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年中国说中风尘吸张还是风尘翕张
风尘翕张,原文是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意思是雄鹰第一次振翅高飞时随着振翅而风尘大作,声势惊人
2. 风尘翕张的读音是什么
风尘翕张的读音是[ fēngchén xīzhāng ]。
声母是f,ch,x,zh;韵母是eng,en,i,ang;分别读作第一声,第二声,第一声,第一声。
风尘翕张中的风是个多音字,分别是fēng、fěng。
一、[ fēng ]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二、[ fěng ]
古同“讽”,讽刺。
笔画:
风的相关组词:
1、风景[fēng jǐng]
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点。~区。~宜人。秋天的西山,~格外美丽。
2、风雨[fēng yǔ]
风和雨:~无阻。~大作。
3、风格[fēng gé]
气度;作风:~高。发扬助人为乐的高尚~。
4、大风[dà fēng]
风力很大的风:夜间刮起了~。
5、风车[fēng chē]
利用风作动力的机械。可以带动其他机器,用来发电、提水、磨面、榨油等。
3. 风尘翕张的翕张的意思
风尘翕张的翕张的意思散开飞扬。原文出自于清朝末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原文: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白话译文:
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3)风尘翕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
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4. 风尘翕张的翕张的意思
风筝风筝风筝的意思就是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谁也不要动牌。
5. 风尘翕张,翕的意思
一、翕的释义:
1、合,聚,和顺:~动。~张(一合一开)。“兄弟既~,和乐且湛。
2、鸟类躯部背面和两翼表面的总称。
二、拼音:xī
三、部首:羽
四、笔画:撇、捺、横、竖、横折、横、横折钩、点、提、横折钩、点、提。
(5)风尘翕张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翕然
[xī rán]
形容言论、行为一致:~从之。
2、翕张
[xī zhāng]
一合一开:目自~。
3、翕忽
[xī hū]
犹倏忽。急速貌。
4、翕合
[xī hé]
协调一致。
5、翕翕
[xī xī]
失意不满貌。
6、翕如
[xī rú]
盛貌。
6. 风尘翕张还是风尘吸张
风尘翕张。意思是:风和尘土高卷飞扬。
翕张 [ xī zhāng ]
释义:一合一张。
引证释义:宋·王禹偁《槖籥赋》:“岂不以德无彊者谓之地,功不宰者谓之天,譬翕张而气作,犹吹煦而传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盖秦汉 所谓道家,大率翕张取予之术,非近世长生虚静之谓。”
近义词
舒张 [ shū zhāng ]
犹展开。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雄雌以形,翅翼舒张。”唐·罗隐《浮云》诗:“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 苍梧 即帝乡。”
7.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的吸张什么意思
吸张:指翅膀一开一合的意思。
全句意思:鹰隼是两种猛禽,泛指凶猛的鸟.大概意思是凶猛的鸟在高处准备飞翔的时候,翅膀一张一合的样子。
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7)风尘翕张扩展阅读
原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翻译:”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8.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
作者梁启超, 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雏鹰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形容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
原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拓展资料: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9. 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象征是什么
10. 把这段用拼音打出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的拼音为:yīng sǔn shì yì,fēng chén xī zhāng;qí huā chū tāi,yù yù huáng huáng;gàn jiàng fā xíng,yǒu zuò qí máng。
释义: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
出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0)风尘翕张扩展阅读: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生僻字详解
一、翕
发音:xī,
释义:闭合,收拢,可表示合,聚,和顺的意思,另也可指鸟类躯部背面和两翼表面的总称。
常用词组
1、翕动(xī dòng)
释义:【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
2、翕然(xī rán)
释义:形容一致
3、翕张(xī zhāng)
释义: 一合一张
二、矞
1、读音为yù时的意思:通“霱”,云的色彩;
例如:矞皇:美善貌;明盛貌。
2、读音为xù时的意思:通“獝”,鸟兽惊飞、疾走的样子
3、读音为jué时的意思:通“谲”,诡诈。
三、硎
1、读音为xíng时的意思
(1)〈文〉[名] 磨刀石。
(2)〈文〉[名] 通“铏”。盛食物的器皿。
(3)〈文〉[名] 用同“型”。仪型;式样。
(4)〈文〉[名] 磨。
2、读音为kēng时的意思
(1)〈文〉[名] 石头。
(2)〈文〉[名] 同“坑”,地面上洼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