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史上最强台风
扩展阅读
股票买跌最佳位置图解 2025-07-04 22:05:30
新开户可以买几只股票 2025-07-04 22:03:58
同花顺质押股票在哪看 2025-07-04 21:49:52

史上最强台风

发布时间: 2021-11-20 08:16:18

1. 史上最强的台风

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Typhoon Tip) 。1979年10月12日,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泰培中心风速每小时306公里,最低气压870毫巴,环流宽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个美国。
--------------------------------------------------

7920泰培的回顾

扰动发展期

1979年10月初,季风槽十分活跃,其范围亦很广阔。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东经180E有三个扰动,之后都发展为热带气旋,由西面数起,分别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扰动处于北纬10-20度,是三个扰动中最北的一个,最南的就是Tip的扰动。Tip的扰动最初受Roger的扰动影响,发展极不稳定,路径亦不规则。10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Tip的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Roger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方面于10月4日下午定Tip的扰动为热带低气压。

气旋发展期

刚形成的热带低气压由4日-8日都受庞大的热带风暴Roger影响,路径极不规则,刚强速度缓慢。Roger在7日以热带风暴强度转化成温带气旋,热带低气压才脱离Roger的抑制,并增强为热带风暴,然而并命名为Tip,泰培。
泰培的出现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非常关注,因为其路径可能横扫联合台风警中心总部所在地,关岛。泰培向西北移动并于8日傍晚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结果,泰培于9日傍晚,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横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约45公里处掠过。不久后,泰培增强为台风,副高范围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强得很。

传奇台风,870 hPa的出现

泰培增强为台风后,增强并未有停止,反而强速增强;日本的纪录显示其的每次记录,气压几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纪录。由于环境突然有良好转变,泰培于10日已增强为强烈台风,系统直径非常阔大,整体组织已发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风力维持于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显增强,中心风力下降至130 kts,气压则维持于900 hPa。
传奇台风诞生于12日,由零时开始,中心气压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并且下降得很快,北京时间0800时,已经下降至875 hPa;中心风力120 kts,比昨日稍为下降,但整体组织仍在增强,系统范围已经很大,但仍在扩大。下午,北京时间1400时,泰培达至其的颠峰,中心气压870 hPa,中心持续风力140 kts,阵风165 hts;除了中心风力被受质疑外,泰培创下有纪录以来最低气压和最大热带气旋的记录;泰培在12日的强风圈(33 kts)直径有2220 km之广,暴风圈(92 kts)直径560 km;泰培亦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强烈暖心结构。
当年的香港风迷称,皇家香港天文台(未回归前的名称,即今天的香港天文台)曾对传媒发布有关距香港一千几公里外的泰培的警告,此举动甚为罕见。
泰培的移动速度缓慢亦是其增强迅速的原因之一。

减弱后的泰培

泰培的气压维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动速度仍然缓慢,导致减弱速度也很缓慢,中心风力一般维持于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风力下降至110 kts,虽然其的范围开始缩小,但仍然是个巨台。14日的风力有所减弱,中心风压上升得快,泰培开始转向。泰培于16日的中心风力下降至95 kts,维持风力至17日,系统移至台湾以东,而其依然是个巨台。

泰培的衰亡

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洋面。

http://cnqzx.com/zcyun/club/dv_rss.asp?s=xhtml&boardid=81&id=1491&page=2

2. 史上最强的台风级别是多少

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是1979年10月12日的台风泰培(Typhoon Tip) 。

1、扰动发展期

1979年10月初,季风槽十分活跃,其范围亦很广阔。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东经180E有三个扰动,之后都发展为热带气旋,由西面数起,分别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扰动处于北纬10-20度,是三个扰动中最北的一个,最南的就是Tip的扰动。Tip的扰动最初受Roger的扰动影响,发展极不稳定,路径亦不规则。10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Tip的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Roger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方面于10月4日下午定Tip的扰动为热带低气压。

