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稚川移居图
扩展阅读
利盟策略股票平台 2025-07-15 06:43:22
上海买股票是哪个 2025-07-15 05:46:05

稚川移居图

发布时间: 2022-01-04 23:05:47

① 葛稚川移居图的简介

此图山峦起伏,层岩叠嶂,无论山石、树木、人物,王叔明皆画的一丝不苟,或可谓王叔明细笔山水,与王氏常用的“解索”、“牛毛”皴法有异。图中右上角有王蒙篆书题“葛稚川移居图”,行书款“予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图正中上方钤“怡亲王宝”大印,蛮横无理,有煞风景。

② 葛稚川移居图的介绍

《葛稚川移居图》是元代画家王蒙平生杰构,纸本设色立轴,纵139.5厘米、横58厘米,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葛稚川移居图》描写晋人葛洪移居罗浮山的情景。葛洪字稚川,句容人。咸和初为散骑常侍。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句漏令。过广州时,剌史邓岳挽留,不听。乃止于罗浮山炼丹,丹成尸解。

③ 我国元代画家王蒙创作的《葛稚川移居图》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元王蒙画的《葛稚川移居图》,描绘葛洪携全家行进在罗浮山中,葛洪牵鹿手执羽扇,妻子乘牛抱一子,另二子随后,男仆牵牛,葛前面有担书家仆坐在山脚下休息。画取全景式构图,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杂木丰茂,小桥流水,异常幽静。

④ 在雍正皇帝的兄弟中有那个喜欢绘画,怎么称呼

摘要 亲,您好。是允祥,怡亲王。 《葛稚川移居图》这幅画它曾经的主人就是雍正最在乎的那个人,也就是画中上方留印的“怡亲王”,这个怡亲王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三爷”允祥,雍正皇帝的弟弟。允祥非常喜欢艺术,懂书画有收藏。这幅《葛稚川移居图》就是雍正赏赐给他的。

⑤ 葛稚川移居图的作者

王蒙 (1308-1385)元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传世的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⑥ 元王蒙画的《葛稚川移居图》描绘了怎样的故事场景

罗浮山在广东增城,由罗山和浮山二山合体,是道家修仙、炼丹的好去处。高三千丈,有七十石室,七十二溪,上有神禽、玉树、朱草。山皆平敞极目。这里展示的是元王蒙画的《葛稚川移居图》,描绘葛洪携全家行进在罗浮山中,葛洪牵鹿手执羽扇,妻子乘牛抱一子,另二子随后,男仆牵牛,葛前面有担书家仆坐在山脚下休息。画取全景式构图,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杂木丰茂,小桥流水,异常幽静。宋楼钥曾有诗云:

莫言家具少于车,

药裹衣囊自有余。

老妇亲携三稚子,

仙翁独玩一篇书。

牛羊相与趋新筑,

鸡犬无因恋故庐。

到处山头有丹井,

不知如此几迁居。

⑦ 《葛稚川移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葛稚川为什么要移居。

葛稚川就是葛洪,或者叫抱朴子。《葛稚川移居图》是常见的道教画题。描绘东晋道士葛洪晚年携妻子鲍姑和家眷移居罗浮山修道成仙的故事。画的就是葛洪携家带口移居罗浮山的史实。骑马的葛洪,骑牛抱着三个孩子的是其夫人针灸好手鲍姑,三个家佣分别挑着行李、牵着狗、提着鸟笼。与诺贝尔奖有关的 亮点在壮汉挑夫,前后竹筐边上挂着很多葫芦,那一定是各种丹药;还有器具,分格的托盘,大概是用来盛放各种不同的原药材的吧。这幅作品2011年拍出4.025亿的天价,藏家匿名。匠郢艺术网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

⑧ 葛稚川移居图的相关

葛稚川,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人,著有《抱朴子》、 《神仙传》等书传世。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卷取全景式构图,但又不像宋画那样突出一主峰,而是强调众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种整体气势和气氛。除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然而此图又与他大部分作品风貌相异,如树叶全用双钩填色,树干精勾细描,树形复杂多变,设色五彩斑斓,不同于他惯用的写意或兼工带写。山石用小笔细写,并用墨、青、赭等色反复渲染,墨彩相彰,画断崖用斧劈、刮铁、折带诸皴法,与他常用的披麻皴与解索皴迥异。画中人物的描法简洁中见精工,造型头大身小,古拙可爱。全画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托了葛稚川的形象。画面山岩重重,树木茂密,加上回环的流泉,曲折的山径,造成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⑨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的主要内容

元代道教盛行,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为数众多,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画构图繁复,但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不迫塞。图中山石纯用水墨,皴擦点染兼参,干湿浓淡互用,勾画缜密,而树木、人物、屋宇则施以赭石、藤黄、花青,设色沉稳浑厚,极富古雅的韵致。整个画面谨严、深秀,创造出一幅理想的隐居环境。王蒙与葛洪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且身份迥异,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着相同之处:二人皆出自名门,都欲入世作官,却均遭世弃,最终都选择了避世隐居。此图是反映王蒙避世隐居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⑩ 王蒙 稚川移居图 上面的字

乐远。
题诗为二绝:
不慕乘肥与荣□,不僮行李只潇然。移家更近罗浮住,牛背清风万古传。老□痴僮百指余,□前光抱二明珠。鸳联稳坐牛身上,琴剑随行意自娱。
款署“蒙城乐远题”。款下无乐远钤印,仅有项元汴藏印“平生真赏”。乐远名里已不可考,极憾也。
陶复初
题诗:担囊挈累欲何求?还恐丹砂负白头。石室金堂应可住,底须辛苦向罗浮。天台陶复初。
钤印:介轩主人。
又题诗起首有项元汴“寄傲”印。 倪瓒。
题诗:仙翁乘犊晓登途,后是娇妻前老奴。湛湛露华沾□□,□□□□照明芦。□□隐约龙□□,紫□□□□□驱。今日□图空想像,落□□鸟满□壶。倪瓒。
题诗剥落甚多,下亦无倪氏印。诗下有项元汴三印:墨林主人、虚然斋、项子京家珍藏。诗及印皆多所剥落。 钱岳。
题诗:稚川行素□,句漏问丹砂。彘犬知人意,□□看处家。山中牛背稳,海上鹤程赊。火候先天药,春风古县花。学仙蕲寿考,投老托荒遐。抚事今何在?披图重欲嗟。钱岳。
钤印:金盖山人。下有项元汴印“墨林秘玩”。 陈则。
题诗:挈累离羁归去兮,犁牛稳跨寿眉齐。陶镕铅汞犹余事,利物济人心弗迷。陈则。
钤印:陈则之印。题诗首有项元汴“墨林□□”印,后字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