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子商务物流的介绍
一、电子商务物流过程
电子商务物流过程包括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物流信息处理。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物流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可以分别把这五个过程称为:电子商务的起点——商品包装;电子商务的动脉——商品运输;电子商务的中心——商品存储;电子商务的接点——商品装卸;电子商务的中枢神经——物流信息。
二、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等。
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含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即物流管理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
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能进行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网络和传统物流的有机结合,物流企业本身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所以,电子商务不仅是一个管理系统,更是一个网络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系统。
⑵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述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商务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消费和服务方式,因此,要完善整体商务环境,就需要打破原有工业的传统体系,发展建立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是伴随电子商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电子商务真正的经济价值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也有人理解为是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其实,可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这一个概念,既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即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可以理解为“物流管理电子化”,即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的改造。因此,有人称其为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即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⑶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当时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美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最显著特点是:采购、仓储、配送在一体化前提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沃尔玛成为第一的秘密 一家属于传统产业的零售企业,如何能在销售收入上超过“制造业之王”的汽车工业,超过全世界所有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首?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9�9格拉斯这样总结:“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的确,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沃尔玛达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的存货周转的核心。配送中心设立在沃尔玛100多家零售卖场中央位置的物流基地。通常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同时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求。配送中心的一端为装货月台,另一端为卸货月台,800名员工24小时倒班装卸搬运配送。沃尔玛的工人工资并不高,因为这些工人基本上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只是经过了沃尔玛的特别培训。同时,沃尔玛首创交叉配送的独特作业方式,没有入库储存与分拣作业,进货时直接装车出货。在竞争对手每5天配送一次商品的情况下,沃尔玛每天送1次货,至少一天送货一次意味着可以减少商店或者零售店里的库存,使得零售场地和人力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所有这些装卸分开、交叉配送、每天送货的独特细节,恰恰帮助沃尔玛提高了流通速度,降低了作业成本。 围绕着高效的配送中心,沃尔玛逐步建立起一个“无缝点对点”的物流系统。企业物流成本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有些食品行业甚至达到20%或者30%,而沃尔玛的配送成本仅占其销售额的2%,是其竞争对手同比成本的50%,这就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沃尔玛在全世界的成功源自其物流模式的成功。然而,是什么支撑了沃尔玛的物流模式,使其配送中心的实践和其物流的卓越理念转化为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答案是物流信息技术。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1983年,沃尔玛采用了POS机,销售始点数据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各部门物流信息的同步共享;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1986年的时候他又建立了QR快速反应机制,快速拉动市场需求。凭借包括物流条形码、射频技术和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在内的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CPFR、VMI和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如戴尔通过网站向供应商提供实时数据,使供应商了解零部件库存、需求预测及其他客户信息,更好地根据戴尔的需求组织生产并按JIT配送。同时,戴尔的客户在网上按指令配置电脑,下订单5分钟后就可以得到确认,36小时以内客户订购的电脑就会下生产线装上配送车。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等手段,借助电子商务来降低物流成本。 沃尔玛的成功是美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完善且很早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物流系统功不可没。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善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环境与系统,改变了贸易形态,引发了全球采购领域的深刻革命。以欧美国家为例,沃尔玛已经开始安装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能把扫描数据直接通过卫星传向公司总部,使公司可以快捷地管理自己的供货链,在库存减少时自动订货,还可以使沃尔玛发现新的营销机会。电子商务的应用需求商与供应商、消费者与生产商直接交易虽然少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但却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需求商往往需要多批次、少批量的货物,而消费者采购更是量少而单一。要想快速、低廉地将产品交付,国外的很多企业在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时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美国的物流中央化、日本的离散配送中心、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代理。这三种形式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都是物流企业本身提升电子商务意识以及充分利用网络。 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络(Extranet)和电子商务(E-Commerce)。他所强调的是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是把买方、卖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因特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 广域网由大的物流基地组成,像国内几大集装箱吞吐量大港以及其他几个中心城市或货物集散较多的交通枢纽城市就应该建有这样的物流基地,物流基地内应根据货物类别或发送地区分为几大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内建有现代化的高层立体仓库,仓库一方面有仓储保管功能,一方面有自动分拨和集成功能。物流基地与物流基地间应有固定的货物班列或集装箱班列;层域网由物流中心组成,主要建立在省、市级交通便利的专门一块地区,也应有物流基地类似的功能,只不过规模要小,子域网由配送中心组成,主要建立在地级市或跨国生产制造企业内部,负责本地区各零售点和网上交易的消费者的货物的配送,对消费者的配送,应用单车采用运筹学中邮递员多点递送线路法来配送。