2、气旋发展期

刚形成的热带低气压由4日-8日都受庞大的热带风暴Roger影响,路径极不规则,刚强速度缓慢。Roger在7日以热带风暴强度转化成温带气旋,热带低气压才脱离Roger的抑制,并增强为热带风暴,然而并命名为Tip,泰培。

泰培的出现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非常关注,因为其路径可能横扫联合台风警中心总部所在地,关岛。泰培向西北移动并于8日傍晚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结果,泰培于9日傍晚,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横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约45公里处掠过。不久后,泰培增强为台风,副高范围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强得很。

3、传奇台风,870 hPa的出现

泰培增强为台风后,增强并未有停止,反而强速增强;日本的纪录显示其的每次记录,气压几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纪录。由于环境突然有良好转变,泰培于10日已增强为强烈台风,系统直径非常阔大,整体组织已发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风力维持于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显增强,中心风力下降至130 kts,气压则维持于900 hPa。

传奇台风诞生于12日,由零时开始,中心气压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并且下降得很快,北京时间0800时,已经下降至875 hPa;中心风力120 kts,比昨日稍为下降,但整体组织仍在增强,系统范围已经很大,但仍在扩大。下午,北京时间1400时,泰培达至其的颠峰,中心气压870 hPa,中心持续风力140 kts,阵风165 hts;除了中心风力被受质疑外,泰培创下有纪录以来最低气压和最大热带气旋的记录;泰培在12日的强风圈(33 kts)直径有2220 km之广,暴风圈(92 kts)直径560 km;泰培亦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强烈暖心结构。

4、减弱后的泰培

泰培的气压维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动速度仍然缓慢,导致减弱速度也很缓慢,中心风力一般维持于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风力下降至110 kts,虽然其的范围开始缩小,但仍然是个巨台。14日的风力有所减弱,中心风压上升得快,泰培开始转向。泰培于16日的中心风力下降至95 kts,维持风力至17日,系统移至台湾以东,而其依然是个巨台。

5、泰培的衰亡

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洋面。

3. 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是哪一次

有史以来最强的超强台风,1979年登陆日本的泰培(巅峰时期泰培的中心风力评估为每小时306公里)。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综合情况最强烈的热带气旋,源于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

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掠过关岛后,气旋得以爆发性增强,于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海平面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纪录。

美国空军气象局派出60架次侦察机飞入泰培内部执行观测任务,这场台风因此成为近距离观测次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之一。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神奈川县开展的训练营因泰培间接引发火灾,致使13人遇难,68人受灾。该国其他地区还因这场台风引发大范围洪灾,导致42人丧生,海上还有许多船只沉没,至少44人死亡或失踪。

(3)史上最强台风扩展阅读

泰培台风受灾死亡情况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地上浸水8,157栋、地下浸水47,943栋,耕地受害25,451公顷,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雨,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最终泰培减弱为弱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一共造成了68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台风泰培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有史以来最大环流半径(2170km)、烈风圈(1110km)及暴风圈(280km)。(因过去前测量科技不先进,所测得的数据不够精准,目前热带气旋半径100~500km之间)

正式纪录中海平面气压最低(870hPa)及第二高风速(一分钟-305km/h)之台风。(2013年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海燕已刷新该风速纪录为315km/h)

台风是一种不容小觑的自然灾害,台风迎来会诱发暴雨、洪涝、泥石流、风暴潮等次生灾害。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据科学家研究,台风释放的能量功率相当于全世界发电功率的200倍。

