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厉以宁简历
扩展阅读
海南海药股吧股票行情 2025-07-08 01:34:07
2017年9月买什么股票好 2025-07-08 01:05:48
开车忘记带驾驶证怎么办 2025-07-08 00:55:04

厉以宁简历

发布时间: 2021-11-14 22:26:06

1. 介绍一下有名的经济学家

姓名:厉以宁

职称:教授

个人简历: 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 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工作和学习经验:厉以宁教授曾担任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改革 环境经济学

获奖情况:
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

作品发表: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

个人主页连接:http://www.gsm.pku.e.cn/yuanzhang/ChineseIndex.htm

詹姆斯·J·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得到诺贝尔奖之前被认为最有可能得,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得到两次,可见其牛的程度。从1995年起,他就在芝加哥大学获任亨利-舒尔茨杰出成就经济学教授。他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诸如社会项目评估、非连续选择和纵向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式、劳工市场经济学以及收入分配的模式选择等等
张五常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他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他的《合约机构与非私产的理论》、《企业的合约性质》等论文继续发展了他在交易费用以及产权重要性方面的理论。1991年他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林毅夫
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1。
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78。
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2。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6。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9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0-9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4-。
工作和学习经验:北京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1987-92,教授,93-,博士生导师,1994-。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客座副教授,1990-93。
美国杜克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199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太平洋学院兼职教授,1990-96。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1995-。
世界银行顾问,1987-90,1993-。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顾问组成员,1995-。
国际农业科研组织技术顾问组成员,1996-。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太平洋农业政策网络领导小组成员,1993-。
太平洋贸易和发展会议常设领导小组成员,1993-。
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和环境项目领导小组成员,1994-96。
中国农经学会常委理事,副秘书长, 1992-95。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委理事, 1994-。
东亚经济学会理事(国外), 1995-。

吴敬琏
职称:研究员
个人简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196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一文, 被国外某些学者认为是一篇某种原则上区别于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代表作。1982年和别人合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和《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等文章, 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在中国经济学文献史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分权的概念, 指出必须避免走行政性分权的道路。1985年2月发表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的发展方针和宏观控制问题》。1986年初, 他参加了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的工作。他有机会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期, 他写的《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总结》等文章, 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

2. 长大的作者简介

范棣: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学生;现任招商迪辰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在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书;在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从事过多年的金融与企业管理工作。
曹建伟:经济新闻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曾有诸多创新观点为工商界人士欣然接纳;现任职《IT经理世界》杂志社。

3. 邢福义的简介

邢福义1935年5月生,海南省乐东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汉语学报》主编。邢福义主攻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方言、文化语言学、国学和其他问题。主张“研究植根于泥土,理论生发于事实”,坚持走自我创新的道路,追求研究中显现学派意识。数十年来,着力于学术“据点”的建立,着力于研究路子、研究方法的探索,重视研究理念的总结与提升。其研究路数和特点,在语言学界影响最大的,可以概括为“小句中枢”理论和“两个三角”学说两大方面。曾承担国家级课题多个。发表文章470多篇,出版著作50部,其中个人独著21部。
邢福义四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分别是:首届,1995年,《语法问题发掘集》获一等奖;第二届,1998年,《汉语语法学》再获一等奖;第四届,2006年,《汉语复句研究》三获一等奖;第六届,2013年,《语法问题献疑集》四获一等奖。全是独撰专著,而且三次排在语言学一等奖获得者的第一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影响最大、评奖最严格的学术奖励。据统计,在所有参加评奖的26个学科中,只有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研究权威厉以宁先生,也已四次获得一等奖。厉先生获奖的著作中,三部是独著,一部是主编。
邢福义还三次获得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且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个奖项。2001年出版的《邢福义选集》,为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丛书》之一,该丛书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10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授予“首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2011年,邢福义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目前这一项目正在世界多个地区积极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4. 厉以宁论文精选集的内容简介

要使我国的经济稳定地、持续地增长、有计划地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减弱问题,协调收入分配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那就不能不加速发展教育事业,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企业体制改革为主线,即以赋予企业充分活力的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并通过这一改革。使我国经济由第二类非均冲状态过渡至第一类非均衡状态。..
要发展贫困地区经济,首要的问题是不让贫困地区成为漏斗,不让外部投入流失。为此就需要把传统经济运行机制转换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把“ 漏斗”型的地区经济改变为“蓄水塘”型的地区经济。
而罗马帝国不是亡于奴隶的暴动,也不是亡于被征服土地上居民的起义,而是亡于它自己;西罗马帝国自己摧毁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即社会的中声阶级,所以等待着它的只是覆灭而已。...

