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的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登陆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本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
海燕的强度突破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高于1979年台风泰培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过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数”8之数值。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颠峰强度超过台风鲇鱼,并且也超过了台风泰培。
中文名超强台风海燕
外文名Super Typhoon Haiyan
生成日期2013年11月3日
消散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影响地区菲律宾、台湾、中国大陆、越南
伤亡人数16232人死、28715伤、26789失踪
经济损失共计75亿美元
风暴强度超强台风
最低气压890 hPa(百帕)
中心风速75米/秒
中心最高风速315 km/h
瞬间最大阵风379 km/h
⑵ 海燕台风多少级
中国气象局说是中心最大风力75米/秒,阵风达到三百二十多公里每小时,相当于90米/秒吧.美国气象局说登陆时风速314公里/小时,最大风速378公里/小时,就是87米/秒和105米/秒.台风目前只标到17级,61.2米/秒.以后可能要补充台风等级了.
⑶ 台风海燕的地理位置
2001年10月12日在马尼拉东北偏东约1000公里处有一热带低气压生成。这一热带低气压随后加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海燕”。
“海燕”于2001年10月14日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于2001年10月15日加强为台风。
⑷ 海南台风海燕是哪一年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Super 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30个被命名的风暴。
⑸ 台风海燕2013年的在中国哪儿登陆
今年第30号台风“海燕”(强台风级)将擦过或登陆海南省乐东县沿海,然后进入北部湾海面,11日下午或傍晚将在广西沿海登陆。
强台风海燕的中心今天下午3点钟位于海南省乐东县莺歌海镇南偏东方大约50公里的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纬18.1度、东经108.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7级风圈半径38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20公里。
⑹ 台风海燕多少级
亲爱的楼主:
海燕”(Haiyan,超强台风级)于11月8日7 时前后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
以上(75 米/秒),
祝您步步高升
记得点击采纳为最佳答案哦,谢谢咯
⑺ 莫兰蒂,山竹和海燕,哪个台风威力强,分别列出最高风速是多少
这三个都是超强台风。依最大风速排列,最强的是海燕,其次是莫兰蒂,山竹最弱。其中海燕还是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莫兰蒂,国际编号:1614,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是2016年全球海域的最强风暴之一。2016年9月10日,莫兰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2日加强为超强台风级,9月13日晚间加强到顶峰强度,风速达到75m/s。9月1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52m/s,为超强台风。
台风山竹,国际编号:1822,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2018年9月4日,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北太平洋上生成,9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822,并命名为山竹。9月11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韩国气象厅率先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9月14日,风速达到最大,为65米/秒。9月16日进入南海北部后,台风“山竹”风速有所下降,为50米/秒。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45米/秒,为强台风级。
台风海燕,国际编号:1330,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30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海燕于2013年11月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加强为热带风暴级,得到1330号的编号和“海燕”命名。11月5日升格为台风。11月8日上午,海燕以接近85米/秒的近巅峰风速在菲律宾登陆,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不过当海燕在11月10日上午进入南海中西部海面时,强度已经明显减弱,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42米/秒。11月11日海燕于越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
⑻ 台风 海燕的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的简称。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其实当一个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后便可称之为台风。台风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但台风被除名也有例外,有些台风被除名的原因是“纯技术性”的,纯粹以名称本身因素被退役的。
中国大陆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
中国香港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⑼ 海燕台风是哪一年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Super 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 [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30个被命名的风暴。“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 [2-3] 。
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4日9时许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随后亦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风暴 [2] ,11月5日14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 [4] ,11月6日8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超强台风 [5] ,11月7日晚间达到其巅峰强度,使其成为2013年全球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和1979年台风Tip以来最强台风之一 [6] ;接着又以近巅峰强度于11月8日7时许在菲律宾莱特岛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75m/s) [7-8] ,并于11月11日5时许在越南广宁省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3级(38m/s) [9-10] ,最终于当日23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11] 。
根据2014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NDRRMC)事后发布的最终报告,“海燕”共造成菲律宾6300人死亡、1062人失踪、28688人受伤,经济损失1813.25亿菲律宾比索(约合36.4亿美元) [12] 。
截至2013年11月30日,“海燕”共造成中国30人死亡、6人失踪,经济损失45.8亿元人民币(约合7.5亿美元) [13] 。
截至2013年11月11日,“海燕”共造成越南14人死亡、4人失踪、81人受伤 [14] 。
⑽ 海燕的超强台风“海燕”
中国天气网讯 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浩劫。它就是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最强的超强台风。
据统计,截至11月15日,联合国表示“海燕”造成菲律宾4460人死亡,92万人流离失所,灾民人数达1180万;中国至少13人死亡,5人失踪;越南至少13人死亡,81人受伤。
空前的强度、惨烈的伤亡、巨大的灾情,都在描绘着这个台风的独一无二。“当一个台风破坏力太大或太特别,它的名字将会被弃用。”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说,“海燕”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会被除名。
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张永宁 摄)
台风作恶被除名 受害国有发言权
从事台风预报20多年的许映龙告诉记者,2000年开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才启用现行的命名规则,通常在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级别时,就有机会获得命名。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14个国家或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一共140个名字组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循环使用。不过,在台风命名表上的名字并不是“终身制”,一旦台风作恶多端或太有个性,就会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除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的独一无二。”许映龙说,一般来说被除名的台风都具有登陆强度强、灾害损失大、人员伤亡重的特点,比如2006年重创我国的超强台风“桑美”;还有少数台风虽然不强,但足够特别,比如2001年的热带风暴“画眉”,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
那么,台风到底怎么被除名呢?许映龙介绍,除名申请由台风受害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年会上提出,通过审议后即被弃用,次年年会上将公布台风命名国提交新的替补名字。
“海燕”过后,菲律宾岛上房屋几成废墟。(图片来源:美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