4. 史上最强的五大台风

这就是世界上最强的台风----1979年狄普台风(Tip)。这是全世界的风迷都感到津津乐道的一个台风。 这个超级台风,诞生于1979年10月4日,在关岛东南方约两千公里的海面上形成,当时只是个热带低压。起初台风的路径并不稳定,持续在北纬5~10度,东经150~155度间打转。10月6日,增强为轻度台风,台风仍继续打转,直到10月8日才开始稳定地向北北西移动,1天后转向偏西运动。 起初,台风的发展并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还是个轻度台风。然而10月10日,台风增强为中度台风后,开始迅速增强,隔日就增强为强烈台风!10月12日,台风的强度已达最鼎盛时期----中心最大风速纪录为每小时305公里,相当于每秒85公尺。而这时中心气压已跌至870百帕!另外,它的暴风半径大得吓死人~~半径1100公里,是贺伯、尤特台风的三倍大! 然而,这台风的终极强度并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台风开始渐渐减弱。当时狄普台风的位置仍在广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纬度约在北纬15~20度。关于这件事,香港地区的风迷引来了热烈讨论。有人说,当时狄普台风的暴风半径十分巨大,达1100公里,当台风减弱的时候,暴风圈的边缘已经接触了菲律宾东缘,所以会渐渐减弱。不过,有人认为,即便台风的暴风圈已接触陆地,台风应该还不会有明显的减弱,直到中心登陆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减弱。总之,狄普台风为何在热带海洋上渐渐减弱,仍是个谜团。 台风减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减弱为中度台风,这时台风一度威胁台湾。不过,在10月16日,台风偏北移动,台湾才免于被威胁。台风开始影响日本了。琉球则为首当其冲,当时台风的中心风速为110节。 随后,台风转向东北移动,在10月18日于日本纪伊半岛登陆,并减弱为轻度台风。10月19日,台风在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变性为温带气旋。由于年代太久远了,并不清楚此台风在日本地区所造成的影响。狄普台风传奇的一生便结束了。 狄普的回顾

5. 历史上破坏力强的台风有哪些

台风可分为一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所谓台风,一般指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部形成的强大风暴。强台风则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的热带气旋。当强台风继续加强,就会转为超强台风,其风速大于51.0米/秒,风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故超强台风的风力和破坏力,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家知道,台风尼伯特是2016年第1号超强台风,从7月6日夜间生成并在极快时间登陆,先后给我国台湾、华东沿海地区及东部海区带来较大风雨的影响。那么,史上有记载的最强劲、最具破坏力的台风有哪些呢?下面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不妨简单盘点一下。

1、2010年的“梅姬台风”

维拉台风图片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3、1961年的“南施台风”

南施台风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风暴在9月7日形成,在9月17日消散,维持了10天。南施在日本本州登陆之前,影响了关岛和日本的琉球群岛,并为该区造成巨大损失。南施的一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约345千米每小时(215英里每小时)或185节,可能成为全球有纪录以来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由于南施为日本带来严重破坏,故日本气象厅为它命名为第二室户台风(日语:第2室戸台风),是为气象厅8个命名台风其中之一。

6. 中国史上最强的台风是哪次

近代有记录吹袭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以登陆时候的风速计算),是2006年登陆浙江电白镇的超强台风「桑美」,中心风力达到216 km/h(60m/s,17级)。

桑美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的台风,登陆强度比2005年登陆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还要强。严重影响了中国东部沿岸地区,造成了折合约25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桑美」这个名字退役。

(6)史上最强台风扩展阅读:

桑美特点

强度大

据历史资料显示,“桑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低于1956年第12号热带气旋“Wanda”(温黛)登陆时的923百帕,成为50多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同时,“桑美”也成为我国台风强度重新分级后登陆的最强台风。

“桑美”强度大,因此它登陆后,周围的风力特别大,它带来的区域性大风强度打破历史记录,登陆前后17级风圈半径达45公里。8月10日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地区出现了8~10级大风。

其中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部分地区的风力有11~12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4~17级;福鼎市8月10日17~20时连续3小时阵风风速超过40米/秒。浙闽两省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均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

另外,江西东北部(包括鄱阳湖湖面)也出现了6~8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9级。

后来,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测得的81m/s的阵风记录被中国气象局承认,这也成了有确实记录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最大风速,足以可见超强台风“桑美”的强度。

雨量大

浙江省从10日5时开始降雨,,暴雨区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地区,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站点有33个,大于200mm的有13个站点,大于300mm的有9个站点,大于350mm的有4个站点:分别是苍南昌禅466mm、金乡379mm、玉苍山377mm、矾山369mm。

截止10日20时,1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509平方公里,3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陆时,温州有记录的过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实际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头,与最后的潮位预测相差60厘米左右!

