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it创业故事
扩展阅读
证券a级的股票价格指数 2025-07-04 06:59:19
股票从哪里看买入价 2025-07-04 06:59:09
本草纲目最恐怖的方子 2025-07-04 06:45:52

it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 2021-11-21 11:01:34

A.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提供网络CEO李彦宏的创业故事:

第一,找到突破点。2004年李彦宏被迫从CEO位置下来做一个项目的经理,开始超越Google的“闪电计划”。李彦宏回忆说,当时的策略就是“用网络强的地方攻Google弱的地方”。网络很快找到两个突破点,一是网络服务器在中国,可以抓到四倍于Google的中文信息,网络索引量每年涨200%,Google每年仅涨50%;二是在中文内容稀少的情况下,网络推出贴吧等产品来增加内容。几年下来,信赖网络的用户终于超过竞争对手。

第二塑造企业文化,网络发展从一两个人到现在一万两千人,远超李彦宏创业时想象。李彦宏还向学生总结了做好企业的三个心得:首先要有共同的使命目标,网络使命是“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其次是核心的公司文化,网络 “简单可依赖”文化已为每个员工理解、认同和贯彻;第三是高效的流程和制度,“想要做世界级的公司,必须要有世界级的流程”。

第三,注重用户体验。李彦宏还强调,未来操作系统越来越不重要,相反,构建在操作系统上的服务很重要。比如说安卓电话在中国现在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安卓电话默认的搜索变成网络了,因为网络跟手机厂商谈,在中国网络可以给厂商分更多的钱。”

李彦宏指出,不管网络做不做操作系统,未来整个IT产业的重心会从操作系统转到互联网服务。网络要做的是不仅有网页检索,还有贴吧知道一系列用户非常喜欢的服务。

B. it名人和成功企业的传奇故事

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

这位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首富前五十名的中国民企精英,创业之前只是个子承父业的修鞋匠。

现在,南存辉已经是个腰缠亿贯的富翁了,但这可不仅仅是他辛劳创业,不仅仅是他克勤克俭,让他在新一代的温州人中鹤立鸡群,全在他长着一对千里眼。

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南存辉的少年时代布满了艰辛与磨难。从6、7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卖。

南存辉的父亲是温州乐清柳市镇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岁那年,他初中刚毕业,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水泵砸伤,卧床不起。作为长子,南存辉辍学子承父业。他天天挑工具箱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三年。

一个严寒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辉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纸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回忆这段非常经历时,南存辉说,修鞋那阵子,我天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温州的低档压电器创业潮中,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40元钱。三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南存辉说,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不能赚昧良心的钱。

后来,一位退出舞台的大业主不无感慨地说:当年产品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要害。

C. 请问网上哪里有大量有关it创业故事

这里有很多:

青年农民网上闯出一条金光大道 (2284)
网络创业网上开店最新实用手册 (11970)
黄明明网络创业故事:钱不是万能的 (7)
周鸿祎:冷门小软件成就亿万大富豪 (1)
小女子网商创业的故事 (38)
纪念一个英年早逝的网站站长:吴昊 (62)
网络创业如何穿越三重大门 (91)
中国站长站阿飞的网络财富之旅 (252)
小女子触电网络的创业故事 (184)
站长网和图王的网络创业故事 (176)
http://www.cfzn.org/Article/cfzn/wlcy/Index.html

D. 求几个IT创业中坚持的故事~

韩华 我爱打折网 创始人 女 80后 北京。(网络有简介)
逛街中发现打着信息需求量大,存在市场机会。
于是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凑了30万开始做打折网。
那时2005年,打折网还很少,也算做在了前面。
所有的信息,都是他们设计好路线,一个个去商场抄回来的。
网友看到信息真实有效,慢慢都知道这个网站了。
不过运行一年后,没有盈利,无法承担服务器50万的费用。
网站面临关闭。。。
他们向供应商提出分期付款的请求,得以缓解几日。
恰巧,这是他们的网站被一个韩国人看中了,要出资30万美元收购。
韩华非常高兴,但是冷静思考,看到了他们的机会和趋势是正确的,没有出售。
后来,有商家主动来付费广告合作,他们就意识到可以招商了。
于是开始招商,效果很不错
没想到,没多少时间,商家都不合作了。。。
她感到很奇怪,走访客户得知,有竞争对手恶意拉他们的客户,只要不在他们网站做广告,就免费给他们宣传。。。
这也是一次危机,不过还是品质救了他们。
那些走掉的客户,发现免费 新网站 效果不好,又回来了。。
很快,他们的网站营业收入过千万,
现在已经超过3000万了

