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战中第一个轰炸日本的人是谁
现在,一般史书都把1942年4月28日由美国人詹姆斯·杜立特尔少校率领的16架B-25双发中程轰炸机对日本东京、名古屋和神户等地的轰炸,看作是首次轰炸日本本士而载入史册。
其实,早在杜立特之前,1938年5月20日,中国空军第十四飞虎队队长徐焕升就率领“马丁”B-10B式轰炸机两架,跨海轰炸日本的长崎和福冈两城市,投下了百万份“纸弹”即散发传单。传单上云:“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驯,则百万传单,将一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六年后,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当时闻名世界的12个飞行员的大幅照片,徐焕升亦列其中,并且介绍说:“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尔少校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⑵ 还记得当年中国派出远征日本的2架轰炸机吗后来怎么样了
1938年的5月19日,当时中国空军飞入日本日本领土,在长崎、福冈、九州等各个城市散发传单,这是日本第一次被他国飞机袭扰。
我们铭记历史,也铭记革命先辈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后来徐焕升和佟彦博在世界上都出了名,担任了正队长的徐焕升还被美国杂志刊登,1949年的时候徐焕升跟随蒋介石去了中国台湾,退役后的徐焕升担任国名单中央评议委员和中华航空的董事长,1984年3月4日在台北病逝。
而佟彦博,在执行任务六年后,于1944年的训练任务中不幸坠机离开了人世。
⑶ 国民党将领中有哪些在国外军校学习过
程 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
何应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六期步兵科
阎锡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
陈绍宽:南洋水师学堂,1916年赴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操作
王叔铭: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到广东军事航空学校和苏联空军第二军事航空学校学习飞行。
朱绍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
何成浚:就读于日本东京振武学校
李烈钧: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
陈 仪: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第五期炮兵科,炮兵射击学校第四期
孔 庚: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
孙立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理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另一说结业),并非网上流传是西点军校的学生。多说几句:有四个中国人曾经毕业于西点军校——曹霖生,王赓,温应星,陈廷甲。其中陈廷甲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获得战功,被授予英王乔治颁发的银十字勋章,比孙立人还早十多年呐,可惜此人未参加抗日战争。
黄仁霖:东吴大学毕业,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何世礼:英国胡烈芝军事学院、勒希尔炮兵学校、法国方丁布鲁炮兵专门学校
马纪壮:青岛海军军官学校,曾赴美国学习
蒋经国: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大学深造
徐焕升: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后派往德国航空学校、意大利空军专科学校深造。是“轰炸”日本本土第一人
许崇智:日本士官学校第二期
熊克武:日本东斌学堂
何柱国: 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但懋辛:日本东斌学堂
曹浩森:日本东京振武学校
黄慕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炮工学校
蒋方震: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明治天皇特赠指挥刀,打那以后日本士官学校里的中日学生分班学习.
吴光新: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蒋作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
井勿幕:东京大成中学
王树常: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
贺耀祖: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辎重科
钱大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二期炮兵科
邹作华: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二期炮兵科
盛世才: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专门部攻读政治经济学,后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⑷ 二战期间国军空军轰炸过日本本土吗
1938,中国空军到日本撒传单传单说:“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传单从天而降
