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日出
扩展阅读
未来十大暴利行业 2025-07-04 19:05:39

日出

发布时间: 2021-11-20 15:00:33

1. 《日出》内容简介

《日出》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以陈白露住的某大旅馆(惠中饭店)华丽的休息室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翠喜的房间)为活动地点,写了黎明、黄昏、午夜、日出四幕。

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日出之前,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

《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该剧未经上演便引起文艺界普遍的重视,剧本发表不到一个月,《大公报》文艺副刊就特辟专栏连续发表文章,对这部作品的成就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日出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曹禺在写完《雷雨》之后,感到它有些“太象戏”了,同时思想上也受到了左翼文坛更多的影响,于是创作了思想意识更加明确、手法也较为自然的《日出》。

《日出》是曹禺的第二部剧作,写于1935年,作者当时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据曹禺女儿万方回忆,曹禺当年为了能在作品中真实描写翠喜的境遇,甚至扮作唱数来宝的艺人混入妓院体验生活。

作品赏析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2. ( )的日出 填形容词

( )的日出 填形容词,示例:

(冉冉升起 )的日出

(美丽 )的日出

(淡淡 )的日出

(蔚为壮观 )的日出

(火红 )的日出

(好看 )的日出

3. 《海上日出》原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3)日出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写的传神。
巴金写海上日出,先写日出之前的景象。天从浅蓝转而出现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接着写到日出,这里写了太阳的形状,太阳的动作,它的色彩,它的光亮;而且有层次,有变幻。
以后又写云中的太阳,太阳光照着的云,水面上的景象。最后融为一体:“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文章最后写乌云蔽日和太阳终于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况,最终归结到作者自身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在家读书,过着衣食无忧的少爷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吸收潮水一般涌来的新思想。他从刘师复、克鲁泡特金、高德曼的小册子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接受了无政府主义,也从俄国民粹派革命家的传记中吸取过精神力量。
1920年9月,他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迈出了脱离旧家庭的第一步。1923年5月,巴金转赴上海求学,考入南洋中学,年底赴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他翻译了克鲁泡特金《面包与自由》,宣传无政府主义,并在《文学旬刊》和《妇女杂志》发表写景抒怀的新诗30余首,成为封建旧家庭的叛逆者。
1927年2月,22岁的巴金自费赴法国留学。在异国寂寞的生活中,为了向大哥表明自己不能走他所期望的“扬名显亲”、“兴家立业”的道路,使大哥更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选择的道路,巴金写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作品1929年1月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了读者和批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轰动当年文坛的一部作品。
从此,“一位完全不为人认识的作家”——巴金,以不同凡响的身手闯进了文坛。《灭亡》是巴金进入文坛的奠基之作,也为他以后的创作内容开了一个端绪。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青年的活动和思想性格,成为了巴金抗战前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
1928年12月,巴金回到祖国,定居上海,开始正式地写小说。从1929年到1937年中,他创作的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中长篇小说,以及《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以炽烈的情怀表现知识青年反抗现实、献身理想的活动及其矛盾苦闷的思想感情,鞭挞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不义与罪恶并展示其必然崩溃的命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小说的两个基本主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巴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时代洪流中。1940年至1945年,他写作了“抗战三部曲”,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抗战后期,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了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怀着对新社会的热爱,转而热情描绘新人新事,朗声歌颂新的生活。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李大海》等,反映了朝鲜战地的斗争生活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大欢乐的日子》、《赞歌集》等,礼赞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美好的新生活、新人物;《华沙城的节日》、《倾吐不尽的感情》等,则记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1983年5月,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法国总统密特朗在授勋仪式上称颂巴金是“大师”、“不朽作家”,是“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一”。他说:“你不仅是中国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你为人类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巴金则表示:“我只是一个作家、一个到死也不愿放下笔的作家。”

4. 日出 诗词

  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刘叉《偶书》

  5.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7.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8.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9.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佚名《陌上桑》

  1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佚名《击壤歌》

  11.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韩偓《晓日》

  1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1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韩偓《晓日》

  15.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16.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柳宗元《跂乌词》

  17.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佚名《桧风·羔裘》

  18.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赵匡胤《咏初日》

  19.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李白《日出行 / 日出入行》

  20.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21.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22.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23.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4.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李白《扶风豪士歌》

  25.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26.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李郢《南池》

  27.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李白《望木瓜山》

  28.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李颀《望秦川》

  29.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30.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桃源行》

  31.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杜甫《客亭》

  32.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柳宗元《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33.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王质《山行即事》

  34. 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李白《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35.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

  36.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岑参《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37.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江淹《别赋》

  38.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佚名《二翁登泰山》

  39.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王质《东流道中》

5. 日出一般是几点

日出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第四个时辰,指上午的5~7时,地支命名是卯时。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而是在6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

