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林元培
扩展阅读
刚开始炒股怎么买股票 2025-07-08 00:02:47
股票买一价格如何确定 2025-07-07 23:53:40
股票代码查询010113 2025-07-07 23:51:17

林元培

发布时间: 2021-11-15 13:21:24

❶ 浩瀚星空又添一颗中国星,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

最近,在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的消息中,我们知道那一颗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要表彰张弥曼院士为四足动物起源研究事业做出的贡献,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给后辈研究早期脊椎动物演化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此后,在浩瀚星空中,多了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其实,不仅是张弥曼院士有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我国还有不少科学家也有幸以自己的姓名命名小行星。比如在1999年10月,国际编号为81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1999年10月,国际编号为76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2001年8月,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2003年10月,国际编号为25240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2011年5月3日,国际编号为第1760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6月,国际编号为1480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孙家栋星”;2016年1月,国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2018年9月,国际编号为79694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2020年9月,国际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伟仁星”。

❷ 林元培的介绍

林元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桥梁工程设计师,祖籍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渭阳村。1936 年出生于上海,1954 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 长期担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 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1989 年被建设部首批命名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4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命名仪式上,林元培接过国际小行星中心颁发的“林元培星”铜匾和证书,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❸ 诸位有没有中专学历能够出人头地的案例

上海标志性建筑杨浦、南浦、徐浦、卢浦这四座大桥的设计者林元培,只有中专学历;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的抓斗大王包起帆,只是业余大学毕业、工人出身。所以说,学历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最多只能说明这个人接受过怎样的教育。

❹ 上海徐浦大桥是哪个人设计的

徐浦大桥
徐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之后,上海市区第3座跨越黄浦江的特大型桥梁,位于徐汇区龙华乡和浦东新区三林镇附近的江面上,下游距南浦大桥10.2公里。大桥全长6.017公里,主桥长1.074公里,主跨590米,总宽35.95米,主塔高217米;设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荷载为汽——超20级。
徐浦大桥西接朱梅路,东连新辟的杨高南路,纵贯东西,形成一条长10多公里的通街大道,为外环线西南段划上了第一条线。
它将和建成后的外环线一期工程连成一体,成为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进入上海的交通枢纽,也是今后虹桥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最便捷的主要通道。
徐浦大桥首次全面采用国ste355钢板,代替进口桥梁钢板加工制作构件,推动了我国特种钢材冶炼和轧制水平的提高。
工程投资20亿元,1994年4月正式开工,1997年6月24日建成通车。