5. 厉以宁的人物履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职务: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
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85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撤系建院,成立经济学院,下设经济系、经济管理系、世界经济系) 。
1988~2002年,任全国人大第七届、八届、九届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2007年,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3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994年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贡献奖(个人最高奖)、国家教委科研一等奖等。曾主持《证券法》起草、《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
2005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2008年至今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贵州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
2013年起,任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3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3年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终身成就奖

6.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

一、种类不同:

民营企业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二、概念不同: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民营企业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而私营企业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工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



三、法律界定不同:

民营企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凡是非国有国营的企业都可以称为民营。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私营企业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7.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孙俪简历

院长

名誉院长 : 厉以宁

院 长: 蔡洪滨

副 院 长: 陆正飞 刘学 张志学 龚六堂 吴联生 张佳利

副院长没有孙俪这个人。

8. 李德伟的人物简介

李德伟先后在国家经委、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工商总局从事政策研究,曾任柳州市副市长、广西工学院院长,2007年8月底开始任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理事会理事、国家发改委中国科技投资杂志主编。兼任国家发改委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研究员,美国莫海德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经济系、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从改革启动,即直接参与中国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提出多项重大政策建议,被决策者采纳,其成果被中央新闻媒介多次报道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应邀担任亚太发展中心企业改革研究网研究员,与OECD、法国工业研究中心等国际研究机构进行多次合作。发表过200多篇论文,10多本著作,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著作,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议上宣读、发表,并被收入国外专著。
2014年7月起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主席。 1、1987年在国家经委提出“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信息化是上帝给中国崛起准备的礼物”,被采纳 。
2、1987年在国家经委提出“民营化”发展方案,被采纳,在全国实施。
3、1991年在国家计委提出“微观改革为主,宏观调控为辅;存量调节为主,增量调节为辅;结构调节为主,总量调节为辅”的宏观调控方案,为国家计委采纳。
4、1986—1997年承担国家经委、计委政研课题,提出“股份合作制(泛股制)”方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在湖南、四川等地试点,获成功,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方案“人力资本股份化”、“国有资产优先股化”、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等,已在全国企业推广,得到十四届党的代表大会肯定。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简·莱特、厉以宁等称之为“可与分享经济、职工股权制媲美,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可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形式的创新思路”。
5、1994年应国家工商局党组邀请,组建“研究中心”,提出并建立我国“市场秩序监测指标信息系统”,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采纳。
6、策划全国1999-2000年“限制糖精、启动食糖市场”的活动,得到朱总理批示支持,促使全国糖业扭亏为盈。
7、制定广西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取得显著成绩。
8、策划大型资本运作项目,推动广西企业上市。
9、1999年主持制订“广西国有企业改革整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
10、2000年主持制订“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
11、2001年主持制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定”,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
12、2001年主持制订“关于加快广西信息产业发展课题研究”,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
13、2001年主持制订“广西信息网络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
14、2002年主持制订“西南六省区经济协调会议/西南地区经济合作政策”时提出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区,举办论坛、博览会”,现被采纳。
15、2009年,向中央提出“实施南海国家战略”,关于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已被中央接受。