另外,配送中心还负责向其他地区进行集成运送,规模相应地更小一些。此外各网之间大大小小的节点之间应有数据捕获系统,如条形码技术对货物进行跟踪。 物流催生新业态 因为更多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国外物流企业实际上掌握了很多企业的经营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经营业态。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该配送中心业务部通过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 美国Forrester Research在2007年公布的现状和预测认为,“在未来5年内,电子商务年均增长率仍会维持在45%。预测到2009年将达到5180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零售销售总额的18%”。而在欧盟内部,从2003年到2007年这4年间,电子商务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76%。美国知名企业如戴尔、通用电气和UPS等,早已通过加大对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发掘运用而成为各自行业内的领导者。例如戴尔计算机公司通过加强自身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戴尔公司不但能为客户提供高水平、个性化的服务,而且自身的运营成本也大大的得到了降低。目前,戴尔公司只保存3~5天的生产存货,库存周转率大大地超过了竞争对手,过期零部件比例保持在材料开支总额的0.05%~0.1%之间,而这一比例在戴尔的竞争对手企业都高达2%~3%,在其他工业部门更是高达4%~5%。 物流是商业流通中“起、承、转、合”的重要枢纽,除了狭义理解的配送功能之外,国外企业在物流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却在流程管理甚至成本控制上得到了意外的回报,这对于正在探索电子商务究竟能对企业带来哪些效益的中国企业而言,或许能有些启示。
⑷ 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有哪些
1、自营物流
企业自身经营物流,称为自营物流。自营物流是在电子商务刚刚萌芽的时期,那时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不大,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多选用自营物流的方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意味着电子商务企业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经营管理企业的整个物流运作过程。
2、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
同时,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物流联盟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企业间形成了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
3、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 或TPL)是指独立于买卖之外的专业化物流公司,长期以合同或契约的形式承接供应链上相邻组织委托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
因地制宜地为特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特定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快捷地向市场移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主要是指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但咨询公司并不就等于第四方物流公司。目前,第四方物流在中国还停留在仅是“概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南方的一些物流公司、咨询公司甚至软件公司纷纷宣称自己的公司就是从事“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公司。
这些公司将没有车队、没有仓库当成一种时髦;号称拥有信息技术,其实却缺乏供应链设计能力;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当作一种商业炒作模式。
5、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模式
(4)电子商务物流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之一。
4、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1)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
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 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2)其次,将来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
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3)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
⑸ 什么是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就是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特征新型物流体系。如“阿里大纵深立体式物流战略”就是个雏形;
阿里大纵深立体式物流战略= “天网”物流宝+“地网”CSN+阿里服务站=社会化物流平台;
CSN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社会化资源整合与调动)阿里集团及一众行业领军企业、资本及金融机构计划联手建立一个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的超大规模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
物流宝:仓储、物流,数据化管理 ;预防资源浪费
阿里服务站:分布全国重点城市的物流仓库平台;
⑹ 电子商务物流的几种模式
1、第一方物流
这种物流模式是指由制造商或货物供应商完成的物流配送任务。其优点是生产者的利润在企业内部流动,不依赖于其他物流供应商,从而保证了公司整体的利益。
2、第二方物流
它将生产企业的销售物流转移给用户,成为用户自己组织供应物流的形式。货物售出后,卖方没有义务运输货物。
3、第三方物流
指除物资供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或配送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经营模式。
4、第四方物流
根据定义,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是供应链的集成商。它整合和管理公司内部和互补服务提供商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并整合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
第四方物流开始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营责任,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
(6)电子商务物流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商务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消费和服务方式,因此,要完善整体商务环境,就需要打破原有工业的传统体系,发展建立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是伴随电子商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电子商务真正的经济价值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人理解为是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其实,可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这一个概念,既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即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可以理解为“物流管理电子化”,即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的改造。
因此,有人称其为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即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⑺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之一。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
(7)电子商务物流扩展阅读:
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服务实现一条龙。
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行业即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
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