移动快

“桑美”于5日晚上在关岛东南方的洋面上生成之后,以25km/h的速度快速移动,并且成为超强台风后不久移速增大到30km/h。在整个台风生命史中,始终保持这种快速移动的台风并不太多见,特别是如此强的超强台风一直持续如此快速移动更为少见。

7. 史上最强的台风级别是多少是哪个台风

17级。

台风泰培是人类有记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台风,台风半径1110千米,风速305km/h,刷新世界纪录,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也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不国此次台风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它发生在太平洋上,不过其风力之大,依然在十大史上最强台风排名中排第一。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8. 最强台风: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台风

1、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

(英语:Super Typhoon Hato,国际编号:17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5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ang)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

2018年2月28日-3月3日,于越南河内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50届年度会议上,决定将“天鸽”除名。

台风天鸽导致中央气象台发出2017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港澳气象部门发出十号飓风信号 ,且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为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带来重大破坏,造成了24人死亡和68.2亿美元经济损失 ,其中43.8亿美元来自中国大陆,10.2亿美元来自香港,14.2亿美元来自澳门。

2、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

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在2017年02月21日-24日于日本横滨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由于“莫兰蒂”给福建等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莫兰蒂除名,其替补为Nyatoh,中文为“妮亚图”。

台风莫兰蒂导致厦门市65万棵树倒伏,房屋损毁1790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 在中国大陆共造成28人死亡、49人受伤、18人失踪。台风莫兰蒂擦过台湾南部时也给台湾造成严重影响,当地因灾死亡2人。


3、2016年超强台风海马

(Super Typhoon Haima,国际编号1622,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Lawi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其名字来源于中国,意为一种鱼。

由于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给菲律宾以及中国华南地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把“海马“这个名字退役,由“木兰“替代。



4、2016年超强台风莎莉嘉

(英语:Super Typhoon Sarika,国际编号:162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Kare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1个被命名的风暴。

“莎莉嘉”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意义是啼鸟。由于“莎莉嘉”给中国华南和菲律宾造成严重影响,在2017年2月的第第49届台风委员会议上,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莎莉嘉”除名。替补名为Trases,中文名为翠丝。

5、2016年超强台风洛坦

(英语:Super Typhoon Nock-ten,国际编号:162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na)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6个被命名的风暴。

“洛坦”一名由老挝提供,名字意义为一种鸟。由于“洛坦”给菲律宾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2017年2月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决定将“洛坦”退役,其替补名为“轩岚诺(Hinnamnor)”,其意义为老挝当地的一处保护区的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台风洛坦