16、2010年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消费者报合作,建立“中国企业诚信与消费品市场监测评价信息系统”,对引导消费,启动市场产生重大作用。
17、2010年,在斯坦福大学,向中央提出“加快开发信息主动搜索与检索系统 建议”,得到中央重视。
28、2012年,向中央提出“重视大数据研究”,直接推动大数据事业。成立第一个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
29、2014年7月起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主席 。 1、社会经济效益、反映与报刊、电台有关李德伟政策研究投入实践效果的报道:
试行泛股制 体改文摘 88年1月8日
实行泛股制,人人是股东 湖南日报 88年3月30日
长沙实行泛股制 经济日报 88年4月21日
湖南实行新型股份制 全国人大办公厅调研资料 88年7月6日
泛股制试点成功 新华社消息 88年9月8日
我国一些企业实行泛股制 人民日报,
中央电台,电视台 88年9月8日
企业改革的新尝试 光明日报 88年9月27日
泛股制在长沙开花结果 长沙晚报 88年9月28日
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 工人日报 88年10月20日
李德伟谈国有企业改革 文摘报 88年10月27日
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方向
——访青年学者李德伟 光明日报 88年10月28日
深化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选择
湖南日报 88年11月17日
李德伟谈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 财政 88年12月
泛股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89年1月
泛股制带来的新面貌 工人日报 89年2月22日
李德伟的理论得到国内外经济学界重视
新华社消息
中央电台
中央电视台 89年3月30日
实行泛股制之后 长沙体改 89年4月
涪陵试行泛股制 体改信息 89年10月
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访青年经济学家李德伟 企业导报 89年9月21日
泛股制显威力 湖南日报 91年1月28日
让泛股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小城市经济 91年3月
泛股制,企业模式的新探索 小城市经济 91年3月
泛股制在涪陵 西南信息报 91年11月26日
泛股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
经济管理文摘 92年5月
企业的困惑与出路 经济参考 92年1月28日
泛股制,企业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
经济参考 92年4月21日
企业改革要有新思路 经济日报 92年7月21人
李德伟谈泛股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93年4月
论泛股制的意义 金融时报 96年11月21日连载
理顺市场秩序是从总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基本条件
--访李德伟教授 中国经济时报 97年8月21日
关于股份合作制的问答------访李德伟博士
经济参考报 97年11月4日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对中国的启示 --------访李德伟教授
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专访 98年6月
金融危机──亚洲模式的转折 --------访李德伟教授
中国经济时报 98年7月
访副市长李德伟—— 柳州日报 98年12月16日
结构调整已成关键——访广西柳州市副市长李德伟
中国经济时报 99年4月2日
改革大潮育新人——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
中国职工教育 99年2月
国际英才 99年国庆特刊
工业化、现代化与结构调整 ——访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
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9日
改革大潮弄潮人——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
光明日报 01年1月
人物杂志 01年1月封面人物
理论的价值在于创新——访广西工学院院长李德伟
中国信息报 04年11月4日
开拓创新的广西工学院 光明日报 05年3月10日
记广西工学院 人民日报 05年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
广西工人报 06年7月4日
智慧的追求 爱尔兰时报 06年8月19日
访著名经济学家李德伟 科学中国人 07年年1月
2、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1) Looking Back and Ahead (回顾和展望——关于中国企业改革)
1988年 4月2—6日应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经委派出,出席该中心在吉隆坡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的宣读论文。
(2) Reform in Shangyang (关于沈阳企业改革)
1989年 3月26—30日应印度国有企业研究所与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经委派出,出席在印度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的宣读论文。
(3) The Trend of Enterprise Reform (企业改革的方向)
1989年10月23—25日应菲律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计委派出,出席在马尼拉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研讨会”的宣读论文。
(4) Reform of Enterprise in China (中国企业改革)
(5) Difficulties and Ways on Reform of Enterprise (论企业改革的困难与途径)
(6) Problems and Solution After Contracting (承包之后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7) 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论企业改革与发展)
(8) Share Trial in Shanghai (上海股份制试点)
以上(4)--(8)五篇论文是在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时应邀参加国有企业改革合作研究课题的成果,被收入Geeta Gouri主编的《国有企业与改革》一书,OXFORD & IBH PUBLISHING CO.PVT.LTD 91年10月出版。
(9)Yousuo Zou &Dewei Li(200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ffect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Studies, presented at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ST HOME Program,Septenber 25-29,
2005Being, China. Paper abstracts published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
(10)Yousuo Zou &Dewei Li(2006): Consideration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ecurityIssues, presented at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ST HOME Program, Changchun,
