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通用硅酸盐水泥
扩展阅读
2017年长春高新股票价格 2025-07-05 16:57:40

通用硅酸盐水泥

发布时间: 2021-11-18 11:22:51

㈠ 试述铝酸盐水泥的性质和通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区别

铝酸盐水泥主要矿物是铝与钙煅烧结合的铝酸钙矿物,硅酸盐是硅与钙结合的硅酸钙矿物。两者都是水硬性胶凝材料,铝酸钙特性是快凝快硬、早期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但会因环境温度不同造成水化产物不同,显得不稳定,大面积长期施工不适合;硅酸盐水化稳定,强度高、凝结时间可控,其它性能较次于铝酸盐,所以普遍采用。

㈡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与分类
通用硅酸盐水泥 Common Portland Cement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4 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各品种的组分和代号应符合5.1的规定。
5组分与材料
5.1 组分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 品种 代号 组 分 熟料+石膏 粒化高炉
矿渣 火山灰质
混合材料 粉煤灰 石灰石 硅酸盐水泥 P·I 100 - - - - P·Ⅱ ≥95 ≤5 - - - ≥95 - - - ≤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80且<95 >5且≤20 -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50且<80 >20且≤50 - - - P·S·B ≥30且<50 >50且≤70 - - - 火山灰质硅酸盐
水泥 P·P ≥60且<80 - >20且≤40 -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60且<80 - - >20且≤40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50且<80 >20且≤50 a本组分材料为符合本标准5.2.3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5.2.4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5.2.5的窑灰代替。
b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03或GB/T18046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3条的活性混合材料或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中的任一种材料代替。
c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847的活性混合材料。
d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1596的活性混合材料。
e本组分材料为由两种(含)以上符合本标准第5.2.3条的活性混合材料或/和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组成,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 5.2 材料
5.2.1 硅酸盐水泥熟料
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5.2.2 石膏
5.2.1.1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5.2.1.2 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5.2.3 活性混合材料
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5.2.4 非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应不大于2.5%。
5.2.5窑灰
符合JC/T742的规定。
5.2.6 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
6强度等级
6.1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6.2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6.3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7技术要求
7.1 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质量分数) 烧失量
(质量分数) 三氧化硫
(质量分数) 氧化镁
(质量分数) 氯离子
(质量分数) 硅酸盐水泥 P·I ≤0.75 ≤3.0 ≤3.5 ≤5.0 ≤0.06 P·Ⅱ ≤1.50 ≤3.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 - ≤4.0 ≤6.0 P·S·B - -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 ≤3.5 ≤6.0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 a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
b如果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
c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7.2 碱含量(选择性指标)
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7.3 物理指标
7.3.1 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7.3.2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7.3.3 强度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各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单位为兆帕 品 种 强度等级 抗 压 强 度 抗 折 强 度 3d 28d 3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17.0 ≥42.5 ≥3.5 ≥6.5 42.5R ≥22.0 ≥4.0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0 62.5 ≥28.0 ≥62.5 ≥5.0 ≥8.0 62.5R ≥32.0 ≥5.5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 ≥17.0 ≥42.5 ≥3.5 ≥6.5 42.5R ≥22.0 ≥4.0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 ≥10.0 ≥32.5 ≥2.5 ≥5.5 32.5R ≥15.0 ≥3.5 42.5 ≥15.0 ≥42.5 ≥3.5 ≥6.5 42.5R ≥19.0 ≥4.0 52.5 ≥21.0 ≥52.5 ≥4.0 ≥7.0 52.5R ≥23.0 ≥4.5 7.3.4 细度(选择性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8试验方法
8.1组分
由生产者按GB/T12960或选择准确度更高的方法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年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1条的规定,单次检验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最大限量的2%。
为保证组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生产者应采用适当的生产程序和适宜的方法对所选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将经验证的方法形成文件。
8.2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和碱含量
按GB/T176进行试验。
8.3 压蒸安定性
按GB/T750进行试验。
8.4 氯离子
按JC/T420进行试验。
8.5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按GB/T 1346进行试验。
8.6 强度
按GB/T17671进行试验。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胶砂流动度试验按GB/T2419进行,其中胶砂制备按GB/T17671进行。
8.7 比表面积
按GB/T8074进行试验。
8.8 80μm和45μm筛余
按GB/T1345进行试验。
9 检验规则
9.1 编号及取样
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和取样。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水泥出厂编号按年生产能力规定为:
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编号;
120×104t~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编号;
60×104t~120×104t,不超过1000t为一编号;
30×104t~60×104t,不超过600t为一编号;
10×104t~30×104t,不超过400t为一编号;
10×104t以下,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当散装水泥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9.2 水泥出厂
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
9.3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检验。
9.4 判定规则
9.4.1 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检验符合规定技术要求为合格品。
9.4.2 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检验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为不合格品。
9.5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
9.6 交货与验收
9.6.1 交货时水泥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结果为依据,也可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依据。采取何种方法验收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卖方有告知买方验收方法的责任。当无书面合同或协议,或未在合同、协议中注明验收方法的,卖方应在发货票上注明“以本厂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字样。
9.6.2 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买卖双方应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共同取样和签封。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数量为20kg,缩分为二等份。一份由卖方保存40d,一份由买方按本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
在40d以内,买方检验认为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而卖方又有异议时,则双方应将卖方保存的另一份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0d以内完成。
9.6.3 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在同编号水泥中取样,双方共同签封后由卖方保存90d,或认可卖方自行取样、签封并保存90d的同编号水泥的封存样。
在90d内,买方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则买卖双方应将共同认可的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10.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10.1 包装
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1000kg。其它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有关袋装质量要求,应符合上述规定。水泥包装袋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10.2标志
水泥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包装袋两侧应根据水泥的品种采用不同的颜色印刷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
散装发运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10.3运输与贮存
水泥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在贮运中避免混杂。
10.4选用原则 混凝土工程特点及所处环境条件 优先选用 可以选用 不宜选用 普通混凝土 在一般气候环境中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在干燥环境中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在高湿度环境中或长期处于水中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普通水泥 厚大体积的混凝土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普通水泥 硅酸盐水泥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要求快硬、高强(>C40) 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 严寒地区的露天、寒冷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内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强度等级>32.5)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内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42.5) 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 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有耐磨性要求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强度等级>32.5)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受侵蚀性介质作用 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㈢ 名词解释:通用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 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3)通用硅酸盐水泥扩展阅读:

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由生产者按GB/T12960或选择准确度更高的方法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年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1条的规定,单次检验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最大限量的2%。

为保证组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生产者应采用适当的生产程序和适宜的方法对所选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将经验证的方法形成文件。

㈣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包括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物理指标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细度。

㈤ 通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有什么区别

1、原材料不同:前者材料有石灰石还有石膏,后者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材料。2、强度等级不同:前者强度等级达到62.5,后者的强度最高只有52.5。3、特征不同:后者水泥早期强度高,耐热性能不是。好,前者水泥早期的。

㈥ 通用的硅酸盐水泥是指哪六大水泥

1.硅酸盐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
3.矿渣硅酸盐水泥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6.复合硅酸盐水泥

㈦ 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品种有哪些

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

  1. 硅酸盐水泥P.I型不掺加混合材,P.II型允许有不超过5%的活性矿物混合材料。

  2. 普通硅酸盐水泥,允许以5%~15%的混合材等量取代硅酸盐熟料;

  3. 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生产水泥时允许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灯亮取代硅酸盐熟料,由于矿渣硬化比熟料大,共同磨细时,水泥中的矿渣颗粒太粗,矿渣的潜在活性不能充分发挥。

  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允许有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作为混合材等量取代熟料。

㈧ 通用硅酸盐水泥

2004年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对国家标准进行清理整顿时,专家们认为六大通用水泥标准急需修订,同时参考EN197-1,提出评审结论为GB175、GB1344、GB12958三项标准整合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具体如下。

1.修改了不同水泥品种混合材允许掺量水泥中掺加混合材不但能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还能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我国1953年首次颁布实施的水泥标准中就开始允许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料,为水泥行业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废弃物跨出了第一步。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建材院又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新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为我国水泥生产科学合理利用工业废弃物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水泥煅烧及粉磨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水泥中多掺混合材料创造了条件,然而混合材掺量的合理与否应当在考虑积极利用工业废渣的同时,以调整水泥的性能为前提,将性能相近的水泥归为一类。因此为了确定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否影响了各水泥品种划分的合理性,标准起草组组织了9家水泥生产企业按地域、窑型、熟料质量选择熟料样品和混合材样品进行混合材掺量与水泥性能关系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熟料质量的提高只影响水泥性能绝对值的变化,并没有影响混合材掺量与水泥性能关系的规律,随着混合材掺量增加水泥性能变化的趋势与上世纪的试验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当混合材掺量小于20%(矿渣小于35%)时,水泥性能随混合材品质不同、工况不同,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性能变化相对属于小幅波动,当混合材掺量超过20%(矿渣超过35%)时,水泥性能开始呈现有规律变化,矿渣掺量大于50%、粉煤灰掺量大于40%、火山灰掺量大于40%,水泥性能变化加剧。

因此该标准修订参照EN197-1的规定,将普通水泥混合材掺量规定为6%~20%,其他品种水泥混合材起始掺量由15%改为21%.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由于其混合材允许掺量范围大,在此范围内,水泥性能的变化比较大,特别是矿渣掺量超过50%后,碳化深度急剧增加。因此在参照EN197-1的同时,依据试验研究结果、考虑水泥生产企业的实际控制情况,将矿渣水泥分为A:21%~50%,B:51%~70%两类。

㈨ 什么是通用硅酸盐水泥它有哪些种类

所谓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冠以混合材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来命名;专用水泥按照其专门用途命名;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等。
(1)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2)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3) 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称为 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P.P。
(5)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6) 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六大水泥老标准实行以Kgf/cm2表示的水泥标号,如32.5、42.5、42.5R、52.5、52.5R等。
六大水泥新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52.5、5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为三个等级6个类型,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硅酸盐水泥(代号P1、P2),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火山灰质水泥(CP),粉煤灰水泥(PF),复合水泥(代号:PC),矿渣水泥(PS)
标号后加R表示28天强度要超过该等级。如PC有32.5、32.5R、42.5、42.5R;
PO32.5R、42.5、42.5R、52.5、52.5R;
PI52.5、PI52.5R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