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差压传感器的特点
微差压传感器的10大智能特点
是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的新型变送器,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和零部件均源自进口,整机经过严格组装和测试。具有设计原理先进、品种规格齐全、安装使用简便等特点。具体来说,微
差压传感器具有以下10大智能特点:
1、数字精度:+(-)0.05%模拟精度:+(-)0.75%+(-)0.1%F.S全性能:+(-)0.25F.S
2、超级的测量性能,用于压力、差压、液位、流量测量
3、量程比:100:1
4、稳定性:0.25%60个月
5、测量速率:0.2S
6、小型化(2.4kg)全不锈钢法兰,易于安装
7、过程连接与其它产品兼容,实现最佳测量
8、世界上唯一采用H合金护套的传感器(专利技术),实现了优良的冷、热稳定性
9、采用16位计算机的智能变送器
10、标准4-20mA,带有基于HART协议的数字信号,远程操控,支持向现场总线与基于现场控制的技术的升级。
② 微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微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风压传感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发生变化,和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标准信号。
③ 微压差控制器和微压差传感器一样吗
不一样;
传感器只负责检测当前的压差是多少,然后输出一个相应的信号。
例如:压差是5kpa输出3v
控制器,除了要检测现在的差压还要判断这个差压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不是,它要做某些动作把差压控制到我们想要的范围。例如我们想要4kpa的差压,现在是3kpa,那么控制器应该会打开阀门让流体多一点把差压提到4kpa的目标值。
差压控制器里面要用到差压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采用进口高精度、高稳定性微压芯片,经严格精密温补偿,线性补偿, 信号放大,V/I转换,逆极性保护,压力过载限流等信号处理。
④ 微差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芯片,哪个品牌最好
你去深圳市蓝之宇电子有限公司看看吧
他们是日本OKI,美国SMI在中国的授权代理商。
专业销售OKI干簧管,SMI的mems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芯片,晶圆。
⑤ 微压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被测介质: 干燥气体
压力类型: 表压 绝压 差压
量 程: -100KPa~0~100KPa间任意可选(最小量程50PA)
输 出:4~20mA(二线制)、0~5VDC、0~10VDC、0.5~4.5VDC(三线制)
综合精度: ±0.25%FS、±0.5%FS
供 电: 24V Dc(15~30VDC)
绝缘电阻: ≥1000 MΩ/100VDC
负载电阻: 电流输出型:最大800Ω
电压输出型:大于50KΩ
介质温度: -20~85℃、-20~150℃、-20~200℃、-20~300℃(可选)
环境温度:-20~85℃
储存温度:-40~90℃
相对湿度: 0~95% RH
密封等级:IP65/IP68
过载能力: 150%FS
响应时间:≤10mS
稳 定 性:≤±0.15%FS/年
振动影响:≤±0.15%FS/年(机械振动频率20Hz~1000Hz)
电气连接:赫丝曼接头 紧线螺母 航空接插件 四线屏蔽线等
⑥ 微差压传感器的简介
此产品是烟台奥特仪表压力仪表产品的一种型号。
1. 性能规格
(零基准校验范围,参考条件下,硅油充液,316 L不锈钢隔离膜片。)
1.1. 参考精度
1.1.1. 数字、智能:±0.2%校验量程
1.1.2. 模拟、线性:±0.5%校验量程
1.2. 稳定性
1.2.1. 数字、智能:6个月,±0.2%URL
1.2.2. 模拟、线性:6个月,±0.5%URL
1.3. 环境温度影响
1.3.1.数字、智能:
零点误差:±0.2%URL/56℃
总体误差:±(0.2%URL+0.18%校验量
程)/56℃
1.3.2.模拟、线性
零点误差:±0.5%URL/56℃
总体误差:±(0.5%URL+0.5%校验量
程)/56℃
1.4. 静压影响
零点误差为±0.5%URL。可在线通过重新调零来修正。
1.5. 振动影响
在任意轴向上,200Hz下振动影响为±0.5%URL/g
1.6. 电源影响:小于±0.005%输出量程/伏特。
1.7. 负载影响:
没有负载影响,除非电源电压有变化。
1.8. 电磁干扰/射频干扰(EMI/RFI影响)
由20至1000MHz,场强达至30V/M时,
输出漂移小于±0.1%量程。
1.9. 安装位置影响
零点漂移至多为±0.25kPa。所有的零点漂移都可修正掉;对量程无影响。
2. 功能规格
2.1. 测量范围:见选型表
2.2. 零点与量程
2.2.1. 数字、智能:可用本机量程和零点按钮调整,或用HART手操器远程调整
2.2.2. 模拟、线性:量程和零点连续可调
2.3. 零点正、负迁移
零点负迁移时,量程下限必须大于或等于-URL;零点正迁移时,量程上限必须小于或等于+URL。校验量程大于或等于最小量程。
2.4. 输出
数字、智能:
4~20mA DC,用户可选择线性或平方根输出,数字过程变量叠加在4~20mA DC信号上,可供采用HART协议的上位机使用。
模拟、线性:
4~20mA DC,与过程压力成线性。
2.5. 阻尼时间常数
数字、智能:时间常数可调,以0.1秒递增,由最小至16.0秒。
模拟、线性:
时间常数可调,由最小至1.67秒。