Jilin, China. Paper Abstract published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11)中国经济运行现状与趋势-—在美国欣欣那提市的演讲, 2007年12月
(1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起源、特点与趋---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论文, 2010年7月 《世纪末的变革--现代市场经济的困惑与变革》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
《现状、难点与出路-中国股份制实况剖析》 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年出版
《走向新世纪--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译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世界范围的非国有经济》 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世界经济200年回顾》 译著 改革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与操作》 工商出版社97年10月
《世界经济与亚洲的未来》 译著 新华出版社 98年12月
《世纪的反思-李德伟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文选》 工商出版社 2000年10月
《领导是什么》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
《影响改革进程的十次创新》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
《柔性应变战略》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交易异化管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绿色壁垒攻略》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头脑经济开发》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旧牖残梦》长篇小说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10月
《东西方现代化发展比较》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管理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大国崛起的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月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 企业管理者收入与三位一体体制
给国家体改委的课题报告 84,12
赣江经济 85,6
山西劳动 85,8
实行生产要素联营制 经济日报 87,5,16
建议推行生产要素联营制 世经导报 87,5,25
决策过程的结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未定稿) 87,7
论生产要素联营制 中国机械报 87,9,17
实行高技术导向发展战略 世经导报 87,9,28
我国工资改革——1987年中国网络年鉴条目 87,12
企业改革新思路 现代企业导刊 87,12
决策过程的创造性 光明日报 88,2,21
新华文摘 88,4
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方案 中国企业家 88,3
New Trend of Enterprise Reform(企业改革新方向)
北京周报 88,4,3
亚太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16
国家体改委资料 88,23
工人日报 88,10,17
亚太地区国有企业发展状况 经济学周报 88,7,2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世经导报 88,7,25
新经济体制的趋势 世界经济导报 88,8,29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学周报 88,12,11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发展 工人日报 88,10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经济体改内部参考 88,23
按劳参与制 经济日报 88,4,21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8
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细则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88,94
多元生产函数型经济与生产要素联营体制
广州研究 88,7—8
多元导向经济与泛股制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88,120
价格工资与企业改革 经济日报 88,4,21
生产要素联营制初探 光明日报 88,5,21
长沙市泛股制试行方案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8
深化企业、价格、工资改革的最佳模式
辽宁经济 88,9,22
从三位一体到泛股制 现代企业导刊 88,12
推行股份制的困境的出路 金融时报 89,2,26
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及对策 技术经济研究 89,20
当代股份公司发展的方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89,2
十年改革的回顾和反思 管理世界 89,3
双向协调发展战略 技术经济研究 89,19
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 财政 89,9
经济学文摘 89,11
治理整顿要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 经济参考 90,1,22
抓好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科技日报 90,9,2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结构刚性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0
经济参考 90,7,22
创造性决策的基本要素 哲学研究 90,5
当前政策环境企业发展的困难及对策 中国技术经济 90,1
决策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 理论与改革 91,1
如何实现企业外向型发展 中国技术经济 91,2
国有经济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经济参考 91,10,23
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1,23
四川省涪陵市泛股制试点章程 涪陵体改 91,11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2,4
股份制的困境与出路 计划经济研究 92,4
环境、比例、权利
——关于政府如何管好企业 经济日报 92,2,18
决策与认识 决策理论与实践 92,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节下的市场经济
社会科学参考 9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3,2
市场经济与非国有经济 经济日报 93,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国技术经济 93,3
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 经济论坛 93,15