而这些变化可以用日行迹表达。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可以借由跟踪太阳的轨迹而计算得到,但所计算出来的时间会比真实感觉的有些微不同,所计算出来的日照时间会比真实感觉到的长,而所计算出来的黑夜的时间则比真实感觉到的短。

日落时间:

日落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落的时间最早,日落最晚的时间在夏至时。

但是实际上,日落最早的时间应当在12月初,日落最晚的时间应当在6月末。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而这些变化可以用日行迹表达。

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可以跟踪太阳的轨迹而计算得到。此外,太阳光会因为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而产生折射,所以在太阳降至低于地平线后仍可看到太阳,这是每天日落时产生的错觉。

6. 关于日出的诗句

1、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出自:唐代韩偓《晓日》。

译文:天边霞光映入水中,一时水中映出的天际一片通红。



2、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出自: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译文: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3、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出自:唐代李白《望木瓜山》。

译文: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忆江南》。

译文: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5、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出自:唐代李白《日出行》。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天空,没入西海。

7. 日出是什么样子的

1、太阳还没有升起时,眼前是一片迷茫。那急迫想看日出的心情,更是抵挡不住。一阵晨风吹来,如同小姑娘的纤细小手,抚摸着每一个人的脸颊。就在这时,太阳出来了。

2、山峰像英雄的脊梁,几千年的风雨冲刷依然坚韧顽强,山峰像诗人的眼眸,深情的凝望每一轮日出,山峰像老人的掌纹,一纵一横都饱含时代的沧桑。

3、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了50多个春秋。除了务农之外,父亲在事业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那几亩薄地成了他最亲近的伙伴,农耕是他这大半辈子工作的全部。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5.失望时,看看日出,便会充满希望成功时,看看日落,便不会自大。

6.日出,自然界中最雄伟壮丽的景色,千百年来被古往今来的诗人作家赞颂过许多次,可我却忍不住还要写它,因为日出的美丽,是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

7.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是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用快乐美容,绝无副作用!

8.人们都说日出是最美丽的,日出就是日落,当这里夕阳西下后,地球的另一面就是美丽的黎明。所以我认为日落是最美丽的。因为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山的那头小心翼翼的走下去,便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幅神秘,美丽而迷人的画。

9.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午后的阳光在我眼中是最迷人的。它没有日出时的娇嫩,没有日落时的苍茫,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在她经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抹温馨的色彩,暖暖的,透着些浪漫,夹杂着青春的幻想。

11.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12.今日出恶言者,明日必得恶报。

比喻:日出的霎那间,漫天的霞光如同是倾盆而下的光雨。拟人:初升的朝阳,羞羞答答得撩起自己的红盖头,露出一个明媚的笑。

13.思欲南走扶馀,东穷日出,西行欧美。万里投荒,消减尽,当日豪游情味。——王蕴章

1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日出 [rì chū],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一般是指太阳由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时间,而确实的定义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而非整个日面离开地平线。

8. 日出是什么样的句子

1、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最后终于露出了笑脸。此刻霞光万道,把天空染的通红。红的树、红的鸡、红的屋……万道朝霞给苏醒的万物披上了一件件华丽的红装。

2、今天早晨去看日出,太阳慢慢的从地平线升起,像一个羞答答的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太阳最美的时候就要过去了,只见它收起光辉升进了云里,一切只在刹那间,让人来不极与它告别,这时,我才如梦初醒,又后悔没有记住这美好的时刻,只能看着空洞洞的天边,看那被留下的光芒。

4、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向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晶莹耀眼。这时,太阳惨白中带进一丝血般红的光波,放射出万道光芒。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密密斜斜地洒满了大地天变相挂着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般婀娜夺目。

5、天渐渐破晓,天空还镶着几颗残星,大地蒙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青纱。过了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光亮起来。四周的山峦都披上了一件红色锦缎做成的衣衫,我知道,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6、一会儿,那出现了太阳一个小小的边儿,像一个红色的眉毛。太阳不紧不慢地纵身一跃跳了出来,它还在向上升,云朵不时地挡住它,但却被染成了淡红色,这样,太阳就斑斑点点,似乎穿了一条带花纹的被子,十分好看。

7、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8、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9、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10、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11、海面突然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波,但只是瞬间,立刻恢复了平静。抬头。远处的海面上,渐渐有了一抹谈谈的红,慢慢向四处扩散。许久,染红了小半边天。红,还在扩散,大半边天已经微微泛红。终于,整个天都呈红色时,红,不再扩散,只是慢慢变浓,加深。

12、我的心里一直在念叨,"太阳,太阳"快升起来呀!好让我一睹你的风采呀!随后,太阳从东面一点一点的露了出来,我真恨不得立马就能看见太阳的全景。一会儿,太阳露出了它的眼睛。太阳的这双眼睛非同小可,它是一双神奇的眼睛,大地上的花草,树木,楼房,云朵,凡是被太阳注视过的东西,都成了深红色。

13、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象火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