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长崎一家寿司店的老板打开店门,突然发现门前到处是传单。传单上印着汉日对照的文字:“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日本安保部门立即在辖区内进行搜索,并将传单交由“王子制纸”八代木工厂进行化验,证实传单的确来自中国。消息传出,当地民众十分恐慌,并对当局所称“日本本土防卫固若金汤”表示怀疑。
当天,同在九州岛的福冈市和北九州市也发现了大量中国警告日本的传单。
轰炸计划酝酿已久
中国飞机用传单“轰炸”日本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1936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制定的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就向空军要求,“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但不久抗战爆发,中国空军在与日本的血战中伤亡惨重,其中能够飞抵日本本土的萨伏亚S—72和马丁—139WC等两种远程轰炸机损失殆尽。
无奈之下,国民党政府将目光瞄向了海外。1937年9月,中国军事代表团赴苏联洽谈军事援华问题时,收到蒋介石密令:务必购买可以用于轰炸日本的重型远程轰炸机。10月,苏联对华军事援助协议中的6架TB—3重型轰炸机按计划飞抵兰州。11月30日,其中的5架飞机由兰州经汉口飞南昌进行对日轰炸前的临战训练。不幸的是,日方早就得到南昌有中国重型轰炸机的情报。12月13日,日机空袭南昌机场,当场炸毁2架,炸伤3架,剩下的战机被迫飞返兰州躲避空袭。后来,由于数量有限且备件缺乏,TB—3在中国战场只作为运输机使用,再也没有担当任何战略轰炸任务。
空军上尉勇担重任
就在人们为轰炸机一事发愁时,美、英、法、荷等国的多名志愿飞行员来到中国参战,同时带来了马丁—139WC轰炸机4架、伏尔梯V—11轻轰炸机7架和刚刚从欧美淘汰的诺斯洛普G2E轻轰炸机数架。国民党空军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但外籍飞行员却称执行这项任务风险太大,提出了让国民党政府无法接受的天价酬金。针对此情况,国民党政府航委会决定由中方飞行员来执行这一任务。
这时,编在委员长侍从室的专机飞行员徐焕升上尉自告奋勇地提出由他负责重新组建远征轰炸队的具体事宜。
徐焕升受领任务后,立即通知在汉口待命的预先选拔好的14中队人员立即飞抵成都报到。1938年3月,中国空军重新制定了《空军对敌国内地袭击计划》,选定日本佐世保军港和八幡市为轰炸目标。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航委会又从飞行第8大队第19中队调来以佟彦博副队长为首的数名优秀飞行员,与先前到达成都的飞行员会合,成立特别轰炸中队。
特别轰炸中队在徐焕升的率领下,对当时中国空军的各种轰炸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最后选定马丁—139WC轰炸机。而后,特别轰炸中队在成都凤凰山基地开始了临战训练,并对马丁机的性能进行摸索和适应。在训练过程中,徐焕升发现:马丁—139WC虽然性能良好,威力巨大,但返航途中极可能遭到日本人的追击,不一定能在沿海机场加油。而且,仅靠眼下这几架飞机投掷炸弹难以取得震慑效果。于是,特别轰炸中队请示航委会,修改原定计划,以两架轰炸机携带传单空袭日本,宣扬我国抗战意志,警告日本当局,并且为了缩短航程,将目标改为九州岛的长崎、福冈和北九州。国民党政府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飞越日本上空并成功返航1938年5月19日15时23分,3架战机从汉口王家墩机场起飞,两个小时后降落在宁波栎社机场,补充燃油。23时48分,其中两架战机出发去日本执行任务。
携带有100万份传单的机队自宁波出海后先转向南,然后向日本九州岛飞行。
5月20日凌晨2时25分,飞机到达日本九州岛上空,飞行员查证航图,推定底下的城市就是长崎,于是飞机开始降低高度。机组的通信员陈光斗和吴积冲立刻将各自尾舱内装满传单的麻袋搬出,当飞机高度降至3500米时,一份份传单像白色的炸弹一样从舱板下的方形射击孔投出,纷纷扬扬地飘向日本的领土。
尔后,双机编队以长崎为起点,向北做大圆弧飞行,于3时45分到达福冈上空,在撒下传单的同时投下了照明弹。4时32分,编队飞越北九州上空,将剩余传单全部投放。之后,飞机掉头向西南沿原路返回。5时23分,双机飞到公海。
8时40分,1404号机经宁波在江西玉山机场降落。9时24分,1403号机经临海在南昌着陆。9时30分,所有机队人员接到通知前往汉口汇合。11时30分,两架马丁—139WC轰炸机在空中编队后,降落在汉口王家墩机场。机场上欢迎的群众人山人海,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等也到机场迎接。
5月22日,周恩来、陈绍禹(王明)、吴玉章、罗炳辉等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办事处亲自到国民党空军司令部,对凯旋的飞行员进行慰问,并赠送锦旗一面,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德威并用,智勇双全”。周恩来还发表了讲话,赞扬他们的成绩和英勇行为,并与徐焕升和佟彦博合影留念。
惊人壮举轰动海内外
中国空军“轰炸”日本本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著名的《抗战》三日刊在5月23日第74期上刊出了邹韬奋的《空军远征日本与新的抗战力量》文章,该刊著名评论家余仲华在同期的“战局动向”栏目中也指出:传单给日本一个警告,百万张传单可以变成百万吨炸弹!《大公报》也于5月21日在头版刊出《空军夜袭日本》的社论。
