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北京为什么合区呢
北京城区合并的好处
对于这几个核心区来说,目前继续发展的余地并不大。相似的城区资源和发展水平造成各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也因此造成了无谓的内耗。
近日,将北京市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合并为两个中心城区的消息在人群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据我了解,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区划范围曾经历五次调整,到1961年,形成了今天16区、2县的格局。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四个行政区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城区,也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此之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四个城市功能拓展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与核心区一起,形成了“城八区”的概念。近年来,先后还有数个近郊县改为区。
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行政区划分显示出了种种弊端。崇文区面积为16.52平方千米,宣武区面积为18.91平方千米。西城虽然面积稍大,有31.62平方千米,但比起面积455.08平方千米的朝阳区、面积430.73平方千米的海淀区来说仍然显得太小了。
对于这几个核心区来说,目前继续发展的余地并不大。相似的城区资源和发展水平造成各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也因此造成了无谓的内耗。其实,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提出并非首次。早在王岐山就任北京市市长期间,有关部门就曾经提出合并中心城区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时隔几年,这个想法再次被提出,有其必然性。
近一年来,上海、天津、深圳等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大手笔改革调整行政区划。其主要动因就是解决相对固化的行政区划与产业聚集发展之间的不适应,理顺功能区与行政区的管理体制,使优惠政策发挥最大效益。今年2月,北京大兴区和亦庄的行政资源也进行了整合,高层领导交叉任职,为两区下一步行政整合做好铺垫。而宣武和崇文最近也打破行政区划,以“北京城南文化”的统一形象联合申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合并行政区的好处显而易见,政府管理层次可以随之减少,这样会更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这个建议真正实施起来难度仍然很大。这几个具体的调整都不是微调,而是很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动作。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其中不仅涉及各个党政机关,市民就医、入学等问题,也会因行政区的合并遇到一定的麻烦和不适应。因此,我也建议,北京四个中心城区的调整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权衡利弊,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北京市现在的空间布局还要和未来的大北京一并统一考虑,内部行政区划的调整也要和周边的天津、河北放在一起考虑
❷ 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北京为什么会把四个城区变为两个好处是什么
北京市政府消息称,此次涉及北京最核心区的区划调整,有利于推进核心区南北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北京这轮行政区划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崇文区、宣武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合并之后可以利用原来的东城区、西城区来带动发展。但有专家提出,这会不会导致东城区、西城区的商业化发展的模式向崇文区、宣武区复制的疑问。
❸ 东西城合并后叫什么区
这怕难哦,本身管辖区域就挺大的,再合并的话就有点鞭长莫及了
❹ 东西城合并为中央行政区,对房价利空还是利好
房价继续上涨。
❺ 北京取消了崇文区和宣武区!
可惜老北京的文化在一点一点的消亡啊
❻ 北京如果东西城合并,成立中央政务区,房价会不会进一步上涨
利空与否要看是否锁区,如果锁区只能有东西城两区户口的人买房子的话,那就是利空,因为有资格购买房子的人群非常小。如果不锁区的话,就是利多。
❼ 北京城四区合并的问题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东西城有钱,没地,文武有地没钱。集中管理,居民外迁,就能腾出更多的商业地块,发展经济。对百姓来说,曾加就业岗位,不过就都被移到郊区住了。
❽ 中央政务区成立后,西城户籍但已无房产的怎么办
还没有开始呢,如果真的实施了,如果是空挂户,肯定会清理出核心区。
❾ 北京:东城、西城、通州又有新动作
随着通州被定义为行政副中心之后,通州也是两天一小动,三天一大动。近日,东城、西城又传出要合并的消息,这一波接一波的,北京动作真不小。
动作一:通州行政副中心规定建设纳入年度协商计划
近日,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16年协商工作任务书。据介绍,市政协协商年度工作计划从去年开始实行,由中共北京市委制定,交由市政协具体实施,这份“协商大单”是市政协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这个市政协协商年度工作计划都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具体而言,可以作如下列举。高水平规划建设市行政副中心、全面放开二孩后的政策衔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对接配套政策、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加强空气重污染防治和应对等直面首都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等。
除此之外,市政协还有四个民主监督组的具体课题:
城市管理民主监督组计划对行政副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开展民主监督;
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组重点就规范管理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工作进行调研;
法治建设民主监督组的工作则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展开;
新闻舆论民主监督组将继续关注本市媒体融合问题。
动作二:东城、西城功能重合 将合并为中央政务区
近日,著名城市专家、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北京两会上拿出提案,建议推动老城重组,优化调整东城区、西城区行政区划,加快建立中央政务区。
据连玉明介绍,2010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市的东、西、文、武四区变两区。这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但随着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和行政功能的逐步疏解,东西城功能高度重合,分设两区面临重复建设、重复投入、重复消耗问题,再单独设区已经意义不大。同时,分设两区的行政体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依然会造成严重影响和体制制约。
中央明确“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建立中央政务区提供了最好的时机。连玉明提出,建立中央政务区的正确路径应该是进一步推进东西城合并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央和国家的北京政务中心区,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务服务为主导功能的首都核心功能区。
根据连玉明分析,一旦合并东、西城区,将会完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制。届时需要整合两区各自独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东西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缮等工作,将北京老城区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将首都的传统文脉作为北京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根基。
连玉明建议,有关方面应尽快启动东西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工作,梳理原四区合并形成的经验与问题,加快研究行政区划调整的名称、级别、空间范围、职能部门整合及其机制,特别是针对机构调整与干部任用安置等现实性问题,形成优化调整方案。
对于老百姓而言,大多数人可能觉得东西城合并影响不大,但是有孩子的家长也就不这么认为了。合并之后,在
这个中央政务区约9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包含着27所北京市市级示范高中。在同等面积内创下中国重点中学数量之最,也是学生人均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第一的中国区域、高考一本率、二本率、三本率国内最高的地区。相信如此多的教育资源聚集于此,相应的教育地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大家都知道,北京一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作为行政副中心,承接北京的行政功能。东西城打造中央政务服务区似乎也是告诉大家:东西城区域内的北京市行政部门都有可能迁往通州,为打造中央政务腾出空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2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