲猪瘟病毒。

E. 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地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及治疗方法,而其又是首次在中国爆发,对我们来说是新的病毒,因此猪体内尚未形成抗体,所以b淋巴细胞和抗体起不了作用。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免疫作用便来源于红细胞,因为红细胞占血细胞总量的99%,猪瘟病毒进入体液后遇到红细胞的机会是遇到白细胞的500-1000倍。
免疫学家告诉我们,红细胞也是免疫细胞,是抗病的重要力量。红细胞可将白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的能力提高4-5倍 。因此解决贫血问题,提高猪群免疫力、减少易感动物才是防控成功的“内因”。如果没有重视贫血问题,可造成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的重大缺失!红细胞的免疫黏附作用,其表面的糖蛋白会先将病毒吸附,再递呈给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处理,就如同人民群众先把小偷围起来,再打110释放信号通知警察来处理。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可以将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升4-5倍,同时,红细胞表面具有溶酶体酶,可以吞噬细菌病毒。通过红细胞抗病机理来看,造血及红细胞对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新病毒的防御抵抗应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另外,当动物贫血时,机体供氧相对不足,导致代谢不畅,进而产能减少,故而贫血影响温度;同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也是体内重要的缓冲对之一,贫血影响ph。因此,a.贫血直接影响机体抗体制造:抗体是由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化代谢产生的,而生化代谢过程通常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温度、ph和底物浓度,贫血,影响了酶促反应的温度和ph,因而直接影响抗体制造。b.贫血影响抗原抗体反应: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两个重要的可控因素有温度和ph,贫血影响机体的温度和ph,即使有抗体也会发病。
广州三行十年匠心造血专利产品解决动物贫血问题,提高动物免疫力、强力保驾非洲猪瘟的防控。

F. 什么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怎么防治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肉眼外观病变极似猪瘟。猪与野猪对本病毒都系自然易感性的,各品种及各不同年龄之猪群同样是易感性。
【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病初体温突然升高至40.5℃,约持续4天,直到死前48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同时才表现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厌食,不愿行走,共济失调,咳嗽,呼吸加快,部分病例出现呼吸困难,耳、鼻、腋下、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往往发热后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时死亡。【病理变化】淋巴结的变化最为特征。内脏淋巴结出血严重,胃、肝门、肾脏、肠系膜等处淋巴结最严重,状似血瘤。紫斑部分常肿胀,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黄色或带血色液体。内脏或肠系膜上有斑点状或弥散状出血变化。喉头、会厌、胆囊、膀胱、肾脏常有出血斑点,比猪瘟更为明显。【防控措施】本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尚未报道本病。如果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报告兽医主管部门,封锁疫点。确诊后,全群扑杀、销毁,彻底消灭传染源。彻底消毒。

G. 非洲猪瘟如何防控

1、打扫卫生,此时打扫卫生能够减少病毒,虫类等待着野毒等,所以卫生是基础;另外重要的疫苗,比如猪瘟、圆环、伪狂犬等,因为免疫力低的时候猪就容易发病;然后做好消毒,可以直接杀病毒,比如碱类或者百毒杀类都是效果不错的;
2、不要让外人进来,也不要让外边的猪进来;收猪的来距离远点,把猪给他们赶出去,然后让他们再去弄,然后做好消毒,尤其是车子进猪场都要做好消毒;

死猪
3、当前情况下更不能用泔水喂猪,这里面很容易带着病毒,从外边多渠道进入猪场;
4、不要散养猪,因为野猪或者外界的虫子,或者环境里面都会导致咱们的猪发病,所以不能把猪散养出去喂了;
5、随时要观察猪的情况,比如高烧的、拉稀或者呕吐,身上发红的,尤其是大群发病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比较典型的就要上报,同时做好隔离,及早处理减少损失;

消毒
猪场要想预防好,就得减少外边野毒的进入以及猪场内的净化,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预防非洲猪瘟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大家都做好了就能一起防好消灭这个疾病;

H. 非洲猪瘟防控怎么处理

现在还没有有效的疫苗,疫区的任何活猪或猪肉制品都不准运出外面,养猪场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