英国《新闻记事报》社论称:“中国空军日前飞往日本散发传单,唤醒日本人民推翻军阀,此事意义重大,亦饶有趣味。”苏联《莫斯科新闻》也不吝赞美之词:“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占重要地位,在未来无疑将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他世界主流媒体也认为,中国空军夜袭日本本土,彻底打破了“大日本神圣领空不可入袭”的妄言,狠狠地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飞行员的良好形象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尤其是指挥官徐焕升获得了外国同行的“世界一流飞行员”的美誉。6年后,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世界著名的12位飞行员的照片,徐焕升位列其中。照片上标明:“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德将军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⑸ 徐焕升和佟彦博向国内反馈的信息是什么
随着中国飞机B-10B的一阵阵轰鸣声,宣传单雪片似的飘落下去。徐焕升和佟彦博及时向国内反馈信息:空中没有拦阻,探照灯柱到处可见,高射炮火密集射来……
⑹ 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战士驾驶两架飞机到日本空投超过100万分传单,包括《告白本工人书》、
答案是A 汉口 长崎
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本土
1938年5月19日夜间,中国空军出动两架“马丁”B-10型轰炸机,远征日本本土,投下100多万份传单,对日本侵略者发出了严正警告:“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而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飞机轰炸袭击,也是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纸片轰炸”。
长崎被惊呆了 日本被惊呆了
1938年5月20日,日本沿海城市长崎。
凌晨,一家寿司店的老板打开店门,发现门前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白色的纸片。老板拾起几张纸片,上面印着:“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这么多的传单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这些传单是从中国来的?长崎地处日本九州,与中国内地遥隔千里,只有飞机才可能飞过海洋,到长崎投下这么多的传单。这说明日本政府所称本土防卫严密、固若金汤根本不可相信。
日本安保部门立即在辖区内进行搜索,并将传单交由制纸工厂进行化验,证实传单的确来自中国。这就是中国对日本的“纸片轰炸”事件。因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营对日本本土进行的首次空袭,所以很快轰动了全世界。
“赤手空拳”的中国轰炸机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武汉则成为重庆政府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本航空兵加紧对武汉实施空袭,不断进行狂轰滥炸。面对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者,中国空军决定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以此来警告日本当局。
但是,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飞机中航程最远的也不足1000公里。而日本本土防空戒备森严,部署了大量战斗机和地面防空部队。在当时的轰炸机没有自卫武器的情况下,中国空军又没有合适的战斗机给轰炸机进行护航。这样到日本去执行空袭任务,就等于是“赤手空拳”上阵。
原计划这次东征由外籍飞行员担当重任,但外籍飞行员却称执行这项任务风险太大,提出了让国民党政府无法接受的天价酬金。于是,国民党政府决定改由中方飞行员来执行这一任务。
天气变幻无常 接令立即起飞
经过在成都凤凰山基地1个多月的秘密训练,最后敲定,由徐焕升1403号机组(徐焕升正驾驶、苏光华副驾驶、刘荣光领航、吴积冲通信员)和佟彦博1404号机组(佟彦博正驾驶、蒋绍禹副驾驶、雷天春领航、陈光斗通信员)执行任务。他们各驾驶一架“马丁”B-10型轰炸机。这种飞机最大速度为343公里/小时,航程为900公里。为了增大航程,还对飞机进行了改装,把轰炸机的炸弹舱改装为一个大型的油箱。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飞行员只能依靠目视飞行、导航并发现地面目标。因此,对日本轰炸就必须选择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远征机组的成员都在期盼一个好天气。5月间正值长江流域梅雨季节,气候变幻莫测,而我方又没有日本本土气象资料,只好逐日抄录东亚各地气象报告进行推测,数日归纳的结果是:在月圆望月前后难以出现良好天气。由于武汉战局日紧,一旦延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执行远征,徐焕升队长干脆直接飞赴前进基地宁波,依靠自己长期海上飞行的经验,从当地直接观察、推测东海洋面气候变化。
1938年5月19日,总部终于下达了“立即执行任务”的命令,飞行员们接到通知后,驾驶着当时中国仅剩的两架远程轰炸机,向东飞去。
跨海东征 全身而退
1938年5月19日,汉口机场。为了保密,地面上没有送行的人。
15时23分,两架飞机飞行了两个小时,降落在宁波机场。因为从武汉到日本再返回武汉超过了“马丁”B-10型轰炸机的最大航程,所以飞机要在宁波“转一次车”——补加燃油。
5月20日2时45分,两架飞机飞临日本长崎上空。炸弹仓开启,“纸弹”飞向地面。
两架飞机在长崎撒完传单后,又折向福冈方向,总计在日本本土撒下的传单超过100万张。直到此时,日本的防空部门才“大梦初醒”,对福冈实行灯火管制,全城一片漆黑,地面高炮也猛烈开火,但两架飞机毫发无损地从长崎附近脱离日本领空出海,胜利返航。
汉口王家墩机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陈绍禹、吴玉章、罗炳辉等亲自来到机场迎接。
周恩来送去锦旗
尽管这次被称作“纸片轰炸”和“人道远征”的空袭,没有改变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但却彻底打破了“大日本神圣领空不可入袭”的妄言。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外国飞机的入袭。
