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福州新区范围
扩展阅读
卖掉股票的钱可能买新股 2025-06-29 12:36:09
有什么股票软件推荐 2025-06-29 12:36:06
口琴品牌 2025-06-29 12:35:18

福州新区范围

发布时间: 2021-11-29 14:43:57

A. 国家批准的福州新区在福州那个位置范围多大

现在福州四环内都划入福州范围,大概是福州三环内的五倍面积。

B. 福州新区的总体方案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9月,正式公布《福州新区总体方案》。
根据总体方案,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155.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04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3亿元。
总体方案明确,到 2020 年,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区基本建成,重点产业园区、重要城市组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总体方案指出,福州新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部分区域。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南部片区按照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北部片区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
根据总体方案,新区有七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二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三是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四是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路径,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七是建设绿色新区。

C. 福州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与交通路网的建设密不可分,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要完善片区路网,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交通路网的建设规划中也能一瞥城市的发展趋向。

福州,一个中心城区人口接近饱和的省会城市,城区扩张的步伐刻不容缓。在“十三五”城市规划中,就提到了三大超级交通工程项目,其也为福州当前城区发展标明了方向。

D. 福州新区的设立背景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此前共有13个国家级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甘肃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东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2014年6月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7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

福州大都市区建设是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部署,目的是以省会福州中心城区为核心,涵盖周边县(市)和邻近地方,打造有着密切经济社会联系,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大都市区。具体范围包括福州五城区、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环罗源湾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宁德市、莆田市,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制定“3820”工程时提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具体战略构想为:加快建设福马线、福厦线(福州段)两条开放走廊,形成以马尾开发区为前导,老市区为依托,以福清、长乐、平潭三县(市)为南翼,以郊区、闽侯、连江三县(区)为北翼,以罗源、闽清、永泰三县为后卫,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大格局。经济圈规划区域总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340万,占当时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
按从大到小来划分,福州大都市区范围最大,包含了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福州新区。其中,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则是福州大都市区的核心区。而福州新区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示范区、先行区。
根据福州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及发展定位,福州新区以马尾新城为核心,以沿海、沿江两条发展轴带为骨架,以罗源湾、福清湾为两翼,依托长乐航空新城、环福清湾地区,构建“一核(马尾新城)、两区(南翼发展区、北翼发展区)、三轴(福平综合发展轴、南翼区域拓展轴、北翼区域拓展轴)”的空间结构,形成沿江与沿海相得益彰、蓄势待发的空间发展格局。
2013年8月20日,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意见》。
2015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福州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秀美,产业基础坚实,与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紧密,战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设好福州新区作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E. 福州新区的建立对福州有什么意义

福州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秀美,产业基础坚实,与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紧密,战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设好福州新区作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以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主线,以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把福州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积极探索与现行体制协调、联动、高效的管理方式,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福州新区建设发展。要认真做好福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要推动新区探索“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林地、水、滩涂、湿地等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F. 福州新区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福州新区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04月2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融资租赁业务等。
法定代表人:郑小明
成立时间:2015-04-21
注册资本:18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10040003789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湖里路27号1#楼2-5D室(自贸试验区内)

G. 福州新区的六大优势

对台优势:截至2014年年末,福州已累计吸引台资企业逾四千家。福州新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均与台湾北部隔海相望,在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港口优势:福州港是全国24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拥有闽江口内、江阴、松下和罗源湾等多个港区,2014年货物吞吐量达1.19亿吨。
产业优势:在福州新区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冶金、食品、纺织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2014年,福州新区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54.26亿元;2015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的目标。
生态优势:福州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2014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位居内地省会城市前三。福州是内地最「绿」的城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率88.6%,位居内地省会城市第二位。
整车进口优势:福州港江阴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六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亦是福建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
电子商务优势: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福州去年电子商务产值达到1,200亿元。近期,国家六部委已正式同意增补福州为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业务。

H. 福州新区的设立意义

设立并建设好福州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大

I. 国家级新区的新区定位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1994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基础上,把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天津港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几个区域的资源整合起来发展,组建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式通过,滨海新区性质终于尘埃落定,将滨海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2010年1月11日,滨海新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定位及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范围涵盖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定位及目标:依托重庆及周边省份,服务西南,辐射中西部。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央赋予重庆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等,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之中,规划瞄准的是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批复》(国函(2011)77号,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定位及目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目标:舟山群岛新区将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中国海洋海岛科学保护开发示范区、中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中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函〔2012〕104号),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北部,涉及永登县中川、秦川、上川、树屏和皋兰县西岔、水阜6个乡镇。
定位及目标: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原则同意《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9月1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批复设立广州南沙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定位及目标: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2014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2号)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积极作用。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2014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3号)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贵安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路子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努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4年6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1号)同意设立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海洋资源、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综合优势明显,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2014年7月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普兰店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金普新区地理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基础雄厚。建设大连金普新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发展,带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各国各领域的合作。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为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带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推进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2014年10月1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133号),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南偏东方向,区域范围涉及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所辖7县(市、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天府新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设施完备,产业基础良好,科教实力雄厚。要把建设四川天府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66号),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面积490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湘江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科教创新实力雄厚、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称“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湖南省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湖南湘江新区建设成为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 2015年7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国务院已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03号),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江北新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标: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南京江北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2015年9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37号),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
福州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福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福州自贸片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5千亿元人民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这些为“十三五”福州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5年,福州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央支持福建发展政策深入实施,“四区叠加”、“一区毗邻”的综合效应(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红利”不断释放,福州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定位及目标:福州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秀美,产业基础坚实,与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紧密,战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设好福州新区作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福州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41号),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云南滇中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滇中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科教创新实力较强、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高、对外开放合作基础良好。要把建设云南滇中新区作为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12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的批复》。哈尔滨新区设立后,中国国家级新区将扩容至16个。
哈尔滨新区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
哈尔滨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生态环境优良、对俄合作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长春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31号)。同意设立长春新区。长春新区范围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九台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
长春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厚、开放条件优越、承载能力较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建设好长春新区,对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长春新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