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独活的作用与功效
扩展阅读
明年买股票后年买房 2025-09-11 19:26:58
股票策略平台招商 2025-09-11 19:15:58
离婚七年痒 2025-09-11 19:14:51

独活的作用与功效

发布时间: 2021-12-26 13:58:49

『壹』 独活的作用与功率

独活功能功效为: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等。

『贰』 中药独活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1] 用药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2.《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药用配伍 1.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3.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4.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

『叁』 关于独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建议:您好!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祝好您好!请参考: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肆』 独活的作用

独活归肝、肾、膀胱经,是可以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功效。也常与桑寄生、杜仲、牛膝等配伍,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作用,常见的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牙龈肿痛、肌肤湿痒、抗关节炎、降低血压等的作用。同时独可以配伍石膏、升麻等,可以对于胃热引起的牙痛等可以有较好的效果。

『伍』 独活有什么作用

独活的主要功效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这个药的特点中药学描述它是主肾经,性善下行,指的就是说它主要作用于人体的下肢,所以常常用它来治疗下肢的发凉、麻木、疼痛、抽筋等等症状。古代有一个名方叫独活寄生汤,这个方子里就以独活为主药配合桑寄生、川芎、杜仲等等一些药物来治疗腰膝疼痛,效果非常好。另外这个药还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所导致的头重、头痛,以及全身疼痛等等一些外感的症状。刚才说了,独活主要用于治疗下肢的症状,如果配伍得当,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上肢的症状,比如说古代的名方蠲痹汤里就用独活配伍桑枝、桂枝等等药物,来治疗上肢的疼痛以及肩关节的疼痛等等。

『陆』 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粗厚而长,径1—2厘米,长达20—30厘米。叶为1—3回羽状复叶,上部的叶为单叶或1回羽状复叶,羽片有小叶3—5,叶轴和羽片轴几无毛至疏被微柔毛;小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心形,侧生的常微偏斜,边缘具锯齿,两面均疏被糙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侧脉5-6,两面均较明显,网脉上面不显,下面微显;小叶柄无毛至疏被柔毛,侧生小叶柄长2-30毫米,顶生小叶柄长2—5厘米。花序顶生或腋生,伞形花序聚生成聚伞花序,长20-30厘米,有数分枝,分枝长7—20厘米,伞形花序具花10—30朵;花梗长3—10厘米,小花梗长3—9毫米,均无毛或被细柔毛;花小,绿白色,径约1.5毫米;萼5齿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圆形,无毛,长约2毫米;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分离。果长圆形,长约5毫米,黑色,具5稜。花期7月,果期10月。 分布及生境:产中部(昆明、嵩明、禄劝、峨山、武定、富民、双柏)及景东、丽江、鹤庆等地,生于海拔1800—2800米的山坡疏林、灌丛中;亦分布于四川、湖北等省。 【药名】:龙眼独活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龙眼独活的根。 【功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肺、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名】:独活、川独活、九眼独活(四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陕西南部、四川和云南。 【拉丁名】:原植物龙眼独活Araliafargesii Franch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满意请采纳

『柒』 独活的功效

一、功效作用
独活,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独活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1、止痛
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善于祛风湿、止痹通,为治疗风湿痹通的主药。凡是风寒湿邪所引起的腰膝、手足疼痛等痹症,无论新久,效果均佳。

2、止痒
独活能够除湿气,内服外用皆可治疗皮肤瘙痒不适。

3、抗菌
独活中的光敏物质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无明显抗菌活性,但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一起曝光,也发生光敏作用,使细菌死亡。花椒毒素在体外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4、抗肿瘤
独活中的所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如香柑内酯和花椒毒素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作用,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5、解痉
独活所含有成分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对动物回肠有明显的解除痉挛的作用。

6、镇静
独活的煎剂可产生镇静剂催眠的作用,甚至可以防治士的宁对蛙的惊厥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还证明,独活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7、改善心肌缺血
独活的挥发油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另外,独活挥发油可显著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

8、降血压
独活的粗制剂有降压作用,但作用不持久。其酊剂作用大于煎剂。此外,独活的水煎剂提取部分还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

二、营养价值

独活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香豆素类和挥发油类,还有少量甾醇和糖类成分。其中香豆素类主要包括甲氧基欧芹素、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伞形花内酯、异欧前胡素、补骨脂素。其抗肿瘤活性成分主要是甲氧基欧芹素、补骨脂素、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伞形花内酯、异欧前胡素。
1、独活中含有甲氧基欧芹素,又称之为蛇床子苏,而这种蛇床子素对肺腺癌和肺鳞癌有较显著的抑瘤作用。
2、独活中含有补骨脂素,这种补骨脂素对多种动物及人的肿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独活中的花椒毒素又称花椒毒内酯、氧化补骨脂素、黄原毒,它对人鼻咽癌细胞株、人白血病细胞株以及人表皮癌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4、独活中的香柑内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5、独活中的伞形花内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人膀胱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
6、独活中的异欧前胡素对人肺癌细胞、人卵巢癌细胞、人皮肤癌细胞株、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以及人结肠癌细胞株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捌』 独活 作用是什么

【药理作用】①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独活煎剂或流浸膏(品种未经鉴定)给大鼠或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产生镇静乃至催眠作用,甚至可防止士的宁对蛙的惊厥作用,但不能使其免于死亡。
用小鼠热板法证明,它有镇痛作用。
独活寄生汤同样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独活粗制剂(品种未鉴定)予麻醉犬或猫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
酊剂作用大于煎剂。
切断迷走神经不影响其降压,注射阿托品后,降压作用受到部分或全部的抑制。
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
煎剂在蛙腿灌注时,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③其他作用独活能使离体蛙腹直肌发生收缩。
煎剂(品种未鉴定)在试管内(1:100)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抗菌作用。
软毛独活对人能引起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其中所含之补骨脂素衍化物,如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欧芹属素乙等。
而花椒毒酚、异虎耳草素、Angesin等则无光敏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洗净,润透后切片,干燥。
《雷公炮炙论》:采得独活后细锉,拌淫羊藿裛二日后,曝乾,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微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
④《本草正》:味苦,性微凉。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珍珠囊》:足少阴肾,手少阴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通玄》: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
④《药品化义》:入心、肝、肾、膀胱四经。

【功用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痓,女子疝瘕。
②《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③《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⑤张元素:散痈疽败血。
⑥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
⑦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⑧《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⑩《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⑾《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

【宜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②《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瘙弱者禁用。
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