还有中劳网创始人 周文华,淘宝网商帮创始人:白林,80后几个创业新贵:李想、茅侃侃等人,可以自己查下 太多了 不好写。

E. 高手提供一些IT人士奋斗的例子,激励一下!!

马云,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著名企业家、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在1988年在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此后任教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了网站“中国的黄页”。1997年,加入了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的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创立阿里巴巴集团,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立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当时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评委,还用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为千百万创业者提供平台。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槛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任董事会董事长。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商界时尚》杂志封面人物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Yahoo、Amazon、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 "阿里巴巴已达到收支平衡,成为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骄傲。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日本市场逐渐升温,大量的日本企业将目光投向阿里巴巴,并对她寄予了浓厚的兴趣和希望。

F. 请问孙明佳有哪些创业故事

好多创业故事,他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没有钱,钱都是借的,吃饭也非常节省,一开始销路出打不开,他都是自己出去推销的。

G. IT人如何开始自己创业

(我相信中国人都会非常谨慎的作出这个决定的)因为这个决定会让你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好像失去了强大的支援,从此要孤军奋战。 所以作出决定前,你最好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做一些市场调查。或许你会觉得自己的资历和经验已经足够,但它并不足以支撑一个牢固的事业。 做一个客观的评估 自己创业听起来很酷,但这是个相当繁琐的事情。我并不是让你悲观的看待这个事情,只是让你意识到创业并不是做自己喜爱的事,然后从中获利这么简单!这是很艰苦的工作!你要确定你已经准备好去接受这个沉闷的阶段。在这里你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每天你不能按时起床的话,你或许还没有经受过艰苦的训练,还没拥有给自己做老板的能力! 读书 看一些关于创业的书,找现实一些的书籍,读一些给人启发的创业故事。它能让你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时间表和目标 一旦你决定了创业,先坐下来,写一份规划书,确定创业每一个里程碑,确定最终的目标!这个计划应该包含你创业直至你成功的所有过程!比如:你要在一年内开始创业,规划你在这12个月中的每一个步骤。规划合理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开展工作。当这12个月的目标全部完成时,你要做好迎接一切的挑战的准备!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让你在6-12个月缓慢的推动你的计划,这比让你第二天就辞职状况好得多,虽然它耗费时间,但很值!另一方面,如果你确定明天就要辞职,我想你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商业计划书 我常常惊叹有那么多人忽略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一个关键的考验!即使你不会把它给任何人看,你也不能愚弄自己,它会让你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一种很敏锐的洞察力。 最好在你的商业计划书上,写上一些你的市场调查。即使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市场了,最好你能知道

H. IT界经济名人的故事

马云创业故事:从顽皮少年到商界大侠 一张棱角分明、削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狷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他就是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兼CEO。 马云和他的创业经历,与其他互联网精英相比,显得格外不同。 马云的侠气自小有之。为了朋友,为了义气,马云小时打架无数,受过处分,身上缝过13针,也曾多次被迫转学。从家长到老师、邻居,都对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 马云特意叮嘱记者,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所有想创业的年轻人。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 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 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com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总额为8200万美金的新一轮私募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金额最大的一次募资。这笔战略投资加上此前风险投资的结余和自身1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在手,已经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了。 马云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 这话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通过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03年7月就已经单月实现了;而他在公众面前夸下每天缴税100万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执行的目标。 “伟大的企业要能赚钱,光会赚钱的企业不是伟大的企业。”马云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让自己的公司赢利,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他的侠者气质也挥洒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西湖论剑”便是一例。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之际,通过马云的积极奔走并请大侠金庸从中穿针引线、广发英雄帖,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新浪的王志东、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以及8848的王峻涛等,在马云的诚意感召下欣然赴约。这些行走互联网商海江湖的英雄,这些平时激烈竞争和搏杀的对手,首次坐到了一起,在美丽的西湖边共同探讨互联网的发展和对策。 马云后来干脆将此活动改为了一年一度的“西湖论剑”,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事。 在马云的办公室里,高高悬挂着金庸先生手书的题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细品马云一直以来的创业足迹,这个题词正是点到要害,这也正是马云步步成功的秘诀。 面对未来,马云又有豪气的预言———“中国互联网从广告市场的争夺到短信息市场的争夺,再到网络游戏市场的争夺,很快就要进入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争夺。一直以来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互联网正在为客户和原厂商创造新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引发更大规模化的企业活动。”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格局将产生巨变,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人群正在形成主流,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作为网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I. 求一本关于IT行业的企业家,创业故事的书

雷军 去看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