网络-台风莫兰蒂

网络-天鸽

9. 历史上最强台风多大

世界上最强的台风----1979年狄普台风(Tip)。这是全世界的风迷都感到津津乐道的一个台风。 这个超级台风,诞生于1979年10月4日,在关岛东南方约两千公里的海面上形成,当时只是个热带低压。起初台风的路径并不稳定,持续在北纬5~10度,东经150~155度间打转。10月6日,增强为轻度台风,台风仍继续打转,直到10月8日才开始稳定地向北北西移动,1天后转向偏西运动。 起初,台风的发展并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还是个轻度台风。然而10月10日,台风增强为中度台风后,开始迅速增强,隔日就增强为强烈台风!10月12日,台风的强度已达最鼎盛时期----中心最大风速纪录为每小时305公里,相当于每秒85公尺。而这时中心气压已跌至870百帕!另外,它的暴风半径大得吓死人~~半径1100公里,是贺伯、尤特台风的三倍大! 然而,这台风的终极强度并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台风开始渐渐减弱。当时狄普台风的位置仍在广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纬度约在北纬15~20度。关于这件事,香港地区的风迷引来了热烈讨论。有人说,当时狄普台风的暴风半径十分巨大,达1100公里,当台风减弱的时候,暴风圈的边缘已经接触了菲律宾东缘,所以会渐渐减弱。不过,有人认为,即便台风的暴风圈已接触陆地,台风应该还不会有明显的减弱,直到中心登陆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减弱。总之,狄普台风为何在热带海洋上渐渐减弱,仍是个谜团。 台风减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减弱为中度台风,这时台风一度威胁台湾。不过,在10月16日,台风偏北移动,台湾才免于被威胁。台风开始影响日本了。琉球则为首当其冲,当时台风的中心风速为110节。 随后,台风转向东北移动,在10月18日于日本纪伊半岛登陆,并减弱为轻度台风。10月19日,台风在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变性为温带气旋。由于年代太久远了,并不清楚此台风在日本地区所造成的影响。狄普台风传奇的一生便结束了。

10. 历史上最强台风

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Typhoon Tip) 。1979年10月12日,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泰培中心风速每小时306公里,最低气压870毫巴,环流宽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个美国。
--------------------------------------------------

7920泰培的回顾

扰动发展期

1979年10月初,季风槽十分活跃,其范围亦很广阔。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东经180E有三个扰动,之后都发展为热带气旋,由西面数起,分别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扰动处于北纬10-20度,是三个扰动中最北的一个,最南的就是Tip的扰动。Tip的扰动最初受Roger的扰动影响,发展极不稳定,路径亦不规则。10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Tip的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Roger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方面于10月4日下午定Tip的扰动为热带低气压。

气旋发展期

刚形成的热带低气压由4日-8日都受庞大的热带风暴Roger影响,路径极不规则,刚强速度缓慢。Roger在7日以热带风暴强度转化成温带气旋,热带低气压才脱离Roger的抑制,并增强为热带风暴,然而并命名为Tip,泰培。
泰培的出现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非常关注,因为其路径可能横扫联合台风警中心总部所在地,关岛。泰培向西北移动并于8日傍晚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结果,泰培于9日傍晚,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横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约45公里处掠过。不久后,泰培增强为台风,副高范围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强得很。

传奇台风,870 hPa的出现

泰培增强为台风后,增强并未有停止,反而强速增强;日本的纪录显示其的每次记录,气压几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纪录。由于环境突然有良好转变,泰培于10日已增强为强烈台风,系统直径非常阔大,整体组织已发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风力维持于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显增强,中心风力下降至130 kts,气压则维持于900 hPa。
传奇台风诞生于12日,由零时开始,中心气压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并且下降得很快,北京时间0800时,已经下降至875 hPa;中心风力120 kts,比昨日稍为下降,但整体组织仍在增强,系统范围已经很大,但仍在扩大。下午,北京时间1400时,泰培达至其的颠峰,中心气压870 hPa,中心持续风力140 kts,阵风165 hts;除了中心风力被受质疑外,泰培创下有纪录以来最低气压和最大热带气旋的记录;泰培在12日的强风圈(33 kts)直径有2220 km之广,暴风圈(92 kts)直径560 km;泰培亦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强烈暖心结构。
当年的香港风迷称,皇家香港天文台(未回归前的名称,即今天的香港天文台)曾对传媒发布有关距香港一千几公里外的泰培的警告,此举动甚为罕见。
泰培的移动速度缓慢亦是其增强迅速的原因之一。

减弱后的泰培

泰培的气压维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动速度仍然缓慢,导致减弱速度也很缓慢,中心风力一般维持于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风力下降至110 kts,虽然其的范围开始缩小,但仍然是个巨台。14日的风力有所减弱,中心风压上升得快,泰培开始转向。泰培于16日的中心风力下降至95 kts,维持风力至17日,系统移至台湾以东,而其依然是个巨台。

泰培的衰亡

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