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价值在人
名人故居的价值重在“人”而非“物”
梁思成、林徽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于1931―1937年居住于北京北总布胡同的这处院落。在此居住的6年时间里,夫妇二人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的佛光寺……
也是在这6年里,他们与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马不停蹄地踏访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和研究了2000多个建筑文物,终于在1943年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5年5月、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3月,他们给作战方开出两份沉甸甸的中国文化遗产保存名录。就像王军所说,这两份由梁思成执笔的名录,“给枪炮安上了眼睛,否则,中国的文化遗产不知会是何等惨况”。据了解,那份在解放战争时期提交的中国文化遗产保存名录,也是我国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依据。
名人故居是否具有文物保护价值,在与其他建筑的评判标准上最根本的区别是:名人故居重在“人”,建筑重在“物”。名人故居可以是豪宅大院,也可以是普通建筑。只要这个普通建筑的住户曾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个普通建筑就是名人故居,就具有文物价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此强调说:“要着重看故居的精神、文化、社会价值,而绝不能单纯考虑建筑质量和艺术价值”。
B.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基本情况
1931年至1937年间,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那是二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梁林故居也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重要聚会场所,哲学家金岳霖、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诸多学者认为,冰心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中描述的就是林徽因的客厅。只是,梁林故居终究难逃被拆除的命运。
2009年,因涉及商业项目,24号院门楼及西厢房被先后拆除。2009年7月11日,此事经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2011年1月11日,在东城区人代会(临时)二次会议上,该区文委主任李承刚表示,“梁林故居”已被列为普查文物,在居民腾退完毕后,这个院子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修缮。
C.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昆明哪里(准确地点),
在昆明北郊盘龙区龙泉街道办宝云社区棕皮营……
D.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介绍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1931年至1937年间,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那是二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从2009年7月起经过持续2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梁林故居终究未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东城区文化委的事故调查原因称,开发单位是考虑到故居房屋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维修”与“拆除”这对意义完全相反的词语,居然可以这般组合,这一新词儿很快引起网民的质疑和调侃。
E.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元凶被揭
1月27日,龙年大年初五,华润置地便被媒体爆出在北京市文物局不知情的情况下,拆除了已被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保护项目的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四合院(原为3号院)。华润置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许是因为其经营上的困境让其铤而走险。北总布胡同24号院这座被列为文物保护项目的老房子的拆除,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不光是热爱文物的国人登门造访,就连外国游客也前往一探究竟,更引来了众多媒体的口诛笔伐。讨伐的对象正是拆除此四合院的华润集团旗下北京富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座已被列为文物保护项目的古老四合院被拆,是因为它坐落在华润置地“华润大厦二期”商业写字楼西延工程的规划图上。在“限购”“限贷”的政策高压和资金回流压力下,正是为了节约成本,华润置地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强拆被列入文物保护项目的北总布胡同24号。
F.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具体时间
2008年9月贴的拆迁公告,10月中旬开始拆的第一间北房。我是这里的住户,现在还没走呢。
G.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保拆之争
保护持续两年多梁林故居终被拆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在1931年至1937年期间曾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住。这一时期是两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时期。他们从这里出发,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群落的大部分考察。2009年,因涉及商业项目,24号院门楼及西厢房被先后拆除。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同年7月10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叫停了对梁林故居建筑物的继续拆除。同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发布通报称,该局已会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专题研究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保护问题,并责成建设单位调整建设方案,在建设规划上确保院落得到保留。
2011年1月11日,在东城区人代会(临时)二次会议上,东城区文化委主任李承刚曾公开表示,梁林故居已被列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在居民腾退完毕后,这个院子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修缮。
在查询2011年12月3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时也发现,位于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的确在此次普查中被列为新发现文物项目。
然而1月27日有媒体在接到爆料后报道称,北总布胡同24号院梁林故居已被拆除,但北京市文物局并不知晓。而东城区文化委随后向北京市文物局递交的事故调查原因称,开发单位考虑到故居房屋腾退后,因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拆除是由于建设单位为防止房屋在过节期间出现险情,而提前对房屋进行的“落架维修”,是维修前的一种“前期筹备工作”。
H.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七月复建
7月23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正在复建中,预计10月中旬竣工。
I. 梁思成故居在哪里怎么走
在山场西巴士站
J.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拆迁历程
● 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立项为弘通科研大楼项目,并于2003年开始实施项目拆迁;
● 2004年,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拆迁工作所需资金数目庞大,运作困难,不得不以转让公司股权的方式委身于中信地产;
● 2006年,迫于拆迁成本压力,中信地产引进了上市房企亿城股份,但未能成功;
● 2009年9月24日,中信地产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拟转让弘通科研大楼项目;
● 2009年11月,富恒地产股份由中信地产转让给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置地北京公司,项目名称改为“华润大厦二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