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 理论探讨 93,5
泛股制与我国企业改革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3,11
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讨会纪要
经济学动态 93,12
应该正确认识非国有经济 经济参考 93,11,8
非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3,11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改革内参 93,22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剖析 经济参考 94,3,29
中国改革的必然趋势 改革内参 94,7
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 中国投资与建设 94,2
财政政策与微观基础的摩擦 管理世界 94,2
宏观调控在微观层次的实现形式 中国技术经济 94,2
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调查与探索 94,5
对非国有经济的一种认识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4,6
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 中国技术经济 94,5-6
当前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参考资料 95,1
我国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管理世界 95,1
走出改革陷阱的对策 改革内参 95,1
中国市场体系发展状况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1
中国市场体系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3
关于市场秩序的考察报告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4
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2
市场与管理 96,
重庆工商 96,
关于我国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的讲话 工商行政管理 97,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中国改革报 97,8,21
股份合作制的意义与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 97,9
论股份合作制 中国经济时报 97,11,4
来自基层的启示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7,11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笔名) 人民日报系列特约稿 98,1,8
切实抓好再就业工程 人民日报系列特约稿 98,1,25
实施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笔名) 人民日报系列特 98,No.2
股份合作制与企业制度创新 工商行政管理 98,No.8
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则 中国纺织报 98,No.39-43
股份合作制问题答读者问 工商管理杂志 98,No.15
谈下岗待业 人民日报专稿 笔名 98,6,2
名牌与知识经济 经济日报 98,6,4
论我国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 98,7,15
论市场障碍 中国经济时报 98,10,25
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8,No.11
名牌是知识经济的结晶 人民日报质量万里行卷首语 98,No.12
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 98,No.21
消费与经济增长 人民日报专稿 99,1,7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选择 柳州日报 99,2,20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若干问题 广西经济 99,No.3
中国现代经济增长与大国封闭模型 管理世界 99,No.2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问题 领导广角 99,No.4
湖北经济报 99,4,27
中西方发展道路的比较 市长论坛 99,No.5
论经济结构调整 经贸导刊 99,No.9
论所有制及其实现形辩证关系 广西经济 99,增刊
论旅游资源的开发 柳州日报 00,10
论工业化 广西经济 01, 7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广西经济 03,4
依托地方 服务社会育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 05年第20期
经济学发展必须坚持实践标准 光明日报 06年12月17日
马列主义研究 07年1月
全要素资本化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与发展
学术论坛 08年3月
信息化是上帝为中国崛起准备的礼品 学术论坛 08年 5 月
中国参与泛北部湾经贸合作区的研究 学术论坛 08年6月
关于中国南向崛起的政策建议 光明日报内参 09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参 09年1月
信息化即将升级到智能化,应当从国家战略出发未雨绸缪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0年5月
低碳经济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0年6月
目前我国通胀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光明日报内参 11年5月13日
通胀反映结构问题,减税是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1年5月
中国经济时报社 11年7月6日
关于通胀原因的误判和对策的纠偏 领导者 11年第41期
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结构失衡 人民日报 11年8月3日
实践检验:民营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和讯网 11年6月21日
减税才能过好冬 中国青年报 11年11月7日
民营化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点 领导者 12年第45期
应当纠正盲从西学现象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2年第1期
经济学界应避免盲从西学 光明日报 12年2月17日
羽绒业:饱含民族工业底蕴 中国科技投资 12年第15期
“民营化”“私有化”及其他 共识网 12年5月28日
福建依靠618平台推动发展方式改革 人民日报内参 12年6月15日
中国改革: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年6月18日
理解凯恩斯比简单埋葬更有意义 共识网 12年7月10日
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偏见 共识网 12年7月17日
中国改革开放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共识网 12年7月24日
关于民营经济答辛程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年8月13日
大数据的数理哲学原理 光明日报理论版 12年12月25日
中国增长之谜与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3年1月创刊号