周恩来、王明、吴玉章亲自到国民空军司令部,对凯旋的中国空军人员进行慰问,并敬献锦旗一面,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德威并用,智勇双全”。周恩来还发表了讲话,赞扬他们的成绩和英勇行为,并与徐焕升和佟彦博合影留念。
中外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刊登了二战中闻名于世的12名飞行员的照片,其中就有担任这次“纸片轰炸”行动的队长徐焕升。该杂志明确指出,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德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文/俞欣
空军远征日本散发之传单(节录)
告日本国民书
(一)
我们大中华民国的空军,现在飞到贵国的上空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伤害贵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我们的使命,是向日本国民,说明贵国的军阀,在中国全领土上做着怎样的罪恶。请诸位静听……
日本兄弟,在诸位之中,有开始时反对战争,理想着正义和平的人,也有为军阀的宣传所欺骗而讴歌战争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种人,想来一定都因贵国的言论被统制,要了解时局的真相是困难的。所以,试作以下的说明,希望诸位详加考虑。
中华民国空军将士 中日人民亲善同盟
⑺ 会议结束后决定在日军执行什么秘密事件
这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秘密派飞机到日本,不投炸弹,只投掷宣传弹;并责成航空委员会军令厅选定远征日本的空勤人员。
蒋介石的外籍顾问端纳得知中国空军要远航日本,连连摇头,说:去日本?中国飞行员没有这个能力,应该聘请一位美国飞行员。
经过协商,美国飞行员选定了。但这位飞行员狮子大开口,远航日本一趟,必须给他10万美金。那时候,10万美金约合40万大洋。这不仅是要价高,也是对中国飞行员的藐视。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把远航日本的任务交给空军第14中队中队长徐焕升。徐焕升是笕桥航校第1期毕业生,曾经到德国学习,能担当此任。随徐焕升编队飞行的僚机由佟彦博驾驶。佟彦博是笕桥航校第3期的毕业生,曾经担任蒋介石的专机驾驶员。
5月19日15时23分,徐焕升驾驶1403号长机,佟彦博驾驶1404号僚机,悄悄地从汉口机场起飞了。这两架美制“马丁”B-10B轰炸机运载着100万份宣传单,经过2小时飞行,按预定计划到达宁波栋社机场加油,于23时48分起飞,向日本飞去。
“马丁”B-10B轰炸机翼展21.49米,机长13.63米,装有两台功率为775马力的发动机,可携带1025公斤炸弹,最大时速为343公里,升限7300米,航程900公里。这是经过充分准备的两架飞机。5月20日凌晨2时45分,中国飞机飞临长崎上空,撒下传单,再向日本的福冈、九州等一些城市飞去。
随着中国飞机B-10B的一阵阵轰鸣声,宣传单雪片似的飘落下去。徐焕升和佟彦博及时向国内反馈信息:空中没有拦阻,探照灯柱到处可见,高射炮火密集射来……
那夜,日本的长崎、九州等城市的市民们惊恐万状,军方束手无策。狂妄的军国主义者万万没有想到,中国空军的飞机能飞到日本领土上。当他们看到中国空军撤下的传单时,日本举国骚然。
这些传单,有的是《告日本国民书》,有的是《告日本工人书》。其中《告日本国民书》写道:
我们大中华民国的空军,现在飞到贵国的上空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伤害贵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我们的使命,是向日本人民,说明贵国的军阀,在中国领土上做着怎样的罪恶。请诸位静听,……
日本兄弟,在诸位之中,有开始反对战争、理想做正义和平的人,也有为军阀的宣传所欺骗而讴歌战争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种人,想来一定都因贵国的言论被统治,要了解时局的真相是困难的。所以,试作以下的说明,希望诸位详加考虑。
⑻ 徐焕升的简介
初任笕桥中央航校教官、蒋介石座机副驾驶、分队长、中队长,1938年任空军第十四队队长,此后历任国民政府第六重轰炸大队大队长、八大队大队长、中美空军第五混合团(即第五大队)副司令、兰州(第三军区)与地区司令、联队长、空军总部署长,国防部总务局长、驻苏武官。
1949年赴台,曾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空军总部主任、参谋长、副总司令等,1963年接任空军总司令,四年后卸任,后任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84年3月4日病逝于台北。
⑼ 大陆飞行员刘承司,被台湾“空军玫瑰”吸引,叛逃后结局如何
1963年,海航飞行员刘承司无意间收听到一个消息。台湾方面悬赏一千两黄金招聘飞行员。他一夜未睡,心里盘算着出逃的办法。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什么他先要叛逃出走?一切都要从一个月前说起。这年2月,部队决定给予每位飞行员一块手表。在生产力落后的六十年代,手表可是荣耀的存在。
结语
刘承司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是一个叛徒,他永远不会得到人民的原谅。因为他,我们付出了巨大损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可是人民忍饥挨饿节省出来的资金啊。可以说,他就是人民的罪人。
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他不好好抓住机会,后来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无疑让人惋惜。另一方面,刘承司事件发生后。军队加强了纪律教育。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关心飞行员心理情绪,这不再只是一句空口号了。