2.6. 环境温度极限
数字、智能: -40至85℃
模拟、线性: -40至93℃
带液晶表头: -30至60℃
2.7. 过程温度极限
充硅油 : -40至104℃
充惰性液 : -18至71℃
2.8. 贮存温度极限
数字、智能 : -51至85℃
模拟、线性: -51至121℃
带液晶表头 : -40至70℃
2.9. 环境湿度
0-100%相对湿度
2.10. 静压与过压极限
变送器任意一侧加0至6.9MPa压力不会引起损坏。在3.45kPa至6.9MPa的静压范围内工作时符合性能规格要求。
2.11. 容积变化量
小于0.16cm3
⑦ 大家都知道哪些微型的压力传感器,毫米级的
成都泰斯特chengtest CY301微型智能压力传感器,即插即用,连接电脑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⑧ 如何在风机后面安装微压差传感器
要看你这个微差压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啥的。如果是配合孔板、机翼、巴类测量风机后风量的,迎风面是正压 背风面是负压。当然极少见一些特别的传感器是反的,所以你要观察目标接口标识的正负号。如果你还需要准确答案 请详细描述
⑨ 什么是微压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为压电传感器。
我们知道,晶体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某些晶体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机械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就产生了极化效应;当机械力撤掉之后,又会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也就是受到压力的时候,某些晶体可能产生出电的效应,这就是所谓的极化效应。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效应研制出了压力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由于随着应力的变化电场变化微小(也就说压电系数比较低),所以石英逐渐被其他的压电晶体所替代。而酒石酸钾钠具有很大的压电灵敏度和压电系数,但是它只能在室温和湿度比较低的环境下才能够应用。磷酸二氢胺属于人造晶体,能够承受高温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在压电效应也应用在多晶体上,比如现在的压电陶瓷,包括钛酸钡压电陶瓷、PZT、铌酸盐系压电陶瓷、铌镁酸铅压电陶瓷等等。
压电效应是压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因为经过外力作用后的电荷,只有在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时才得到保存。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决定了压电传感器只能够测量动态的应力。
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速度计。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飞机、汽车、船舶、桥梁和建筑的振动和冲击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和宇航领域中更有它的特殊地位。压电式传感器也可以用来测量发动机内部燃烧压力的测量与真空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军事工业,例如用它来测量枪炮子弹在膛中击发的一瞬间的膛压的变化和炮口的冲击波压力。它既可以用来测量大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压力。
压电式传感器也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测量中,比如说心室导管式微音器就是由压电传感器制成的,因为测量动态压力是如此普遍,所以压电传感器的应用就非常广。
除了压电传感器之外,还有利用压阻效应制造出来的压阻传感器,利用应变效应的应变式传感器等,这些不同的压力传感器利用不同的效应和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场合能够发挥它们独特的用途
⑩ 什么是余压传感器
当发生火灾时,烟雾会迅速扩散,妨碍人员逃生。因此,一般高层建筑都会安装加压送风机。发生火灾时,风机就会打开,往着火层的前室和楼梯间加压送风。使得这两处的压力大于着火住宅及外围压力,避免烟雾进入。但是,当不断的加压送风,前室和楼梯间的压力就会增大,导致两侧消防门压力过大,小孩和老人无法顺利推开。因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国家标准就有明确规定,当发生火灾时前室和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必须保持在25~30Pa和40-50Pa之间。因为,这个压力值能够阻挡烟雾的前行,而且老人和小孩能够顺利的推开消防门。
而余压传感器的作用,就是通过实时监测 前室和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来控制旁通泄压阀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控制进入前室和楼梯间的风量大小。使得前室和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达到国家标准规范,保障生命通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