9. 徐唯辛的人物履历

1958年 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

1972年 在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始随美术教师李大用先生习素描
1975年 作为知青下乡插队至三坪农场
1978年 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
1981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分配至新疆外贸地毯进出口公司从事地毯图案管理工作 ,1982年 调赴新疆和田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创作油画《背水》
1983年 创作油画《集市》、《布市》
1985年 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7年 油画《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
1991年 在台北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93年 赴西藏拉萨居住;游历西藏北部;创作油画《酥油茶馆》
1994年 《酥油茶馆》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7年 油画《圣地拉萨》完成并入选“1997当代中国艺术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唯辛油画集》
1998年 《酸雨》创作中;完成《过道》油画之一和之二;1999年油画《酸雨》创作结束,入选广东省美展,获银质奖;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
2000年 作为中国百年160位杰出油画家之一编入6卷大型典籍《20世纪中国油画》;油画《酸雨》入选20世纪中国油画展;参加“世纪之门”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四工作室做访问学者;ShirleyChang女士、张闾蘅女士赞助首次在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
2001年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任教
2002年 在香港举办第二次个人展
2003年 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创作油画《工棚》;油画《过道》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品展;《龙年1976》创作中;作品和创作情况在《东方艺术》杂志“中国著名油画家工作室访问”专栏发表。
2004年 油画《工棚》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及北京《世纪风采》展,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北京市政府文艺奖、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和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打工图》、《1976·龙年》入选“世纪风骨50家展”。
2005年 任北京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作品参加《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代艺术邀请展览
2006年 《矿工肖像系列》参加《现实主义7人展》、《学术状态——当代艺术邀请展》、《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双年展》、《学术与品格——中国油画研究展》
公共与机构收藏: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凤凰美术馆、卡地亚珠宝、IBM、基辛格基金会、泰康人寿艺术机构等。
2007年 当选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应“寒舍艺术机构”邀请赴台举办个人作品展;上海美术馆“劳动者之歌”个人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作品展。
2008年 获第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家奖;作品《萨马兰奇肖像》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作品《矿工肖像》系列入选台湾首届福兴国际双年展;参与中国写实画派的汶川地震赈灾作品创作活动;美国纽约chinasquareny画廊《虚无众生相》个展。
2009年 作品应邀参加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天工开物——新知识分子”学院艺术作品展、瑞士马提尼博物馆《劳动者》作品展;应邀赴悉尼大学参加展览学术交流活动。
2010 当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任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2011 应邀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举办《流通中的肖像》个人作品展。
2012 由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策展的《七个矿工——徐唯辛当代油画作品展》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画廊展出。
2013 在UC伯克利东亚研究中心、UC伯克利博物馆、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UCLA发表题为《中国当代艺术观察——思考与实践》演讲;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参加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辞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职务。
应邀为南非总统祖玛、吴敬琏、厉以宁、丘成桐等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等名人造相。
出版著作
《中国当代新写实绘画从书---徐唯辛》
内容摘要:12开全彩印48页,全部收画家写实作品,包括“工棚”(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质奖)、“酸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质奖)、“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等,均附名称、尺寸、年代。由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先生作序。
《今日学院艺术家·徐唯辛》
内容摘要:徐唯辛,1958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72年在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始随美术教师李大用先生习素描,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7年油画《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 、院长助理、绘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人民大学支部主委。
《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21世纪---徐唯辛》
《徐唯辛2007》
《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
《众生》
内容摘要:徐唯辛受过系统的学院训练,他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和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掌握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这段学历对他的艺术成长十分重要,但同样珍贵的是,在青年时期他作为“知青”在农村劳动过三年,并在基层做过群众艺术的普及工作。他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大众的了解,对他后来的艺术方向影响很大。在实践中,他懂得了艺术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他认定包括从西方引进的油画在内的美术创作,“负有积极参与中国社会进程的责任”(徐唯辛:《随笔几则》)。在人们大谈艺术的“现代性”、排斥或否定写实主题性油画,并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样式时,他发表意见,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具象写实油画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认为“题材的选择相对于纯粹的形式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他主张用理性的精神来描绘社会现象,以“表现画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他说:“这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出发点,也是从事具象写实绘画艺术家的骄傲。”(徐唯辛:《随笔几则》)总之,徐唯辛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写实油画家,他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10.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的作者简介

厉以宁,江苏省仪征市人,著名经济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担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围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中臼关系学史学会会长,并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他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他的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为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所广泛接受。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可以说,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