❺ 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都有谁呢

曹楚生
▪ 陈厚群
▪ 陈吉余
▪ 陈肇元

▪ 陈志恺
▪ 程泰宁
▪ 崔俊芝
▪ 崔恺

▪ 戴复东
▪ 董石麟
▪ 范立础
▪ 方秦汉

▪ 冯叔瑜
▪ 傅熹年
▪ 葛修润
▪ 龚晓南

▪ 关肇邺
▪ 韩其为
▪ 何华武
▪ 何镜堂

▪ 黄卫
▪ 黄熙龄
▪ 江欢成
▪ 江亿

▪ 雷志栋
▪ 李道增
▪ 李圭白
▪ 李建成

▪ 李玶
▪ 李猷嘉
▪ 梁文灏
▪ 梁应辰

▪ 廖振鹏
▪ 林元培
▪ 刘建航
▪ 刘加平

▪ 刘经南
▪ 刘先林
▪ 龙驭球
▪ 卢耀如

▪ 罗绍基
▪ 吕志涛
▪ 马国馨
▪ 马洪琪

▪ 马克俭
▪ 茆智
▪ 孟兆祯
▪ 缪昌文

▪ 宁津生
▪ 欧进萍
▪ 钱七虎
▪ 钱正英

▪ 秦顺全
▪ 任南琪
▪ 容柏生
▪ 沙庆林

▪ 沈世钊
▪ 沈祖炎
▪ 施仲衡
▪ 孙伟

▪ 谭靖夷
▪ 王超
▪ 王光远
▪ 王浩

▪ 王家耀
▪ 王景全
▪ 王梦恕
▪ 王瑞珠

▪ 王小东
▪ 魏敦山
▪ 文伏波
▪ 吴良镛

▪ 吴中如
▪ 项海帆
▪ 谢礼立
▪ 谢世楞

▪ 许其凤
▪ 杨秀敏
▪ 杨永斌
▪ 叶可明


曾庆元
▪ 张超然
▪ 张建云
▪ 张杰

▪ 张锦秋
▪ 张祖勋
▪ 赵国藩
▪ 郑皆连

▪ 郑守仁
▪ 郑颖人
▪ 郑哲敏
▪ 钟登华

▪ 钟训正
▪ 周丰峻
▪ 周福霖
▪ 周干峙

▪ 周镜
▪ 周君亮
▪ 周绪红
▪ 朱伯芳

▪ 邹德慈

❻ 莆田籍院士都有谁

莆籍两院院士名单:
1.刘思职,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林兰英,半导体材料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黄维垣,有机化学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林秉南,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6.陈宜瑜, 动物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7.林华宝,空间返回技术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院士。
8.关杰,冶金机械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俞永新,**检定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杨锦宗,精细化工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陈森玉, 加速器物理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洪茂椿,无机化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3.林其谁,生物化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4.林元培,桥梁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5.周良辅,神经外科专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❼ 以林开头元为中间字起名

林元培 林元培 林元 庆 林元嘉 林元昊 林元晟 林元胤 林元舜 林元毓 林元鳘 林元宽 林元宏 林元棕 林元鑫 林元锐 林元铎 林元杰 林元 竣

下面是女孩子的名字
林元 茹 林元蕊 林元 芯 林元 倩 林元娜 林元 伊 林元静 林元敏 林元 铭 林元馨

希望能帮到你

❽ 中国知名的桥梁专家是那几个啊

茅以升 主持修建钱塘江公铁两用桥
同济大学的 范立础 院士 主要研究桥梁抗震
李国豪(已故) 院士
向海帆 院士 主要研究桥梁抗风
林元培 院士 上海市政院
曾庆元 院士 铁路桥梁
方秦汉 院士 中铁大桥设计院
陈新 院士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者之一。

工程院院士应该算大专家了吧,要是按设计大师来说太多了,但业内现在包括科研、设计、施工,工作在一线的应该还是技术水平不错的,毕竟大师、大家都退居二线了,光是名字一年都值几百万了,根本不用干啥了。

❾ 林元培的人物经历

林元培,男, 福建莆田人,为创造了世界造桥史设计的大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涵盖了上海市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各种桥型。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1989年被建设部首批命名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11月 受聘于莆田学院,成为莆田学院的教授。
莆田人林元培的名字和浦江上的座座大桥紧密相连。当人们欣赏飞架浦江两岸的南浦、杨浦、徐浦、卢浦等大桥时,就会想起他。年近七旬的林元培,研究了一辈子大桥,并用创新与突破铸就辉煌。
在40多年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桥梁理论研究中,他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达20余座,中小桥梁有上百座,涵盖了各种桥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在上海杨浦大桥的设计过程中,他大胆地提出了全新的理论———“空间结构稳定理论”。杨浦大桥建成时,不仅跨度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在造型上创造了许多的世界第一。他主持设计的上海卢浦大桥建成后,也创造了世界造桥史上的多项第一。打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
他是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由他主持、构思设计的南浦大桥等中国特大型桥梁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重庆石门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浦大桥的设计,解决了叠合梁结构的斜拉桥抗震裂缝等重大的世界性难题。为此他被国际桥梁界誉为世界建桥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是林元培倾注全部心血贡献于世的最高水平设计成果。在继南浦大桥之后,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的602米,使世界建桥设计水平推到新的高度,这一重大贡献为国际桥梁界所信服和赞叹,为国争得了荣誉。他构思的杨浦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和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等,均开创了世界先河。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种跨越能力最大桥型将问鼎于世,引起了国内外桥梁界的关注。
设计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林元培和中国的大桥设计第一次从江河跨向大海。面对这样一个超常规的项目,林元培响亮提出:拿出反常规的思路,让大桥早日架起。以前造桥,都是先有设计方案,再定施工工艺。而在设计东海大桥时,林元培反其道而行之,先确定施工工艺,再来定设计方案。
自1989年起,林元培一次次刷新斜拉桥设计和建造领域的多项世界纪录。1991年,他负责设计的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黄浦江市区段上“零”的突破。在随后的杨浦大桥设计中,他选择的方案,使中国在斜拉桥设计建造方面一举进入国际桥梁界先进行列。当他接受卢浦大桥的设计任务时,毅然放弃了轻车熟路的斜拉桥,选择了自己从未涉及过的大跨度拱桥,设计出“世界第一钢拱桥”。

❿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奖的首届获奖情况

1992首届茅以升桥梁大奖的获奖者
1992年第一届茅以升奖
茅以升桥梁大奖的获奖者:
大奖:刘曾达(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提名奖:李守善(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林元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潘际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