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杀威棒的介绍
杀威棒,汉语词汇。在封建社会里,被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为了杀杀他的气焰,一般都是先打个十棍二十棍,这就是所谓的“杀威棒”。
⑵ 杀威棒的解释
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杀威棒”。
①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
②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
③《水浒传》第九回:“ 太祖武德皇帝 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2.泛指逼人慑服的殴打。
①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当初 赵 家姐姐劝我不听,果然进的门来,打了我五十杀威棒。”
②《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 韦氏 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亦称“ 杀威棍 ”
③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
④《说唐》第七回:“凡有解到罪人,先打一百杀威棍,十人解进,九死一生。”
⑤沈从文《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⑶ 击鼓鸣冤为什么要打杀威棒
因为古代一个县可能只有一个衙门,而这个衙门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人力不够用怎么办?就要从根本上杜绝一些胡搅蛮缠的案件,所以就采用了一旦有人伸冤就要先打杀威棒的代价,从而确保来伸冤的人,都是有真正冤情的人。虽然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比较不合理,但是在古代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⑷ 水浒传武松面对杀威棒的表现
五六个军汉,押武松在当面,管营喝叫除了行枷,说道:“你那囚徒,省得太祖武德皇帝旧制:但凡初到配军,须打一百杀威棒。那兜的,背将起来。”武松道:“都不要你众人闹动,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从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也不是好男子!”两边看的人都笑道:“这痴汉弄死,且看他如何熬!”武松又道:“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打我不快活。”两下众人都笑起来。
⑸ 水浒传原著 林冲挨杀威棒
只说林冲送到牢城营内来,看那牢城营时,但见:
门高墙壮,地阔池深。天王堂畔,两行细柳绿垂烟;点视厅前,一簇乔松青泼
黛。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
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
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
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
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
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
“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
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
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
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
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
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
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
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
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
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
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
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
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
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
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
“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
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
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
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现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
“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现今天王堂看守的,
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
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
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
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
“谢得照顾。”又取三二两银子与差拨道:“烦望哥哥一发周全,开了项上枷更好。”
差拨接了银子,便道:“都在我身上。”连忙去禀了管营,就将枷也开了。林冲自
此在天王堂内,安排宿食处,每日只是烧香扫地,不觉光阴早过了四五十日。那管
营、差拨得了贿赂,日久情熟,由他自在,亦不来拘管他。柴大官人又使人来送冬
衣并人事与他。那满营内囚徒,亦得林冲救济。
话不絮烦。时遇冬深将近,忽一日,林冲巳牌时分,偶出营前闲走。正行之间,
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林教头,如何却在这里?”林冲回头过来看时,见了那人。
有分教:林冲火烟堆里,争些断送余生,风雪途中,几被伤残性命。
毕竟林冲见了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⑹ 宋朝的〝杀威棒〞是怎么来的
宋太祖制定的,为的是防止有人诬告,只要是想告状的,先打一顿杀威棒再陈述案情,这样一来,想诬告的人得先考虑考虑自己想不想吃一顿棒,想一想万一露馅,挨这一顿棒值不值。
⑺ 宋江的一百杀威棒和林冲的有何不同
宋江的一百杀威棒和林冲的唯一区别就是林冲能免杀威棒靠的是小旋风柴进的人情和银子打点,宋江能免除杀威棒靠的是他的名气和银子。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获罪刺配江州。就是取出银子,给了江州官府的人。“宋江又自央浼人情,差拨到单身房里,送了十两银子与他;管营处又自加倍送银两并人事;营里管事的人,并使唤的军健人等,都送些银两与他们买茶吃。因此无一个不欢喜宋江。”不难看出,宋江本身就是豪气,常常散发钱财,只为博得个人情。也就轻松地躲过了杀威棒!
而林冲在东京被高俅设计陷害后,被刺配沧州。先是在柴进(宋太祖赐予的免死金牌)的庄园停留几日,离开时柴进便吩咐说:“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
就冲着柴进的身份背景,沧州的官员们多多少少都会给些面子,林冲一拿出柴进的书信,便能免打杀威棒;其次,林冲一进牢门,便得到“狱友”的建议,“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拿着银子收买管营,在执行的时候,管营就帮忙说着好话。柴进的书信加上银子,这样林冲就顺顺当当地躲过了杀威棒。
(7)杀威棒扩展阅读:
杀威棒简介
杀威棒是指在封建社会里,被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在被收监时,地方长官为了杀杀他的气焰,一般都是先打个十棍二十棍, 使其慑服。
如果一百杀威棒实实在在地打下去,那么犯人非死即重伤,很难再逞威风。很多犯人为了不受那一百杀威棒,就拿钱买通差拨和管营的,只说是有病,就可以暂时存下一百杀威棒,到后来就不打了。
⑻ 古代的杀威棒有多疼
很疼
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杀威棒”。
①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
②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
③《水浒传》第九回:“ 太祖武德皇帝 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2.泛指逼人慑服的殴打。
①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当初 赵 家姐姐劝我不听,果然进的门来,打了我五十杀威棒。”
②《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 韦氏 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亦称“ 杀威棍 ”
③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
④《说唐》第七回:“凡有解到罪人,先打一百杀威棍,十人解进,九死一生。”[1]
⑤沈从文《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⑼ 衙役在公堂上手中拿着的棍子是叫‘杀威棍’吗
楼主指应该是“水火棍”吧,用来壮堂威和执法(比如打屁屁)的。
杀威棒不是特指哪种棒棒,只要是用来“杀威”使用的棒棒,都可以叫杀威棒,所以水火棍可做杀威棒,扁担也可作杀威棒。但是扁担不可以做水火棍。
水火棍 古时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
据说府州衙门里面的水火棍底端包有扁铁(但未经证实)。
-------------------未经证实的分割线-------------------
杀威棒 在封建社会里,被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或犯人收监,为了杀杀他的气焰,一般都是先打个十棍二十棍,这就是所谓的“杀威棒”。此棍一挥下,即便是强壮之人,非养个一两个月难得痊愈。不过这杀威棒算是额外之刑,可打可不打,倘通融得好,自然可免,便是手下留情也很不错。不过,要是通融不好,那犯人可要遭殃喽。
⑽ 宋朝的〝杀威棒〞是怎么来的
没有的事。
一,所谓的“杀威棒”是元、明戏曲、小说中的说法,并无历史依据:
1,《水浒传》第九回管营对林冲说:“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宋朝的太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后代子孙又给他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很明显,宋太祖的尊号并不是什么武德皇帝。
2,宋朝将罪犯刺字、充军都是事实。实际上和今天的劳改一样,都是把罪犯当免费劳动力为国家出力,但是你把所有的罪犯都打伤打残算怎么回事?100棍打在身上,不死也残,宋朝官员这么脑残把自己的免费劳动力打伤躺在床上休息几十天?顺便还得给医药?
二,“杀威棒”的可能出处:
在古代,民告官,属于以下犯上,是为刁民。无论对错,要先打告官的老百姓十大板再审案(清朝的大清律也有类似规定,甚至处罚更严重。现代社会的人,很难理解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官和民的巨大差别)。小说演义中所谓的“杀威棒”估计是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